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挛拳 拼音:luán quán
蜷曲。 宋 苏轼 《净因院画记》:“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 清 金人瑞 《癸未秋兴》诗之二:“蜜蜂胡蝶已懒惰,即看苍蝇亦挛拳。”词语解释:挛拘 拼音:luán jū
拘泥,拘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秦 信左右而杀, 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唐 韩愈 《送文昌师北游》诗:“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词语解释:挛缩 拼音:luán suō
蜷曲。《三国志·魏志·仓慈传》“遥共祠之” 裴松之 注引三国魏 鱼豢 《魏略》:“ 燉煌 俗,妇女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匹。”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鱼肉道人》:“ 黄元道 ……得风搐病,两手挛缩不可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手脚挛缩,口鼻耳内皆有灰烬,委是生前被火烧死。” 沉从文 《牛》:“它那一只被木榔槌所敲打过的腿时时挛缩着,似乎不是一天两日就会转好。”词语解释:挛卧 拼音:luán wò
蜷曲而卧。 唐 孟郊 《吊卢殷》诗之四:“挛卧岁时长,涟涟但幽噫。”词语解释:挛索 拼音:luán suǒ
系绳。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傴僂。”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挛,繫也。”词语解释:挛躄 拼音:luán bì
手脚屈曲不能行动。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佛驮邪舍尊者》:“有沙门至其家乞食,父本外道,怒敺之,遂手足挛躄。” 宋 陆游 《养生》诗:“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二竖伏膏肓,良医所不治。”词语解释:挛圈 拼音:luán quān
同“ 挛拳 ”。 唐 卢照邻 《释疾文》:“长挛圈以偃蹇,永伊鬱以呻嚬。”词语解释:挛蹇 拼音:luán jiǎn
因挛缩而致跛。《隋书·卢恺传》:“ 肃 左足挛蹇,才用无算, 愷 以 威 故,授朝请郎。”词语解释:挛株 拼音:luán zhū
弯曲的枯树根。喻无用之材。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但 范逵 沟中朽断, 邓野 挛株,无能栋梁清庙,待斵工师;惟有荐贤一念,可以少报万一。”词语解释:挛曲 拼音:luán qǔ
蜷曲。《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膝挛” 唐 司马贞 索隐:“谓两膝又挛曲也。”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江 浙 无兔,繫笔多用羊毛,惟 明 、 信州 为佳,毛柔和而不挛曲。”词语解释:挛牵 拼音:luán qiān
牵制;束缚。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振臂一呼,力破挛牵。”词语解释:挛朐 拼音:luán qú
同“ 挛拘 ”。
词语解释:挛拘 拼音:luán jū
拘泥,拘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秦 信左右而杀, 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唐 韩愈 《送文昌师北游》诗:“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词语解释:挛结 拼音:luán jié
纠结。 清 彭绍升 《曾孝女传》:“既灭火, 衍纶 身覆母,两体挛结不得解。”词语解释:挛踠 拼音:luán wǎn
手足屈曲不能伸展之病。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 永州 之野产异蛇……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词语解释:挛跪 拼音:luán guì
病名。手脚弯曲不能伸展。例如:已大风挛跪。——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词语解释:挛挛 拼音:luán luán
眷念。挛,通“ 恋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颜师古 注:“挛音力全反,又读曰恋。”词语解释:挛缀 拼音:luán zhuì
联结。《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唐 无名氏《仙传拾遗·冯大亮》:“即取皮挛缀如牛形,斫木为脚,以绳繫其口,驱之遂起,肥健如常。”词语解释:挛胊 拼音:luán qú
(暂缺)词语解释:挛格 拼音:luán gé
捆缚,束缚。《法苑珠林》卷一○九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齐王氏》:“欲屈手搏颊,求乞哀助,而手被挛格,不得至颊。”词语解释:挛囚 拼音:luán qiú
拘禁。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性情之偏》:“ 迎儿 年方十二,累行笞挞,穷冬髀缚,絶其饮食,挛囚至死。”词语解释:挛废 拼音:luán fèi
风瘫。《陈书·孝行传·司马暠》:“及至都,以中风冷,遂致挛废,数年方愈。”词语解释:挛弱 拼音:luán ruò
蜷曲而孱弱。《新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吴太后》:“生 代宗 ,为嫡皇孙。生之三日,帝临澡之。孙体挛弱,负姆嫌陋,更取他宫儿以进,帝视之不乐,姆叩头言非是。”词语解释:挛屈 拼音:luán qū
蜷曲。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耆域》:“时 衡阳 太守 南阳 滕永文 在 洛 寄住 满水寺 ,得病经年不差,两脚挛屈不能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