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捣衣捣碎捣磕捣虚撇抗捣蒜捣实捣动捣气
捣药捣衣石捣蒜打捣装捣锉捣叉子捣乱捣把
捣练捣珍捣谎驾舌捣麻烦捣蓍捣腾捣臼捣毁
捣砧捣碓捣嗓子捣鼓捣蛋鬼捣子捣替 
捣练子捣治捣喇捣鬼捣遒捣大捣弄 
捣虚捣鬼吊白捣虚批吭捣蛋捣谎捣卖捣杂的 

词语解释:捣衣  拼音:dǎo yī
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 长门 城。”捣,一本作“ 擣 ”。 唐 贾至 《答严大夫》诗:“今夕 秦 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 明 杨慎 《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至移碌碡於房上,砰然滚落,火焰飞腾,击捣衣砧为数段。”
擣衣:古时衣服常由纨素一类织物制作,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上以杵反复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擣衣”。后亦泛指捶洗。 南朝 齐 谢朓 《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宋 葛天民 《春怀》诗:“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擣衣平正石。” 清 陈维崧 《瑶花·秋雨新晴登远阁眺望》词:“金闺瑟瑟,正青砧隔院擣衣纔罢。”
词语解释:捣药  拼音:dǎo yào
(1).舂捣药材。《南史·宋纪上·武帝》:“﹝ 武帝 ﹞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 南唐 李煜 《病中书事》诗:“月照静居唯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2).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 晋 傅玄 《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 唐 李白 《朗月行》:“白兔擣药成,问言与谁餐?”
(3).鸟名。
词语解释:捣练  拼音:dǎo liàn
捣洗煮过的熟绢。 唐 张继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明 朱鼎 《玉镜台记·拘温家属》:“冷颼颼寒风如箭,夜凄凄寒砧捣练。” 清 叶小鸾 《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於砧声。”
词语解释:捣砧
在石上捣衣。碪,捣衣石。 唐 李贺 《谢秀才有妾缟练座人制诗嘲诮》之三:“好作鸳鸯梦, 南城 罢擣碪。” 元 善住 《秋夕》诗:“寒衣犹未补,风递擣碪声。”
词语解释:捣练子  拼音:dǎo liàn zǐ
(1).词牌名。以咏捣练而得名。一名《捣练子令》。因 南唐 冯延巳 词,起结有“深院静”及“数声和月到帘櫳”句,更名《深院月》。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又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一。
(2).曲牌名。即《胡捣练》。南北曲均有。均属“双调”。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而与词牌《生查子》半阕相近,《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为即《生查子》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者,非。
词语解释:捣虚  拼音:dǎo xū
攻打敌方空虚之处。 明 刘基 《御制平西蜀文》:“乘机破关,捣虚而至伪京师。”
擣虚:乘虚进击。《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不先防近而图远,恐擣虚絶粮道,且深入。”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临机之际或因吾言而能有所决,则举一国犹擣虚耳。”参见“ 批亢擣虚 ”、“ 擣虚批吭 ”。
词语解释:捣碎  拼音:dǎo suì
连续打击或捣烂在一起
舂烂
词语解释:捣衣石  拼音:dǎo yī shí
(1).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唐 王建 《捣衣曲》:“月明庭中擣衣石,掩帷下堂来擣帛。”
(2). 陕西省 勉县 旧 褒城县 境有 女郎山 ,山下有大石,相传为 东汉 张鲁 女捣衣所用之石。又 荆州 秭归县 境古有 屈原 宅,亦有捣衣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 褒城县 女郎山 ﹞下有 女郎庙 及擣衣石,言 张鲁 女也。”《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荆州记》:“ 秭归县 有 屈原 宅, 女嬃 庙,擣衣石犹存。”
词语解释:捣珍  拼音:dǎo zhēn
取牛羊等脊侧之肉捶捣精制成珍味。《礼记·内则》:“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之。”
词语解释:捣碓  拼音:dǎo duì
在碓臼中舂东西。形容频频磕头。 元 无名氏 《盆儿鬼》题目:“咿咿哑哑乔捣碓。”《西游记》第十九回:“那怪扑的跪下,望空似捣碓的一般,只管磕头道:‘阿弥陀佛,南无佛。’”
词语解释:捣治  拼音:dǎo zhì
进行舂捣。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雀台瓦》:“ 相州 , 魏武 故都,所筑 铜雀臺 ,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既乾耳。”
擣治:捣帛缝制。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二:“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擣治。”
词语解释:捣鬼吊白
使奸耍滑
词语解释:捣磕
叩头
词语解释:捣蒜打
用棍棒自上而下重重击打
词语解释:捣谎驾舌
掉弄唇舌,造谣生事
词语解释:捣嗓子  拼音:dǎo sǎng zi
称人吃喝的贬词。《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每日在外测字,也还寻得几十文钱,只买了猪头肉、飘汤烧饼,自己捣嗓子。”
词语解释:捣喇  拼音:dǎo lǎ
闲谈,扯淡。《斩鬼传》第一回:“黄口小儿,争来平地打筋斗;白髮老者,閒坐阳坡胡捣喇。”《斩鬼传》第三回:“ 涎脸鬼 走上茶庵,见两个閒汉在那里捣喇。”
词语解释:捣虚批吭  拼音:dǎo xū pī háng
同“批亢擣虚”。乘虚攻击敌方要害。 明 无名氏 《十样锦》第三折:“这一箇 田穰苴 立兵书有智量,这一箇下 齐 城擣虚批吭。” 明 无名氏 《五马破曹》楔子:“ 糜竺 、 糜芳 引战争,擣虚批吭要施逞。”《明史·倪岳传》:“夫声东击西者,贼寇之奸态也;擣虚批吭者,兵家之长策也。”
词语解释:捣虚撇抗  拼音:dǎo xū piē kàng
谓弄虚作假。 元 范居中 《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终日悬望,恰原来擣虚撇抗。误我一向,到此才知是谎。”
词语解释:捣装  拼音:dǎo zhuāng
转换装运。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命令昨晚从国内来的五○二次车务必在下两点开到 清川江 北岸上,打那儿可以由兵站人员捣装过江,当夜送上前线。”
词语解释:捣麻烦  拼音:dǎo má fán
惹事;有意寻事,使人感到麻烦。 老舍 《四世同堂》五四:“你说的对,一刀两断,干她的去!省得日后捣麻烦。” 田汉 《丽人行》第七场:“老板不肯…… 东洋 人就处处给他捣麻烦,银行也不肯通融。”
词语解释:捣鼓  拼音:dǎo gǔ
(1).摆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有人拿着鎯头夯实,还有一堆人围着鼓风机,不知在捣鼓啥哩。”
(2).犹嘀咕。小声说;猜测。 峻青 《海啸》第四章:“有些人背地里唧唧咕咕,不知道捣鼓些什么?” 柳青 《狠透铁》:“他心里捣鼓:一定出了什么事儿!”
词语解释:捣鬼  拼音:dǎo guǐ
(1).弄神弄鬼。借鬼神吓唬和愚弄人。 清 芙蓉外史 《闺律》:“术工捣鬼,志在吓人。”
(2).指求神拜佛。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 许宁 苦笑着说:‘妈,你不要瞎捣鬼了。什么神!是我自己不去的。’”
(3).暗中捣乱。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我 刘一郎 何曾捣鬼?小老婆多应失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他断定有坏人捣鬼。”
(4).耍花招。《西游记》第四十回:“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 老孙 面前捣鬼!”《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魏撰之 不知其故,凭他捣鬼,只道真有个姊姊罢了。”《红楼梦》第九六回:“ 凤姐 走到 王夫人 耳边,如此这般的説了一遍…… 贾母 便问道:‘你们娘儿两个捣鬼,到底告诉我是怎么着呀。’”
词语解释:捣蛋  拼音:dǎo dàn
无理取闹;破坏。 老舍 《四世同堂》二十:“这是成心捣蛋,你们全滚出去!”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五:“ 小喜 喝道:‘你捣蛋,我揍你!’” 茅盾 《子夜》七:“我们的事情办得很秘密……我敢说女工们做梦也不会想到她们的首领已经被三先生收买。所以明明白白是我们内部有人捣蛋!”
词语解释:捣蒜  拼音:dǎo suàn
频频磕头貌。《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那 吴典恩 慌的磕头如捣蒜。”《红楼梦》第七一回:“那小廝听了,只得也从树后跑出来,磕头如捣蒜。”
擣蒜:五代 时 秦雍 之间称地方官的勒索行为。《旧五代史·唐书·安重霸传》:“先是 秦 雍 之间,令长设酒食,私丐於部民者,俗谓之‘擣蒜’。及 重霸 之镇 长安 ,亦为之,故 秦 人目 重霸 为‘擣蒜老’。”
词语解释:捣锉  拼音:dǎo cuò
谓铡碎捣烂。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绢纸》:“ 蔡伦 以布擣剉作纸,故字从巾。”
词语解释:捣蓍  拼音:dǎo shī
丛生的蓍草。《史记·龟策列传论》:“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擣蓍,下有神龟。” 司马贞 索隐:“擣蓍即藂蓍。擣是古‘稠’字也。”
词语解释:捣蛋鬼  拼音:dǎo dàn guǐ
不守秩序、令人讨厌或爱恶作剧的人
词语解释:捣遒  拼音:dǎo qiú
腾倒,逗弄。 汉 贾谊 《新书·匈奴》:“上即幸拊﹝胡﹞婴儿,擣遒之,戏弄之。” 卢文弨 注:“擣遒,犹腾倒也。”
词语解释:捣谎  拼音:dǎo huǎng
犹撒谎。《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好大娘子,莫不俺做媒,敢这等捣谎?”《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今日姐夫送枕顶与我……几时进屋里吃酒来?原来咱家这大官儿,这快捣谎驾舌。”
词语解释:捣实  拼音:dǎo shí
用棒拍打的方法填紧、弄匀或捣碎(如捣实混凝土)
词语解释:捣叉子  拼音:dǎo chā zǐ
找岔子。《西游记》第三六回:“这 大圣 正在前边发狠,捣叉子乱説。”
词语解释:捣腾  拼音:dǎo téng
(1).搞;瞎闹。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五:“ 张拴 现在因为他胡捣腾也要卖地了。” 杨朔 《锦绣山河·元旦》:“我呕着气,又不肯干吃儿子挣的,就捣腾个小生意,赚点吃穿。”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五:“他根本不同意在 纪家村 办洋学堂。可是办学是 恶水缸 在背后捣腾的, 宋蚦 出头的,怎好反对?”
(2).贩卖。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二章:“他刚从 天津 捣腾洋布回来,今天天不明又去 北京 不知道捣腾什么。”
词语解释:捣子  拼音:dǎo zǐ
鄙称。犹家伙,流氓,光棍之类。《水浒传》第二五回:“ 王婆 道:如今这捣子病得重,趁他狼狈里,便好下手。”《水浒传》第二九回:“这几个火家捣子,打得屁滚尿流,乖的走了一个。”《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 西门庆 从门外 夏提刑 庄子上吃了酒回来,打南瓦子里头过,平昔在三瓦两巷行走耍子,捣子每都认的。--那时 宋 时谓之捣子,今时俗呼为光棍是也。”
词语解释:捣大  拼音:dǎo dà
充大头;充好汉。《斩鬼传》第一回:“更有慳吝的,半文不捨;捣大的,满口胡诌。”《斩鬼传》第二回:“他捣大惯了,决不肯服。”
词语解释:捣卖  拼音:dǎo mài
转手买卖,牟取暴利。《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这人在学生时代就捣卖过袁大头,有一种令人厌恶的市侩习气。”
词语解释:捣动  拼音:dǎo dòng
(1).踹动。 崔璇 《在区委会里》:“他高兴得在地上捣动着两只脚,朝我快活地笑一笑,又拼着全力喊。”
(2).搬,转移。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正经告诉咱们 萧队长 ,昨儿下晚,西门里狗咬。有人往外捣动东西哩。”
词语解释:捣乱  拼音:dǎo luàn
(1).扰乱;破坏。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 乾隆 朝的纂修《四库全书》……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 毛泽东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再则使用若干兵力于敌人后方,其威力特别强大,因为捣乱了敌人的运输线和根据地。”
(2).找麻烦。 老舍 《二马》第四段三:“好在小孩子们没跟他捣乱,因为他们都疯着心过节,没工夫起哄。”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十七回:“你若不回去,那就是存心和我捣乱了。”
词语解释:捣臼  拼音:dǎo jiù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
词语解释:捣替  拼音:dǎo tì
轮流替换。 柳溪 《爬在旗杆上的人》:“牲口来回捣替着蹄子,跺着脚。”
词语解释:捣弄  拼音:dǎo nòng
(1).搞;弄。 峻青 《海啸》第一章:“谈不上什么生意,捣弄点咸盐海货什粮之类混碗饭吃罢了。”《人民日报》1981.12.28:“只是这种车子,俺玩不起来,驮不了那么多东西,跑起来又慢,链子掉了难捣弄。”
(2).捣鬼,玩花招。 林间 姜少川 《在选举中贯彻减租》:“据区上调查,全村佃户,无一不受地主‘捣弄’,像 杜可祥 种 刘国瑞 地九垧,全是对半分,柴草也依旧例履行。”
词语解释:捣杂的  拼音:dǎo zá de
指丑角。《歧路灯》第八七回:“好一张油嘴,通成了戏上捣杂的。”
词语解释:捣气  拼音:dǎo qì
犹淘气。《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因这寃家作怪捣气,头也不得梳。”
词语解释:捣把  拼音:dǎo bǎ
倒把。谓利用物价涨落买入卖出,牟取暴利。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四:“‘那是有人在那里捣把之故’, 赵委员 俨然正容说。”
词语解释:捣毁  拼音:dǎo huǐ
摧毁;砸坏;击垮。 闻一多 《花儿开过了》:“爱呀!上帝不曾因青春底暂退,就要将这个世界一齐捣毁。”《〈艾青诗选〉自序》:“学生们经常上街游行、摇旗呐喊,捣毁卖仇货的商店。” 巴金 《随想录·重来马赛》:“巴士底狱没有给保留下来,只是由于民愤太大,革命群众当场捣毁了它。”
擣毁:冲击致毁。《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杜曲则擣毁。” 尹知章 注:“擣,触也。言水行至曲则衝,而衝有所毁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