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上声

拼音:shòu 宥韵,另见

授 shòu
〈动〉
  •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 同本?
  •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 交还,奉还
  •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 任命
  •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 传授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
  • 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侯方域《马伶传》
  •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如:授室
  • 通“受”。接受
  •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 惠公没,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康熙字典

  • 《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𠀤受上聲。 (有韵)
  • 《說文》予也。《廣韻》付也。
  • 又《集韻》承呪切,音壽。 (宥韵)
  • 義同。《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禮·曲禮》男女不親授。《史記·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漢·翟方進傳》當大都授時。《註》總集諸生,大講授也。
  • 又姓。漢有授異眾。
  • 《集韻》或作𥢓。唐武后改作𥠢。武后造授字,以𥠢爲正,𥡾、𥢓、𥡑𠀤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