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安排抵排人排冲排五排鼓排抵排后排
推排讥排付排赍排都排七排旁排大排
编排密排装排冰排马排里排枪排牛排
挤排击排裁排肉排栽排钩排显排宣排
挨排连排前排列排标枪旁排摈排水排猪排
铺排竹排诃排诋排楦排开排彩排皮排
差排肩排调排傍排木排拉大排彭排 
成排圆排发排倾排迁排济济排排品排 
横排长排节节排排通检推排并排放排嘲排 
攻排支排作排倡排鸳排接排訾排 

词语解释:安排  拼音:ān pái
(1).听任自然的变化。《庄子·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餘年无欢易感激,亦愧 庄叟 能安排。”
(2).谓施以心思人力。与纯任自然、不加干预相对而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 积 从 胡瑗 学,一见异待之,尝延食中堂,二女子侍立,将退, 积 问曰:‘门人或问见侍女否,何以答之?’ 瑗 曰:‘莫安排。’ 积 闻此言省悟,所学顿进。” 宋 陆游 《兀坐久散步野舍》诗:“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七:“由来造物忌安排,遮莫残生事事乖。”
(3).安置;妥善布置。 唐 李中 《竹》诗:“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宋 陈与义 《春日》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二折:“他安排着香饵把鱉鱼钓,准备着窝弓将虎豹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高公 安排两乘花花细轿,笙簫鼓吹,迎接两位新人。” 清 李渔 《意中缘·毒诓》:“且放怀,喜得同舟共济,把巧计安排。” 赵树理 《杨老太爷》:“吃过了饭, 铁蛋 的妈给 铁蛋 安排日程:‘今天夜里淘一点麦子,明天前晌晒晒,后晌磨磨,后天蒸几笼馒头。’”
(4).打算,准备。《元诗纪事》卷六引 元 王义山 诗:“满斟緑斝安排醉,牢裹乌纱照顾吹。” 清 李渔 《玉搔头·奸图》:“天子离乡,安排坐御床。”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一:“安排写集三千卷,料理看山五十年。”
(5).犹整治。 元 杨景贤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折:“夫人,夜来我买得一尾金色鲤鱼,欲要安排他,其鱼忽然眨眼。”《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教 八老 买两个猪肚磨净,把糯米、莲、肉灌在里面,安排烂熟。” 明 周履靖 《锦笺记·怨寡》:“如今专事兇残,安排奴婢。”《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
词语解释:推排  拼音:tuī pái
(1).排斥;排挤。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孔子 生时推排不容,故叹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生时无祐,死反有报乎?”《晋书·董京传》:“或见推排駡辱,曾无怒色。” 郁达夫 《无题》诗:“前贤不解藏人善,门户推排孰起初?”
(2).拥挤。《汉书·朱买臣传》:“拜为太守, 买臣 衣故衣,怀其印綬,步归郡邸……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
(3).搬动。《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后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终不动摇。”《宋书·少帝纪》:“及 懿后 崩背,重加天罚,亲与左右执紼歌呼,推排梓宫,抃掌笑謔,殿省备闻。”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於 浙江 ,谓推排重物曰勃。”
(4).谓随着岁月推移。 南朝 齐 王僧虔 《戒子书》:“吾在世,虽乏德业,要復推排人閒数十许年,故是一旧物。”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迷人知返,去道不遥,幸速推排,急登正路。” 清 唐孙华 《辛巳除夕》诗:“自怜尘世推排久,擥镜休嫌白髮生。”
(5).相比。 唐 方干 《贼退后赠刘将军》诗:“非唯 吴起 与 穰苴 ,今古推排尽不如。” 清 姚椿 《题〈剑南集〉后五首柬书田》诗之四:“ 陆 杨 名字共推排,雅俗如何好共儕?”
(6).排列;排列推算。 宋 陆游 《春社有感》诗:“耆年凋落还堪叹,社饮推排冠一乡。”《朱子语类》卷六五:“若他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 伏羲 天然意思。” 清 袁枚 《新齐谐·算命先生》:“喜为人算命,写八字与之,其推排悉合世上五行之説,亦不甚验也。”
(7). 宋 、 金 、 元 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宋史·食货志上六》:“至於推排,则因其貲产之进退为之升降,三岁而一行之。然当时之弊,或以小民粗有米粟,仅存室庐,凡耕耨刀斧之器,鸡豚犬彘之畜,纤微细琐皆得而籍之。吏视赂之多寡,为物力之低昂。”《宋史·奸臣传四·贾似道》:“后又行推排法, 江 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弊矣。”《金史·张大节传》:“推排 东京路 户籍,人服其平。”《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验其物力,从公推排。”
词语解释:编排  拼音:biān pái
(1).按照一定的目的依次排列。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右臣准宣命,差赴 集英殿 编排举人试卷。”《朱子语类》卷二九:“这一段下连‘巧言令色足恭’,都是一意,当初 孔 门编排此书,已从其类。”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站在这个立场上,来讨论那选择故事,编排情节,以及其他零碎的技巧问题。”
(2).调配、安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常常设计把这些人马调度得十分如法,他们服从我的编排,比一匹真马还驯服规矩。”
(3).指捏造谎言讥诮别人。 朱自清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而他的读物也推波助澜,将 中国 编排得一无是处,以长他自己的威风。”
词语解释:挤排  拼音:jǐ pái
(1).排挤;排斥。《汉书·薛宣传》:“ 刘氏 孤弱, 王氏 擅朝,挤排宗室。” 宋 曾巩 《贺东府启》:“齟齬餘生,始免挤排之患;零丁滞跡,渐期亨泰之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靖华 ﹞至今无煊赫之名,且受挤排,两处受封锁之害。”
(2).推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官军……或弃甲窜匿山谷,或相挤排入 河 溺死。”
词语解释:挨排  拼音:āi pái
紧密排列;依次排列。 唐 姚合 《恶神行雨》诗:“凶神扇簸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 宋 董嗣杲 《欲脱榷司东归》诗:“津津谁染鹅黄柳,想可挨排醉緑阴?” 元 方回 《钱塘人来》诗:“道途奔走动千里,时节挨排聊一杯。”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船顶皆方,可载女舆,家人挨排於船首,以多为胜。” 冰心 《分》:“四周壁下,挨排的放着许多的小白匡床,里面卧着许多小朋友。”
词语解释:铺排  拼音:pū pái
(1).部署;安排。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怎当那廝大四至铺排,小夫人名称?”《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你一个男子人,如今又戴上纱帽做官哩,一点事儿铺排不开。”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二章:“铺排得这样隆重,是 梁三老汉 直到此刻亲眼看见以前,连一点也梦想不到的。”
(2).数说;指摘。 吴组缃 《山洪》二五:“本着平日所信服的道理说, 寿官 的铺排和建议,他也是完全高兴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作品选集·卖丫环》:“丫环,你过来,听一听老奶奶对你教调又铺排。” 克非 《春潮急》四:“饭间, 李春山 将家里的人一一指认给 李克 ,每说一个名字,都铺排他们一番缺点。”
(3).指布置佛事坛场的人。《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两边鸣起鐘来。铺排引 西门庆 进坛里,向三宝案左右两边上香。”《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早有 玉皇 庙 吴道官 ,差了一个徒弟,两名铺排来,在大厅上铺设坛塲。”
词语解释:差排  拼音:chà pái
调遣;安排。 宋 黄庭坚 《满庭芳·妓女》词:“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 吕太后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冻卖珠钗》:“倘那人到来,倘那人到来,百万与差排,赎取你归来戴。”
词语解释:成排  拼音:chéng pái
整齐地列成几排。 茅盾 《子夜》七:“有几处耸立云霄的高楼在雾气中只显现了最高的几层,巨眼似的成排的窗洞内闪闪烁烁射出惨黄的灯光。”
词语解释:横排  拼音:héng pái
(1).从左向右横向排列。特指出版书刊横行排印。《人民日报》1977.1.12:“党中央决定排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简化字横排普及本。”
(2).指横向排成的行列。如:横排三十人,竖排也是三十人。
词语解释:攻排  拼音:gōng pái
抨击。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诸子﹞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製。”
词语解释:抵排
抵拒排斥。 唐 韩愈 《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明 宋濂 《徐刻八编·诸子辩》:“其中疏剔觝排,亦窃自谓有一髮之见。” 清 王图炳 《咏史》:“觝排二氏言, 周 情兼 孔 思。”
词语解释:讥排  拼音:jī pái
讥刺排调。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章奏不絶,讥排姦倖。”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一:“君知富贵亦何有,諂誉未足偿讥排。”
词语解释:密排  拼音:mì pái
行与行之间不加铅条的排版方式,或者在机械排版时活字按字体本身的大小浇铸
词语解释:击排  拼音:jī pái
攻击排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迺后申其辩知焉。” 明 方孝孺 《送平天亮赵士贤归省序》:“今之人不然:深谋则以为刺讥,正言则以为击排。”
词语解释:连排  拼音:lián pái
指竹木捆扎的筏。 宋 苏轼 《鱼蛮子》诗:“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词语解释:竹排  拼音:zhú pái
竹筏。 黄朝天 《乌江架桥》:“江水最深处是五丈左右,流速每秒钟一米八。根据当前的条件,我们决定扎竹排,搭浮桥。”
词语解释:肩排  拼音:jiān pái
肩挨着肩。谓人多杂沓。 南朝 梁 何逊 《拟轻薄篇》:“ 长安 九逵上,青槐荫道植。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词语解释:圆排  拼音:yuán pái
圆形的盾牌。 前蜀 冯鉴 《续事始·傍排》:“自 夷牟 始也,谓之傍排。步军用八尺牛筋排,马军用朱漆圆排。”
词语解释:长排  拼音:cháng pái
排律之长者。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近体一篇,为句凡八,句必属对,音必相间,其溢於八者为排律……排律之长者,韵可纍百,是为长排。”
词语解释:支排  拼音:zhī pái
安排。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缮备》:“这盐呵,是银山雪障连天晃,海煎成夏草秋粮。平看取盐花灶场,儘支排中纳边商。”
词语解释:人排  拼音:rén pái
古代冶炼时用人力带动的鼓风机械。《三国志·魏志·韩暨传》:“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暨 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於前。”
词语解释:付排  拼音:fù pái
稿件交给印刷部门排版:书稿已经~,不日即可与读者见面。
词语解释:装排  拼音:zhuāng pái
犹言装门面。做给人看。 清 陈确 《大学辨一·大学辨》:“虽曰亲民,曰齐、治、平,若且内外交脩者,竝是装排不根之言。”
词语解释:裁排  拼音:cái pái
安排;计算。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是兀那当时欢会,裁排下今日凄凉,廝輳着暗地量度。”《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怎禁那搅閒人是非,施巧计裁排。”
词语解释:前排  拼音:qián pái
最前面的一横列
词语解释:诃排  拼音:hē pái
厉声排揎。《旧唐书·玄宗纪上》:“朔望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 武懿宗 忌上严整,訶排仪仗,因欲折之。”
词语解释:调排  拼音:tiáo pái
戏弄。 巴人 《查夜》:“茶房 阿四 抹着眼,想睡了。心里有点怪这警长多事。‘大家是 中国 人,这么调排人,干么?’”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一章二:“ 阿毛 真觉得苦,但她知道还另外有一个人也正像她一样在受人调排,她不禁又同情着那与她同命运的人。”
调度安排。《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一霎时调排已定,随请入座。”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当火车没有驶进月台之先,早已调排得十分周妥。”
词语解释:发排  拼音:fā pái
把稿子交给印刷厂排版。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此书请暂缓发排,索性等我全部看一遍后付印罢。” 巴金 《纪念雪峰》:“这本书可能在一九三七年年初就开始编辑发排了,详情我并不知道。”
词语解释:节节排排  拼音:jié jié pái pái
毗连成列貌。 柳青 《创业史》题叙:“大约八百户人家的草棚和瓦房,节节排排地摆在四季绿水的 汤河 北岸上。”
词语解释:作排  拼音:zuò pái
谓安排宴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凌景埏 校注:“作排,指开筵设宴。”
词语解释:冲排  拼音:chōng pái
犹排除。《云笈七籤》卷六十:“诸门嚥气,皆先入肠中衝排滓秽,经三五七日后方达食脉。”
词语解释:赍排
置办安排。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八出:“重重迭迭山,渺渺茫茫水。行货已賫排,独自难区处。”
词语解释:冰排  拼音:bīng pái
北方江河解冻时顺流而下的大块浮冰群。
词语解释:肉排  拼音:ròu pái
牛排或猪排。炸着吃或煎着吃的大片牛肉或猪肉。
词语解释:列排  拼音:liè pái
排列。《宣和遗事》前集:“女童四百,靴袍玉带,列排场下,肃然无敢謦欬者。”
词语解释:诋排  拼音:dǐ pái
诋毁排斥。《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内则惧为陛下所遣而益思壅蔽,外则惧为公议所疾而益肆詆排。” 明 归有光 《〈项思尧文集〉序》:“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詆排前人。”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 安乡 学界如仇讐, 龙阳 同类相杀伐,愈亲近则愈猜忌,愈同县则愈詆排。”
词语解释:傍排  拼音:bàng pái
盾牌。 前蜀 冯鉴 《续事始·傍排》:“自 夷牟 始也,谓之傍排。步军用八尺牛筋排,马军用朱漆圆排。”参见“ 傍牌 ”。
词语解释:傍牌  拼音:bàng pái
(1).盾牌。 宋 丘光庭 《兼明书·血流漂杵》:“扞,一名楯,一名櫓。《汉书》云‘血流漂櫓’,櫓即扞,俗呼为傍牌。”
(2).以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3).古代兵营周围扎以木桩,以障敌骑,称傍牌。《六部成语·兵部·鹿角傍牌》:“傍牌,紥木为之,每用护於营阵两傍,以防敌骑之横衝。”
词语解释:倾排  拼音:qīng pái
倾轧排挤。 明 归有光 《赠俞宜黄序》:“至於比县之吏,亦以娼嫉倾排者多。”《明史·安磐传》:“ 磐 偕同官论 韜 先以议礼得罪名教,恐言官发其奸,故摭拾细事,意在倾排。”
词语解释:通检推排  拼音:tōng jiǎn tuī pái
金 代调查人民资产以定赋役的办法。通检,指调查;推排,指评定。渊源于 宋 代的“推割推排”。 大定 四年(1164年)派员分路调查人民物力资财,规定等级,作为征收物力钱多寡和征发差役先后的根据。 金 亡后随之消灭。亦省作“ 通推 ”。《金史·食货志一》:“近制,令人户推收物力,置簿标题,至通推时,止增新强,销旧弱,庶得其实。”
词语解释:倡排  拼音:chàng pái
见“ 倡俳 ”。
词语解释:倡俳  拼音:chàng pái
亦作“ 倡排 ”。 奏乐和演歌舞杂戏的艺人。《汉书·广川王去传》:“后 去 数置酒,令倡俳臝(裸)戏坐中,以为乐。” 颜师古 注:“倡,乐人也;俳,杂戏者也。”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一本作“ 倡俳 ”。
词语解释:五排  拼音:wǔ pái
见“ 五言排律 ”。
词语解释:五言排律  拼音:wǔ yán pái lǜ
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 南朝 宋 时已出现,盛行于 唐 , 元 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 五言长律 ”。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排律》:“ 杨伯谦 云:‘ 唐 初五言排律虽多,然往往不纯;至 中唐 始盛。’”亦省称“ 五排 ”。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薛道衡 《昔昔盐》:‘垂柳覆金堤……’此又五排滥觴也。”
词语解释:都排
百人长。都是军队编制名称,唐和五代,都为千人,宋时缩为百人
词语解释:马排  拼音:mǎ pái
用马力转动的鼓风器具。《三国志·魏志·韩暨传》:“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暨 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於前。”
词语解释:栽排  拼音:zāi pái
安排。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你本意待闇里栽排,要逼勒我和谐,倒把你亲爷毒害。”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每日在园内修持,栽排下久长活计。”
词语解释:标枪旁排  拼音:biāo qiāng páng pái
见“ 标枪旁牌 ”。
词语解释:标枪旁牌  拼音:biāo qiāng páng pái
亦作“ 标枪旁排 ”。省称“标牌”。 标枪与盾牌。古代作战中同时并用的攻防武器。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旁排》:“《宋朝会要》曰: 太宗 闻南方以标枪旁排为兵,令 萧延皓 取 广德 军习之。军士之用标牌,此其始也。” 宋 曾巩 《杂识》二:“ 公亮 又问:‘贼之标牌殆不可当,如何?’ 青 ( 狄青 )曰:‘此易耳。标牌,步兵也,当骑兵,则不能施矣。’” 宋 王应麟 《玉海·兵制四·咸平广捷兵》:“先是帝闻南方以标枪旁牌为兵器,命有司製之。”
词语解释:楦排  拼音:xuàn pái
鞋楦。因鞋楦除首尾鞋模外,中间有一排木片供增减尺寸,故名。 元 无名氏 《朝天子·嘲人穿破靴》曲:“两腮绽开,底破帮儿坏……上臺基左歪右歪,又不敢着楦排,只好倒吊起朝阳晒。”
词语解释:木排  拼音:mù pái
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可用作交通工具。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他跳上木排,拿起网兜,捞起水草,泛泛的远开去了。”如:为了从林场外运的方便,有水道的地方常把木材结成木排,使顺流而下。
词语解释:迁排  拼音:qiān pái
犹排遣。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处朝昼而雅念,假外见而迁排。”
词语解释:并排  拼音:bìng pái
排列在一条线上,不分前后。 冰心 《南归》:“只看见寿堂上红烛辉煌,父亲坐在上面,右边并排放着一张空椅子。” 姚雪垠 《长夜》三一:“在一盏灯笼的飘动的光照之下,三座黑漆大门并排儿威风地竖在路边。”
排列在一条线上,不分前后。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他猜想到她一定怕黑的,于是迈大两步赶了上去,跟她併排地走着。”
词语解释:鸳排  拼音:yuān pái
鵷排。指朝官的班行。 明 刘球 《至日早朝赋》:“冠以品分,班以次设,东文西武,鸳排鵠植。”
词语解释:鼓排  拼音:gǔ pái
拉风箱。排,鼓风吹火的工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康 ( 嵇康 )方大树下锻, 向子期 为佐鼓排, 康 扬槌不輟,傍若无人。”
词语解释:七排  拼音:qī pái
七言排律的省称。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五七律排》:“ 蔡孚 《打毬篇》云:‘ 德阳宫 北苑东陬,云作高臺月作楼……’此又七排滥觴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呈七排一首,有句云:‘万里闕前修荐表,百官座上嘆文章。’盖实事也。”
词语解释:里排  拼音:lǐ pái
明 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 清 初仍之。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马政》:“ 宛平 地亩与各衙门什伍犬牙。民贫,驾言餘地,售之贵介;里排不敢问,则为逃絶。而册载虚数,实犂然如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催徵花户钱粮,惟凭里长;而里甲之总催,又有轮充排年。其里排,往往地方猾棍、熟惯衙门者钻充,或在城之豪蠹包揽。”参阅《明史·食货志一》《清史稿·食货志二》
词语解释:钩排  拼音:gōu pái
连结排列。 清 黄景仁 《游四明山放歌》诗:“阴晴瞥眼倐易候,高下指臂交鉤排。”
词语解释:摈排  拼音:bìn pái
排挤。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臣浅薄闇瞀,学朽材下,误蒙陛下知之於摈排忌疾之中,收之於弃捐流落之地。”
词语解释:开排  拼音:kāi pái
沿河岸向下开垦,扩展耕地。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勘会北流 元祐 二年河门原阔几里?逐年开排,直至去年,只阔三百二十步,有何缘故?”
词语解释:拉大排  拼音:lā dà pái
方言。成立武装部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不到半拉月, 韩老六 拉起大排来,收洋马,收大枪。”原注:“成立地主武装。”
词语解释:济济排排  拼音:jì jì pái pái
众盛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死窜》:“老爷,老夫人,人马鎗刀,济济排排,将近府门来也。”
词语解释:放排  拼音:fàng pái
木材水运的一种方式。将木材用藤条、篾缆、钢索、铁链等索具编扎成排,在水中顺流漂下,以进行木材运输。《新民歌三百首·哥哥放排去山外》:“哥哥放排去山外,深深山谷雾不开。”《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 东霸江 是 甸子街 上的一个富豪,雇了不少的水手,叫把头 刁七 领着给他放排。”
词语解释:接排  拼音:jiē pái
把词典中的词条放在或是加在分段条的末尾
词语解释:抵排  拼音:dǐ pái
抵触;排斥。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又当是时,御笔既行,互相抵排,都邑内外,无所适从。” 梁启超 《论内地杂居与商务之关系》:“夫我黄种之互相轻侮,互相抵排,正白种人所祷祝以求也。”
觝排:抵拒排斥。 唐 韩愈 《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 明 宋濂 《徐刻八编·诸子辩》:“其中疏剔觝排,亦窃自谓有一髮之见。” 清 王图炳 《咏史》:“觝排二氏言, 周 情兼 孔 思。”
词语解释:旁排  拼音:páng pái
亦作“ 旁牌 ”。 古代的防御武器。性质同盾。木质,以皮革裹束。有长、圆二种,步兵用长形,骑兵用圆形。《后汉书·袁绍传》“皆蒙楯而行” 唐 李贤 注:“楯,今之旁排也。”《宋史·仪卫志六》:“盾,旁排也。”《宋史·兵志十一》:“﹝ 康定 元年﹞八月,詔 陕西 製柳木旁牌。”
词语解释:枪排  拼音:qiāng pái
方言。打水禽用的一种小船。 张希平 《雁翎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打野禽的大抬杆,驾着枪排和渔船,组成了一支水上游击队……战斗在 白洋淀 上。”原注:“打水禽用的一种小船。”
词语解释:显排  拼音:xiǎn pái
(1).公开的排挤。 明 张居正 《答河漕按院林云源言为事任怨书》:“孤数年以来,所结怨於天下者不少矣,憸夫恶党,显排阴嗾,何尝一日忘於孤哉!”
(2).显示并夸耀。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一:“这又是打那里听来的,跟我显排?”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一:“ 伊姑娘 一面招呼她们母女,一面顺手儿把帽子摘下来,戴上,非常的自然,一点没有显排帽子的样儿,也没有故意造作的态度。”
词语解释:水排  拼音:shuǐ pái
古代一种利用水力推动革囊鼓风的冶铁装置。《三国志·魏志·韩暨传》:“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暨 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於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水排,韦囊吹火也……此排古用韦囊,今用木扇。”
词语解释:彩排  拼音:cǎi pái
(1).戏剧、舞蹈等正式舞台演出前的最后一次排演。因系化妆排演,故称。
(2).节日游行、游园或其他大型群众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化装排练。
词语解释:彭排  拼音:péng pái
旁排。即盾牌。御攻防身的战具。彭,通“ 旁 ”。《释名·释兵》:“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也。”《太平御览》卷三五七引 三国 蜀 诸葛亮 《军令》:“帐下及右阵各持彭排。”《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 显之 至军后不见 藩 ,而见军人担彭排战具。” 胡三省 注:“彭排,即今之旁排,所以扞锋矢。”
词语解释:品排  拼音:pǐn pái
方言。并排;一齐。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一:“他们品排走进了大门。”
词语解释:嘲排  拼音:cháo pái
嘲笑排调。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诗:“嘲排乘醉忽以发,駃如凿水放九河。”
词语解释:訾排  拼音:zī pái
犹排斥。 王闿运 《御夷论》:“故自衰 周 以来,三千餘年,三策相乘,二道并用,曰战曰和而已。二者互相訾排,迭为其柄。”
词语解释:后排  拼音:hòu pái
靠后面的位置。例如:后排座位。
词语解释:大排  拼音:dà pái
谓举行盛宴。 宋 苏轼 《与引伴高丽练承议书》之二:“当夜下书,请次日大排,不知如何?又二十日正是国忌,若待二十一日大排,又过三日。”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顷有 眉 守,初视事,三日,大排,乐人献口号。”
词语解释:牛排  拼音:niú pái
(1).一种西菜。用精牛肉切成大片烩炙而成。《官场现形记》第七回:“那翻译连説:‘改得好……索性牛排改做猪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到了晚上,便请制臺吃饭,仍然办的是西菜,仍用的是西式盘子,却将一切牛排、鷄排是整的都切碎了。”
(2).牛排骨。参见“ 牛扒 ”。
词语解释:牛扒  拼音:niú bā
油炸牛排骨。 黄谷柳 《虾球传·做了“马仔”》:“半点钟后,他又向一艘 法国 商船的厨役收买了一大桶吃剩的牛扒,才花了两块钱。”原注:“ 粤 方言。大排骨。牛扒即炸牛排。”
词语解释:宣排  拼音:xuān pái
数说责备。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 三奶 便宣排 丁宁 道:‘ 丁宁 ,你这个状元可是白当了。难道到现在你心里还看不透吗?’”参见“ 排揎 ”。
词语解释:排揎  拼音:pái xuān
数落;斥责。《红楼梦》第二十回:“那 袭人 待他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揎他,可见老背晦了。”《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有时和尚进来参灵,或是念经念的短了,或是声音不好听了,这些姨太太还排揎他们一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他们的幺姑娘方皱起眉头,把两个人一齐排揎道:‘哪个叫你们多事?’”
词语解释:猪排  拼音:zhū pái
炸过或煎过的大片瘦猪肉。
词语解释:皮排  拼音:pí pái
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北史·韦孝宽传》:“又於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在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排吹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婢出一物,状类皮排,就地鼓之。” 何垠 注:“皮排,韝韦囊以吹火,即古橐籥。”参见“ 橐籥 ”。
词语解释:橐籥  拼音:tuó yuè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吴澄 注:“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扁於内者,籥也。”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圆空镜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腾为烟云,盘旋氤氲,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动而生风,是虚能于无生有,变幻无穷;而气不鼓动则无,是有限矣。然则孰鼓其橐籥令生气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晋 陆机 《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唐 陈九流 《赋得春风扇微和》诗:“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一日贤太守,与我观橐籥,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
(3).喻指本源。《隋书·经籍志一》:“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学福斋杂著·华严字母跋》:“第听太师奏乐,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声,无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晓然《华严》字母为一切音之橐籥,实有裨於小学,岂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发,化育。 宋 李纲 《〈易传内篇〉序》:“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三者浑沦而不相离……刻彫众形,橐籥万物,自有形至於无形,自有心至於无心。”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夫礼乐者,橐籥于元气,根荄于人情,羣生仰其米盐,万化资其麴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