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收揽 拼音:shōu lǎn
(1).招纳笼络。《晋书·周嵩传》:“收揽英才,遂续 汉 业。” 宋 苏辙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一:“伏遇皇帝陛下,辑绥多士,收揽成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据说收揽了这么多美才,都是出于 田九 的推挽。”
(2).收聚;占有。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是以收揽天下之权,銖分以上悉总於朝。”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六》:“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
(3).依附;依托。《红楼梦》第九二回:“要是那大的没有了,那些小的也就没有收揽了。”词语解释:搜揽 拼音:sōu lǎn
搜求延揽。《宋史·张浚传》:“ 浚 至……罢斥姦赃,以搜揽豪杰为先务。”词语解释:独揽 拼音:dú lǎn
独自掌管;独自把持。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谓‘皇上当独揽乾纲,不宜委政於众所阿附之元辅’,此则其微意所在,乃陷臣之机穽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傅文忠》:“﹝上﹞知大权之不可旁落……每遇事必独揽大纲, 文忠 承志行旨,毫不敢有所专擅。”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女师大向来少有专任教员,正是 杨荫榆 的狡计,这样,则校长即可以独揽大权。”词语解释:延揽 拼音:yán lǎn
(1).招致收揽。《东观汉记·邓禹传》:“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李广田 《一个画家》:“他想延揽一些前辈艺术家,教育一般青年之有志于艺术者。”
(2).指延伸包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遥瞻西南,羣峰开绕,延揽甚扩。”词语解释:总揽 拼音:zǒng lǎn
(1).全面掌握。《六韬·王翼》:“总揽计谋,保全民命。”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此於主德大洽,列侯大达,非执术督责,总览独断御下方也。” 汪继培 笺:“览即揽之省。” 明 归有光 《遂初堂记》:“虽 孝宗 之英毅, 光宗 之总揽,远不能望盛 宋 之治。”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省中总揽全局,与一乡一团之事不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钦奉天命主命,总揽文衡,聿修试典,综核名实,定厥宏规。”
(2).亦作“ 总览 ”、“ 总擥 ”。谓广为延揽。《汉书·刑法志》:“ 汉 兴, 高祖 躬神武之材,行宽仁之厚,总擥英雄,以诛 秦 项 。”《后汉书·班固传上》:“期於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以寧本朝。”《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总览时才,网罗英茂。”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一:“总览众工,财成大化。”词语解释:登揽 拼音:dēng lǎn
登高揽胜。擥,同“ 揽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同僚佐登擥其上,见夫烟栖雨宿,云出月来,归鸿野鶩,如飞几席之上。”词语解释:结揽 拼音:jié lǎn
见“ 结缆 ”。
词语解释:结缆 拼音:jié lǎn
(1).系舟,停舟。《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昏扬舲于分 陕 ,曙结缆於 河 阴。” 唐 梁知微 《入朝别张燕公》诗:“鳧舟纔结缆,騶驾已相迎。”
(2).亦作“ 结揽 ”。包揽;收揽。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三折:“他把世间毒害收拾彻,我将天下忧愁结揽絶。”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一折:“这廝结缆着 章臺 柳,铺买下 谢家 楼。”《元史·食货志一》:“权势之徒,结揽税石者罪之,仍令倍输其数。”词语解释:包揽 拼音:bāo lǎn
招揽过来,全部承担。《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惯走京师,包揽事干,出入贵人门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有一二处做将出来,他就出身包揽遮护。” 清 周亮工 《与黄济叔书》:“不孝惧唐突,不敢作包揽。” 赵树理 《三里湾》六:“ 金生 是个大包单,专门在村里包揽些多余的事。”词语解释:搂揽 拼音:lōu lǎn
兜揽,包揽。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搂揽番商,大开贿赂。”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士大夫治小民之狱者,纵小民妄诉,虽虚妄灼然,亦不反坐,甚而听其驀越,几於搂揽生事矣。”词语解释:要揽 拼音:yào lǎn
见“ 要览 ”。
词语解释:要览 拼音:yào lǎn
亦作“ 要揽 ”。 邀请招揽。 元 王仲诚 《斗鹌鹑·避纷》曲:“名利絶,是非减,爱的是雪月风花,怕的是官民要览。” 黄远庸 《政界内形记》:“其实 袁君 亲信如 段 如 冯 如 赵 ,皆有不加入党派之决心,各党纷纷要揽,皆为拒絶。”词语解释:博揽 拼音:bó lǎn
广为延揽,广为网罗。 彭芬 《保路运动·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博揽人才,厚积兵备。”词语解释:顾揽 拼音:gù lǎn
照管,看管。《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到日后,对门并 狮子街 两处房子都卖了罢,只怕你娘儿们顾揽不过来。”词语解释:凭揽 拼音:píng lǎn
凭栏揽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启大 ﹞访得其遗诗数篇,其一云:‘……檝摇 秦 代月,枝带 晋 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词语解释:兼揽 拼音:jiān lǎn
并采。 清 曾国藩 《复陈右铭太守书》:“阁下志节嶙峋,器识宏达,又能虚怀取善,兼揽众长。”词语解释:兜揽 拼音:dōu lǎn
(1).包揽。 宋 朱熹 《约束米牙不得兜揽搬米入市等事》:“契勘诸县乡村人户搬米入市出糶,多被米牙人兜揽拘截。”《红楼梦》第六一回:“ 宝玉 为人,不管青红皂白,爱兜揽事情。”
(2).招引,招揽。《水浒传》第二四回:“﹝ 武大 ﹞本待要去县里寻兄弟説话,却被这婆娘千叮万嘱吩咐,教不要去兜揽他。” 曹禺 《日出》第三幕:“各式各色最低的卖艺人,小买卖都兜揽生意。”词语解释:亲揽 拼音:qīn lǎn
亦作“ 亲擥 ”。亦作“ 亲览 ”。 亲自操持。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今谅闇日,大义皆举,宜亲览万机,以当天心。”《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诸葛公 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擥焉。”《北史·李彪传》:“五帝之臣,臣不若君,故君亲揽其事。三王君臣智等,故共理机务。主上亲揽,盖远轨 轩 唐 。”词语解释:霸揽 拼音:bà lǎn
犹霸占。《白雪遗音·马头调·寂寞寻春》:“我駡霸揽汉子的臭贼歪拉,是奴的寃家。”词语解释:承揽 拼音:chéng lǎn
(1).谓承办委托的事或某种业务。《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将 崔寧 到宅里,相见官人,承揽了玉作生活。”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渔埠编保》:“承揽往来客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五章:“说你为人公心,人家挑完了你才把瘦田承揽。”
(2).承办业务的契约。《荡寇志》第七五回:“﹝ 希真 ﹞寻了个庄家,与他説定了价钱,问了他的姓名住址,叫他写了一张送行李到 沂州府 的承揽,央他左右邻都书名着押。”词语解释:掉揽 拼音:diào lǎn
兜揽;包揽。《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五娘怎的説这话!大娘不吩咐,俺们好掉揽,替爹整理的?”《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他印造经,赚了六娘许多银子。原説这个经儿,咱两个使,你又独自掉揽的去了!”词语解释:流揽 拼音:liú lǎn
见“ 流览 ”。
词语解释:流览 拼音:liú lǎn
(1).亦作“ 流揽 ”。周流观览。《文选·枚乘〈七发〉》:“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李善 注:“言周流观览而穷。” 三国 魏 曹丕 《折杨柳行》:“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果有餘暇,便任我流览林泉,寄情诗酒。”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流览喜轻阴,清和胜春煦。”
(2).浏览,大略地看。 明 吴承恩 《先府君墓志铭》:“六经诸子百家莫不流览。”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赵瓯北汪龙庄考史之法》:“惟歷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於流览。” 徐特立 《关于编写小学国语课本的问题》:“小学《国语》我和 今吾同志 曾一流览,认为有某些字句和少数课文虽有些不合处,并不关重要。”词语解释:搴揽 拼音:qiān lǎn
摘取,采取。 清 恽敬 《与胡竹村书》之二:“古人释经精密如是,岂可搴擥一借义附之他经耶!”词语解释:挈揽 拼音:qiè lǎn
提取,收罗。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至 湘乡 曾文正公 出,扩 姚氏 而大之,并功、德、言为一涂,挈揽众长,轢 归 掩 方 ,跨越百氏。”词语解释:招揽 拼音:zhāo lǎn
(1).招纳,延揽。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武烈 既没, 长沙桓王 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幕第三场:“ 马相爷 要招揽天下贤士,他爱 田老爷 有经济之才,就升他为漕督。”
(2).招惹。招致引来。 元 贯云石 《醉春风》套曲:“羞画远山眉,不忺宫样粧。平白地招揽这场愁。”《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除此之外,与他谈论,有甚意味,还是莫招揽罢。”
(3).谓理睬。《快心编初集》第十回:“那部里营干的人,见他是个小前程,又不肯十分出钱,甚是惹厌他,不来招揽。”
(4).承揽;承受。《红楼梦》第十四回:“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苦差没个招揽。”《天雨花》第二回:“前岁又招揽了城中 孙布政 家女字号田二十亩,与他耕种。”
(5).兜揽;招引主顾。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轮船失火》:“惟 上海 长江 各船,公司愈众,生意愈艰,往往自紊其规例,以广招揽。” 巴金 《电椅·马赛的夜》:“我不由得想:‘她来招揽生意了。’” 李栋 王云高 《彩云归》:“可是他既没在任何报纸上登过广告,也没有特意去招揽过任何病者。”词语解释:把揽 拼音:bǎ lǎn
把持包揽。《禅林宝训》卷三引《与山堂书》:“嗟乎!苟以一身之资,把揽一院之事,使小人不蒙蔽,纪纲不紊乱,而合至公之论,不亦难乎!”《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所以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説事过钱。”词语解释:抓揽 拼音:zhuā lǎn
牵扯。词语解释:积揽 拼音:jī lǎn
包揽,把持。 明 海瑞 《钱粮册式》:“照得各州县钱粮有五七年未完者,有已完挪借不明,有未经抵补未解者,有起解五七年未获批关者……奸豪拖欠,积揽侵欺,日加一日,后将何极。”词语解释:综揽 拼音:zōng lǎn
总管。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一节:“封建专制的政权从此更加集中,集中于一人之手,皇帝便成为综揽一切政事的独裁者了。”词语解释:统揽 拼音:tǒng lǎn
全部归拢于某一方面。例如:本市工程建设长期来由市建工局、市住宅总公司统揽,施工任务也由主管部门层层下达。词语解释:叨揽 拼音:dāo lǎn
兜揽;招揽。《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结好堂官,叨揽事管,些小事体,经他衙里,少不得要诈一两五钱。”谚语:“热心人叨揽是非。”词语解释:大权独揽 拼音:dà quán dú lǎn
揽:把持。实权把持在个人手中。例如: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孽海花》词语解释:大包大揽 拼音:dà bāo dà lǎn
方言。把事情全部包揽过来。亦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 王文 《樊家窑的石雷阵》:“ 樊指导员 拍拍我的肩,大包大揽地说:‘你就放心吧,保险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