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一搦 拼音:yī nuò
一握;一把。形容纤细。 唐 李百药 《少年行》:“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勾一搦。”词语解释:捉搦 拼音:zhuō nuò
(1).捉拿,捕捉。 唐 苏颋 《禁断女乐敕》:“睠兹女乐,事切骄淫,伤风害政,莫斯为甚……仍令御史金吾,严加捉搦。”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公岳 下捕之,志取最巨者,然捉搦不得,止得大鱼中一最小者。”
(2).握持;捉摸。 唐 孙樵 《与王霖秀才书》:“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控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一:“而议论偏窳,才气又足以拯之,东击而西驰,南攻而北走,不可端倪捉搦。”
(3).捉弄;戏弄。 清 袁枚 《新齐谐·风水客》:“叔伯兄弟又以地不佳,时日不合,将不利某房为辞,咸捉搦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婢固引与狎,捉搦不释。”词语解释:掣搦 拼音:chè nuò
拘牵,牵制。 陈师道 《后山诗话》引 吴越 钱弘俶 词:“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即玉楼云雨隔。”《全唐诗》卷八八九作 耿玉真 诗残句。词语解释:搐搦 拼音:chù nuò
痉挛。肌肉不自觉地抽动的症状。 宋 苏轼 《仇池笔记·延年术》:“公卿尊师之者甚众,然卒亦病,死时中风搐搦,但实能黄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杉》:“ 元和 十二年二月得脚气,夜半痞絶,脇有块,大如石,且死,困不知人,搐搦上视。”词语解释:捕搦 拼音:bǔ nuò
捉拿。《北齐书·厍狄士文传》:“ 士文 闻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弥甚。”词语解释:抽搦 拼音:chōu nuò
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或颜面,一般由神经系统的疾患引起。词语解释:搦搦 拼音:nuò nuò
轻盈柔美貌。 宋 秦醇 《谭意歌传》:“荑手纤纤,宫腰搦搦,独步於一时。”词语解释:团搦 拼音:tuán nuò
团弄,摆弄。 明 冯梦龙 《山歌·面筋》:“姐儿生来紫糖色了像麵筋,惹人团搦惹人蒸。”词语解释:娖搦 拼音:chuò nuò
捉弄,戏侮。 清 黄宗羲 《玄若高公墓志铭》:“公虽奉父家居,人情所注,风波震撼,无日无之……晚又目盲,租吏债家时见娖搦,岂知其为先朝万里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