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0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摄衣摄职摄叶摄陷摄祚摄弓摄衽摄假
摄生摄念摄承摄领摄统摄契摄画摄位
摄提摄伏摄摄摄食摄级摄试摄疗摄追
摄身摄取摄守摄魂摄影师摄固摄氏温标摄辅
摄事摄受摄影摄录摄龟摄威摄盛摄像机
摄心摄相摄斋摄罗子摄选摄照摄知摄丝盒子
摄官摄行摄问摄衰摄属摄水摄詟摄任
摄齐摄袂摄念,摄意摄篆摄居摄牒摄论宗摄像
摄化摄政摄音摄缕摄影学摄氏温度计摄代摄像管
摄养摄理摄威擅势摄空摄影棚摄氏度摄下摄主

词语解释:摄衣  拼音:shè yī
(1).整饬衣装。《管子·弟子职》:“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执事有恪,摄衣共盥,先生乃作。”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宋 叶适 《郑景元墓志铭》:“急难窘助,扁舟径往,夜半扣门,摄衣偕出矣。”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九》“輟洗起衣”:“此文本作輟洗起,摄衣,延 食其 上坐。 郑 注《士冠礼》曰:摄,犹整也。谓整衣而延之上坐也。”
(2).提起衣襟。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二客不能从焉。”
词语解释:摄生  拼音:shè shēng
(1).养生;保养身体。《老子》:“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兵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唐 白居易 《病中作》诗:“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虽然这样,乡村恬静的生活,究竟比外面困顿奔波的情形更适宜于摄生养性。”
(2).维持生命。 晋 左思 《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词语解释:摄提  拼音:shè tí
(1).星名。属亢宿,共六星。位于大角星两侧,左三星曰左摄提,右三星曰右摄提。《韩非子·饰邪》:“初时者 魏 数年东乡攻尽 陶 卫 ,数年四乡以失其国,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岁星数年在西也。”《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 司马贞 索隐:“摄提之言提携也。言提斗携角以接於下也。” 元 郝经 《纬亢行》:“纲纪梁栋两摄提,招摇玄弋动光煇。” 明 徐渭 《春兴》诗之三:“二月四日吾以降,摄提尚復指苍龙。”
(2).“ 摄提格 ”的省称。《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王逸 注:“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后汉书·张纯传》:“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德在东宫。” 唐 无名氏 《冥音录》:“岁摄提,地府当有大变。”参见“ 摄提格 ”。
(3).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获麟,共分为十纪。摄提为第三纪。参见“ 十纪 ”。
词语解释:摄提格  拼音:shè tí gé
岁阴名。古代岁星纪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当于干支纪年法中的寅年。《尔雅·释天》:“太阴在寅曰摄提格。”《史记·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司马贞 索隐:“太岁在寅,岁星正月晨出东方。 李巡 云:‘言万物承阳起,故曰摄提格。格,起也。’”参阅 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第三编第十一章。
词语解释:十纪  拼音:shí jì
(1).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见《广雅·释天》。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
(2).十代,十世。《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纪, 汉 十世也。”
(3).指一百二十年。《文选·潘岳〈西征赋〉》:“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於十纪。”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词语解释:摄身  拼音:shè shēn
犹引身。 唐 李白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诗:“摄身凌青霄,松风拂我足。”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词语解释:摄事  拼音:shè shì
(1).治事,理事。《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碎奚 性纯谨,三弟专权, 碎奚 不能制,诸大将共诛之。 碎奚 忧哀不復摄事。” 唐 韩愈 《沂国公先庙碑铭》:“ 田侯 摄事,奉我天明,束缚弓戈,考校度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幙,摄事 汉嘉 ,一见荔子熟。”
(2).代行其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礼,天子建国,左庙右社,以石为主,祭则希冕。今多王公摄事,王者不亲拜焉。”《新唐书·张延赏传》:“故事,临轩册拜三公,中书令读册,侍中赞礼,或闕,宰相摄事。” 宋 苏轼 《上园丘合祭六议札子》:“若亲郊之岁,遣官摄事,是无故而用有故之礼也。”
词语解释:摄心  拼音:shè xīn
收敛心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韩偓 《访明公大德》诗:“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禪。” 明 吕坤 《〈呻吟语〉序》:“司农大夫 刘景泽 ,摄心缮性,平生无所呻吟,予甚爱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从此摄心清静,犹不失作九十翁。”
词语解释:摄官  拼音:shè guān
(1).任职的谦词。表示暂时代理。《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杨伯峻 注:“摄,代也。承乏亦谦词,表示某事由於缺乏人手,只能由自己承当。此固当时辞令。”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僕,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摄官青琐闥,遥望凤皇池。”
(2).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道协 周公 ,神交帝 唐 。摄官从事,冕服端章。”《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州县官在任考满,即具关申送吏部格式,本道不得差摄官替正官。”《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 萧顷 与 琪 同为相, 顷 谨密而阴伺 琪 短。久之,有以摄官求仕者, 琪 輒改摄为守, 顷 奏之。” 胡三省 注:“ 欧 《史》曰:‘ 琪 所私吏当得试官, 琪 改试为守,为 顷 所发。’”《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二 广 两荐之士,许试摄官,谓之‘试额’。”
词语解释:摄齐  拼音:shè zī
提起衣摆。古时官员升堂时谨防踩着衣摆,跌倒失态。表示恭敬有礼。《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 朱熹 集注:“摄,抠也。齐,衣下缝也。礼,将升堂,两手抠衣,使去地尺,恐躡之而倾跌失容也。”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若使 陈 雷 可作,摄齐於廊廡之閒; 管 鲍 再生,拥篲於高门之外。” 清 钱谦益 《归文休墓志铭》:“使三子端拜摄齐,授经於余。”
词语解释:摄化  拼音:shè huà
佛教语。谓以佛慈悲之光明感化救苦众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夫曲俗鄙志,难以导诱,吾方同事,然后摄化。”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遂以摄化为心,经行不倦。”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以是因缘,摄化顽愚,尽超冥界。”
词语解释:摄养  拼音:shè yǎng
(1).抚养。《三国志·吴志·陆瑁传》:“ 瑁 从父 绩 早亡,二男一女,皆数岁以还, 瑁 迎摄养,至长乃别。”《宋书·后妃传·孝懿萧皇后》:“初 太宗 少失所生,为太后所摄养。”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期岁,为姨 寳光 所摄养,同如母之义子。”
(2).养生;调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 清 唐孙华 《暮春杂诗》:“旦暮暄寒异,时愁摄养妨。” 郭沫若 《山中杂记·芭蕉花》:“这恐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罢。”
词语解释:摄职  拼音:shè zhí
代理官职。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学优登仕,摄职从政。”《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且 汴州 关东 衝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
词语解释:摄念  拼音:shè niàn
收敛心神。《列子·说符》“不见人,徒见金” 晋 张湛 注:“况心乘於理,检情摄念,泊然凝定者,岂万物动之所能乱者乎?” 唐 杨监真 《女仙》诗之五:“摄念精思引彩霞,焚香虚室对烟花。” 明 宋濂 《佛智弘辨禅师杰峰愚公石塔碑铭》:“师澄居摄念,影不出山者一十六载。”
词语解释:摄伏  拼音:shè fú
见“ 摄服 ”。
词语解释:摄服  拼音:shè fú
(1).有缘饰的衣服。《仪礼·既夕礼》:“贰车白狗摄服。” 郑玄 注:“摄,犹缘也。” 贾公彦 疏:“服又加白狗皮缘之,谓之摄服。”
(2).亦作“ 摄伏 ”。威慑使之屈服;畏惧屈服。摄,通“ 慑 ”。《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百炼利器,以辟不祥,摄服奸宄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群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虏虽得志,不敢乘胜过 陕 者,犹摄服大威,为将来之虑故也。” 胡三省 注:“摄,读曰‘慑’。”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轮迴生死之説,而愚人信之,亦或往往有所忌惮,故亦可藉以摄服天下之人,使稍敛其邪志。” 许地山 《东野先生》三:“这两副脸底威力一样地可以摄伏她。”
词语解释:摄取  拼音:shè qǔ
(1).捉拿。《朱子语类》卷一三一:“帅上其事於 秦 ,即时摄取 黄 下大理。”
(2).吸收,吸取。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他一方面摄取了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然而他立地把它神化了起来。”《〈端木蕻良小说选〉自序》:“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摄取的素材,有的转化为其它素材,以另外的形式出现。”
(3).拍摄。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这便如电影中的摄取‘远景镜头’了。”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二:“带着照相器具的,专等夜车到时摄取车站拥挤的情形,好作《风云变幻史》的一页。”
(4).佛教语。犹摄受。《无量寿经》卷上:“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浄庄严无量妙土。”参见“ 摄受 ”。
词语解释:摄受  拼音:shè shòu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词语解释:摄受  拼音:shè shòu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词语解释:摄相  拼音:shè xiāng
代理宰相。《荀子·宥坐》:“ 孔子 为 鲁 摄相,朝七日而诛 少正卯 。”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至于 孔子 摄相,然后 费郈 继堕,公室可为之兆,已见于此。”
词语解释:摄行  拼音:shè xíng
代理行使职权。《史记·五帝本纪》:“ 尧 立七十年得 舜 ,二十年而老,令 舜 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 唐 杜甫 《冬狩行》:“况今摄行大将权,号令颇有前贤风。” 明 何景明 《陶公行状》:“同知常摄行府事,锄治暴强,植立孱弱。”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康熙 己丑冬十一月,命 李光地 摄行郊坛大礼。”
词语解释:摄袂  拼音:shè mèi
整理衣袖。表示恭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升中以祀羣望,摄袂而朝诸夏。”
词语解释:摄政  拼音:shè zhèng
代国君处理国政。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缺位,由内阁代行职务,亦曾一度沿称摄政。《礼记·文王世子》:“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史记·五帝本纪》:“ 舜 得举用事二十年,而 尧 使摄政;摄政八年而 尧 崩。”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譬夫 成 为孺子,史刊摄政之年; 厉 亡流 彘 ,历记 共和 之日。”《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公子 目夷 告于太庙,南面摄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雪睿王冤》:“大兵平定中原, 睿忠王 方摄政。”
词语解释:摄理  拼音:shè lǐ
(1).代理。《左传·昭公四年》:“ 士景伯 如 楚 , 叔鱼 摄理。” 杜预 注:“摄,代 景伯 。”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歙州 缺刺史……以公摄理之,用能也。”《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卿处殊方,诚为可悯,暂去摄理,不久取卿回用也。” 清 尹会一 《上朱高安先生书》:“近以摄理 荆州 勘灾賑饥,奔走不遑。”
(2).调理。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尊兄之病,未必不为福也……千万加意摄理,以慰远怀。”
词语解释:摄叶  拼音:shè yè
不舒展貌。《楚辞·严忌〈哀时命〉》:“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於榑桑。” 王逸 注:“摄叶、储与,不舒展貌。” 洪兴祖 补注:“摄,之叶切,曲折也。”《玉篇·人部》《楚辞》作“摄僷”。
词语解释:摄承  拼音:shè chéng
犹暂代。《左传·成公二年》“摄官承乏” 晋 杜预 注:“言欲以己之不敏,摄承空乏。” 宋 黄庭坚 《吉州西峰院三秀亭记》:“ 庐陵 比缺守,輒以他吏摄承。”
词语解释:摄摄  拼音:shè shè
(1).枫的别名。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草木》:“枫木,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摄摄。”
(2).闪烁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备苦》:“则他眼似明珠,摄摄的把人瞧。”
词语解释:摄守  拼音:shè shǒu
掌管。 宋 陆游 《与成都张阁学启》:“薄游万里,最为天下之穷;摄守一官,猥与幕中之辩。”
词语解释:摄影  拼音:shè yǐng
(1).见“ 摄景 ”。
(2).照相;拍电影或电视。 郑泽 《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一:“戏剧对于人生,不能像摄影的对于景物那样,一些不走样地反映。”如:摄影棚。
(3).指照片。《孽海花》第十一回:“ 菶如 拆开看了,又拆了那纸包,却密密层层的包着,直到末层,方露出那一张一尺大的西法摄影。上头却是两个美丽的西洋妇人。”
(4).引申指如实反映。 黄人 《〈清文汇〉序》:“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蜕故孳新,瞤息不可復省,而有为之摄影者曰史,而有为之留声者曰文。”
词语解释:摄景  拼音:shè jǐng
亦作“ 摄影 ”。 谓追赶日影。极言其快。摄,通“ 躡 ”。景,“ 影 ”的古字。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假令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摄景。” 唐 陆龟蒙 《幽居赋》:“纵使陶烟霞而傲睨,骑日月以嬉游,乘刚直上,摄景冥搜。” 清 胡其毅 《醉马行赠界繫禅师》:“摄影超光一簇风,投鞭欲下何能下。”
词语解释:摄斋  拼音:shè zhāi
同“ 摄齐 ”。 《南齐书·刘瓛传》:“既习此岁久,又齿长疾侵,岂宜摄斋 河间 之听,厕迹 东平 之僚?” 王闿运 《王仲章碣》:“既入学府,遂补廩生,摄斋大庠,已参群彦。”
词语解释:摄问  拼音:shè wèn
拘捕审问。《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僧辩 还,过 寿阳 , 侯景 窃访知之,摄问,具服。” 胡三省 注:“摄问,收録其人而问之也。”
词语解释:摄念,摄意
收敛心神
词语解释:摄音  拼音:shè yīn
音韵学名词。以一字音为代表,把收音相同的字与此字归为一类,称摄音或摄。分摄之法,肇端于 宋 司马光 《切韵指掌图》所分之二十图及 宋 郑樵 《通志·七音略》《韵镜》之四十三图,但无摄音之名,每类亦无标目之字。 元 刘鉴 《切韵指南》始分十六摄。《康熙字典》卷首所引之《字母切韵要法》则分十二摄。方言不同,师承各异。
词语解释:摄威擅势  拼音:shè wēi shàn shì
谓凭借权势,专横跋扈。《淮南子·氾论训》:“昔者 齐简公 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词语解释:摄陷  拼音:shè xiàn
摄取使受害。《西游记》第八三回:“告为假妖摄陷人口事。今有 托塔天王 李靖 同男 哪吒 太子,闺门不谨,走出亲女,在下方 陷空山 无底洞 变化妖邪,迷害人命无数。”
词语解释:摄领  拼音:shè lǐng
代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古之兼官,多是暂时摄领;有长兼者,即同正官。”
词语解释:摄食  拼音:shè shí
动物摄取食物
词语解释:摄魂  拼音:shè hún
谓用法术召取灵魂。《黄庭内景经·肝部》:“垂絶念神死復生,摄魂还魂永无倾。” 清 吴锡麒 《点绛唇·中元观盂兰会》曲:“无论他文者相,武者将……但奉了摄魂符,就和那马磨牛医一样,做 刘伯伦 土里馒头馅。”
词语解释:摄录  拼音:shè lù
拘捕。《汉书·叙传上》:“诸所宾礼皆名豪,怀恩醉酒,共諫 伯 宜颇摄録盗贼,具言本谋亡匿处。”《魏书·氐传》:“ 公熙 果有潜谋,将为叛乱。 子建 仍报 普惠 ,令其摄録。”
词语解释:摄罗子  拼音:shè luó zǐ
鄂伦春语的译音。帐篷。《中国民间故事选·蒲妹》:“谢谢你们特意给我预备的客屋,真比睡摄罗子里强多了。”原注:“摄罗子,用木杆支起,覆以兽皮或桦皮的 鄂伦春 人帐篷。”
词语解释:摄衰  拼音:shè shuāi
服丧服。 宋 叶适 《戴佛墓志铭》:“於是父 丁 年七十二矣,有上气疾,疾已復至。俄又疾作,芒屨夜发,及门而 丁 殁,十四年四月丁巳也。哭既卒,摄衰復至。”
词语解释:摄篆  拼音:shè zhuàn
代理官职。篆,指官印。 明 唐寅 《代送廖通府帐词启》:“某忝同僚寀,猥摄篆於应宿之司。”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彡石公》:“ 嘉庆 己卯岁, 星查 从兄 瀚 ,摄篆 徐闻县 。”
词语解释:摄缕  拼音:shè lǚ
破鞋子。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摄缕美於赤舃,緼袍丽於衮服。” 孙星衍 校:“旧写本作‘躡履’。”参见“ 东郭履 ”。
词语解释:东郭履  拼音:dōng guō lǚ
《史记·滑稽列传》:“ 东郭先生 久待詔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自笑 东郭 履,侧惭狐白温。” 宋 司马光 《咏寒士》:“笑谈 东郭 履,歌诵 买臣 樵。”
词语解释:摄空  拼音:shè kōng
暂时代理空缺的官职。 宋 秦观 《进策·人材》:“随羣而入,逐队而趋,既无善最之可记,又无显过之可绳,摄空承乏,取位而已,此散材者也。”
词语解释:摄祚  拼音:shè zuò
犹摄政。谓代行王事。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 汉 扬雄 《十二州箴·交州牧箴》:“ 周公 摄祚,白雉是献。”
词语解释:摄统  拼音:shè tǒng
总揽,总理。《后汉书·李固传》:“皇太后圣德当朝,摄统万机。”
词语解释:摄级  拼音:shè jí
犹拾级。谓逐级登阶。《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程宗洛 《扬州》诗之三:“长旛飘动绕炉香,摄级同登拜上方。”
词语解释:摄影师  拼音:shè yǐng shī
实际操作或熟习摄影术的人,尤指从事职业照相者
使用摄影机的人
词语解释:摄龟  拼音:shè guī
小龟名。《尔雅·释鱼》:“三曰摄龟。” 郭璞 注:“小龟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张闭,好食蛇。 江 东呼为陵龟。” 郝懿行 义疏:“摄犹摺也,亦犹折也,言能自曲折解,张闭如摺叠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摄龟》﹝集解﹞引 保昇 曰:“摄龟腹小,中心横折,能自开闔,好食蛇也。”
词语解释:摄选  拼音:shè xuǎn
指兼任吏部尚书。《魏书·临淮王彧传》:“累迁侍中、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左僕射,摄选。”《北史·邢昕传》:“ 齐文襄王 摄选,拟 昕 为司徒右长史,未奏,遇疾卒,士友悲之。”
词语解释:摄属  拼音:shè shǔ
统辖,隶属。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所据前项兵马,虽奉钦依议定专官统领征 倭 之数,但恐摄属隔别,挑选间非劲鋭。”
词语解释:摄居  拼音:shè jū
暂居君位。 明 吕天成 《齐东绝例》第一出:“当今 唐帝 禪位, 虞帝 摄居,四凶既除, 三苗 已格。”
词语解释:摄影学  拼音:shè yǐng xué
由于光线或其他辐射能的作用,在感光表面上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负像或正像的技术或过程
词语解释:摄影棚  拼音:shè yǐng péng
为拍摄电影内景而搭置的建筑物
词语解释:摄弓  拼音:shè gōng
(1).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 李善 注:“摄,谓张弓注矢而持之。”
(2).指持弓。《后汉书·朱穆传》“举 穆 高第,为侍御史” 李贤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 穆 过,呵虎賁曰:‘执天子器,何故投於地!’虎賁怖,即摄弓。”
词语解释:摄契  拼音:shè qì
掌握要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是以规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閲,总纲纪而摄契。”
词语解释:摄试  拼音:shè shì
非正式任命的试用官员。《旧唐书·代宗纪》:“刺史、县令自今后改变,刺史以三年为限,县令四年为限,员外及摄试,不得釐务。”
词语解释:摄固  拼音:shè gù
巩固。《国语·晋语四》:“异德合姓,同德合义……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凡张官置吏,为之律度,故能摄固其位,天下无覬覦也。”
词语解释:摄威  拼音:shè wēi
威胁。摄,通“ 慑 ”。《左传·襄公十一年》:“君若能以玉帛绥 晋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孤之愿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摄,与‘慑’同,惧也,谓武震以畏惧之也。”
词语解释:摄照  拼音:shè zhào
支持照应。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 王灵仙 还不好自己居功,微秘地含着笑说:‘供主的虔诚!’说这是供主的虔诚,于是供主便向大家施礼说:‘同参的摄照!’”
词语解释:摄水  拼音:shè shuǐ
引水。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 西川 夏旱, 支江 水涸,即遣使致祷,增堰壅水以入 支江 ,三四宿,水即徧,谓之摄水。”
词语解释:摄牒  拼音:shè dié
委任文书。《宋史·赵普传》:“ 雷有邻 击登闻鼓,讼堂后官 胡赞 、 李可度 受賕骫法及 刘伟 伪作摄牒得官。”
词语解释:摄氏温度计  拼音:shè shì wēn dù jì
依照 瑞典 天文学家 摄尔斯 (Celsius)制定的温度计量方法制作的温度计。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零度,沸点为一百度,用符号“C”来表示。也叫摄氏温标。
词语解释:摄氏度  拼音:shè shì dù
用开尔文表示的温度间隔单位或温度差值
词语解释:摄衽  拼音:shè rèn
亦作“ 摄袵 ”。 整饬衣襟。表示庄敬。《管子·弟子职》:“先生将食,弟子饌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伯氏自 淮阳 从调,抵于京师。冬十月,牒计不至,摄袵而退。” 宋 李焘 等《旧本〈周书〉目录序》:“垂缨摄衽,俯仰庙堂,无为以应万几者,致其思而已矣。”
词语解释:摄画  拼音:shè huà
一种摄影和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兼有摄影的细腻逼真和传统中国画的章法、气韵的双重特色。采用一种特殊的色素,在丝绢和宣纸上显示影像,可长期收藏。由今人 华国璋 创始。
词语解释:摄疗  拼音:shè liáo
犹护理。《魏书·术艺传·王显》:“ 世宗 自幼有微疾,久未差愈, 显 摄疗有效,因是稍蒙眄识。”
词语解释:摄氏温标  拼音:shè shì wēn biāo
在此温标中,用摄氏度(°C)表示的温度H&-{c}与用开尔文(K)表示的温度T&-{k}之间的关系是H&-{c}=T&-{k}-273.15;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很接近于0°C,而相应的沸点则很接近于100°C
词语解释:摄盛  拼音:shè shèng
谓古代男女举行婚礼时,可根据车服常制超越一等,以示贵盛。《仪礼·士昏礼》“乘墨车” 汉 郑玄 注:“士而乘墨车,摄盛也。” 贾公彦 疏:“《周礼·巾车》云:‘……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士乘大夫墨车为摄盛。”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贫家娶妇,合卺未毕,遽令造饭缉麻,一不当意,声色相如,此虽教妇之道,而非摄盛之礼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昏礼摄视议》:“《明史·舆服志》云:‘庶人婚,许假九品服。’亦摄盛也。”
词语解释:摄知  拼音:shè zhī
执掌。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高宗 将下詔逊位于 则天 ,摄知国政。”
词语解释:摄詟  拼音:shè zhé
恐惧。《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率戎士隃 乌盭 ,讨 遫濮 ,涉 狐奴 ,歷五王国,輜重人众摄讋者弗取,几获单于子。” 颜师古 注:“摄讋,谓振动失志气。”按,《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作“慑慴”。
词语解释:摄论宗  拼音:shè lùn zōng
佛教早期学派之一。以传习弘扬《摄大乘论》为旨立宗,后世也称摄论师。盛行于 陈隋 之际,至 唐 玄奘 学派兴起,逐渐衰微绝传。
词语解释:摄代  拼音:shè dài
替代。《左传·定公十三年》“寡人请摄” 晋 杜预 注:“以己车摄代 衞 车。” 章炳麟 《文学说例》:“东人尟通小学,不知其可相摄代,则宜以废语为一暝而不復视也。” 钱玄同 《寄陈独秀书》:“弟今后作文,凡称人,悉用其姓名,不可再以郡望、别号、地名等等相摄代。”
词语解释:摄下  拼音:shè xià
统领部属。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立朝正色,知无不为,忠於奉上,明以摄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北史·魏纪四·宣武帝纪论》:“而宽以摄下,从容不断, 太和 之风替矣。”
词语解释:摄假  拼音:shè jiǎ
谓摄皇帝与假皇帝。 西汉 平帝 崩,无子,立 宣帝 玄孙 婴 为皇太子,号曰 孺子 。 安汉公 王莽 摄位,改元 居摄 ,先称“摄皇帝”,继称“假皇帝”。《汉书·王莽传中》:“予前在大麓,至于摄假。” 颜师古 注:“摄假,谓初为摄皇帝,又为假皇帝。”
词语解释:摄位  拼音:shè wèi
代理君位。《左传·隐公元年》:“公摄位而欲求好於 邾 ,故为 蔑 之盟。”《旧唐书·儒学传下·祝钦明》:“若王有故不预,则摄位。”《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 。”
词语解释:摄追  拼音:shè zhuī
追索。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繇使相遣,官庭摄追,小计权吏,行施乞贷,长吏侵渔。”
词语解释:摄辅  拼音:shè fǔ
摄政辅佐。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 尧 舜 子之 之禪让, 汤 武 楚项 之放伐, 周公 莽 操 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
词语解释:摄像机  拼音:shè xiàng jī
电视技术中用来摄取景物的装置。它可将图像分解并变成电信号,用来拍摄文体节目、集会等实况,可分为黑白、彩色和立体摄像机几种
词语解释:摄丝盒子  拼音:shè sī hé zi
用细竹丝编成,部分加漆的盒子。《红楼梦》第三七回:“ 袭人 听説,便端过两个小摄丝盒子来。”
词语解释:摄任  拼音:shè rèn
任职治事。《宋书·徐羡之传》:“ 羡之 仍逊位,退还私第,兄子……等并谓非宜,敦劝甚苦,復奉詔摄任。”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爰降詔书,敦还摄任。”
词语解释:摄像  拼音:shè xiàng
用特种装置把物体的图像分解,变成电信号,记录下来
词语解释:摄像管  拼音:shè xiàng guǎn
利用扫描把图像转变为电脉冲的电视真空管
词语解释:摄主  拼音:shè zhǔ
(1).指代理君职者或代理主事者。《礼记·曾子问》:“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於西阶南。” 孔颖达 疏:“摄主,上卿代国政者。”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摄主》:“何谓摄主?曰: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世子未生而死,则其弟若兄弟之子次当立者为摄主。子生而女也,则摄主立;男也,则摄主退,此之谓摄主。”
(2).指代理主事。《公羊传·昭公十五年》:“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 何休 注:“主,谓已主祭者。臣闻君之丧,义不可以不即行,故使兄弟若宗人摄行主事而往。不废祭者,古礼也。”
共109,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