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末字词组
一撮抱撮东挪西撮捏撮擭撮括撮活撮 
圭撮会撮钞撮拉撮孤撮拘撮简撮 
缁撮取撮扯撮拈撮探撮挤撮热撮撮 
牵撮举撮揽撮小孤撮揪撮挑撮讨撮 
抄撮急撮搊撮一小撮收撮市撮裒撮 

词语解释:一撮  拼音:yī zuǒ
(1).容量单位,古以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见《孙子算经》;或以四圭为一撮,见《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说。按,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2).用两三个手指所能撮取者。形容微少。《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 华岳 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安太太 听了,便同 张太太 各拈了一撮香。” 徐光耀 《平原烈火》第二六章:“在桌后,还有个矮胖的小老头儿,鼻下留一撮小黑须。”
(3).一集中。《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那 方杰 年纪后生,精神一撮,那枝戟使得精熟,和 秦明 连鬭了三十餘合,不分胜败。”
词语解释:圭撮  拼音:guī cuō
(1).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豪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四圭曰撮,三指撮之也。’ 孟康 曰:‘六十四黍为圭。’”
(2).比喻微量或微小。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壬寅漏成,进御,以考辰正晷、测表候阴,不谬圭撮,无乖黍累。”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柳公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 章炳麟 《五无论》:“是则众生既尽,世界必无豪毛圭撮之存。”
词语解释:缁撮  拼音:zī cuō
即缁布冠。其制小,仅可束发髻。《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朱熹 集传:“緇撮,緇布冠也。”
词语解释:牵撮  拼音:qiān cuō
牵拉怂恿。《大马扁》第十五回:“但此时亦没得可説,因 宫崎 已带了他来,又一力牵撮自己,自不能推託。”
词语解释:抄撮  拼音:chāo cuō
(1).摘录。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孔颖达 疏引 汉 刘向 《别录》:“ 左丘明 授 曾申 , 申 授 吴起 , 起 授其子 期 , 期 授 楚 人 鐸椒 , 鐸椒 作‘抄撮’八卷,授 虞卿 , 虞卿 作‘抄撮’九卷,授 荀卿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范 当 等皆伏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范 尝抄撮《汉书》中诸杂事,自以意斟酌之,名曰《世要论》。” 唐 刘知几 《史通·探颐》:“又 荀氏 著书,抄撮 班 史。” 清 黄宗羲 《姚江逸诗序》:“盖科举抄撮之学,陷溺人心,谁復以此不急之务,交相劝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北平 之所谓学者,所下的是抄撮功夫居多。”
(2).微细。 北齐 刘昼 《新论·从化》:“故权衡虽正,不能无毫釐之差;钧石虽平,不能无抄撮之较。”
词语解释:抱撮  拼音:bào cuō
抱持拨弄。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絃中指拨。”
词语解释:会撮  拼音:huì cuō
亦作“ 会最 ”。 颈椎。《庄子·人间世》:“ 支离疏 者,颐隐於脐,肩高於顶,会撮指天。”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会撮,项椎也。”一说为髻。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会撮,髻也。古者髻在顶中,脊曲头低,故髻指天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叔父夷仲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丈人困州县,短髮餘会撮。” 金 元好问 《送戈唐佐还平阳》诗:“会最上指冠巍峩,岂肯俯首春官科。”
词语解释:取撮  拼音:qǔ cuō
犹撮合。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
词语解释:举撮  拼音:jǔ cuō
犹择取。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为编年一书。”
词语解释:急撮
因受人摆弄而急躁
词语解释:东挪西撮  拼音:dōng nuó xī cuō
同“东挪西凑”。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词语解释:钞撮  拼音:chāo cuō
(1).微细,少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子敬 问 谢公 :‘ 嘉宾 何如 道季 ?’答曰:‘ 道季 诚復钞撮清悟, 嘉宾 故自上。’”参见“ 抄撮 ”。
(2).抄摘。《隋书·经籍志二》:“自 后汉 已来,学者多钞撮旧史,自为一书。”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编,得四十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 梁武帝 敕 殷芸 撰《小説》,皆钞撮故书。”
词语解释:抄撮  拼音:chāo cuō
(1).摘录。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孔颖达 疏引 汉 刘向 《别录》:“ 左丘明 授 曾申 , 申 授 吴起 , 起 授其子 期 , 期 授 楚 人 鐸椒 , 鐸椒 作‘抄撮’八卷,授 虞卿 , 虞卿 作‘抄撮’九卷,授 荀卿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范 当 等皆伏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范 尝抄撮《汉书》中诸杂事,自以意斟酌之,名曰《世要论》。” 唐 刘知几 《史通·探颐》:“又 荀氏 著书,抄撮 班 史。” 清 黄宗羲 《姚江逸诗序》:“盖科举抄撮之学,陷溺人心,谁復以此不急之务,交相劝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北平 之所谓学者,所下的是抄撮功夫居多。”
(2).微细。 北齐 刘昼 《新论·从化》:“故权衡虽正,不能无毫釐之差;钧石虽平,不能无抄撮之较。”
词语解释:扯撮  拼音:chě cuō
犹扯淡。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你待胡扯撮,强领掇,道俺 蒯文通 故意作风魔。”
词语解释:揽撮  拼音:lǎn cuō
总揽。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太一天一太一乘斗论》:“ 黄帝 《金匱玉衡经》云: 天一 贵神,位在中宫,据琁机,把玉衡,统御四方,揽撮阴阳,手握绳墨,位正魁冈。”
词语解释:搊撮  拼音:chōu cuō
犹打迭。 宋 周邦彦 《大有》词:“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却更被温存后,都忘了、当时僝僽。便搊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参见“ 打叠 ”。
词语解释:打叠  拼音:dǎ dié
(1).收拾;安排。 宋 刘昌诗 《芦蒲笔记·打字》:“收拾为打叠,又曰打迸(一作併)。”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江 南城破, 曹彬 见 李国主 ,即放入宅,言令打叠金银。”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唤山童门户好关者,把琴书打叠。” 茅盾 《路》:“这是因为近来风声又紧, 武昌 城里的老百姓,不得不打迭些细软送进 汉口 租界。”
(2).振作。 元 无名氏 《红绣鞋》曲:“强打叠精神怎过,思量的做不的生活,越思量越间阻越情多。” 巴人 《运秧驼背》:“他打迭着精神起了床,支撑着软瘫了的身体,走下山去。”
词语解释:捏撮  拼音:niē cuō
编造谎言唆使。 柳青 《狠透铁》九:“你看见了没? 高书记 。全是 王以信 他们在背地里捏撮。”
词语解释:拉撮  拼音:lā cuō
牵引配合。 唐 李阳冰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於虫鱼鸟兽得屈伸飞动之理,於骨角齿牙得拉撮咀嚼之势。”
词语解释:拈撮  拼音:niān cuō
用指头取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些老小们看见银子落地,大家来抢……溜撒的拾了大块子,又来拈撮;迟夯的,将拾到手,又被眼快的先取了去。”
词语解释:小孤撮  拼音:xiǎo gū cuō
对小儿女的称呼。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若非是小孤撮叫我一声娘呵,兀的不怨恨冲天气杀我!”
词语解释:一小撮  拼音:yī xiǎo cuō
(1).用手指能撮取的一点点。表示量少。 老舍 《正红旗下》九:“店伙必先把一小撮鼻烟倒在柜台上,以便客人一边闻着,一边等着往壶里装烟。”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六章:“你就比如这烧了一冬的炉灰,你们怕都扔了,我是一小撮也没抛撒。”
(2).借用于指坏人,表为数极少。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 孙先生 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艾青 《光的赞歌·在浪尖上》诗四:“在人民的怒吼中,无情地判决他们--一小撮民族的败类!”
词语解释:擭撮  拼音:huò cuō
抓取。《南齐书·文学传·卞彬》:“故苇席蓬缨之间,蚤虱猥流。淫痒渭濩,无时恕肉,探揣擭撮,日不替手。”
词语解释:孤撮  拼音:gū cuō
孤儿。含贬义。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若非是小孤撮叫我一声娘呀,兀的怨恨冲天气杀我。”
词语解释:探撮  拼音:tàn cuō
摘取。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彻足用义》:“《论语》一书, 孔 郑 俱有注, 何晏 删削探撮之,使无一义全者。”
词语解释:揪撮  拼音:jiū cuō
扭抓。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他他他又不曾将我头跌破,又不曾将我厮揪撮。”
词语解释:收撮  拼音:shōu cuō
(1).结束;了结。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四折:“这公事怎好收撮。”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其实难迴避,怎收撮。”
(2).犹按捺,抑制。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九折:“恼的我无明火怎收撮。”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我便收撮了火性,铺撒了人情,忍气吞声,饶过你那亏人不志诚。”
(3).犹拨弄;抚弄。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好言语往来收撮,则办得两下里挑唆。”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我则见堦直下气倒忙扶坐,我这里慌搂定紧收撮。”
词语解释:括撮  拼音:kuò cuō
会聚。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今日》:“及其蹇产摧联,支离括撮,已濡首兮将死,尚摇尾兮求活。”
词语解释:拘撮  拼音:jū cuō
扣留征集。《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官司差人搬贩米麦物斛,重载船隻,指以雇讫船为名,强行剥卸拘撮,致使客旅不通。”《元典章·户部八·恢办课程条画》:“虽有拘撮舡隻文字,如无许令拘撮客旅,运盐纲舡诸人不得应付。”
词语解释:挤撮  拼音:jǐ cuō
排挤,排斥。《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我但开口,就説咱们挤撮他。”《金瓶梅词话》第八一回:“要挤撮俺两口子出门,也不打紧。”
词语解释:挑撮  拼音:tiāo cuō
谓撷章摘句。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十五:“ 隆万 之际,一变而愈之於弱靡,以语録代古文,以填词为实讲,以杜撰为清新,以俚语为调度,以挑撮为工巧。”
词语解释:市撮  拼音:shì cuō
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撮合一毫升,等于十分之一市勺,通称撮。
词语解释:活撮  拼音:huó cuō
称小儿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促织儿外面鬭声相聒,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是世间虫蚁儿里的活撮,叨叨的絮得人怎过?”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駡那无正事頽唆,则待折损杀业种活撮。”
词语解释:简撮  拼音:jiǎn cuō
择取。《后汉书·仲长统传》:“今简撮其书有益政者,略载之云。”
词语解释:热撮撮  拼音:rè cuō cuō
威势显赫貌。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一出:“咳,官有多般官,这箇却是小官,向人咽喉下取气的,见得如此兜搭,若得九卿三阁老,热撮撮的做一做,却不好哩。”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兄弟,你前日不见么,热撮撮一时闹起 曲江池 。”
词语解释:讨撮  拼音:tǎo cuō
犹讨摘。《法苑珠林》卷一一八:“搜检条章,讨撮枢要,缉缀纸笔,具列前篇。”
词语解释:裒撮  拼音:póu cuō
荟集撮取。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王山人 仅初 ,蚤岁英爽,读书经目成诵,画心不忘,且捷於裒撮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