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火攻 拼音:huǒ gōng
(1).用火攻击敌军的战术。《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輜,四曰火库,五曰火队。”《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建安 中,随 周瑜 ,拒 曹公 於 赤壁 ,建策火攻。”《宋史·兵志九》:“宜倣古制造战船,以运转轻捷安稳为良。又习火攻,以焚敌舟。” 清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一》:“吾之所以御敌者不过二端:一曰礮击,二曰火攻。”
(2).中医用热性药或灼艾治病的方法。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也。” 宋 陆游 《久病灼艾后独卧有感》诗:“计出火攻伤老病,卧闻鳶堕叹蛮烟。”词语解释:交攻 拼音:jiāo gōng
(1).交相指责、攻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当国者以为有意媒进,嗾言官后省交攻之,削其封爵。”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定襄王》:“ 朱氏 最后则 定襄王 希忠 ,以封在故相 张居正 时,言官交攻,归罪权臣,遂并 定兴王 张懋 夺之。”
(2).一齐进攻。 宋 朱熹 《辞免》:“血气耗伤,疾病交攻,不復堪从仕矣。”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下》:“敌势少却,旋復益以精悍并力交攻,我军火器尽,援兵不继,力竭同死。”词语解释:力攻 拼音:lì gōng
(1).以武力攻伐。《晏子春秋·谏下二四》:“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
(2).极力指摘、驳斥。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经》:“ 朱子 虽力攻 刘氏 ,而犹曰:‘易范之数;诚相表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祀典》:“时主 王守仁 者居多,而主事 唐伯元 力攻之,盖犹祖 桂萼 等之説也。”词语解释:战攻 拼音:zhàn gōng
进攻;征战。《尉缭子·攻权》:“故明主战攻之日,合鼓合角,节以兵刃,不求胜而胜也。”《韩非子·亡徵》:“主多怒而好用兵,简本教而轻战攻者,可亡也。”《史记·匈奴列传》:“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词语解释:九攻 拼音:jiǔ gōng
多次攻击。《墨子·公输》:“ 公输盘 九设攻城之机变,子 墨子 ,九距之。” 唐 高适 《李云南征蛮》诗:“蜂蠆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清 钱谦益 《三良》诗:“九攻敌已穷,三版志不乖。”词语解释:夹攻 拼音:jiā gōng
从两方面同时进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狐毛 、 狐偃 以上军夹攻 子西 楚 左师溃。”《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既合战,以 回紇 夹攻贼。”《水浒传》第五五回:“十个头领,引了大小军士,掩杀过去;背后四路军兵分作两路夹攻拢来。” 老舍 《四世同堂》七:“自从娶了 尤桐芳 以后,他总是与小太太串通一气,夹攻 大赤包 。”词语解释:专攻 拼音:zhuān gōng
专门研究。 唐 韩愈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姑老爷 江泰 是个专攻化学的老留学生,到了 北平 ,就纵情欢乐,尽量享受 北平 舒适的生活。”词语解释:进攻 拼音:jìn gōng
(1).谓军队接近敌人并主动实施攻击。《汉书·王莽传上》:“ 绍 等从者百餘人,遂进攻 宛 ,不得入而败。”《旧唐书·窦建德传》:“於是 建德 进攻 河间 ,频战不下。”
(2).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六章:“ 马之悦 这会儿正在对着 李世丹 身上的缺口大举进攻。”《花城》1981年第2期:“他善于合作,常常以一记妙传来强化比赛的节奏,大大地开拓了进攻的路子。”《体育报》1983.6.3:“客队利用罚角球和任意球所攻进的前两个球,都说明队员进攻意识很强,配合默契,传球的高度、落点、份量掌握得都很好。”词语解释:鸣攻 拼音:míng gōng
见“ 鸣鼓而攻 ”。
词语解释:鸣鼓而攻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谓宣布罪状而加以声讨。语出《论语·先进》:“ 季氏 富於 周公 ,而 求 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先生须索鸣鼓而攻,免使得罪圣门名教。”《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他们竟自闭门不出,还道我不是安分之徒,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作家以他的文笔活动来动员大众,努力实际工作,而竟目之为‘从政’,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亦省作“ 鸣攻 ”。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词语解释:浅攻 拼音:qiǎn gōng
谓近距离出击,不深入敌方腹地。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盖自西边用兵, 神宗 常持浅攻之议,虽一胜一负,犹不至大有杀伤。至於西边将帅,习知兵事,亦无肯言深入者。”词语解释:强攻 拼音:qiáng gōng
猛烈进攻;强行进攻。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我琢磨着,得在智字上作文章!也就是说,只能智取,不宜强攻。”词语解释:内攻 拼音:nèi gōng
(1).指军内的供给。攻,同“ 共 ”。《韩非子·存韩》:“夫进而击 赵 不能取,退而攻 韩 弗能拔,则陷鋭之卒,懃於野战,负任之旅,罢於内攻。” 陈奇猷 集释:“ 高亨 曰:‘攻,当读为共给之共。’……谓运转之军士疲於军内之供给。”
(2).攻打在内的敌人。《宋书·刘勔传》:“ 琰 婴城固守,自始春至于末冬, 薛道标 庞孟虯 并向 寿阳 , 勔 内攻外御,战无不捷。”
(3).向内地进犯。《新唐书·突厥传上》:“病则受养,彊则内攻,中国为羌胡服役且千载,可不悲哉!”词语解释:诋攻 拼音:dǐ gōng
诋毁抨击。 宋 陈傅良 《夷门歌送修德还阙》:“ 眉山 与 金陵 ,奈何不相容;大雅如 关 洛 ,亦復互詆攻。”词语解释:水攻 拼音:shuǐ gōng
放水淹没敌方。《战国策·燕策二》:“陆攻则击 河内 ,水攻则灭 大梁 。”《汉书·邹阳传》:“水攻则 章邯 以亡其城,陆击则 荆王 以失其地。”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章:“ 诸葛亮 除用火攻外,还擅长水攻。”词语解释:反攻 拼音:fǎn gōng
(1).防御的一方对进攻的一方实行进攻;反击。《吕氏春秋·察微》:“ 吴 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后汉书·西域传序》:“ 永兴 元年, 车师 后王復反攻屯营。”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五章:“一九四五年大反攻,号召参军,我干了没有几个月,说是和平了,让我复员了。”
(2).反抗。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有名分则上之欺凌压制,下之干犯反攻起矣。”
(3).反驳。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谓吾学圣人之道,有攻之者,不可不反攻之。” 清 恽敬 《〈说文解字谐声谱〉序》:“后 段氏 玉裁 復析为十七部,其言时时反攻 顾氏 ,以自见其学。” 艾芜 《还乡记》:“ 春花 姑娘撅一下嘴,反攻起来:‘难道我没有耳朵?’”词语解释:反围攻 拼音:fǎn wéi gōng
对抗和打破敌人围攻的作战行动词语解释:贫病交攻 拼音:pín bìng jiāo gōng
见“ 贫病交迫 ”。
词语解释:贫病交迫 拼音:pín bìng jiāo pò
贫穷和疾病一齐逼来。形容处境十分艰苦。 宋 叶适 《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頽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特畀祠官。” 樊增祥 《批朱礼让呈词》:“去年九月,尔因贫病交迫,由 谢世賔 等为媒,言财礼银六十两,将尔妻 朱盛氏 卖与 张 姓为室。” 郁达夫 《重印〈袁中郎全集〉序》:“后来贫病交迫,这全集以五块钱被 上海 一家书贾买去。”亦作“ 贫病交攻 ”、“ 贫病交侵 ”。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石三友 《金陵野史·南京报坛旧事》:“据闻抗战中, 何 ( 何海鸣 )陷身 南京 ,贫病交侵,坚不出任伪职。”词语解释:谋攻 拼音:móu gōng
谓谋划进攻之事。《孙子·谋攻》:“必以全争於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梅尧臣 注:“全争者,兵不战,城不攻,毁不久,皆以谋而屈敌,是曰谋攻,故不钝兵利自完。”词语解释:重攻 拼音:zhòng gōng
双重进攻。《吕氏春秋·不广》:“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词语解释:佯攻 拼音:yáng gōng
虚张声势地假进攻。 周恩来 《关于粉碎前四次“围剿”的电报》:“据此情况,我们遂改强袭 南丰 为佯攻,决心先消灭增援队。”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七章:“大部分同志都主张以东边的山腿为佯攻的方向,主要攻击西边的山腿,然后夺取主峰。”词语解释:仰攻 拼音:yǎng gōng
从低处向高处进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 曰:‘恶卿不欲作将善云梯仰攻?’” 清 恽敬 《前四川提督董公神道碑铭》:“贼据 斑斕山 死守,公仰攻八日。”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黄花岗之役》:“时敌居高临下,势难仰攻。”词语解释:以守为攻 拼音:yǐ shǒu wéi gōng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宋 秦观 《边防策下》:“盖 充国 以 先零 竆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輓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朞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宋 陈亮 《酌古论一·先主》:“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李天银 《扼住敌人的咽喉》:“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词语解释:什围伍攻 拼音:shí wéi wǔ gōng
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宋 秦观 《李陵论》:“古之善用兵者,虽能以寡覆众,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 明 詹同 《出猎图》诗:“什围伍攻兵法存,发踪指示知何人。”参见“ 十围五攻 ”。
词语解释:十围五攻 拼音:shí wéi wǔ gōng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后汉书·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 李贤 注:“十倍则围之,五倍则攻之。”词语解释:主攻 拼音:zhǔ gōng
(1).军队集中主要兵力在主要方向上对敌人实施的攻击。 杨笑影 《赤子之心》:“敌人用轻重机枪和高射机枪织成一片密集的交叉火力网,把担任主攻任务的七连压在山脚。”
(2).指担负主攻任务的部队。 徐怀中 《西线轶事》:“昨天攻打三号高地,我们二连是主攻。”词语解释:函矢相攻 拼音:hán shǐ xiāng gōng
谓自相矛盾。 唐 刘禹锡 《答容州窦中丞书》:“今夫儒者函矢相攻,蜩螗相喧,不啻於彀弓射空矢者。”参见“ 函矢 ”。
词语解释:函矢 拼音:hán shǐ
《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后以“函矢”比喻互相矛盾。 唐 刘禹锡 《上门下武相公启》:“言涉猜嫌,动碍关束。城社之势,函矢纷然。弥缝其间,崎嶇备尽。”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六:“其论甚伟,然与《楞严》及《大悲观音》等经颇相函矢。”词语解释:内外夹攻 拼音:nèi wài jiā gōng
内部和外部联合夹击,一齐发动攻势。例如:必须一人密从水中上和阳,调取救兵,内外夹攻,方能出去。——《英烈传》词语解释:十围五攻 拼音:shí wéi wǔ gōng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后因以“十围五攻”谓十倍于敌,可以合围;五倍于敌,可以攻战。《后汉书·袁绍传》:“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 李贤 注:“十倍则围之,五倍则攻之。”词语解释:跳攻 拼音:tiào gōng
快速奔袭。《新唐书·逆臣传中·朱泚》:“ 浑瑊 伏兵 漠谷 ,引数十骑跳攻 长安 , 泚 大惊,踣榻前。”词语解释:击攻 拼音:jī gōng
攻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人人唾駡,处处击攻。”词语解释:近交远攻 拼音:jìn jiāo yuǎn gōng
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互市档案》:“如其怨恨有因,即可加意招徠,供我指臂;此近交远攻之计也。”词语解释:偶攻 拼音:ǒu gōng
结伙攻击。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偶攻 江陵 者,首 吉安 人, 江陵 遂怨 吉安 ,日与 吉安 縉绅为仇。”词语解释:雕攻 拼音:diāo gōng
华美精致。《逸周书·籴匡》:“车不雕攻,兵备不制。” 朱右曾 校释引 卢文弨 曰:“攻,善也。谓功緻也。”词语解释:两面攻 拼音:liǎng miàn gōng
指乒乓球运动员从左右两面攻球的技术。如:他左手横拍两面攻,不但吸取了 欧洲 的弧圈技术,而且能熟练地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利用倒板手法,巧妙地打出各种神秘莫测的球来。词语解释:鸣鼓而攻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谓宣布罪状而加以声讨。语出《论语·先进》:“ 季氏 富於 周公 ,而 求 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先生须索鸣鼓而攻,免使得罪圣门名教。”《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他们竟自闭门不出,还道我不是安分之徒,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作家以他的文笔活动来动员大众,努力实际工作,而竟目之为‘从政’,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亦省作“ 鸣攻 ”。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词语解释:逼攻 拼音:bī gōng
犹强攻。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 梓潼 令 南阳 王连 固城坚守, 刘主 义之,不逼攻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大同志》:“ 左氾 、 黄誾 逼攻北营,营中 氐 羌 因 符成 、 隗伯 、 石定 叛应 氾誾 ,攻 荡 雄 。”词语解释:庙攻 拼音:miào gōng
用朝廷制订的策略制胜敌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参疑’‘废置’之事,明主絶之於内而施之於外,资其轻者,辅其弱者,此谓庙攻。”词语解释:钻攻 拼音:zuàn gōng
钻凿。比喻争斗、伤害。 明 刘基 《杂诗》:“钻攻无时休,臟腑为翻覆。”词语解释:返攻 拼音:fǎn gōng
谓反正的人向原属营垒进攻。《荡寇志》第一二八回:“今将军既一心归诚, 云统制 无不容纳,只是返攻 梁山 之举, 云统制 必在所不许。”词语解释:远交近攻 拼音:yuǎn jiāo jìn gōng
结交远邦,进攻近国。本是 战国 时 范雎 为 秦国 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 秦国 用它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后亦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繆乎?” 张恨水 《金粉世家》第二四回回目:“远交近攻一家连竹阵,上和下睦三婢闹书斋。”词语解释:掊攻 拼音:póu gōng
抨击。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夫以 墨 当 战国 ,疆宇至恢,同时宿学,掊攻极至,要属偏激之词,岂平情之论?”词语解释:抢攻 拼音:qiǎng gōng
抢在敌人充分准备前发起攻击词语解释:掩攻 拼音:yǎn gōng
袭击,乘人不备而加以攻击。《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乙未,征南将军 王昶 渡 江 ,掩攻 吴 ,破之。”词语解释:对攻 拼音:duì gōng
双方对打词语解释:总攻 拼音:zǒng gōng
指对敌方发动的全面攻击或全线出击。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百合花》:“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词语解释:快攻 拼音:kuài gōng
指球类运动中的快速进攻战术。 国宝 《“天安门城墙”后继有人了》:“她弹跳轻捷有力,能攻善守,且擅长快攻、拦网。”词语解释:斗攻 拼音:dòu gōng
亦作“鬭攻”。 争斗攻击。亦指争斗攻击之状。 清 汪懋麟 《画松歌寄渊公》:“三枝两枝互纠结,高低横侧纷鬭攻。”词语解释:微攻 拼音:wēi gōng
暗中侵害。《管子·七臣七主》:“以非买名,以是伤上,而众人不知,之谓微攻。” 尹知章 注:“言为伪善渐攻於君。”词语解释:围攻 拼音:wéi gōng
(1).包围起来加以攻击。《战国策·赵策三》:“今者 齐 韩 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后汉书·袁绍传》:“六月, 绍 乃出军,入 朝歌 鹿肠山 苍巖谷 口,讨 干毒 。围攻五日,破之,斩 毒 及其众万餘级。”
(2).引申为众人一齐批评、指责某个人。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八章:“算,算,你们别围攻我这个老婆子了。”词语解释:四攻 拼音:sì gōng
从四个方面克敌制胜。《逸周书·大武》:“四攻者,一攻天时,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 孔晁 注:“攻,谓夺其计使不成也。”词语解释:窥攻 拼音:kuī gōng
伺机进攻。 茅盾 《子夜》十四:“ 贺龙 在 沙市 、 大冶 进出…… 朱 毛 窥攻 吉安 。”词语解释:助攻 拼音:zhù gōng
用部分兵力在次要方向上进攻,以配合主攻,称“助攻”。词语解释:剽攻 拼音:piāo gōng
抢劫;掠夺。《史记·游侠列传》:“﹝ 郭解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姦剽攻。”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今杀人者生,剽攻窃盗者富。”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其不幸杀越剽攻,骸惊閭巷,而并逐於大山长谷之间。”词语解释:环攻 拼音:huán gōng
围攻。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多忠勇公薨于盩厔》:“诸将四面环攻,以次日三更克復县城。” 叶圣陶 《城中·病夫》:“头脑的昏胀和筋骨的酸痛环攻着他,宛如身被重械的罪犯,可是还要被迫着去做那苦工。”词语解释:猛攻 拼音:měng gōng
以强大的力量攻击。例如:猛攻敌军要塞。词语解释:研攻 拼音:yán gōng
研究攻读。 明 张羽 《送沉孝廉读书六屏山》诗:“身閒昼静百事絶,经史左右相研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