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请选择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一轸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俭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总目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下载平水韵表
(2011-11-5)
十九效
去声
貌
闹
孝
效
豹
教
[jiào,教训]
校
稍
[shào]
罩
淖
窖
珓
觉
[jiào,寤也]
较
[音教。与校通。比较也。]
棹
疱
踔
[详注1]
炮
[pào,枪炮]
乐
[鱼教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
巧
桡
胶
敲
泡
爆
[详注2]
恔
窌
儤
哮
[喚也,呼也]
笊
坳
酵
刨
[bào]
拗
饺
靿
睄
袎
骲
烄
緢
犦
撽
娋
仯
艄
軪
嗃
挍
箹
漖
奅
悎
洨
岰
敩
婥
注1:
踔
敕教切。《说文》踶也。《注》徐曰:踶亦当蹋意。又《前汉·扬雄传》踔夭蟜。《注》踔,走也。《文选·李善注》踔,踰也。《后汉·蔡邕传》踔宇宙而遗俗兮。《注》踔犹越也。又《集韵》陟教切,音罩。义同。 又《集韵》他吊切,音粜。《史记·司马相如传》踔稀閒。《注》踔,县蹢也。
注2:
爆
音豹。《说文注》徐铉曰:本蒲木切。今俗音豹。火裂也。《白虎通》卜赴也。爆见兆。
辩音释义
首字词组
末字词组
末字诗句
末字典故词语
共12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诗句
蒙善教
通川得通儒,善类蒙善教。
——宋·仇远
【送高仲山通州教授】
元顿教
觉象圆明,得一元顿教。
——元·高道宽
【苏幕遮】
重名教
吉从志久慕,亦以重名教。
——宋·梅尧臣
【依韵和宣城张主簿见赠】
有人教
自后始得此,其若有人教。
——宋·文同
【和提刑度支王店鸡诗】
新州教
清晨得君书,衔击新州教。
——宋·五迈
【寄林教授龟从】
弘释教
东进佛经弘释教。
——元·王处一
【苏幕遮 示李梁张三人】
垂典教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唐·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
伤风教
有姑不养反怨姑,至今为尔伤风教。
——宋·于石
【姑恶】
全真教
密里藏砒,反辱全真教。
——元·王处一
【苏幕遮 请丹阳法体往西关】
似可教
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
——宋·陈鉴之
【送郑严州四首 其一】
怎由教
弹指超凡怎由教。
——宋·朱敦儒
【洞仙歌】
曾垂教
元来老子曾垂教。挫锐和光为妙。
——宋·朱敦儒
【忆帝京】
以垂教
五采会章服,汝服以垂教。
——宋·宋伯仁
【梅花喜神谱·大开一十四枝】
在经教
吾生少壮时,穷力在经教。
——宋·释文珦
【吾生】
仙翁教
这番真个休休,梦中深谢仙翁教。
——宋·张镃
【水龙吟】
出母教
名贤奋齑盐,约略出母教。
——近现代·陈三立
【卞薇阁索题先大父光河中丞夜灯图】
如诲教
山水虽素喜,实不如诲教。
——宋·王令
【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
识政教
豪长涕叩头,从此识政教。
——宋·蒲寿宬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魏邺令西门豹】
弼予教
今君被国恩,明刑弼予教。
——宋·韩维
【苏才翁与予定林下之约今被命提点湖南刑狱恐其侵寻而不能反作诗贻之】
三迁教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宋·邵雍
【训世孝弟诗十首】
如可教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唐·无名氏
【白受采】
无非教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
——唐·刘禹锡
【海门潮别浩初师】
知文教
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唐·李竦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关风教
铜鱼好句关风教,巴岭赓酬只浪传。
——宋·林亦之
【再用前韵和林守】
通三教
议论通三教,年颜称
五更
。
——唐·韩偓
【赠吴颠尊
师
】
花下教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鸣唤妇树梢鸣。
——宋·赵汝燧
【途中】
周孔教
惟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浸生民。
——宋·谢涛
【梦中作】
扶世教
只愿诸贤扶世教,饿夫含笑死犹生。
——宋·谢枋得
【辞洞斋华父二刘兄惠寒衣】
黄石教
少日曾闻黄石教,平生几掷左慈杯。
——宋·谢枋得
【题东观壁】
新象教
欲开新象教,应扫旧狐踪。
——宋·释文珦
【送极太初住鄞江宝严】
如先教
忠信如先教,边陲尽易安。
——宋·姚勉
【送胡教授之沅水任】
又善教
二亲又善教,曾不闲饮啄。
——宋·郑侠
【示潮州吴宅三甥】
崇契教
稽古崇契教,斯文辟圣门。
——宋·寇准
【应制太清楼观书】
堪佛教
老权有句堪佛教,谁为援毫刻翠屏。
——宋·程公许
【题材罗江云盖寺二首 其二】
千年教
欲回温厚千年教,须仗诗翁为一麾。
——宋·项安世
【又用韵酬赠潘杨二首 其二】
省条教
如闻省条教,复道富篇章。
——宋·赵蕃
【因曾相士寄韦南雄】
湘麓教
我分湘麓教,公返汝溪廛。
——宋·项安世
【五月四日贺杨秘书知吉州五十韵】
皇极教
幸自家风皇极教,未消宗派祖师图。
——宋·钱时
【观富郑公及东坡颖滨无垢著名禅派口占】
诗书教
勉就诗书教,名高不用求。
——宋·徐玑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
光四教
初心光四教,末愿满三从。
——宋·曾丰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 其二】
曾分教
庐陵昔岁曾分教,甲子一周梦惊觉。
——宋·赵善括
【谢葛守诗轴】
颇难教
汝子颇难教,吾儿全未婚。
——宋·曾丰
【幼立弟死后简寄幼能】
虚空教
欲听虚空教,须弥作鼓桴。
——宋·黄庭坚
【明叔惠示二颂】
多妙教
见说晚闻多妙教,悠悠浮世更堪论。
——宋·傅察
【次毛彦谟韵】
崇象教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清·纳兰性德
【拟冬日景忠山应制】
修礼教
璧水桥门修礼教,山严野壑访遗书。
——清·俞樾
【病中呓语九首 其八】
兴三教
每从闻道兴三教,难得深言偶一狂。
——近现代·李宣龚
【赠何梅生】
贤三教
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
——元·王哲
【沁园春】
儒三教
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
——元·李道纯
【水调歌头 示众无分彼此】
玄元教
共阐玄元教,行藏度有缘。
——元·郝大通
【南柯子 示众】
真受教
自落南荒真受教,农家活计渐成型。
——当代·陈振家
【即事有赋】
聆清教
何时把臂聆清教,桑浦迢迢望不穷。
——当代·陈振家
【呈林问天先生】
崇佛教
积修崇佛教,扶醉待宾贤。
——当代·金庸
【五律】
须加教
策商富庶须加教,吏舍循良岂曰贤。
——近现代·苏启元
【后诸将 其五】
承雅教
钦慕抒诚承雅教,何郎软语最温存。
——近现代·陈独秀
【金粉泪五十六首 其二十六】
侈佛教
佛狸中原侈佛教,造像祈福镌金堂。
——近现代·金天羽
【游龙井度风篁岭寻烟霞石屋诸洞经理安寺晚至虎跑泉】
布条教
下车布条教,惠爱春风柔。
——宋·韩维
【奉同原甫郓州乐郊】
由父教
忠虽由父教,清亦畏人知。
——宋·楼钥
【王大卿挽词】
长依教
外生但喜长依教,一笑相从莫问贫。
——宋·楼钥
【燕居】
敷易教
精微敷易教,信厚播诗声。
——宋·释文珦
【送赵一严守永嘉】
遵礼教
一一似能遵礼教,等闲惊起便成行。
——宋·释智圆
【舟归咏雁】
知善教
无人知善教,有子冠鸿钧。
——宋·韩元吉
【信国太夫人慕容氏挽词】
才堪教
贫家有子才堪教,身后穷愁且放宽。
——宋·薛嵎
【新春感怀五首 其一】
开正教
应运开正教,随时见宝坛。
——元·尹志平
【巫山一段云 清水作】
明祖教
立言明祖教,演法继师踪。
——元·尹志平
【临江仙】
父师教
勤勤父师教,民病若为消。
——宋·蔡襄
【三月再还家】
敦风教
睿藻敦风教,冥搜出化权。
——宋·蔡襄
【群玉殿赐宴】
闲助教
昔日已为闲助教,今朝又作散参军。
——宋·潘阆
【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
存至教
华严存至教,不复见无聊。
——宋·郑刚中
【初春五言】
传演教
多谢师尊传演教,要令后学悟真诠。
——宋·无名氏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演教堂】
慈闱教
三迁孟子慈闱教,十二甘罗相阀身。
——宋·方回
【呈孟君复能静使君二首 其一】
观礼教
庶民观礼教,群寇避威声。
——宋·王安石
【射亭】
虽知教
风土虽知教,程途自致贫。
——唐·项斯
【送客归新罗】
方崇教
圣主方崇教,深宜谒紫宸。
——唐·章孝标
【送无相禅师入关】
身堪教
顾盼身堪教,吹嘘羽觉生。
——唐·喻坦之
【陈情献中丞】
文翁教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宋·司马光
【送张寺丞知富顺监】
更条教
宁须更条教,耆旧已箪壶。
——宋·司马光
【送王待制知陕府】
神霄教
帝心俾立神霄教,州额由升应道军。
——宋·白玉蟾
【过林灵素坟】
粗可教
待看楂梨粗可教,老夫耕钓即韬藏。
——宋·王炎
【旅中思家】
三千教
圣人门户三千教,老子胸怀百万兵。
——宋·王奕
【和中丞徐容斋贯户维扬】
共12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