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首字词组
敝庐敝邑敝幽敝躧敝习敝绨恶粟敝蹝敝俗
敝裘敝风敝弃敝规敝亵敝舌敝赋敝坏
敝帚敝陋敝裂敝蠹敝膝敝窦敝鼓丧豚敝国
敝屣敝帏敝房敝恶敝盖不弃敝衣枵腹敝鬼敝帚自享
敝衣敝政敝撤敝帷不弃敝素敝舄敝卒敝力
敝帷敝楮敝敝敝帚自珍敝苴敝衣粝食敝化敝帚千金
敝褐敝处敝甲敝室敝肠敝蹻敝人 

词语解释:敝庐  拼音:bì lú
破旧的房子。亦作谦辞。《礼记·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敝庐何必广,取足蔽牀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庐,西为小圃,有池焉。”
词语解释:敝裘  拼音:bì qiú
破旧的皮衣。 唐 岑参 《闻宇文判官西使还》诗:“白髮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明 刘基 《呼灯》诗:“西风一夜吹庭树,惊起呼灯问敝裘。”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起行视天宇,太息揽敝裘。”
词语解释:敝帚  拼音:bì zhǒu
亦作“ 敝箒 ”。
(1).破旧的扫帚。喻无用之物。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静恭卢相》:“只眄高车而激切,空持敝箒以屏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辞昧体要,真材不足以胜;謏闻雷同,反得以敝帚倖出。”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东邻墓》:“吾子与吾孙,慎勿当敝帚。”
(2).指像对破扫帚一样,不予重视。《明史·孟养浩传》:“陛下不惟不听,且从而罚之,是坐忍元子失学,而敝帚宗社也。”
词语解释:敝屣  拼音:bì xǐ
亦作“ 敝蹝 ”。亦作“ 敝躧 ”。
(1).破烂的鞋子。《孟子·尽心上》:“ 舜 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战国策·燕策一》:“夫实得所利,名得所愿,则 燕 赵 之弃 齐 也,犹释敝躧。” 吴师道 补正:“躧字与蹝、屣通。”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策文》:“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他是师范出身呢。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
(2).视同破鞋,轻视。 廖仲恺 《致蒋介石电》:“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 嬴秦 暴兴以降,独夫民贼无代不作,率皆敝屣公理,私土地、人民为己有。”
词语解释:敝衣  拼音:bì yī
破旧衣服。亦指穿戴破旧。《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 闻之,为微行,敝衣閒步,见 须贾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义理一·丧天真》:“予友 刘知县 敬宗 ,一日敝衣草履独行,遇诸涂,予戏曰:‘衣者身之章,毋乃褻乎?’” 清 唐孙华 《有客》诗:“敝衣策蹇卫,怀刺謁公卿。”
词语解释:敝帷  拼音:bì wéi
亦作“ 敝幃 ”。 破旧的帷帐。比喻微贱之物。 宋 王禹偁 《归马华山赋》:“免随棹鞅之人,扬尘紫塞;非有敝帷之费,朽骨清溪。” 宋 苏轼 《别黄州》诗:“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幃。”参见“ 敝帷不弃 ”。
词语解释:敝帷不弃  拼音:bì wéi bù qì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礼记·檀弓下》:“ 仲尼 之畜狗死,使 子贡 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词语解释:敝褐  拼音:bì hè
破旧的短衣。指寒素身份。《晋书·皇甫谧传》:“辞容服之光粲,抱敝褐以终年。”
词语解释:敝邑  拼音:bì yì
(1).谦辞。称自己的国家。《礼记·檀弓下》:“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於敝邑。”《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大王之威行於 山 东,敝邑恐惧。” 胡三省 注:“ 春秋 以来,列国交聘,行人率自称其国曰敝邑。”
(2).犹言偏僻的地方。《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其敝邑,而不覿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吕延济 注:“ 蜀 但知习其敝小都邑,不见上国,不知英雄之所行歷也。”敝,一本作“ 弊 ”。
词语解释:敝风  拼音:bì fēng
败坏的风气。 明 张居正 《考满辞加恩疏》:“敝风因循而未振,实效疏阔而罔臻。”
词语解释:敝陋  拼音:bì lòu
破旧简陋;破烂。 宋 岳飞 《辞太尉第四札子》:“臣虽无他长,粗知义命,平居服食器用,每安於敝陋。” 明 李东阳 《景州庙学重修记》:“学有庙,岁久敝陋,存不过十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德州 李秋厓 言:尝与数友赴 济南 秋试,宿旅舍中,屋颇敝陋。”
词语解释:敝帏  拼音:bì wéi
见“ 敝帷 ”。
词语解释:敝帷  拼音:bì wéi
亦作“ 敝幃 ”。 破旧的帷帐。比喻微贱之物。 宋 王禹偁 《归马华山赋》:“免随棹鞅之人,扬尘紫塞;非有敝帷之费,朽骨清溪。” 宋 苏轼 《别黄州》诗:“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幃。”参见“ 敝帷不弃 ”。
词语解释:敝帷不弃  拼音:bì wéi bù qì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礼记·檀弓下》:“ 仲尼 之畜狗死,使 子贡 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词语解释:敝政  拼音:bì zhèng
腐败的政治。 宋 文天祥 《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视民事如家,视敝政如己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添注卫经历》:“其蠹吏治害民生,真第一敝政。”
词语解释:敝楮  拼音:bì chǔ
故纸。指古旧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 胡应麟 ﹞谓 耐庵 ‘尝入市肆紬閲故书,於敝楮中得 宋 张叔夜 禽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
词语解释:敝处
本处。敝,破旧;谦称
词语解释:敝幽  拼音:bì yōu
困顿,不得志。 清 唐甄 《潜书·恒悦》:“ 管仲 敝幽于 南阳 , 百里奚 饭牛于 秦 市,时忧也。”
词语解释:敝弃  拼音:bì qì
破旧不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凡金箔黏物,他日敝弃之时,刮削火化,其金仍藏灰内。”
词语解释:敝裂  拼音:bì liè
犹霹雳。 汉 王充 《论衡·雷虚》:“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击之声也。”参见“ 霹靂 ”。
词语解释:霹雳  拼音:pī lì
(1).响雷,震雷。 汉 枚乘 《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靂之所感也。”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靂。”《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走进堂中,只听得打齁之声,如霹靂一般的响。” 曹禺 《雷雨》第三幕:“雷声大作,一声霹雳。”
(2).喻壮盛的声威。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 越 南海北霹靂动,蛮夷尽奉王正月。”
(3).雷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有大石柱,上作马像, 无忧王 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靂,其柱中折仆地。”
(4).比喻突然发生。 明 张景 《飞丸记·代女捐生》:“痛心如割,焦愤如焚,霹靂从空起。” 郭沫若 《南京印象》十二:“唉?这在我真是一个晴天霹雳,实在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5).形容神速。 唐 孟郊 《峡哀》诗:“峡水剑戟狞,峡舟霹靂翔。” 明 高启 《忆昨行寄吴中故人》诗:“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靂应手鸣雕弓。”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结客 五陵 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靂应弓弦。”
(6).象声词。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风涛相豗,中作霹靂。”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赋呈有栖川炽仁亲王》诗:“拐马熟连环,飞礮鸣霹靂。”
(7).古星名。《星经》卷下:“霹靂五星在云雨北,主天威击擘万物。”
(8).古琴曲名。 唐 沉佺期 《琴曲歌辞·霹雳引》:“客有鼓瑟於门者,奏《霹靂》之商声。”参见“ 霹靂引 ”。
(9).古琴名。 明 陆延枝 《说听》卷下:“吾乡有 金某 者,得古琴曰霹靂,携入都,介所识巨璫以献,上试其音清越。”参见“ 霹靂琴 ”。
词语解释:霹雳引  拼音:pī lì yǐn
古琴曲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霹雳引》 宋 郭茂倩 题解:“ 谢希逸 《琴论》曰:‘ 夏禹 作《霹靂引》。’《乐府解题》曰:‘ 楚 商梁 游於 雷泽 ,霹靂下,乃援琴而作之,名《霹靂引》。’未知孰是。”
词语解释:霹雳琴  拼音:pī lì qín
古琴名。琴由被雷击过的桐木制成,故名。《老残游记》第九回:“ 紫阳 属和《翠虚吟》,传响空山霹靂琴。”
词语解释:敝房  拼音:bì fáng
谦称自己的妻子。《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员外,小子今晚要回去看看家里,相求员外借些工钱,买办柴米,安顿了敝房,明日蚤来。”
词语解释:敝撤  拼音:bì chè
行步困难貌。敝,通“ 蹩 ”。
词语解释:敝敝  拼音:bì bì
疲困貌。《太平广记》卷七二引 唐 皇甫□ 《原化记》:“少顷,於水中见一道士,长纔及寸,负囊拄杖,敝敝而行。”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一》:“井田不復,仁政不行,天下之民始敝敝矣。” 清 龚自珍 《阐告子》:“古圣帝明王,立五体,制五刑,敝敝然欲民之背不善而嚮善。”
词语解释:敝甲  拼音:bì jiǎ
破旧的战甲。亦以谦称自己的军队。《史记·楚世家》:“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今 秦 有敝甲凋兵军於 澠池 ……愿以甲子合战。”
词语解释:敝躧  拼音:bì xǐ
见“ 敝屣 ”。
词语解释:敝屣  拼音:bì xǐ
亦作“ 敝蹝 ”。亦作“ 敝躧 ”。
(1).破烂的鞋子。《孟子·尽心上》:“ 舜 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战国策·燕策一》:“夫实得所利,名得所愿,则 燕 赵 之弃 齐 也,犹释敝躧。” 吴师道 补正:“躧字与蹝、屣通。”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策文》:“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他是师范出身呢。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
(2).视同破鞋,轻视。 廖仲恺 《致蒋介石电》:“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 嬴秦 暴兴以降,独夫民贼无代不作,率皆敝屣公理,私土地、人民为己有。”
词语解释:敝规  拼音:bì guī
陋规,不良的惯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 南京 礼部堂属,俱轮教坊值茶,无论私寓游宴,日日皆然,隶人因而索诈,此亦敝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遣使审恤之始》:“三法司重囚,俱奉旨命大璫一人捧敕涖事,一如热审之例,真敝规也。”
词语解释:敝蠹  拼音:bì dù
指侵损国家利益的人或事。《新唐书·杨炎传》:“陛下至德,惟人是恤,参计敝蠹,莫与斯甚。” 明 张居正 《辽府承奉正王公墓志铭》:“君在内庭久,明习国家事,及至,则悉条司中诸敝蠹,启王釐正之。”
词语解释:敝恶  拼音:bì è
破旧粗劣。《新唐书·崔黯传》:“今闻主者不虔,祭器敝恶,岂朕事神蠲絜意邪?”
词语解释:敝帷不弃  拼音:bì wéi bù qì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礼记·檀弓下》:“ 仲尼 之畜狗死,使 子贡 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词语解释:敝帚自珍  拼音:bì zhǒu zì zhēn
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语出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二:“寒龟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菲葑不弃,敝帚自珍。” 吴伯箫 《北极星·记一辆纺车》:“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
词语解释:敝室  拼音:bì shì
犹言破落户。《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孟 氏, 鲁 之敝室也。”
词语解释:敝习  拼音:bì xí
坏风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阉幼童》:“是主上先置三尺於高阁矣,欲釐敝习,不亦难乎。”
词语解释:敝亵  拼音:bì xiè
破旧肮脏。 唐 沉既济 《枕中记》:“久之, 卢生 顾其衣装敝褻,乃长嘆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
词语解释:敝膝  拼音:bì xī
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敝,通“ 蔽 ”。《汉书·东方朔传》:“后数日,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 颜师古 注:“敝膝,为贱者之服。”
词语解释:敝盖不弃  拼音:bì gài bù qì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礼记·檀弓下》:“敝盖不弃,为埋狗也。”参见“ 敝帷不弃 ”。
词语解释:敝帷不弃  拼音:bì wéi bù qì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礼记·檀弓下》:“ 仲尼 之畜狗死,使 子贡 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词语解释:敝素  拼音:bì sù
破旧朴素。《后汉书·鲍永传》:“ 永 虽为将率,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
词语解释:敝苴  拼音:bì jū
破鞋垫。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千秋万岁名,弃之如敝苴。”
词语解释:敝肠  拼音:bì cháng
坏心肠。敝,通“ 憋 ”。《后汉书·董卓传》:“ 羌 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 李贤 注:“言 羌 胡心肠敝恶,情态如狗也。《续汉书》‘敝’作‘憋’。《方言》云:‘憋,恶也。’”
词语解释:敝绨恶粟  拼音:bì tí è sù
谓衣食粗劣。 宋 王安石 《祭范颍州文》:“翼翼公子,敝綈恶粟。”
词语解释:敝舌  拼音:bì shé
舌头焦烂。引申为费尽口舌。 明 王民 《虎丘守岁杂意》诗:“敝舌谁能视,残棋不用完。” 明 高攀龙 《罢商税揭》:“ 神祖 朝群臣,敝舌虎颖,请罢税而不可得。”
词语解释:敝窦  拼音:bì dòu
弊端,营私违法的漏洞。 明 何士晋 《工部厂库须知·议册库》:“署中向无册库,案卷漫失,且诸胥有所不便,则恣意窃燬之,稽覆无从,敝竇百出。”
词语解释:敝衣枵腹  拼音:bì yī xiāo fù
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明 归有光 《上总制书》:“故富者贫而贫者死,其不死者敝衣枵腹,横被苛敛。”
词语解释:敝舄  拼音:bì tuō
破旧之鞋。 戴望舒 《对于天的怀乡病》诗:“这心,它,已不是属于我的,而有人已把它抛弃了,象人们抛弃了敝舃一样。”
词语解释:敝衣粝食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宋 曾巩 《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糲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清 刘大櫆 《谢氏妹六十寿辰序》:“其在 方 氏者,虽未死,而敝衣糲食,几无以为生。”
词语解释:敝蹻  拼音:bì jué
破旧的草鞋。喻极无价值之物。《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四年》:“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蹻而获珠玉。”
词语解释:敝蹝  拼音:bì xǐ
见“ 敝屣 ”。
词语解释:敝屣  拼音:bì xǐ
亦作“ 敝蹝 ”。亦作“ 敝躧 ”。
(1).破烂的鞋子。《孟子·尽心上》:“ 舜 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战国策·燕策一》:“夫实得所利,名得所愿,则 燕 赵 之弃 齐 也,犹释敝躧。” 吴师道 补正:“躧字与蹝、屣通。”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策文》:“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一:“他是师范出身呢。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这样毫不留恋,竟是如弃敝屣。”
(2).视同破鞋,轻视。 廖仲恺 《致蒋介石电》:“兄可敝屣尊荣,不能敝屣道义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 嬴秦 暴兴以降,独夫民贼无代不作,率皆敝屣公理,私土地、人民为己有。”
词语解释:敝赋  拼音:bì fù
对自己军队的谦称。古代按田亩出车徒,故称兵卒、车辆为赋。《左传·襄公八年》:“ 蔡 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寧处,悉索敝赋,以讨于 蔡 。”《国语·鲁语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处,使 叔孙豹 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词语解释:敝鼓丧豚  拼音:bì gǔ sàng tún
击鼓宰猪而求神,徒使鼓破而猪失。谓徒劳无益。《荀子·解蔽》:“故伤於溼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词语解释:敝鬼  拼音:bì guǐ
恶鬼。敝,通“ 憋 ”。《后汉书·度尚传》:“生为恶吏,死为敝鬼。”
词语解释:敝卒  拼音:bì zú
疲惫的士卒。《战国策·齐策六》:“ 安平君 以惴惴之 即墨 ,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 齐 , 安平君 之功也。”
词语解释:敝化  拼音:bì huà
败坏风化。《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蔡沉 集传:“敝坏风化,奢侈美丽,万世同一流也。”
词语解释:敝人  拼音:bì rén
(1).疲惫的兵士。《文选·邹阳〈上书吴王〉》:“收敝人之倦,东驰 函谷 , 西楚 大破。” 吕延济 注:“收 秦 疲倦之兵,出 函谷关 而破 项羽 。”敝,一本作“ 弊 ”。
(2).德行不高的人。《后汉书·卓茂传》:“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於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明 何景明 《与侯都阃书》:“敝人皆狡,不识上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
(3).对自己的谦称。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
词语解释:敝俗  拼音:bì sú
不良风俗;陋俗
词语解释:敝坏  拼音:bì huài
(1).疲惫衰竭。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猥云裕民,而急州县若星火,视其敝坏如髦蛮,此诲使病民尔,非裕之也。”
(2).破旧衰败。 明 张居正 《请停止内工疏》:“或歷岁已久,敝坏当新,此事之不容已者也。”
词语解释:敝国  拼音:bì guó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史记·吴王濞列传》:“敝国虽狭,地方数千里。”
词语解释:敝帚自享  拼音:bì zhǒu zì xiǎng
犹言敝帚自珍。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书刘文清〈四智颂〉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牘之作。”
词语解释:敝力  拼音:bì lì
尽力。 明 李东阳 《进〈历代通鉴纂要〉表》:“不求敝力於难知,务期开卷而有益。”
词语解释:敝帚千金  拼音:bì zhǒu qiān jīn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后因以“敝帚千金”比喻把自己并不一定好的东西视为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