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四敬去声 [shèng,茂盛][lǐng lìng,命令][zhèng,正直][hèng,蛮横][zhèng][bìng,合并][xìng,学行][gèng,更加][xiòng][jìng,动词][详注1][详注2][详注3][详注4][bàng][详注5][qìng,请人做某事][pìn][详注6][详注7]


注1:评 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注2:迎 鱼庆切。《正韵》凡物来而接之则平声,物未来而往迓之则去声。《诗·大雅》亲迎于渭。
注3:轻 音庆。《集韵》疾也。《左传·桓十二年》绞小而轻,轻则寡谋。又《僖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
注4:清 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音净。与净同。又《集韵》《韵会》《正韵》音婧。寒也。
注5:盟 明去声。《庄子·齐物论》其留如诅盟。郭象读。又与孟通。地名。《左传·隐十一年注》盟,今盟津。河内邑名。《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于盟津。《书·禹贡》作孟津。
注6:邴 音柄。《广韵》邑名。又姓。《左传·哀十一年》邴泄为右。
注7:檠 音竞。檠子,叠名。《类篇》有足所以几物,即隔子也。《前汉·地理志》朝鲜民饮食以笾豆。《师古注》以竹曰笾,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共10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敬爱敬慕敬始敬逊敬异敬职敬惶敬宠
敬恭敬慎敬养敬语敬敏敬老院敬授人时敬齐
敬亭山敬共敬戒敬中敬老恤贫敬老尊贤敬授民时敬鬼神而远之
敬礼敬信敬文敬同敬恪敬老怜贫敬意敬迹
敬事敬畏敬身敬虔敬小慎微敬尚敬惮敬空
敬止敬谨敬忌敬让敬老慈少敬老慈稚敬惧敬酒不吃吃罚酒
敬仰敬告敬授敬羡敬老慈幼敬若神明敬恭桑梓敬酒
敬重敬服敬明敬赵敬而远之敬命敬执敬迓
敬老敬奉敬祝敬学敬灶敬天爱民敬思敬辞
敬谢敬尊敬故敬诚缉熙敬独敬挽敬姜犹绩敬田

词语解释:敬爱  拼音:jìng ài
尊敬热爱。《战国策·秦策三》:“质仁秉义,行道施德於天下,天下怀乐敬爱,愿以为君王,岂不辩智之期与?”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虚室狎招寻,敬爱混浮沉。” 冰心 《三寄小读者》七:“他们知道得最多的,是我们敬爱的 周总理 。”
词语解释:敬恭  拼音:jìng gōng
恭敬奉事;敬慎处事。《诗·大雅·云汉》:“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唐 元稹 《于季友授右羽林将军制》:“尔其敬恭,无替朕命。” 清 吴定 《祭何生文》:“自子来游,于今三岁。炤炤修修,高志敏事。敬恭师长,雍睦同儕。”
词语解释:敬亭山  拼音:jìng tíng shān
山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一名 昭亭山 ,又名 查山 。山上有 敬亭 ,相传为 南朝 齐 谢朓 赋诗之所,山以此名。山高数百丈,千岩万壑,为近郊名胜。 唐 李白 有《独坐敬亭山》诗。参阅《清一统志。安徽·宁国府一》
词语解释:敬礼  拼音:jìng lǐ
(1).尊敬并以礼相待。《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 黯 前奏事,上不冠,望见 黯 ,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宋 叶适 《宋武翼邵君墓志铭》:“君不幸埋没鄙事,然其刚难屈,其正难狎,所遇多敬礼之,盖亦有所蓄而然也。”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一:“有的呢,遇着开殃榜,批婚书,看风水……都要去求他,平日也就不能不有相当的敬礼。”
(2).表示致敬的礼节,如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等。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间或有一个本营里官佐过身,得照规矩行礼时,便一面赶忙放下那个土花碗,把手举起,站起身来含含胡胡的喊‘敬礼’。”
(3).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词语解释:敬事  拼音:jìng shì
(1).敬慎处事。《逸周书·谥法》:“敬事供上曰恭。” 朱右曾 校释:“敬事,不懈于位。”《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清 朱焘 《北窗呓语》:“持躬植品,敬事慎言。”
(2).恭敬奉事。《书·立政》:“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汉 王粲 《出妇赋》:“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馈兮恪勤。”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帝王之贵,犹自卑降以敬事之。”
词语解释:敬止  拼音:jìng zhǐ
敬仰。止,语词。《诗·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 ,於缉熙敬止。” 朱熹 集传:“止,语辞……言穆穆然 文王 之德,不已其敬如此,是以天命集焉。”《北史·隋纪下·炀帝》:“瞻望郊廛,缅怀敬止。”
词语解释:敬仰  拼音:jìng yǎng
尊敬仰慕。《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 孙堪 ﹞及为长吏,所在有迹,为吏人所敬仰。” 唐 裴铏 《传奇·张无颇》:“﹝王﹞遂命有司择吉日,具礼待之。王与后敬仰愈于诸婿。” 冰心 《晚晴集·我的童年》:“ 萨镇冰 先生是父亲在海军中最敬仰的上级。”
词语解释:敬重  拼音:jìng zhòng
尊重。《韩非子·说林下》:“今君少主也,而务名,不如令 荆 贺君之孝也,则君不夺公位而大敬重公,则公常用 宋 矣。”《史记·滑稽列传》:“有詔得令乳母乘车行驰道中。当此之时,公卿大臣皆敬重乳母。”《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不敢停妻再娶,恐被 宋弘 所笑。众人闻之,愈加敬重。”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四凤 是个好女孩子,她背地总是很佩服您,敬重您的。”
词语解释:敬老  拼音:jìng lǎo
尊敬老人。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优以禄秩,不听其去,以明人君贪贤敬老之道也。”参见“ 敬老尊贤 ”。
词语解释:敬老尊贤  拼音:jìng lǎo zūn xián
尊敬年长和贤良的人。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东周列国志》第四九回:“又敬老尊贤,凡国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加以饮食珍味,使人慰问安否。”
词语解释:敬谢  拼音:jìng xiè
犹致歉。向人表示歉意。《韩诗外传》卷九:“此亦吾过矣,愿夫子为寡人敬谢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词语解释:敬慕  拼音:jìng mù
尊敬仰慕。《南齐书·刘瓛传》:“﹝ 刘瓛 ﹞住在 檀桥 ,瓦屋数閒,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 青溪 焉。”《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他也自恃其才,没有一个人看得入眼……终日只是穿花街,走柳巷, 东京 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 孙犁 《澹定集·致贾平凹信》:“文章很短,主要是向你表示了我个人衷心的敬慕之意。”
词语解释:敬慎  拼音:jìng shèn
恭敬谨慎。《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鑠,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唐 元稹 《镇圭赋》:“尽举凡而得一,故相传而莫二。义存敬慎,道在底绥。” 明 方孝孺 《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由义则安,蹈利则危。敬慎则获福,恣肆则致凶。”
词语解释:敬共  拼音:jìng gòng
(1).恭敬。共,通“ 恭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於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可以后亡。敬共事君与二三子。”
(2).恭敬地供给。共,通“ 供 ”。《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词语解释:敬信  拼音:jìng xìn
(1).慎重而守信。《韩非子·饰邪》:“明於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
(2).尊敬和信任。《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太守 郝光 素敬信 芝 ,即以 节 代 同 行, 青州 号 芝 ‘以郡主簿为兵’。” 唐 韩愈 《答杨子书》:“友朋之中所敬信者, 平昌 孟东野 。”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每天捉来的人既有一百两百,差不多全是四乡的农民。既不能全部开释,也不应全部杀头,因此选择的手续,便委托了本地人民所敬信的天王。”
词语解释:敬畏  拼音:jìng wèi
既敬重又害怕。《管子·小匡》:“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 韩愈 《贺太阳不亏状》:“陛下敬畏天命,克己脩身。” 巴金 《家》九:“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词语解释:敬谨  拼音:jìng jǐn
恭谨。 汉 董仲舒 《郊事对》:“陛下祭,躬亲斋戒沐浴,以承宗庙,甚敬谨。”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 李公 愈加敬谨,惟拜而已。” 宋 文天祥 《与赣县许权县书》:“有司敬谨,莫重於狱,后世苟简,几以民命为戏。” 鲁迅 《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们是迟暮了,并未参与过先前的事业,于是有时就不过敬谨接收,又成了一种可敬的身外的新桎梏。”
词语解释:敬告  拼音:jìng gào
恭敬地告诉。例如:敬告观众。
词语解释:敬服  拼音:jìng fú
敬重信服;尊重佩服。《后汉书·霍谞传》:“﹝ 霍諝 ﹞性明达篤厚,能以恩信化诱殊俗,甚为 羌胡 所敬服。”《三国志·蜀志·秦宓传》:“答问如响,应声而出,於是 温 大敬服。”《红楼梦》第五六回:“把这园里周全得谨谨慎慎的,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服?”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不信,你去看看那女观音的神像!多稳重!多慈善!多叫人爱!多叫人敬服!”
词语解释:敬奉  拼音:jìng fèng
(1).真诚地奉行。《左传·宣公十五年》:“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
(2).恭敬地奉事。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姜肱 字 伯淮 , 彭城 广戚 人。隐居静处,非义不行,敬奉旧老,训导后进。”
(3).指恭敬地进献。 宋 陆游 《戒杀》诗:“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
词语解释:敬尊  拼音:jìng zūn
尊敬。《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
词语解释:敬始  拼音:jìng shǐ
谓行事一开始要谨慎。《左传·昭公五年》:“敬始而终,终无不復。”《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君子敬始,慎尔所主。” 吕延济 注:“敬慎其所行。”
词语解释:敬养  拼音:jìng yǎng
奉养,赡养。《礼记·祭义》:“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 晋 潘岳 《西征赋》:“不获事於敬养,尽加隆於园陵。” 郭沫若 《一只手》一:“假使社会上已经有很周到的养老院、残废院,我们实在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只有八九岁便要去做童工,把一点点子血汗钱来敬养父母的孝子!”
词语解释:敬戒  拼音:jìng jiè
警戒;戒备。《周礼·夏官·职方氏》:“攷乃职事,无敢不敬戒。”《荀子·大略》:“敬戒无怠。”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故引《诗》美刺之义为寿,岂独以荣吾姊哉!又使幼小者将闻吾言而知敬戒。”
词语解释:敬文  拼音:jìng wén
注重礼节、仪式。《荀子·劝学》:“《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礼论》:“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
词语解释:敬身  拼音:jìng shēn
(1).谓敬重自身。《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家语·大婚》:“是故君子无不敬,敬也者,敬身为大。”
(2).谓行礼致敬。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君瑞 敬身,大师忙答,各序尊卑对榻坐,须臾饮食如法。”
词语解释:敬忌  拼音:jìng jì
谨慎而有所畏惧。《书·康诰》:“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 文王 之敬忌。” 蔡沉 集传:“敬则有所不忽,忌则有所不敢。”
词语解释:敬授  拼音:jìng shòu
见“ 敬授人时 ”。
词语解释:敬授人时  拼音:jìng shòu rén shí
亦作“ 敬授民时 ”。 《书·尧典》:“乃命 羲 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蔡沉 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南朝 梁元帝 《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梁书·元帝纪》:“食乃民天,农为治本,垂之千载,貽诸百王,莫不敬授民时,躬耕帝籍。”《元史·仁宗纪一》:“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亦省作“ 敬授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茹柔嘉之旨脃,则忧敬授之失时。”
词语解释:敬明  拼音:jìng míng
谨慎严明。《书·康诰》:“王曰:‘呜呼! 封 ,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词语解释:敬祝  拼音:jìng zhù
恭敬地祝愿(多用于书信)例如:敬祝健康、快乐。
词语解释:敬故  拼音:jìng gù
谓不怠慢故旧。《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詔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 郑玄 注:“敬故,不慢旧也。” 贾公彦 疏:“二曰敬故者,君与民皆须恭敬故旧朋友。”
词语解释:敬逊  拼音:jìng xùn
敬慎谦逊。《汉书·匡衡传》:“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
词语解释:敬语  拼音:jìng yǔ
含恭敬口吻的语言。例如:讲敬语、懂外语的服务员多起来了。
词语解释:敬中  拼音:jìng zhōng
敬修内智。《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 成玄英 疏:“中,内智也。”
词语解释:敬同  拼音:jìng tóng
犹敬和。指唱和他人诗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比世往往见有和人诗者,题云‘敬同’。”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以同为和,初 唐 如 骆宾王 、 陈子昂 诸人集中犹然。”
词语解释:敬虔  拼音:jìng qián
庄敬虔诚。 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诗:“开卷读数行,为之加敬虔。” 冰心 《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 王鲁彦 《开门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
词语解释:敬让  拼音:jìng ràng
恭敬谦让。《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汉书·元帝纪》:“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行,故法设而民不犯,令施而民从。”
词语解释:敬羡  拼音:jìng xiàn
敬仰羡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虽前辈见其文,罔不敛衽敬羡,愿友之而不可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见説,不觉欢喜敬羡。他从小颇看史鉴,晓得有此一种法术。”
词语解释:敬赵
完璧归赵;奉还
词语解释:敬学
尊重学问
词语解释:敬诚缉熙
恭敬诚实而光明
词语解释:敬异  拼音:jìng yì
敬重,推崇。《后汉书·党锢传·刘淑》:“以 淑 宗室之贤,特加敬异,每有疑事,常密諮问之。”《南史·梁纪上·武帝上》:“ 融 俊爽,识鉴过人,尤敬异帝,每谓所亲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 道光 十年,县令 王君 闻而敬异,聘君主讲翼经书院。”
词语解释:敬敏  拼音:jìng mǐn
谨慎明敏。《周礼·地官·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孔子家语·辨政》:“ 晏子 於君为忠臣,而行为敬敏。”
词语解释:敬老恤贫  拼音:jìng lǎo xù pín
见“ 敬老怜贫 ”。
词语解释:敬老怜贫  拼音:jìng lǎo lián pín
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元 无名氏 《九世同居》第一折:“闻知 张公艺 长者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出无倚之丧,嫁孤寒之女。” 明 无名氏 《锁白猿》楔子:“此人三辈儿奉道,平日恤孤念寡,敬老怜贫,斋僧奉道。”亦作“ 敬老恤贫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於是以 文种 治国政,以 范蠡 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
词语解释:敬恪  拼音:jìng kè
恭敬谨慎。《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以千载徼幸,得备州民,远隔 江 川,敬恪未显,瞻望云景,天实为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 世庙 尊崇元教,无往而不敬恪也。”
词语解释:敬小慎微  拼音:jìng xiǎo shèn wēi
对细微的事也持谨慎小心的态度。《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
词语解释:敬老慈少  拼音:jìng lǎo cí shǎo
见“ 敬老慈幼 ”。
词语解释: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尊敬老人,慈爱儿童。《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亦作“ 敬老慈穉 ”、“ 敬老慈少 ”。 宋 陈亮 《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穉,爰及行路。” 宋 陈亮 《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词语解释: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尊敬老人,慈爱儿童。《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亦作“ 敬老慈穉 ”、“ 敬老慈少 ”。 宋 陈亮 《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穉,爰及行路。” 宋 陈亮 《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词语解释:敬而远之  拼音:jìng ér yuǎn zhī
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语本《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隋 王通 《中说·天地》:“ 陈叔达 问事鬼神之道。子曰:‘敬而远之。’”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 俊臣 国贼也,势不久。一朝事败,党附先遭,君可敬而远之。” 老舍 《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词语解释:敬灶  拼音:jìng zào
祭灶神。 聂绀弩 《怎样做母亲》:“过年,只有一样事情不好,就是有许多禁忌。死不能说,鬼不能说……尤其是在‘敬灶’,‘出天方’的时候。”
词语解释:敬独  拼音:jìng dú
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
词语解释:敬职  拼音:jìng zhí
勤于职守。旧题 汉 马融 《忠经·观风》:“夫如是,则天下敬职,万邦以寧。” 郑玄 注:“官务修政,人始获安。”
词语解释:敬老院  拼音:jìng lǎo yuàn
由国家或集体举办的收养孤独老人的机构。也叫养老院。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大队成立起敬老院,经过评议,请 陈秉正 老人退休入院。” 柯灵 《红领巾的歌·不信国庆你来看》:“怎么演来怎么不像,敬老院里去请导演。”
词语解释:敬老尊贤  拼音:jìng lǎo zūn xián
尊敬年长和贤良的人。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东周列国志》第四九回:“又敬老尊贤,凡国中年七十以上,月致粟帛,加以饮食珍味,使人慰问安否。”
词语解释:敬老怜贫  拼音:jìng lǎo lián pín
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元 无名氏 《九世同居》第一折:“闻知 张公艺 长者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出无倚之丧,嫁孤寒之女。” 明 无名氏 《锁白猿》楔子:“此人三辈儿奉道,平日恤孤念寡,敬老怜贫,斋僧奉道。”亦作“ 敬老恤贫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於是以 文种 治国政,以 范蠡 治军旅,尊贤礼士,敬老恤贫,百姓大悦。”
词语解释:敬尚  拼音:jìng shàng
崇尚。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词语解释:敬老慈稚  拼音:jìng lǎo cí zhì
见“ 敬老慈幼 ”。
词语解释: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尊敬老人,慈爱儿童。《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亦作“ 敬老慈穉 ”、“ 敬老慈少 ”。 宋 陈亮 《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穉,爰及行路。” 宋 陈亮 《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词语解释:敬若神明  拼音:jìng ruò shén míng
奉若神明。敬重得如同对待神灵一样。形容极其尊敬
词语解释:敬命  拼音:jìng mìng
遵奉命令。《逸周书·大开武》:“其维天命,王其敬命。”《左传·昭公元年》:“ 鲁 虽有罪,其执事不辟难,畏威而敬命矣。”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 金象 将军使我语 岑君 ,军城夜警,有喧諍者,蒙君见嘉,敢不敬命。”
词语解释:敬天爱民  拼音:jìng tiān ài mín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元史·释老传·丘处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明史·王竑传》:“陛下嗣位以来,非不敬天爱民,而天变民穷特甚者,臣窃恐圣德虽修而未至,大伦虽正而未篤。”
词语解释:敬挽  拼音:jìng wǎn
用于挽联、花圈等的落款
词语解释:敬惶  拼音:jìng huáng
惊惶,惊慌。敬,通“ 惊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中:“师甚敬惶,问:‘此落者是何物?’答曰:‘师不要敬,此是蟠桃正熟,攧下水中也。’”
词语解释:敬授人时  拼音:jìng shòu rén shí
亦作“ 敬授民时 ”。 《书·尧典》:“乃命 羲 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蔡沉 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南朝 梁元帝 《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梁书·元帝纪》:“食乃民天,农为治本,垂之千载,貽诸百王,莫不敬授民时,躬耕帝籍。”《元史·仁宗纪一》:“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亦省作“ 敬授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茹柔嘉之旨脃,则忧敬授之失时。”
词语解释:敬授民时  拼音:jìng shòu mín shí
见“ 敬授人时 ”。
词语解释:敬授人时  拼音:jìng shòu rén shí
亦作“ 敬授民时 ”。 《书·尧典》:“乃命 羲 和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蔡沉 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南朝 梁元帝 《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梁书·元帝纪》:“食乃民天,农为治本,垂之千载,貽诸百王,莫不敬授民时,躬耕帝籍。”《元史·仁宗纪一》:“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亦省作“ 敬授 ”。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茹柔嘉之旨脃,则忧敬授之失时。”
词语解释:敬意  拼音:jìng yì
尊敬的心情。《汉书·礼乐志》:“盖嘉其敬意而不及其财贿,美其欢心而不流其声音。” 老舍 《上任》:“虽然大家是笑着,可是在亲热中含着敬意。他们没因为他没坐车而看不起他。”
词语解释:敬惮  拼音:jìng dàn
犹敬畏。《汉书·何武传》:“ 武 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 宋 陈亮 《陈性之墓碑铭》:“ 居厚 以对策切直,得从事 浙东 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独敬惮 性之 ,盖相处数年如一日。”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蔡葛山相公》:“为上书房总师傅三十餘年,诸皇子皆敬惮之。”
词语解释:敬惧  拼音:jìng jù
谨慎小心。《墨子·尚贤上》:“故当是时,虽在於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书·皋陶谟》“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惧。”《清史稿·穆宗纪一》:“户部侍郎 吴廷栋 言 金陵 告捷,请益加敬惧。”
词语解释:敬恭桑梓  拼音:jìng gōng sāng zǐ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朱熹 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鹤楼赴义》:“本是幸瞻依髫齔儿,今日里向关河独自回,岂孩儿不是属毛离里,岂孩儿未曾敬恭桑梓?”《孽海花》第七回:“富贵还乡,格外要敬恭桑梓,也是 雯青 一点厚道。”
词语解释:敬执  拼音:jìng zhí
敬爱。执,犹爱。《管子·枢言》:“先王之书,心之敬执也,而众人不知也。”
词语解释:敬思  拼音:jìng sī
放浪潇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忒聪明,忒敬思,忒风流,忒浪子。” 王季思 注:“敬思,风流放诞之意。” 元 刘致 《一枝花·罗帕传情》套曲:“用殢色心儿,叠成箇齐臻臻合欢桎。女流中忒敬思。” 元 锺嗣成 《醉太平》曲:“搠竹杖绕遍鶯花市,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鷓鴣词,穷不了俺风流敬思。”
词语解释:敬姜犹绩  拼音:jìng jiāng yóu jì
《国语·鲁语下》载, 春秋 时 文伯歜 已为 鲁 相,其母 敬姜 犹纺绩不辍, 歜 问之, 敬姜 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歧路灯》第三回:“ 娄樗 道:‘我爹叫我买两件农器儿,还买一盘弹花的弓弦。’ 孝移 道:‘此 敬姜 犹绩意也。’”
词语解释:敬宠  拼音:jìng chǒng
尊崇宠爱。《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至 成帝 即位,以 淮阳王 属为叔父,敬宠之,异於它国。”
词语解释:敬齐  拼音:jìng qí
恭敬严肃。《礼记·祭义》:“敬齐之色,不絶於面。” 孔颖达 疏:“恭敬齐庄之色不离絶於面。”
词语解释:敬鬼神而远之  拼音: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语出《论语·雍也》,原意是敬之而不亲近之意。现在常用来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即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所以对他客客气气,但是绝不接近
他们是一些特权人物,专做伤天害理,两面三刀的勾当。对他们,他从来是‘敬鬼神而远之’
词语解释:敬迹  拼音:jìng jì
尊敬的表现。《孝经·天子》“敬亲者,不敢慢於人” 邢昺 疏引 南朝 梁 皇侃 曰:“拜伏擎跪,是为敬迹。”
词语解释:敬空  拼音:jìng kōng
古人写信给尊长者时,在信尾留下空白以待长者作批复,谓之“敬空”。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前世风俗:卑者致书於所尊,尊者但批纸尾答之,曰‘反’,故人谓之‘批反’。如官司批状,詔书批答之类,故纸尾多作‘敬空’字,自谓不敢抗敌,但空纸尾以待批反耳。”
词语解释:敬酒不吃吃罚酒  拼音:jìng jiǔ bù chī chī fá jiǔ
比喻好说不听,强迫才行。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这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好好和他商量,再也霸住了不肯的。” 聂绀弩 《天亮了》:“ 夜莺 :‘怎么怎么,你不讲理,用绳子捆我?’ 阿福 :‘郎个怪我呢?是你自己敬酒不吃吃罚酒!’”
词语解释:敬酒  拼音:jìng jiǔ
祝酒;提议为…干杯
词语解释:敬迓  拼音:jìng yà
恭敬地迎接。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明声 敬迓如神,俯伏阶下,汗淋漓,泣诉被诬之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役鬼》:“ 长脚王 、 大头李 ,敬迓主人。”
词语解释:敬辞  拼音:jìng cí
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如“阁下”、“光临”等。
词语解释:敬田  拼音:jìng tián
佛教语。指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便会产生无量的福分。田,指产生福报。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十下:“上不见经佛敬田可尊,下不见亲恩之德。” 唐 李邕 《岳麓寺碑》:“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实相,加名宝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释氏法论,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
共10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