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万斛石斛小斛麦斛木斛淋尖踢斛开斛 
百斛米斛升斛椓斛钱斛物斛官斛 
斗斛浴斛过斛杉槽漆斛钟斛漕斛粮斛 

词语解释:万斛  拼音:wàn hú
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词语解释:百斛  拼音:bǎi hú
泛指多斛。斛,量具名。古以十斗为斛, 南宋 末改为五斗。 汉 焦赣 《易林·节之师》:“稼穡成熟,亩获百斛。” 唐 李贺 《江南弄》诗:“鱸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緑。”《宋史·河渠志四》:“ 白沟 无山源,每岁水潦甚则通流,纔胜百斛船,踰月不雨即竭。”
词语解释:斗斛  拼音:dòu hú
(1).斗与斛。两种量器。亦泛指量器。十斗曰斛。《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调权衡,平斗斛。”
(2).形容少量、微薄。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3).借指少量粮食。《宋书·吴喜传》:“朝廷乃至鬻官卖爵,以救灾困,斗斛收歛,犹有不充。”《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其灾伤之处,州县不得妄招飢民以充厢军。但据所有斗斛,救济农民,俟向后稍丰,使各復旧业。”
词语解释:石斛  拼音:shí hú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石斛出 始兴六安 山傍石上…… 盛弘之 《荆州记》云: 隋郡 永玉县 有 瀧石山 ,山上多石斛,精好如金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其茎状如金釵之股,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称。今 蜀 人栽之,呼为金釵花。” 清 赵翼 《镇安土风》诗:“石斛花论价,桄榔麪可溲。”
词语解释:米斛  拼音:mǐ hú
指米粮。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兼 軾 近者奏为本路转运司今年合起年额米斛百六十万,乞特许且起一半或三分之二,其餘候丰熟日随年额起发,未蒙恩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乞朝廷多拨米斛或钱物,付臣措置招徠,人心既归,北势自屈。”
词语解释:浴斛  拼音:yù hú
澡盆。《北齐书·南阳王高绰传》:“ 后主 即夜索蝎一斗,比晓得三二升,置诸浴斛,使人裸卧斛中,号叫宛转。 帝 与 绰 临观,喜噱不已。” 唐 白居易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诗:“平石为浴牀,洼石为浴斛。”《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置浴斛。” 胡三省 注:“浴斛,浴器也。”
词语解释:小斛  拼音:xiǎo hú
(1).不足标准量的斛。《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谋逆者挫气矣” 刘孝标 注引《曹瞒传》:“ 操 在军,廪穀不足,私语主者曰:‘何如?’主者曰:‘可以小斛足之。’ 操 曰:‘善!’后军中言 操 欺众。 操 题其主者背以徇,曰:‘行小斛,盗军穀。’遂斩之。”
(2).指方形小器皿。 宋 惠洪 《次韵王舍人兰室》:“幽斋事业谁同办?小斛兰丛手自分。”
词语解释:升斛  拼音:shēng hú
量名。升与斛的合称。《孔子家语·五帝德》“设五量” 三国 魏 王肃 注:“五量:权衡、升斛、尺丈、里步、十百。” 北周 王褒 《上新定锺表》:“推之以升斛,正之以权衡。”
词语解释:过斛  拼音:guò hú
用斛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定期某日,率领该乡卖草豆之人担荷到县,本官著总理兵书等眼同过秤过斛,不许增斤淋尖。” 沉从文 《牛》:“那荍子就是今年的收成,放在坪里过斛上仓,竹筹码还是从甲长处借来的。”
词语解释:麦斛  拼音:mài hú
(1).药草名。石斛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集解﹞引 苏恭 曰:“今 荆 襄 及 汉中 江 左又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名麦斛;一种茎大如雀髀,叶在茎头,名雀髀斛。”
(2). 唐高宗 欲立 武则天 为后,大臣切谏,而 许敬宗 私揣帝意,妄言:“田舍子賸穫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天子富有四海,立一后,谓之不可,何哉?”见《新唐书·奸臣传上·许敬宗》。后以“麦斛”为奸佞之言的典实。《旧唐书·高宗纪论》:“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 赵师 之诬説,元舅衔寃。”
词语解释:椓斛  拼音:zhuó hú
叩斛。使所盛谷物下陷,以便多盛。《说文·木部》“椓” 桂馥 义证引《荀氏家传》:“ 荀邃夫人 有至行,岁荒,来糴者,夫人叩其斛。糴者归量,过其本斛,因号‘椓斛夫人’。”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湘东王赉粳米启》:“椓斛泻珠,嘉闻陶量;翻庭委玉,欣见马图。”
词语解释:杉槽漆斛  拼音:shān cáo qī hú
指浴所。 宋 苏轼 《宿海会寺》诗:“大鐘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杉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 王十朋 集注引 师民瞻 曰:“杉槽漆斛谓浴室也。”
词语解释:木斛  拼音:mù hú
(1).草名。中医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石斛》﹝集解﹞引 陶弘景 曰:“其生櫟木上者,名木斛。其茎至虚,长大而色浅,不入丸散,惟可为酒渍煮之用。俗方最以补虚,疗脚膝。”
(2).木制的量器。《清会典事例·户部·升斗斛》:“又定:工部铸铁斛二张,一存户部,一放仓场侍郎。再造木斛十二张,颁发各省。”
词语解释:钱斛  拼音:qián hú
(1).钱财和粮食。《宋史·食货志上六》:“ 王安石 秉政,改贷粮法而为借助,移 常平 、 广惠仓 钱斛而为青苗,皆令民出息。”
(2).特指俸钱和禄米;薪俸。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至 绍兴 间,新制:非经参部,人不勘支俸钱。三子遂俱无禄,独大主所请钱斛,已不能足用。”
词语解释:钟斛  拼音:zhōng hú
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泛指数量不多。 晋 郭璞 《盐池赋》:“所赡不过一乡,所营不过钟斛。”
词语解释:淋尖踢斛  拼音:lín jiān tī hú
旧时税吏收税时,为多征米谷,故意用脚踢斛,使斛面堆尖。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下》:“使改而徵粟米,其无淋尖踢斛,巧取於民之术乎?”亦省作“ 淋踢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仓收陋弊》:“平斛收兑,毋许借端留难,恣意淋踢。”
词语解释:物斛  拼音:wù hú
借指粮食。斛,古代量器。《元典章·刑部十一·偷粟米贼人免刺》:“比年田禾薄收,物斛涌贵,贫民缺食。”《元典章·工部二·籴贩客船不许遮当》:“近岁天旱,中原田禾薄收,物斛价高,百姓艰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契勘屯田官兵共约三千餘人,其每年所收物斛大段数少,若将不堪。”
词语解释:漕斛  拼音:cáo hú
旧时收兑漕米的量器。一斛相当于五斗。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洋银价高漕斛大,纳过官粮餘秸秷。”
词语解释:开斛  拼音:kāi hú
粮店开始买卖粮食。《“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当经议决,自本月八日起,一律开斛,以现洋斛米。”
词语解释:官斛  拼音:guān hú
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 南宋 末改为五斗。《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今可比附式样成造新斛,颁行天下,此不可但施於官,至於民间市肆,亦合准官斛製造,庶使奸伪不行。”《续文献通考·市籴一》:“凡官斛筹,非官印烙者不用,私造者问罪。”
词语解释:粮斛  拼音:liáng hú
粮食。以斛计量,故称。 宋 岳飞 《画守襄阳等郡札略》:“且以正兵六万为固守之计,就拨 江西 、 湖南 粮斛。”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河道》:“东北曰 五丈河 ,来自 济 鄆 ,般挽 京东路 粮斛入京城,自 新曹门 北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