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星斗
古谓星辰运行失常、错位。《后汉书·襄楷传》:“夫天子事天不孝,则日食星鬭。”词语解释:星辰 拼音:xīng chén
(1).星的通称。《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元 宗本 《大都杂诗》:“万里星辰关上界,四朝冠盖翊皇图。” 秦牧 《艺海拾贝·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譬如天上的星辰,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
(2).指岁月。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三:“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
(3).喻辉煌的灯光。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 仇兆鳌 注:“星辰,指梁上之灯。”
(4).犹言流年。《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求神占卦,有的説星辰不利,又触犯了鹤神,须请僧道禳解。”参见“ 星宿 ”。
(5).道教语。指头发。《云笈七籤》卷十七引《太上老君内观经》:“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崐崘。”
词语解释:星宿 拼音:xīng xiù
(1).星官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亦泛称二十八宿。
(2).指列星。《列子·天瑞》:“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天地初开,便有星宿。” 唐 李颀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铜鑪将炙相欢饮,星宿纵横露华白。” 郁达夫 《蜃楼》:“自云堆的缺处,偶尔射出来的几颗星宿的光芒和几丝残月的灰线,更照出了这寒宵湖面的凄清落寞。”
(3).星象。《汉书·刘向传》:“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 ﹞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
(4).星相家谓与人相应的星官、星神。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受气结胎,各有星宿。”《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况且少年科甲,也是天上一位星宿,哥哥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七:“你的星宿高,硬把 丁丁儿 克死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一回:“特务和一些巫婆神官到处造谣说:‘……有星宿下凡啦!’”
(5).喻萤火。 唐 杜甫 《见萤火》诗:“ 巫山 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復乱簷前星宿稀。”
星夜,急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宪諭票,催促星宿丈量。”词语解释:星河 拼音:xīng hé
银河。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而星河如覆。” 宋 李清照 《南歌子》词:“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陈毅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全国红旗举,跃进跨星河。”词语解释:星星 拼音:xīng xīng
(1).泛称夜空中发光的天体。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五:“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何其芳 《云》诗:“我情愿有一个茅草的屋顶,不爱云,不爱月,也不爱星星。” 郭小川 《我们歌唱黄河》诗:“今儿天上缀满星星。”
(2).犹一点点。形容其小。 宋 周邦彦 《蝶恋花·柳》词:“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刘大白 《旧梦》诗:“风吹得灭的,只是星星之火,可奈燎原之火何!”
(3).一点一点遍布的样子。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浑身遍体,星星开剥,儘着他炙煿烹炮。”《花月痕》第四七回:“鬼火星星,阴风冷冷。”
(4).头发花白貌。 晋 左思 《白发赋》:“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细细问故旧,星星数鬢斑。”
(5).借指白发。 清 唐孙华 《再迭随庵韵》之一:“星星在鬢真堪慰,休向 苍华 祝髮神。”词语解释:星汉 拼音:xīng hàn
(1).天河;银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灰色的短夜,星汉徐移。”
(2).形容璀灿,有文采。 清 查慎行 《送陈乾斋予假省亲》诗之二:“星汉文章 唐 许国 ,臚云名第 宋 安阳 。”词语解释:星霜 拼音:xīng shuāng
(1).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岁。 唐 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效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聚完辨舛经星霜,四百六十飞凤皇。” 清 魏源 《送陈太初出都》诗之一:“星霜倏几周,五载五合离。”
(2).斑白。 宋 晏殊 《滴滴金》词:“不觉星霜鬢边白,念时光堪惜。” 明 王錂 《寻亲记·遣奴》:“星霜两鬢岂长青,只愁秋风暮景。”
(3).星晨霜露。谓艰难辛苦。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又使少歷星霜,不至骄惰。”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本军师生长儒门,原非素习征战,惟仰体天帝有好生之德,真圣主有胞与之仁,故不惮星霜,爰有止戈之意。”词语解释:星郎 拼音:xīng láng
《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唐 岑参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诗:“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凤闕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唐 张谔 《赠吏部孙员外济》诗:“天子爱贤才,星郎入拜来。”词语解释:星躔 拼音:xīng chán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 天禄 ?” 明 唐顺之 《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 婺女边。”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词语解释:星宿 拼音:xīng xiù
(1).星官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亦泛称二十八宿。
(2).指列星。《列子·天瑞》:“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天地初开,便有星宿。” 唐 李颀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铜鑪将炙相欢饮,星宿纵横露华白。” 郁达夫 《蜃楼》:“自云堆的缺处,偶尔射出来的几颗星宿的光芒和几丝残月的灰线,更照出了这寒宵湖面的凄清落寞。”
(3).星象。《汉书·刘向传》:“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 ﹞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
(4).星相家谓与人相应的星官、星神。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受气结胎,各有星宿。”《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况且少年科甲,也是天上一位星宿,哥哥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七:“你的星宿高,硬把 丁丁儿 克死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一回:“特务和一些巫婆神官到处造谣说:‘……有星宿下凡啦!’”
(5).喻萤火。 唐 杜甫 《见萤火》诗:“ 巫山 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復乱簷前星宿稀。”
星夜,急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宪諭票,催促星宿丈量。”词语解释:星桥 拼音:xīng qiáo
(1).神话中的鹊桥。 北周 庾信 《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似桂花。” 宋 李清照 《行香子》词:“星桥鹊驾,经年纔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陶牧 《七夕和儆庐》:“只有星桥仍可渡,天孙日守岁寒盟。”
(2).指 七星桥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传为 秦 时 李冰 所造。上应七星,故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月峡 星桥 ,腾金孕碧。”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七:“ 锦水 东流绕 锦城 , 星桥 北挂象天星。”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 剑阁 星桥 北, 松州 雪岭 东。”词语解释:星火 拼音:xīng huǒ
(1).我国古代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孔 传:“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頽。” 逯钦立 校注:“星火,火星。”《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序》:“以为星火谬中,金水违用。” 李善 注引 郑玄 《毛诗笺》:“火星中,寒暑退。”
(2).灯光;小火点。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 瓜洲 。”
(3).犹星斗,繁星。 萧红 《生死场》十四:“满天星火,但那都疏远了!”
(4).流星。形容急速。 晋 李密 《陈情表》:“州司临门,急於星火。”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急州县若星火,视其敝壤如髦蛮。”词语解释:星流 拼音:xīng liú
如流星飞逝。形容迅速。《文选·张衡〈东京赋〉》:“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 李善 注:“星流,言疾也。”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焉有星流景集、飇夺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 唐 岑参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一驛过一驛,驛骑如星流。平明发 咸阳 ,暮及 陇山 头。”词语解释:星光 拼音:xīng guāng
星星的光辉。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上星光而倒影,下龙鳞而隐波。”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天远星光没,沙平草叶齐。”词语解释:星文 拼音:xīng wén
(1).星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及星文风气,率不劳为之。” 唐 沉彬 《入塞》诗之二:“苦战沙门卧箭痕,戍楼閒上望星文。”
(2).指星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苕生 答之……客路偶然携眷属,游踪未必感星文。”
(3).借指剑。 唐 刘长川 《宝剑篇》:“匣里星文动,环边月影残。”
(4).指佩剑的人。 唐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诗:“星文辞北极,旗影度 东辽 。”
(5).星光。 明 孙默 《舟泊富春》诗:“垂钓今何在,星文照旅魂。”词语解释:星回 拼音:xīng huí
亦作“ 星迴 ”。 星宿视运动回转故位。谓一年将尽。《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 孔颖达 疏:“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於此月,復其故处。”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一:“日薄星迴,穹天所以纪物。” 清 金农 《寄家书呈江上诸兄弟》诗:“燧易星迴远报书,乡愁如疟笑驱除。”词语解释:星散 拼音:xīng sàn
分散;四散。《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为 魏 大将 邓艾 所破於 段谷 ,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唐 杜荀鹤 《乱后逢村叟》诗:“至於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韩北屏 《非洲夜会·奴隶和奴隶海岸》:“人们抛弃了一切,星散了,逃走了。”词语解释:星落 拼音:xīng luò
(1).天星隐没。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序:“麟亡星落,月死珠伤。”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诗:“日倾乌掩魄,星落斗摧枢。” 唐 杜甫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诗之一:“星落 黄姑 渚,秋辞 白帝城 。”
(2).喻名人死亡。 唐 方干 《哭秘书姚少监》诗:“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参见“ 星亡 ”。
词语解释:星亡 拼音:xīng wáng
(1).星宿隐没不见。《汉书·京房传》:“九年不改,必有星亡之异。”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星亡为星不见也。”
(2).古人以为人间英杰皆上应天星,故以“星亡”谓重臣或贤人死亡。 北周 庾信 《崔訦神道碑铭》:“诸侯地裂,边将星亡。” 倪璠 注:“星亡,谓 崔訦 之薨也。”词语解释:星驰 拼音:xīng chí
(1).如流星飞奔。 晋 潘岳 《世祖武皇帝诔》:“羽檄星驰,鉦鼓日戒。”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宴诸将祈晴感应灵宝斋词》:“万马星驰,戈甲曜晶荧之色。”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雷动星驰入贡车,舌人环列护爻閭。”
(2).连夜奔走。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駑蹇星驰以兼路,豺狼奋口而交争。”
(3).犹竞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为等第后久方及第》:“若乃大者科级,小者等列,当其角逐文塲,星驰解试,品第潜方於十哲,春闈断在於一鸣;奈何取舍之源,殆不踵此!”词语解释:星槎 拼音:xīng chá
(1).往来于天河的木筏。传说古时天河与海相通, 汉 代曾有人从海渚乘槎到天河,遇见牛郎织女。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唐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清 朱彝尊 《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粉精墨妙谁经营,恍疑 博望 星槎横。”
(2).泛指舟船。 明 李东阳 《与衍圣公夜话》诗:“漫以平安慰别离,星槎动是隔年期。” 明 唐顺之 《送高行人使琉球》诗:“天王玉册颁三殿, 汉 使星槎下百蛮。”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星槎今万里,捷报盼飞来。”词语解释:星飞 拼音:xīng fēi
如流星飞驰。形容疾速。 晋 张协 《七命》:“天驥之骏,逸态超越……气盛怒发,星飞电骇。”《醒世姻缘传》第七回:“﹝ 晁大舍 ﹞随即差了 晁住 ,备了自己的走骡,星飞到京。”《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平少保 得了圣旨,星飞出京,到了 松潘 驻扎。”词语解释:星坛 拼音:xīng tán
道士施法之坛。 唐 牟融 《寄羽士》诗:“乐道无时忘鹤伴,谈玄何日到星坛。” 唐 陶翰 《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葱蘢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寻亲》:“则索要投僊境,扣星坛,觅取他同上归槎也。”词语解释:星使 拼音:xīng shǐ
古时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事,因称帝王的使者为星使。 唐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诗:“江上逢星使,南来自 会稽 。”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天威临下国,星使入 明光 。” 清 朱彝尊 《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持节自来星使重,算緡须比水衡强。”词语解释:星聚 拼音:xīng jù
(1).谓行星聚于某宿。《史记·高祖本纪》 唐 司马贞 述赞:“龙变星聚,蛇分径空。”按,此指 汉 高祖 入 关 ,五星聚东井。
(2).犹会聚。 徐开垒 《竞赛》:“﹝我﹞又回到这个朋友星聚的地方。”词语解释:星象 拼音:xīng xiàng
指星体的明、暗及位置等现象。古人据以占测人事的吉凶祸福。《后汉书·律历志中》:“愿请太史官日月宿簿及星度课,与待詔星象考校。” 唐 刘长卿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诗:“星象衔新宠,风霜带旧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梁山舟 侍讲调以诗云:‘昨夜中庭看星象,小星正在少微边。’”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咱们 闯王 当然不会挂彩。人家是大命人,犯星象!”词语解释:星轺 拼音:xīng yáo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词语解释:星冠 拼音:xīng guān
道士的帽子。 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诗:“萧萧白髮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四折:“﹝你﹞为甚么也丢了星冠,脱了道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道士星冠羽衣坐堂上,焚符摄妇魂。”词语解释:星芒 拼音:xīng máng
(1).星的光芒。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圭角星芒,明丽烂逸。”
(2).指彗星出现。 北周 庾信 《奉报寄洛州》诗:“星芒一丈燄,月晕七重轮。” 唐 杨炯 《浑天赋》:“日晕长虹,星芒伏鳖。”《元史·世祖纪二》:“比者星芒示儆,雨泽愆常,皆闕政之所繇。”词语解释:星渚 拼音:xīng zhǔ
银河中的小洲。亦指银河。 唐 陆龟蒙 《上云乐》诗:“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唐 苏味道 《咏虹》:“紆餘带星渚,窈窕架天潯。”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二:“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清 袁于令 《西楼记·错梦》:“正是花源误入渔郎棹,星渚何劳使客槎。”词语解释:星精 拼音:xīng jīng
犹言星之灵气。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祥符云气,庆合星精。” 前蜀 贯休 《商山道者》诗:“澄潭龙气来縈砌,月冷星精下听琴。” 清 顾炎武 《雒阳》诗:“三川通地络,鶉火叶星精。”词语解释:星繁 拼音:xīng fán
(1).星多。 唐 元稹 《秋夕远怀》诗:“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 前蜀 韦庄 《夏夜》诗:“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2).如天星繁密。形容多。 晋 张协 《七命》:“千鐘电釂,万燧星繁。” 唐 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士马云集,军务星繁。”
(3).谓如繁星明丽。 晋 左思 《蜀都赋》:“贿货山积,纤丽星繁。”词语解释:星拱 拼音:xīng gǒng
谓如众星环绕北斗。语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诸山来朝,势若星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之制》:“镶黄、正黄居都北址,次两白,次两红,次两蓝,皆四周星拱,以环禁城。”词语解释:星榆 拼音:xīng yú
(1).榆荚形似钱,色白成串,因以“星榆”形容繁星。语本《玉台新咏·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唐 王初 《即夕》诗:“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纔乱絳河低。” 宋 王禹偁 《五老峰》诗:“矗矗拂星榆,峥嶸与众殊。”
(2).指白榆。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词语解释:星球 拼音:xīng qiú
(1).宇宙间能发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如太阳、月球、地球等。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九:“总之,佛教能治无量无边不可説不可説之日球、星球,尽虚空界无量无边不可説不可説之微尘世界。”
(2).见“ 星毬 ”。
词语解释:星毬 拼音:xīng qiú
(1).亦作“ 星球 ”。荔枝品种之一。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星毬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 宋 陆游 《莆阳饷荔子》诗:“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 戎州 緑荔枝。”
(2).绣球灯。 明 陈大声 《春词》:“盃深劝,歌慢演,星毬高转舞腰旋。” 清 陈维崧 《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词:“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词语解释:星分 拼音:xīng fēn
(1).谓以天上的星宿划分地上的区域。 晋 左思 《蜀都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2).谓星散。《魏书·崔浩传》:“大军卒至,必惊骇星分,望尘奔走。”《旧唐书·张仲武传》:“威略火烈,胡马星分。”
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汉书·地理志下》:“及《诗·风》 陈 郑 之国,与 韩 同星分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 唐 刘禹锡 《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於天文与 荆州 同星分。”词语解释:星纪 拼音:xīng jì
(1).星次名。十二次之一。与十二辰之丑相对应,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属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 杜预 注:“星纪在丑,斗牛之次。”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上当星纪,下裂坤维。”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州 分野直星纪。”
(2).泛指岁月。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南齐书·虞悰传》:“﹝臣﹞猥属兴运,荷窃稠私,徒越星纪,终慙报答。” 唐 张继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诗:“游客淹星纪,裁诗鍊土风。”词语解释:星陨 拼音:xīng yǔn
(1).天星坠落。《春秋·庄公七年》:“夜中,星陨如雨。”《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按,此二例指流星雨。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
(2).喻名人死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智士石坼,贤人星陨。”词语解释:星点 拼音:xīng diǎn
谓如点点天星。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诗:“山楼黑无月,渔火灿星点。”词语解释:星彩 拼音:xīng cǎi
星光。 唐 贾岛 《送朱兵曹回越》诗:“星彩练中见,澄江岂有泥。” 唐 杜荀鹤 《旅舍遇雨》诗:“月华星彩坐来收,狱色江声暗结愁。” 唐 吴融 《奉和御制六韵》:“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词语解释:星鬓 拼音:xīng bìn
花白的鬓发。 南朝 齐 谢朓 《咏风》:“时拂孤鸞镜,星鬢视参差。” 唐 卢照邻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劳歌欲有和,星鬢已将垂。” 清 黄景仁 《客中闻雁》诗:“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鬢为伊加。”词语解释:星津 拼音:xīng jīn
星河,银河。 唐 武则天 《赠胡天师》诗:“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宋 张先 《菩萨蛮》词:“寄语问星津,谁为得巧人。” 清 唐孙华 《七夕喜雨》诗之一:“遥想星津正清浅,今宵添得饮牛波。”词语解释:星发 拼音:xīng fā
戴星出发。谓天未明即启程。《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五年》:“吾当亲督万众,继卿星发。” 胡三省 注:“星发,谓戴星而发行也。”
花白的头发。 唐 张说 《相州冬日早衙》诗:“镜中星髮变,顿使世情阑。”词语解释:星陈 拼音:xīng chén
谓如星宿之陈列有序。《汉书·扬雄传上》:“於是乃命羣僚,歷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 颜师古 注:“星陈,如星之陈。” 汉 张衡 《东京赋》:“清道案列,天行星陈。”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问女童队》:“清禁深严,方搢绅之云集;仙音弹缓,忽簪珥之星陈。”词语解释:星连 拼音:xīng lián
(1).谓如星星连亘。形容光亮。 晋 张协 《七命》:“ 楚 之阳剑, 欧冶 所营……神器化成,阳文阴縵,流綺星连,浮彩艷发。”
(2).谓如星星连亘。形容多而密集。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六师云起,九军星连。”词语解释:星奔 拼音:xīng bēn
如流星飞逝。形容疾速。《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舳艣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而至。” 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三:“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 人闻道渐星奔。”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汝父初闻丧,星奔去 澂江 。”词语解释:星眸 拼音:xīng móu
明亮的目光;明媚的眼睛。 唐 章孝标 《鹰》诗:“星眸未放撆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宋 柳永 《木兰花》词:“星眸顾指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花月痕》第十四回:“星眸低纈,香辅微开。”词语解释:星杓 拼音:xīng sháo
指北斗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也称斗杓、斗柄。观察北斗斗柄的转移,可以知四时,定节气。 宋 邵雍 《旅中岁除》诗:“星杓建丑晦将尽,岁箭射人春又来。” 明 李东阳 《烧丹灶赋》:“龙集载戊,星杓指申。” 清 黄景仁 《赠程生人中》诗:“我昔三五日,壮气干星杓。”词语解释:星度 拼音:xīng dù
(1).星辰运行的度数。《史记·历书》:“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録。”《新五代史·杂传十九·马重绩》:“古今所纪,考审多差,《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五星得而岁差一日。”
(2).犹星命。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问 者,精於星度,尝谓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明 高攀龙 《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词语解释:星宫 拼音:xīng gōng
(1).犹天宫。称地理位置高的宫殿亭台。 唐 武三思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宋 范成大 《乾道己丑守括被召再过钓台癸巳元日雪晴复过之再用旧韵》之一:“浮生渺渺但飞埃,问讯星宫又独来。”
(2).指华丽的房屋。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词语解释:星垣 拼音:xīng yuán
我国古天文学的星空分区。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三垣。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引星垣於沓嶂,下布金沙;栖日观於长崖,傍临石镜。”词语解释:星台 拼音:xīng tái
三台星。借指朝廷中枢机构。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龙阪可登,指星臺而有望。”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一朝名姓动星臺,列戟高门昼日开。”词语解释:星翻 拼音:xīng fān
谓星辰转移。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星翻汉迴,晓月将落。” 唐 张说 《江路忆郡》诗:“雾歛江早明,星翻汉将没。”词语解释:星儿 拼音:xīng ér
(1).一点儿。形容少。 宋 刘克庄 《水龙吟·丁巳生日》词:“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二出:“这功劳得将来不费星儿汗。”
(2).指细碎的东西。 老舍 《二马》第五段四:“‘你要把我急死, 马威 !’ 李子荣 说,喷出许多唾沫星儿来。”词语解释:星图 拼音:xīng tú
将天体的球面视位置投影于平面而绘成的图,表示它们的位置、亮度和形态。我国 唐 代绘制的敦煌星图是世界现存古星图中较古老的一幅。《后汉书·律历志中》:“星图有规法,日月实从黄道,官无其器,不知施行。”词语解释:星历 拼音:xīng lì
(1).天文历法。《史记·历书论》:“盖 黄帝 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餘,於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 唐 韩愈 《襄阳卢丞墓志铭》:“阴阳星历,近世儒莫学。”《元史·刘敏传》:“选民习星历者为司天太史氏。”
(2).星辰。《管子·五行》:“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经纬日月用之於民;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经纬星历以视其离。”《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参见“ 星辰 ”。
(3).指代年岁。 宋 曾巩 《谢元丰元年历日表》:“一远闕庭,十移星历。”
词语解释:星辰 拼音:xīng chén
(1).星的通称。《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元 宗本 《大都杂诗》:“万里星辰关上界,四朝冠盖翊皇图。” 秦牧 《艺海拾贝·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譬如天上的星辰,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
(2).指岁月。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三:“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
(3).喻辉煌的灯光。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 仇兆鳌 注:“星辰,指梁上之灯。”
(4).犹言流年。《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求神占卦,有的説星辰不利,又触犯了鹤神,须请僧道禳解。”参见“ 星宿 ”。
(5).道教语。指头发。《云笈七籤》卷十七引《太上老君内观经》:“眼为日月,髮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崐崘。”
词语解释:星宿 拼音:xīng xiù
(1).星官名。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亦泛称二十八宿。
(2).指列星。《列子·天瑞》:“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天地初开,便有星宿。” 唐 李颀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铜鑪将炙相欢饮,星宿纵横露华白。” 郁达夫 《蜃楼》:“自云堆的缺处,偶尔射出来的几颗星宿的光芒和几丝残月的灰线,更照出了这寒宵湖面的凄清落寞。”
(3).星象。《汉书·刘向传》:“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后汉书·东夷传·濊》:“﹝ 濊 ﹞晓候星宿,豫知年岁丰约。”
(4).星相家谓与人相应的星官、星神。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受气结胎,各有星宿。”《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况且少年科甲,也是天上一位星宿,哥哥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七:“你的星宿高,硬把 丁丁儿 克死了。”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一回:“特务和一些巫婆神官到处造谣说:‘……有星宿下凡啦!’”
(5).喻萤火。 唐 杜甫 《见萤火》诗:“ 巫山 秋夜萤火飞,疏帘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復乱簷前星宿稀。”
星夜,急速。《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今早接到上宪諭票,催促星宿丈量。”词语解释:星车 拼音:xīng chē
即星轺。 唐 徐坚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旧许星车转,神京祖帐开。” 宋 王禹偁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诗:“使印星车适旧游, 陶潜 今日在 瀛洲 。”参见“ 星軺 ”。
词语解释:星轺 拼音:xīng yáo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词语解释:星娥 拼音:xīng é
(1).神话传说中的织女。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朱鹤龄 注:“星娥谓 织女 。” 宋 柳永 《二郎神》词:“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飆轮欲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月姊定应随顾兔,星娥可止待牵牛。”
(2).明眸的美女。 宋 吕渭老 《满路花·同柳仲修在赵屯》词:“星娥尺五,佳约误当年。”词语解释:星言 拼音:xīng yán
(1).星焉。谓披着星星。《诗·鄘风·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驾。”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莫不飞轮兼策,星言假寐。”
(2).泛言及早,急速。《北史·令狐整传》:“宜分遣鋭师,星言救援。” 唐 柳宗元 《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星言赴命,注望帷幄。” 明 张居正 《答蓟镇总兵戚南塘计边事书》:“到家事完,即星言赴闕矣。”词语解释:星岁 拼音:xīng suì
(1).岁月。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虽誓投纤生,昊天罔极,乞无犬马,孤慙星岁。” 唐 乔知之 《和李侍郎古意》:“调丝独弹声未移,感君行坐星岁迟。”
(2).岁星。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星岁再周十二辰,尔来不语今为君。”词语解释:星环 拼音:xīng huán
如天星环绕。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殿阁僧舍﹞轮奂庄严,星环棊布。”词语解释:星楼 拼音:xīng lóu
(1).即 落星楼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北齐 郭遵 《初日见朝元阁赋》:“司晨而见,异 星楼 之丽宵;质明乃光,殊 日观 之生晓。” 唐 骆宾王 《送黄六还蜀》诗:“ 星楼 望 蜀 道, 月峡 指 吴 门。”
(2).星界的楼宇。 唐 刘威 《七夕》诗:“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词语解释:星官 拼音:xīng guān
(1).我国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并命名。这种恒星组合叫星官。 唐 司马贞 《史记·天官书》题解:“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 唐 万齐融 《仗剑行》:“昨夜星官动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2).指天文星象。《后汉书·天文志上》:“ 轩辕 始受《河图鬭苞授》,规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书自 黄帝 始。”
(3).指掌天文星象之官。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星官历翁,莫能与其校得失。”《宋史·世家传一·南唐潘佑》:“﹝ 潘佑 ﹞荐星官 杨熙澄 为枢密使。”
(4).星神。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妇人形相》:“歷观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词语解释:星驾 拼音:xīng jià
(1).星夜驾车而行。谓早发。语出《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后汉书·袁绍传》:“会 公孙瓚 师旅南驰,陆掠北境,臣即星驾席卷,与 瓚 交锋。” 晋 潘岳 《寡妇赋》:“龙轜儼其星驾兮,飞旐翩以啟路。” 唐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
(2).使者所乘的车。引申为敬辞。犹台驾、大驾。 明 何景明 《怀望之姐夫》诗:“乡园莫久滞,星驾及春回。”词语解释:星占 拼音:xīng zhān
占星术。《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 唐檀 ﹞尤好灾异星占。”《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后庭服綺縠、玩珍奇者万餘人,内置女官十有八等,教宫人星占及马步射。”《清史稿·天文志一》:“自《史记·天官书》后,唯 晋 隋 两志,备述天体、仪象、星占。”词语解释:星眼 拼音:xīng yǎn
明丽的眼睛。 南朝 宋 王韶之 《太清记·华岳夫人》:“ 华岳三夫人 媚。 李湜 云:‘笑开星眼,花媚玉颜。’” 后蜀 阎选 《虞美人》词:“月娥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艷不胜春。”《水浒传》第九八回:“﹝ 琼英 ﹞将柳腰扭转,星眼斜睃。”《红楼梦》第二六回:“ 宝玉 见他星眼微餳,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词语解释:星子 拼音:xīng zǐ
(1).星星。夜空中能闪烁发光的天体。 巴金 《寒夜》七:“几盏电石灯星子似地在黑暗的街中闪光。”
(2).指细碎或细小的东西。 吴组缃 《山洪》二一:“有的扬着眉,溅着唾沫星子。”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梁建 把嘴边的唾沫星子擦了擦。” 杨朔 《征尘》:“菜屑伴随着唾沫星子从他的嘴里喷吐出来。”词语解释:星虹 拼音:xīng hóng
(1).犹虹霓。 南朝 宋 袁淑 《桐赋》:“被籍兮烟霞,怀珮兮星虹。”
(2).谓有星若虹霓。《文选·刘孝标〈辨命论〉》:“星虹枢电,昭圣德之符。”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大星如虹,下流 华渚 , 女节 梦意,感生 朱宣 。”词语解释:星沙 拼音:xīng shā
湖南省 长沙市 的别名。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星沙 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李淑一 《毛主席招宴容园喜赋》诗:“忆昔 星沙 识伟姿,重逢正是盛明时。”词语解释:星周 拼音:xīng zhōu
星辰视运动历一周天为一星周,即一年。 宋 张元干 《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词:“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词语解释:星石 拼音:xīng shí
陨星;陨石。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疏密俱巧,真草皆得,似望城扉,如瞻星石。”词语解释:星夜 拼音:xīng yè
(1).连夜。形容急速。《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岱 自表輒行,星夜兼路。”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四折:“则今日星夜还朝,便索赴闕咱。” 峻青 《秋色赋·傲霜篇》:“我们的部队,已经星夜兼程向前线开拔了。”
(2).有星的夜晚。 阿英 《夜》:“今宵的烦闷是显然的使她不能入眠,而况又是无月的星夜。” 秦牧 《土地》:“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 明 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词语解释:星离 拼音:xīng lí
(1).如天星布散。形容众多。《文选·郭璞〈江赋〉》:“雹布餘粮,星离沙镜。” 李善 注:“雹布星离,言众多也。”《南齐书·王融传》:“璯弁星离,玉帛云聚。” 唐 韦应物 《寇季膺古刀歌》:“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
(2).如天星布散。形容分散。《晋书·殷仲堪传》:“骨肉星离,荼毒终年。” 唐 李白 《上崔相百忧章》诗:“星离一门,草掷二孩。”词语解释:星归 拼音:xīng guī
连夜赶回。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 吴禄贞 直攻 北京 , 荫袁 狼狈星归, 满 庭惶急,屡电求和。”词语解释:星珠 拼音:xīng zhū
泛指星辰。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星珠错落耀,月宇参差虚。”词语解释:星行 拼音:xīng xíng
犹言早夜急行。或谓连夜急行。《后汉书·杜乔传》:“ 乔 故掾 陈留 杨匡 闻之,号泣星行到 洛阳 。”《晋书·卢志传》:“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今方与 梁 相拒,又命将星行,分我资粮,岂可负邪!” 胡三省 注:“星行者,见星而行,见星而舍。或曰:星行者,戴星而行,夜不遑息也。”词语解释:星列 拼音:xīng liè
如天星罗列。言密布。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珠旗日羽之兵,亙五营而星列。”《明史·云南土司传一·曲靖》:“﹝ 沐春 ﹞覘 阿资 所在及其经行地,星列守堡,絶其粮道。”词语解释:星次 拼音:xīng cì
(1).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宋书·律历志下》:“冬至在虚,则黄道弥远。东北当为黄鐘之宫,室壁应属元枵之位,虚宿岂得復为北中乎?曲使分至屡迁,而星次不改……建时亦非摄提所纪。”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星次絶 轩 臺,风衢乖 禹 服。”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星次》:“ 刘昭 《补汉志》,亦曰 黄帝 定星次,即今《尔雅》所记十二次与二十八舍之度,皆自 黄帝 剏之也。”参阅《汉书·律历志下》。
(2).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每夜天文院具有无謫见云物禎祥,及当夜星次,须令於皇城门未发前到禁中。”词语解释:星拆 拼音:xīng chāi
犹星陨。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星拆台衡地,曾为人所怜。”参见“ 星陨 ”。
词语解释:星陨 拼音:xīng yǔn
(1).天星坠落。《春秋·庄公七年》:“夜中,星陨如雨。”《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按,此二例指流星雨。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
(2).喻名人死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智士石坼,贤人星陨。”词语解释:星居 拼音:xīng jū
(1).分散布列;分散居住。《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屯方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陈,綺错鳞比。” 李善 注:“星,散也。” 唐 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唐 白居易 《蛮子朝》诗:“六 詔 星居初琐碎,合为一 詔 渐强大。”
(2).犹分离。 唐 方干 《别喻凫》诗:“自此星居后,音书岂厌频。”词语解释:星气 拼音:xīng qì
(1).指占星望气之术。《世本·作篇》:“ 黄帝 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隶首 作算数。”《史记·佞幸列传》:“ 赵同 以星气幸,常为 文帝 参乘。”《晋书·武帝纪》:“十二月……禁星气讖纬之学。” 严复 《救亡决论》:“如星气始於 臾区 ,勾股始於 隶首 。”
(2).星宿与节气。借指时光。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九:“冉冉星气流,亭亭復一纪。” 逯钦立 校注:“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指时光变化。”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一:“飘忽星气徂,青阳迫迟暮。”
(3).指星际的气体。星际物质之一。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凡得 恒河 沙数各星团星林星云星气,互相吸引不散去,是为一世界海。”词语解释:星期 拼音:xīng qī
(1).指七夕。民间传说谓牛郎、织女相会之期。 唐 王勃 《七夕赋》:“佇灵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附会星期,描抚月夕,比作人间欢爱。” 清 朱昂 《菩萨蛮》词:“银河光隐隐,料是星期近。”
(2).特指婚期。 明 汪廷讷 《种玉记·梦俊》:“年少,梦中恍惚相逢,想是星期将到。”
(3).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也以七日为一周。后因以如此连续排列的七天作为作息日期的计算单位,称星期。 曹禺 《日出》第三幕:“这是在一星期后的夜晚。” 老舍 《月牙儿》二五:“一两个星期过去了,希望越来越小。”
(4).跟“日、一、二、三、四、五、六、几”等连用,表示一星期中的某一天。如:星期一、星期几等。
(5).特指星期日。 巴金 《憩园》七:“明天是星期,不是 老李 拼命催,我还不想回来。” 阿英 《浙东访小说记》:“次日星期轮船又不开行。” 叶圣陶 《北上日记·一月九日》:“今日星期,闭门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