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共397,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春风春意春晚春耕春妍春老春融春涨
春色春日春花春雷春天春烟春浓春浅
春光春深春心春阳春物春蚕春笋春余
春水春山春阴春残春冰春声春红春官
春草春梦春信春台春正春情春月春和
春秋春愁春生春晖春至春禽春醪春景
春归春酒春衣春满春宵春半春潮春朝
春寒春江春游春波春气春流春服春芳
春事春尽春工春容春恨春温春晓春闱
春雨春云春华春思春还春盘春风面春兰

词语解释:春风  拼音:chūn fēng
(1).春天的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 唐 元稹 《莺莺传》:“春风多厉,强饭为嘉。” 张天翼 《春风》:“春风是平等待人的。无论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风的。”
(2).喻恩泽。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清 钱谦益 《河南卫辉府辉县知县陈必谦前母钱氏赠孺人制》:“因亲以及亲,使海隅之枯木,咸被春风。”
(3).喻融和的气氛。 陶行知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视察员到时,不是带来恐怖,而是带来春风。”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 春风化雨 ”。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缘》第七二回:“一个儿顷刻春风生粉颊,一个儿顿时喜色上眉峰。”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见她神态自如,满面春风。”
(6).比喻美貌。参见“ 春风面 ”。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 春风一度 ”。
(8).指茶。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牙》诗:“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宋 陆游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以谢》之三:“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词语解释:春风化雨  拼音:chūn fēng huà yǔ
(1).《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汉 刘向 《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后遂以“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 驥儿 承老夫子的春风化雨,遂令小子成名。”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二章:“﹝ 韩燕来 ﹞满想在这春风化雨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
(2).喻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梁斌 《播火记》十九:“将来到了春风化雨的时候,这些火种就会烧起来。”
词语解释:春风面  拼音:chūn fēng miàn
比喻美丽的容貌。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之四:“ 含章 簷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鈿。”
词语解释:春风一度  拼音:chūn fēng yí dù
比喻领略一番意境或情趣。多指男女间的欢爱。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三折:“到今日身无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可不道 吕望 严陵 自千古,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沉洪 平日原与 小叚名 有情,那时……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花月痕》第四五回:“不料 碧桃 竟禁得起春风一度,而且曲尽媚嫵之态。”
共397,分5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