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首字词组
昼夜昼景昼扃昼食昼夕昼昃昼乾夕惕昼伏夜游
昼永昼昏昼伏昼居昼饭昼会昼馔昼哺
昼眠昼绣昼冥昼时昼鸡昼日昼夜昼警夕惕昼宵
昼锦昼行昼接昼暑昼星昼伏夜行昼退昼吟宵哭
昼日昼寝昼见昼攫昼暮昼度夜思昼进昼伏夜动
昼阴昼游昼晷昼分昼荣昼想夜梦昼盲 
昼漏昼晦昼光昼色昼瞑昼日三接昼阴夜阳 

词语解释:昼夜  拼音:zhòu yè
(1).白日和黑夜。《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唐 元稹 《人道短》诗:“天道昼夜迴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 老舍 《二马》第四段九:“ 伊牧师 脸上瘦了一点,因为昼夜的念 中国 书,把字典已掀破了两本,还是念不明白。”
(2).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易·繫辞上》:“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高亨 注:“此云昼夜者,盖以昼夜代表阴阳也。”《易·繫辞上》:“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高亨 注:“ 焦循 曰:‘昼夜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知读为智。此言《易经》贯通阴阳对立转化之规律而有智慧,能预知吉凶。”
词语解释:昼永  拼音:zhòu yǒng
白昼漫长。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李元亮诗启》:“ 元亮 亦工诗,如‘人闲知昼永,花落见春深’。” 宋 林逋 《病中谢马彭年见访》诗:“山空门自掩,昼永枕频移。” 明 杨柔胜 《玉环记·逼女更夫》:“昼永人閒谁作侣,消磨白日无过只仗琴书。”
词语解释:昼眠  拼音:zhòu mián
白昼睡眠;午睡。《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昼眠夜起如平常。”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宋 苏轼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
词语解释:昼锦  拼音:zhòu jǐn
《汉书·项籍传》载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屠 咸阳 。或劝其留居 关中 , 羽 见 秦 宫已毁,思归 江 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史记·项羽本纪》作“衣绣夜行”。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北史·毛鸿宾传》:“ 明帝 以 鸿宾 兄弟所定处多,乃改 北地郡 为 北雍州 , 鸿宾 为刺史。詔曰:‘此以昼锦荣卿也。’” 前蜀 贯休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诗:“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清 吴伟业 《项王庙》诗:“凄凉思昼锦,遗恨在 彭城 。”
词语解释:昼日  拼音:zhòu rì
(1).白天。《墨子·明鬼下》:“昔者 郑穆公 尝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 汉 王充 《论衡·说日》:“昼日星不见者,光耀灭之也。” 宋 梅尧臣 《朝天行》:“始时暴夺何纵横,有货昼日不敢行。”
(2).太阳。《韩诗外传》卷九:“虚之与虚,如薄冰之见昼日。”
(3).一日;一日之间。 唐 韩愈 《论佛骨表》:“昼日一食,止於菜果。”参见“ 昼日三接 ”。
词语解释:昼日三接  拼音:zhòu rì sān jiē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明 汪道昆 《高唐梦》:“载笔摛词,当筵授简,叨陪昼日三接。”亦省作“ 昼接 ”。 宋 王禹偁 《三黜赋》:“慕 康侯 之昼接兮,苟无所施徒锡尔而胡为?”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闻上》:“恭喜乔迁,兼承昼接,才薄望轻,恐无此事。”《清史稿·礼志十》:“驻 英 使臣 薛福成 奏陈:‘……顷闻驻京公使,以未蒙昼接,不无私议。’”
词语解释:昼阴  拼音:zhòu yīn
(1).白昼阴暗。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浮云鬱而四塞兮,天窈窕而昼阴。” 唐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唐 杜牧 《绿梦》诗:“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近山。”
(2).指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参见“ 昼阴夜阳 ”。
词语解释:昼阴夜阳  拼音:zhòu yīn yè yáng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词语解释:昼漏  拼音:zhòu lòu
谓白天的时间。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上素康壮无疾病,向晨欲起,因失音不能言,昼漏十刻而崩。” 唐 元稹 《春六十韵》:“昼漏频加箭,宵暉欲半弓。”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玉輅天行健,金壶昼漏长。” 明 黄溥 《闲中古今录摘抄》:“《少保于公行状》载 景泰 七年 西湖 水竭,为公不祥之兆似矣,何不载是年七月间,昼漏当申刻之末,慧星如洗箒状,微见於西方?”
词语解释:昼景  拼音:zhòu jǐng
白昼的日光。 唐 独孤及 《苦热行》:“昼景赩可畏,凉飈何由发。” 唐 师贞 《秋露如珠赋》:“每祕形于昼景,何流形于夜风。”
词语解释:昼昏  拼音:zhòu hūn
亦作“ 昼昬 ”。
(1).白昼昏暗。 汉 王褒 《九怀·陶壅》:“浮云鬱兮昼昏,霾土忽兮塺塺。” 晋 左思 《吴都赋》:“红尘昼昬,流汗霡霂。” 唐 方干 《山中言事》诗:“书幌昼昏嵐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阴森无时,重云昼昏。”
(2).白昼行婚礼。《新唐书·太宗二十一女传》:“初,主( 城阳公主 )之婚,帝使卜之,繇曰:‘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请昼昏则吉。’”
词语解释:昼绣  拼音:zhòu xiù
犹昼锦。《陈书·陈宝应传》:“起家临郡,兼昼绣之荣;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矧为昼绣之行,再领宵衣之寄。”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愿乞 瀘川 ,以为昼绣。”参见“ 昼锦 ”。
词语解释:昼锦  拼音:zhòu jǐn
《汉书·项籍传》载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屠 咸阳 。或劝其留居 关中 , 羽 见 秦 宫已毁,思归 江 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史记·项羽本纪》作“衣绣夜行”。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北史·毛鸿宾传》:“ 明帝 以 鸿宾 兄弟所定处多,乃改 北地郡 为 北雍州 , 鸿宾 为刺史。詔曰:‘此以昼锦荣卿也。’” 前蜀 贯休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诗:“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清 吴伟业 《项王庙》诗:“凄凉思昼锦,遗恨在 彭城 。”
词语解释:昼行  拼音:zhòu xíng
(1).古人以在本乡或旧地做官为衣锦昼行。昼行,谓白日行游,炫耀于人。《三国志·魏志·张既传》:“ 魏国 既建,为尚书,出为 雍州 刺史, 太祖 谓 既 曰:‘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唐 柳宗元 《谢赐时服表》:“裁缝而为衣服,固可昼行。” 宋 方岳 《秀锦楼赋》:“皇畀予以左竹兮,岂锦衣之昼行。”参见“ 昼锦 ”。
(2).白天行走或行路。《宋书·天文志一》:“日昼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强,故日长;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长。” 唐 张谓 《湖上对酒行》:“夜坐不厌湖上月,书行不厌湖上山。”《宋史·外国传六·于阗》:“上询以在路几时,去此几里。对曰:‘涉道一年,昼行暮息,不知里数。’”
词语解释:昼锦  拼音:zhòu jǐn
《汉书·项籍传》载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屠 咸阳 。或劝其留居 关中 , 羽 见 秦 宫已毁,思归 江 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史记·项羽本纪》作“衣绣夜行”。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北史·毛鸿宾传》:“ 明帝 以 鸿宾 兄弟所定处多,乃改 北地郡 为 北雍州 , 鸿宾 为刺史。詔曰:‘此以昼锦荣卿也。’” 前蜀 贯休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诗:“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清 吴伟业 《项王庙》诗:“凄凉思昼锦,遗恨在 彭城 。”
词语解释:昼寝  拼音:zhòu qǐn
白昼寝寐;午睡。《论语·公冶长》:“ 宰予 昼寝。” 唐 韩偓 《深院》诗:“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 竇旭 ﹞方昼寝,见一褐衣人立榻前,逡巡惶顾,似欲有言。” 郭沫若 《芍药及其它。〈下乡去〉三》:“礼堂里,总理遗像和遗嘱都已经撤消了。两名看守家具的卫兵,摆了两尊床,在那儿昼寝。”
词语解释:昼游  拼音:zhòu yóu
谓白昼行游,炫耀于人。《魏书·甄琛传》:“除征北将军、 定州 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北史·裴叔业传》:“伯父仪服诚为美丽,但恨不昼游耳。” 唐 苏颋 《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南宫夙拜罢,东道昼游初。”参见“ 昼锦 ”、“ 昼行 ”。
词语解释:昼晦  拼音:zhòu huì
白日光线昏暗。《楚辞·九歌·山鬼》:“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汉书·高帝纪上》:“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砂石,昼晦, 楚 军大乱,而 汉 王得与数十骑遁去。” 宋 苏轼 《太白词》之一:“雷闐闐,山昼晦。”
词语解释:昼扃  拼音:zhòu jiōng
谓门白昼关闭。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金柝夜击,和门昼扃。”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防泄堑夜塞,惧衝城昼扃。” 宋 郑刚中 《山斋赋》:“寂无人声,柴门昼扃。” 明 魏学洢 《茅檐赋》:“闉闍之北,酒帘之西,有扉昼扃,蛩吟鸟啼。”
词语解释:昼伏  拼音:zhòu fú
白天隐蔽不动。《山海经·北山经》:“﹝ 北嚣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乌……宵飞而昼伏。”《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 橐载而出 昭关 ,夜行而昼伏。” 宋 秦观 《奇兵策》:“依丛薄而昼伏,乘风雨而夜行。”
词语解释:昼冥  拼音:zhòu míng
白昼昏暗。《汉书·张敞传》:“月朓日蚀,昼冥宵光。” 颜师古 注:“冥,闇也。”《晋书·隐逸传·夏统》:“叱咤讙呼,雷电昼冥,集气长啸,沙尘烟起。” 唐 吕令则 《义井赋》:“色湛湛以天碧,嵌阴阴而昼冥。”
词语解释:昼接  拼音:zhòu jiē
见“ 昼日三接 ”。
词语解释:昼日三接  拼音:zhòu rì sān jiē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明 汪道昆 《高唐梦》:“载笔摛词,当筵授简,叨陪昼日三接。”亦省作“ 昼接 ”。 宋 王禹偁 《三黜赋》:“慕 康侯 之昼接兮,苟无所施徒锡尔而胡为?”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闻上》:“恭喜乔迁,兼承昼接,才薄望轻,恐无此事。”《清史稿·礼志十》:“驻 英 使臣 薛福成 奏陈:‘……顷闻驻京公使,以未蒙昼接,不无私议。’”
词语解释:昼见  拼音:zhòu jiàn
(1).白昼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郑安平 曰:‘臣里中有 张禄 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2).白昼看见。 北齐 刘昼 《新论·鄙名》:“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白昼出现。《韩诗外传》卷二:“夫日月之薄蚀,怪星之昼见,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尝有也。”《汉书·高后纪》:“六年春,星昼见。”
词语解释:昼晷  拼音:zhòu guǐ
指白昼的时间。 唐 韦应物 《夏至避暑北池》诗:“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宋史·窦贞固传》:“ 长兴 二年,改令昼试, 贞固 以昼晷短,难尽士材,復奏夜试。”
词语解释:昼光  拼音:zhòu guāng
经漫射或反射后的太阳光和天空光,与太阳光和人造光有区别
词语解释:昼食  拼音:zhòu shí
(1).午饭。《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饮鴆自杀……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慟左右。”《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支助 到第三日,约莫昼食时分,又踅进去,闪在槅子旁边隐着。”
(2).白天的饭食。 宋 王安石 《赠曾子固》诗:“宵牀连衾幬,昼食共粗糲。”
(3).白天日蚀。《南齐书·天文志上》:“夜食度远,与所当而同没;昼食度近,由非衝而得明。”
词语解释:昼居  拼音:zhòu jū
白天止息;白昼闲居。《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礼记·檀弓上》:“夫昼居於内,问其疾可也。”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四:“昼居不踰閾,夜行常秉烛。”
词语解释:昼时  拼音:zhòu shí
中午时分。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三:“清风朗日的春早, 莫斯科 天色已经非常和快,昼时而且很热了。”
词语解释:昼暑  拼音:zhòu shǔ
(1).中午燠热。 南朝 梁 王僧孺 《秋日愁居答孔主簿》诗:“首秋云物善,昼暑旦犹清。”
(2).白昼燠热。 宋 欧阳修 《笔说·夏日学书》:“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知自愧,但思所以寓心而消昼暑者,惟据案作字,殊不为劳。”
词语解释:昼攫  拼音:zhòu jué
犹言公开抢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添注卫经历》:“凡州佐、县佐以及驛丞仓巡之属,每一缺官,輒求代署,恣行昼攫,或宪访,或告发,则潜匿他方,诡云回籍。”
词语解释:昼分  拼音:zhòu fēn
日正中之时,即中午。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词语解释:昼色  拼音:zhòu sè
(1).谓在白昼呈现色彩。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德星夜映,庆云昼色。”
(2).犹日色。 唐 沉佺期 《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唐 张碧 《野田行》:“风昏昼色飞斜雨,寃骨千堆髑髏语。”
词语解释:昼夕  拼音:zhòu xī
日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行,十月, 女娇 生子 啟 , 啟 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唐 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诗:“采翠夺日月,照耀迷昼夕。” 唐 李贺 《相劝酒》诗:“ 羲和 骋六轡,昼夕不曾閒。”
词语解释:昼饭  拼音:zhòu fàn
午饭。《中国民谣资料·夜饭还是它》:“早饭大麦粥,昼饭麦粥大,夜饭还是它。”
词语解释:昼鸡  拼音:zhòu jī
白日鸡鸣声。 唐 唐彦谦 《第三溪》诗:“云沙有径縈寒烧,松屋无人闻昼鸡。”
词语解释:昼星  拼音:zhòu xīng
(1).白日出现星辰。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 郭况 ﹞错杂宝以饰臺榭……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日。里语曰:‘ 洛阳 多钱 郭氏 室,夜日昼星富无匹。’。”
(2).指白日的星辰。《南齐书·天文志上》:“难曰:‘日之夜蚀验於夜星之亡,昼蚀既尽,昼星何故反不见?’”
词语解释:昼暮  拼音:zhòu mù
日夜。
词语解释:昼荣  拼音:zhòu róng
白昼显示荣华显达。 明 沉鲸 《双珠记·弃官寻父》:“微行捷径,可知非衣锦昼荣。”参见“ 昼锦 ”、“ 昼行 ”。
词语解释:昼瞑  拼音:zhòu míng
白昼睡觉。瞑,通“ 眠 ”。《庄子·知北游》:“ 婀荷甘 与 神农 同学於 老龙吉 , 神农 隐几闔户昼瞑。”
词语解释:昼昃  拼音:zhòu zè
整天,从早到晚。昃,太阳偏西。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录尚书事到省表》:“臣自妄蒙异宠,轻荷殊爵,昼昃犹耸,夜艾方惊。”
词语解释:昼会  拼音:zhòu huì
古代朝会仪中白昼举行的宴会。《南齐书·礼志上》:“ 晋武帝 初,更定朝会仪,夜漏未尽十刻,庭燎起火……昼漏上三刻更出,百官奉寿酒,大饗作乐,谓之昼会。”
词语解释:昼日昼夜  拼音:zhòu rì zhòu yè
犹言日日夜夜;没日没夜。《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只为我的名声太大了,一到京,住在 承恩寺 ,就有许多人来求……昼日昼夜,打发不清。”
词语解释:昼伏夜行  拼音:zhòu fú yè xíng
白天隐伏,夜里行走。一种隐蔽行动。《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昼伏夜行,求謁 更始 妻子,奉还节传,因归乡里,为郡功曹。”《魏书·萧宝夤传》:“ 文荣 ( 华文荣 )与其从子 天龙 、 惠连 等三人,弃家将 宝夤 遁匿山涧,赁驴乘之,昼伏夜行, 景明 二年至 寿春 之 东城戍 。”《元史·张晋亨传》:“ 晋亨 跋涉险阻,昼伏夜行,仅免於难。” 陈毅 《寄友》诗:“风吹雨打露霑衣,昼伏夜行人迹稀。”参见“ 昼伏 ”。
词语解释:昼伏  拼音:zhòu fú
白天隐蔽不动。《山海经·北山经》:“﹝ 北嚣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乌……宵飞而昼伏。”《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 橐载而出 昭关 ,夜行而昼伏。” 宋 秦观 《奇兵策》:“依丛薄而昼伏,乘风雨而夜行。”
词语解释:昼度夜思  拼音:zhòu dù yè sī
日夜思量。《新唐书·李绛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又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
词语解释:昼想夜梦  拼音:zhòu xiǎng yè mèng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形所遇。”
(2).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六节:“彼其数十年来吞声饮泪、停辛佇苦、昼想夜梦之事业,一旦涌现於眼前,英雄快心,孰有过此者耶?”
词语解释:昼日三接  拼音:zhòu rì sān jiē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明 汪道昆 《高唐梦》:“载笔摛词,当筵授简,叨陪昼日三接。”亦省作“ 昼接 ”。 宋 王禹偁 《三黜赋》:“慕 康侯 之昼接兮,苟无所施徒锡尔而胡为?”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闻上》:“恭喜乔迁,兼承昼接,才薄望轻,恐无此事。”《清史稿·礼志十》:“驻 英 使臣 薛福成 奏陈:‘……顷闻驻京公使,以未蒙昼接,不无私议。’”
词语解释:昼乾夕惕  拼音:zhòu qián xī tì
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前蜀 杜光庭 《贺圣体渐痊愈表》:“昼乾夕惕,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忧軫而寒暄爽候。”
词语解释:昼馔  拼音:zhòu zhuàn
(1).安排白天的饭食。 唐 沉亚之 《栎阳县丞小厅壁记》:“﹝ 櫟阳 ﹞邑颇瘠于扰费,然而游宦客子……夕馆而昼饌,自宰臣簿尉,或不能支於给馈而宾去,尝悒悒不快。”
(2).指午饭。《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十一娘 ﹞供了早膳,復叫 青霞 操弓矢下山寻野味作昼饌。”
词语解释:昼警夕惕  拼音:zhòu jǐng xī tì
日夜警惕戒慎。 宋 沉括 《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参见“ 昼乾夕惕 ”。
词语解释:昼乾夕惕  拼音:zhòu qián xī tì
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前蜀 杜光庭 《贺圣体渐痊愈表》:“昼乾夕惕,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忧軫而寒暄爽候。”
词语解释:昼退  拼音:zhòu tuì
谓白昼时间缩减。《汉书·天文志》:“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
词语解释:昼进  拼音:zhòu jìn
谓白昼时间增加。《汉书·天文志》:“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
词语解释:昼盲  拼音:zhòu máng
(1).昼冥,白昼昏暗。《吕氏春秋·明理》:“有众日竝出,有昼盲,有霄见。” 高诱 注:“盲,冥也。” 陈奇猷 校释:“盲为冥之假字。”
(2).眼疾名。患者于光线暗弱时目能视物,而在白昼光线充足之际反不能见。
词语解释:昼阴夜阳  拼音:zhòu yīn yè yáng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词语解释:昼伏夜游  拼音:zhòu fú yè yóu
犹昼伏夜动。《隋书·高祖纪下》:“ 歷阳 广陵 ,窥覦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词语解释:昼哺  拼音:zhòu bǔ
午餐。《庄子·盗跖》:“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餔之膳。”
词语解释:昼宵  拼音:zhòu xiāo
白昼与黑夜。《淮南子·要略》:“其血气与雷霆风雨比类,其喜怒与昼宵寒暑竝明。” 高诱 注:“宵,夜。”
词语解释:昼吟宵哭  拼音:zhòu yín xiāo kū
昼夜哀叹、哭泣。《战国策·楚策一》:“﹝ 棼冒勃苏 ﹞于是赢粮潜行……七日而薄 秦 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词语解释:昼伏夜动  拼音:zhòu fú yè dòng
白天埋伏,夜晚活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