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铣上声 [juǎn,舒卷][xiǎn,少也][biǎn][juǎn][善恶,形词][chuǎn][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详注1][zhàn][shàn][xiǎn][踐也][niǎn zhǎn][miǎn,黾池][xiān][详注2]弿[chuǎn][同撰]


注1:蜓 音殄。《玉篇》蝘蜓。详蝘字注。蝘蜓,《集韵》或作𧍿。
注2:刬 《集韵》侧展切,音展。刈也。《苏轼·牛戬画诗》王师本不战,贼垒何足刬。笑指尘壁閒,此是老牛戬。
共21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显晦显号显位显阳显证显昭显没显庆
显现显赫显圣显贵显诛显彰显化显文
显出显荣显相显正显著显妣显老显志
显露显焕显道显然显默显明显人显得
显允显达显处显示显见显名显价显族
显亲显迹显发显设显考显宦显姓显报
显扬显德显戮显庸显耀显祖显教显功
显微显父显重显异显服显用显效显剧
显显显行显官显敞显光显涂显昂显任
显灵显家显大显豁显朝显地显擢显要

词语解释:显晦  拼音:xiǎn huì
(1).明与暗。《旧唐书·魏謩传》:“臣又闻,君如日焉,显晦之微,人皆瞻仰,照临之大,何以掩藏?”
(2).比喻仕宦与隐逸。《晋书·隐逸传论》:“君子之行殊涂,显晦之谓也。” 清 方文 《庐山访无可道人》诗之四:“跡虽分显晦,道不限穷通。”
词语解释:显现  拼音:xiǎn xiàn
显露;呈现。《坛经·机缘品》:“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萧军 《八月的乡村》十四:“ 李三弟 多发的前额,固执而单纯的在篝火辉映里,显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语解释:显出  拼音:xiǎn chū
显露出来。 鲁迅 《呐喊·白光》:“他坐下了,他们送上晚课来,脸上都显出小觑他的神色。”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各个男子对她也是显出同样的表情。”
词语解释:显露  拼音:xiǎn lù
(1).谓明白直截。《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寧放 朱浮 显露之奏,无匿 张胜 贷故之变。” 吕延济 注:“ 曹公 自言与 权 相厚,岂学 朱浮 明露进言於天子以论 权 非乎?”
(2).显出;表露。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四折:“快去点门外弓兵,不用鎗刀显露,则将暗器潜行。” 曹禺 《日出》第四幕:“ 白露 走到窗前,打开窗户,外面静悄悄的,对面房屋的轮廓,逐渐由黑暗中显露出来。”
词语解释:显允  拼音:xiǎn yǔn
(1).英明信诚。《诗·小雅·采芑》:“显允 方叔 ,伐鼓渊渊。” 孔颖达 疏:“显,明;允,信。”《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显允 陆生 ,於今尠儔。” 张铣 注:“言 机 有明信之德,於今少匹也。”
(2).显扬。允,语气助词。 汉 蔡邕 《朱公叔鼎铭》:“悉心臣事,用媚天子,显允其勋绩。”
词语解释:显亲  拼音:xiǎn qīn
谓使双亲荣显。《晋书·刘颂传》:“至於 三代 ,则并建明德,及兴王之显亲,列爵五等,开国承家,以藩屏帝室,延祚久长。”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谢赐御筵表》:“上以副陛下显亲之心,下以尽愚臣归美之志。”《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今日舅母合你岳母这一席正为我二老教子成名,你的显亲继志而设。”
词语解释:显扬  拼音:xiǎn yáng
(1).称扬;表彰。《礼记·祭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史记·律书》:“然身宠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
(2).显亲扬名。 唐 白居易 《为崔相陈情表》:“爵禄之荣,实有踰於同辈;显扬之命,独未及於先人。”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为人子孙者,亦宜知父祖善状,合要显扬,使得见於国史,以称为人后嗣之义。”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君本读书,当以显扬自许。兹甘儕市侩,愿终身浮沉耶?”
(3).显耀;显示。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今日他要显扬本事,因就打算利用这政治常识,先来判断一下目前这种紊乱的经济情况,其趋势究竟如何。”
词语解释:显微  拼音:xiǎn wēi
显著和隐微。 明 李东阳 《泉斋说》:“后人论道者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聆言语,贵思维,孝感曾无间显微。”
词语解释:显显  拼音:xiǎn xiǎn
鲜明貌。《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郑玄 笺:“显,光也……王有光光之善德。”《晋书·皇甫谧传》:“故能弃外亲之华,通内道之真,去显显之明路,入昧昧之埃尘。”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追思前后所歷,显显在目。”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大家一看,原来刚才她紧靠在门扇上看 李德堂 打算盘的时候,把‘竹条沟’三个粉笔字痕,显显的印在她蓝布衫上了。”
词语解释:显灵  拼音:xiǎn líng
迷信指神鬼现出形象,发出声响或使人感到威力。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此必 三姑 显灵。”《花月痕》第四八回:“到了半夜, 九妹 便自勒死。 月印 将尸弃在 雨花臺 下,不准人埋。这夜显灵,救了 荷生 、 采秋 性命。” 田汉 《湖上的悲剧》:“一个美丽的女人死了之后,在湖边的庄子里显灵,这倒很有趣。”
词语解释:显号  拼音:xiǎn hào
显贵的名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终则遗显号於后世,传土地於子孙。”《隋书·经籍志一》:“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词语解释:显赫  拼音:xiǎn hè
(1).权势盛大显著。《后汉书·窦融传》:“权贵显赫,倾动京都。” 明 夏完淳 《周公论》:“进有显赫之形,退有难解之迹。” 沙汀 《祖父的故事·消遣》:“大哥是有名的哥老头目,曾经显赫一时,但在十年前被驻军用通匪的罪名枪毙了,还查封了财产。”
(2).指显贵势大的地位。 宋 梅尧臣 《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诗:“我朝累得人,无不陞显赫。”
(3).气势庄严宏伟。 清 赵翼 《大石佛歌》:“尔后踵袭遂流播,土木庄严日显赫。”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再往南就是大雄宝殿,有高起的石砌甬道通到古老而显赫的寺门。”
词语解释:显荣  拼音:xiǎn róng
(1).显赫荣耀。多指仕宦。《楚辞·九辩》:“ 太公 九十乃显荣兮,诚未过其匹合。” 王逸 注:“ 吕尚 耆老,然后贵也。” 唐 元结 《喻友》:“人生不方正忠信以显荣,则介洁静和以终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松圃 诗才清絶,不慕显荣。”
(2).指显学。显赫的学派。《吕氏春秋·务大》:“ 孔 墨 欲行大道於世而不成,既足以成显荣矣。”
(3).兴旺繁荣。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上》:“故治安不可以虚成也,显荣不可以虚得也。”
词语解释:显焕  拼音:xiǎn huàn
犹显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门馆清肃,甲第显焕。”《孽海花》第二回:“如今那 圆嶠巷 的 金雯青 ,也中了状元了,好不显焕!”
词语解释:显达  拼音:xiǎn dá
(1).显赫闻达。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士贵雅材而慎兴,不因高据以显达。”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显达之同年,可以不知;落寞之同年,不可以不知。”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他不求显达,不求富贵,书并不是他的干禄的工具。”
(2).指显赫闻达的人。 清 俞正燮 《颐正堂文序》:“古之显达多有文采,辨命之论,谈盖偶中。”
词语解释:显迹  拼音:xiǎn jì
(1).美善的德行。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君侯忘圣贤之显迹,述鄙宗之过言,窃以为未之思也。”《后汉书·循吏传序》:“今缀集殊闻显迹,以为《循吏篇》云。”
(2).显现迹象。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 观世音 像率作妇人,故人间显迹梦兆,无復男子相者。”
(3).明显的迹象。《明律·名例一·处决判军》:“显迹证佐明白。”
(1).确凿的证据。《元典章·户部七·格前追徵钱粮禀例》:“失陷短少,虽经体覆,若无明白显跡,合无依例追徵。”
(2).显赫的业迹。指功名。 明 沉璟 《刘文龙传奇·赛红娘》:“我儿离家去求显跡,爹爹赠与你盘缠费。”
词语解释:显德  拼音:xiǎn dé
(1).谓显明的美德。《书·文侯之命》:“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孔 传:“当简核汝所任,忧治汝都鄙之人,人和政治,则汝显用有德之功成矣。”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2).指有显德者。《墨子·非命下》:“恶乎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
词语解释:显父  拼音:xiǎn fù
德高望重的长者。《诗·大雅·韩奕》:“显父饯之,清酒百壶。” 毛 传:“显父,有显德者也。” 孔颖达 疏:“父者,丈夫之称,以有显德,故称显父。”《逸周书·成开》:“显父登德,德降为则,则信民寧。”
词语解释:显行  拼音:xiǎn xíng
(1).光耀地运行。《楚辞·九辩》:“愿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
(2).公开行动。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凡盗贼、姦淫、羣饮为过恶者,白昼不敢显行也。”
词语解释:显家  拼音:xiǎn jiā
望族;显赫的家族。《新唐书·郑善果传》:“ 郑善果 , 郑州 滎泽 人。祖在 魏 为显家。”
词语解释:显位  拼音:xiǎn wèi
高位。 汉 刘向 《新序·节士》:“虽有铁鉞汤鑊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南史·张种传》:“ 种 仁恕寡欲,虽歷显位,家产屡空。” 宋 司马光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侄良富》诗:“力学致显位,拖玉簪华冠。”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十一:“ 晋 人重容观,以故负美貌,能清言,即雍容至显位。”
词语解释:显圣  拼音:xiǎn shèng
迷信指神圣的人物死后显灵。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那哭的莫不是山中老树怪,潭底毒龙精?敢便待显圣通灵,只俺个道高的鬼神敬。”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济颠化缘疏》:“ 济颠 乃圣僧, 宋 时累显圣於吾 杭 湖山间,至今相传之事甚众。”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潭里的 青龙大王 ,这一向时常显圣。”
词语解释:显相  拼音:xiǎn xiāng
谓有名望的公卿诸侯参加助祭。《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郑玄 笺:“显,光也,见也……诸侯有光明著见之德者来助祭。” 朱熹 集传:“显,明;相,助也。” 宋 苏辙 《代张公谢南郊加恩表》:“上自股肱之列,下同筦库之微。嘉其显相之勤,録其骏奔之助。” 明 宋濂 《代祀高丽国山川记》:“某日甲子,为坛三成於南门外,摄行祀事。其国王 王顓 暨诸陪臣先后骏奔,以竭显相之义。”
词语解释:显道  拼音:xiǎn dào
谓明确的道义准则。《书·泰誓下》:“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孔 传:“言天有明道,其义类惟明;言王所宜法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而领解适同是科,宰邑仍邻旧治,天有显道,忠义之士足以劝己。”
词语解释:显处  拼音:xiǎn chǔ
显要的地位。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凡人皆欲自达,僕先得显处,才不能踰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僕宜也。”
词语解释:显发  拼音:xiǎn fā
显彰阐发。 宋 叶适 《信州重修学记》:“道之凝聚显发,此最其盛者。”
词语解释:显戮  拼音:xiǎn lù
亦作“ 显僇 ”。
(1).明正典刑,陈尸示众。僇,通“ 戮 ”。《书·泰誓下》:“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明史·熊廷弼传》:“ 廷弼 以长繫待决之人,屈曲则生,抗违则死,乃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 明 陆树声 《长水日抄》:“然观 斯 ( 李斯 )穷时,有感於仓鼠之言,则其志专在利禄,卒之无益于 秦 ,而身婴显僇,可以见专利禄之足以杀身若此。”
(2).泛指处死,加罪而死。 晋 潘岳 《西征赋》:“加显戮於储贰,絶肌肤而不顾。”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君奴不谨,盗银三饼,即日显戮,以银相偿,觉视,则奴死银在矣。”
词语解释:显重  拼音:xiǎn zhòng
(1).重视,尊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入 秦 , 秦王 与 应侯 必显重以示天下。”
(2).位高势重。《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卿父劝吾协同 曹公 ,絶婚 公路 ;吾今所求无一获,而卿父子并显重,为卿所卖耳!”
词语解释:显官  拼音:xiǎn guān
达官;高官。《后汉书·袁安传》:“ 逢 弟 隗 ,少歷显官,先 逢 为三公。”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为之,盖少习其业,而熟於朝廷臺阁之仪。”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我都中人,向随显官服役到此。”
词语解释:显大  拼音:xiǎn dà
显达。 宋 苏舜钦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族间譁然,以谓 韩 氏世不甚显大,而上有亲老且严。”
词语解释:显阳  拼音:xiǎn yáng
(1).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於前则 宣明 、 显阳 , 顺德 、 崇礼 ,重闈洞出。” 张载 注:“ 宣明门 前 显阳门 。”
(2).宫殿名。《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敬勤 显阳 ,肃恭 崇宪 。” 李善 注:“宫曰 崇宪 ,太后居 显阳殿 。”
词语解释:显贵  拼音:xiǎn guì
(1).显达尊贵。《史记·儒林列传》:“诸 齐 人以《诗》显贵,皆 固 ( 辕固生 )之弟子也。”《陈书·袁敬传》:“家世显贵,貲产充积。”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我们不要忘记,其中显贵的人也免不了有幸运造成的。”
(2).指显达尊贵的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近在议曹,共平章百官秩禄,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 清 周亮工 《题蕉堂索句图》:“抚今追昔,嘆息久之。记一显贵见此图,讶然曰:‘堂岂宜蕉名?’”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鱼饵·论坛·阵地〉》:“以名流显贵和美女明星的玉照为主要内容。”
词语解释:显正  拼音:xiǎn zhèng
显扬纯正。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名辩思潮的批判》:“ 荀子 在这种反诡辩的潮流当中,他除破邪之外,也很想做些显正的工夫……他要把走错了路的名辩挽回到纯正的‘正名’的要求上来。”
词语解释:显然  拼音:xiǎn rán
(1).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 綺季 之跡,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因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四库全书总目·经一·周易正义》:“如斯之类,皆显然偏袒。” 巴金 《寒夜》二:“她正张大眼睛向四处看。显然她是在找寻他。”
(2).公开显露貌。《国语·吴语》:“寡君 勾践 ,使下臣 郢 ,不敢显然布币行礼。” 韦昭 注:“显,犹公露也。”
词语解释:显示  拼音:xiǎn shì
(1).明显地告知;明显地表示。 汉 刘向 《列女传·梁寡高行》:“不受 梁 聘,劓鼻刑身,君子高之,显示后人。”《汉书·匡衡传》:“以此显示众庶,名流於世。” 宋 叶适 《上殿札子》:“若流涕行诛,显示决絶,而国信所藏,典故具在,亦恐天下之大义,未足以易有司之常守。”
(2).显现。 柔石 《死猫》:“一息,他又轻叫:‘神爷,显示罢--。’”
词语解释:显设  拼音:xiǎn shè
(1).犹显用。重用。《荀子·君道》:“能羣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 王先谦 集解:“设,用也。显设人,犹言显用人。”
(2).显著光大。 明 王廷相 《慎言·作圣》:“天下之变故,其聚也不可犯,其散也不可一,其来也不可豫,其去也不可逐,其显设也不可跡,其倚伏也不可究。”
词语解释:显庸  拼音:xiǎn yōng
(1).显明;显著。庸,通“ 融 ”。《国语·周语中》:“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 俞樾 《群经平议·春秋外传国语一》:“显,明也,庸,读为融。《郑语》‘命之曰祝融。’ 韦 解曰:‘融,明也。’下文:‘穀洛鬭章,显融昭明。’彼作融者,正字,此作庸者,叚字。”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二》:“今皇帝创制,显庸运世以礼。”
(2).明显的功劳。《新唐书·韩愈传》:“东巡 泰山 ,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使永永年服我成烈。”
(3).犹显用。 明 李东阳 《寿冢宰尹公序》:“然早仕者多不至显庸,晚达者不能无日暮途远之嘆。”
词语解释:显异  拼音:xiǎn yì
(1).谓有显明的差异。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汉 尊 武 ( 苏武 )以为典属国,显异於他臣也。”《汉书·楚孝王刘嚣传》:“夫行纯茂而不显异,则有国者何勗哉?”
(2).显现的奇异现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 彭蠡 小龙,显异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
词语解释:显敞  拼音:xiǎn chǎng
豁亮宽敞。 汉 王粲 《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奔那伐弹那国》:“庭宇显敞,臺阁崇高。” 钱锺书 《围城》七:“ 汪 家的客堂很显敞,砖地上铺了席,红木做的老式桌椅,大方结实。”
词语解释:显豁  拼音:xiǎn huò
(1).显明而通达。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唯有君子心,显豁知幽抱。”
(2).显著清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后面虽看不见面貌,那个雪白的颈项,却是很显豁的。” 邹韬奋 《萍踪忆语》十八:“它能利用极流利畅达的文体和显豁明了的编法,把世界的新闻写成编成极易读的材料。”
(3).犹开阔。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其院东西显豁,直亘大川,端门洞闢,正与旭日相迓。”《人民文学》1977年第6期:“他的作品意境显豁,语言明白,却有种使人吟味再三的力量,这是由于思想深刻所致。”
(4).出风头;显摆。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你得了斗来大黄金印一颗,为元帅,佐山河,倒大来显豁。”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莫不灵堂前要显豁。”
词语解释:显证  拼音:xiǎn zhèng
明证。 南朝 梁武帝 《会三教》诗:“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自有,有这红褡膊,不是显证?”《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但那娘家是个大族,又事体虽弄得大有形迹,没有显证,决杀不得。”
词语解释:显诛  拼音:xiǎn zhū
公开诛戮。《后汉书·袁安传》:“ 安 乃劾 景 擅发边兵,惊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輒承 景 檄,当伏显诛。”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戎释我徒,显诛我帅,以生易死,畴克不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用沥血鸣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为三世之瘖,即漏显诛,难逋阴罚。”
词语解释:显著  拼音:xiǎn zhù
亦作“ 显箸 ”。
(1).显扬昭著。《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箸纲纪。” 唐 韩愈 《复志赋》:“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元史·儒学传序》:“ 元 兴百年,上自朝廷内外名宦之臣,下及山林布衣之士,以通经能文显著当世者,彬彬焉众矣。”
(2).非常明显。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其事皆始於纤微,终於显著。”《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受 苗青 夜赂之金,曲为掩饰,而赃跡显著。”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 天津 报馆不断给我们写信,说我们的东西登出后,捐款怎样显著地踊跃起来。”
(3).显露;炫耀。 宋 储泳 《祛疑说》:“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至于寒暑之代谢,日星之运行,雷电风雨之倏变倏化,非鬼神之显著者乎?”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帝亦不懌,諭姥今后悉如前,无矜张显著。”
词语解释:显默  拼音:xiǎn mò
(1).显达与默默无闻。谓出仕与隐居。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宋 曾巩 《隆中》诗:“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2).显明与玄奥。《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若乃交神圯上,道契 商 洛 。显默之际,窅然难究。” 张铣 注:“筹策明默,窅然深远,难以究探也。”
词语解释:显见  拼音:xiǎn jiàn
呈现;显露。《汉书·礼乐志》:“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颜师古 注:“谓彰著而为行列也。”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生出诸相,变化无穷。不假言语,自然显见。”
可以明显地看出。《管子·明法》:“明主之道,卑贱不待尊贵而见,大臣不因左右而进。百官条通,羣臣显见。” 宋 苏轼 《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即多得度牒,应係别人地分,例皆靳惜不与,显见全然不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忽又转念:我此刻代他办正经事,如何暗地里调笑他,显见得是轻薄了。”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他显见是一个勤勉的人。”
词语解释:显考  拼音:xiǎn kǎo
(1).古代称高祖。《礼记·祭法》:“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 孔颖达 疏:“曰显考庙者,高祖也。显,明。高祖居四庙最上,故以高祖目之。”
(2).古代对亡父的美称。 元 以后专称亡父为显考。《书·康诰》:“惟乃丕显考 文王 ,克明德慎罚。” 孔 传:“惟汝大明父 文王 能显用俊德,慎去刑罚,以为教育。”《文选·曹植〈王仲宣诔〉》:“伊君显考,弈叶佐时。” 李周翰 注:“考,父也。”按, 清 徐乾学 《读礼通考·神主》:“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 元 大德 朝始詔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
词语解释:显耀  拼音:xiǎn yào
(1).显摆炫耀。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 羲和 显耀,乘清氛;赫炎溥畅,融大钧。”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四折:“ 胡敬德 显耀英雄, 单雄信 有志无功。”
(2).显赫荣耀。《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是日, 周泰 大醉。 权 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所以此时只管见公子这等珊瑚其顶,孔雀其翎,猱狮其补,显耀非常的去干功名。”
词语解释:显服  拼音:xiǎn fú
官服。借指官爵。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畴咨羣后,改授显服,屯骑是抚,雍容皇甸。” 宋 王安石 《朝奉郎守殿中丞前知兴元府成固县杨公墓志铭》:“王以家朝,相随内属,有子有姓,尚多显服。”
词语解释:显光  拼音:xiǎn guāng
灿烂的光辉。《史记·三王世家》:“人之好德,克明显光。”
词语解释:显朝  拼音:xiǎn cháo
旧时对朝廷的敬称。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显朝惟清,王道遐均。”
词语解释:显昭  拼音:xiǎn zhāo
(1).使显扬昭著。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 董仲舒 终身不问家事, 景君明 经年不出户庭,得鋭精其学而显昭其业者,家富也。”
(2).指有显著德才的人。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褒神》:“史 伯 以 幽王 弃高明显昭,而好谗慝暗昧,近顽嚣穷固,黜太子以怒 西戎 、 申 、 繒 ,於彼以取其必弊焉可也。”
词语解释:显彰  拼音:xiǎn zhāng
亦作“ 显章 ”。
(1).显明彰著。章,通“ 彰 ”。《史记·太史公自序》:“不背 柯 盟, 桓公 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篤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
(2).使显明彰著。《后汉书·祭遵传》:“论叙众功,详案《謚法》,以礼成之。显章国家篤古之制,为后嗣法。”《宋书·裴松之传》:“庶可以防遏无徵,显彰茂实,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 宋 曾巩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校书郎 王安石 又序其诗,惟所必显章於墓道之左者,其辞不立。”
词语解释:显妣  拼音:xiǎn bǐ
旧时对亡母的美称。 汉 王粲 《思亲为潘文则作》诗:“穆穆显妣,德音徽止。”
词语解释:显明  拼音:xiǎn míng
(1).光明高尚;贤明。《荀子·成相》:“ 许由 、 善卷 ,重义轻利,行显明。”《韩非子·说疑》:“如此臣者,虽当昏乱之主尚可致功,况於显明之主乎?此谓霸王之佐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灵仲子》:“颂曰: 齐灵仲子 ,仁智显明。”
(2).表明;清楚地显示出来。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以此观之,天灾之应过而至也,异之显明可畏也。”《南史·庾悦传》:“若赫然发愤,显明法宪,陛下便可闲卧紫闥无復一事也。”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由后之説,自 培根 创学, 欧 人进化以来,于是人之为物,其聪明智虑,始得显明其在万物之上。”
(3).鲜明;明亮。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羣邪殄夷,大道显明。” 宋 范仲淹 《邠州建学记》:“广厦高轩,处之显明;士人洋洋,其来如归。”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四·十二生肖》:“午为阳极,显明刚健。”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色彩近者显明而远者暗淡。”
(4).指日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王冰 注:“日出谓之显明。”
词语解释:显名  拼音:xiǎn míng
(1).显耀的名声。《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且夫救 鲁 ,显名也;伐 齐 ,大利也。” 明 刘基 《郁离子·鲁般》:“甚矣,仁义之莫彊於天下也,五伯假之而犹足以维天下,而获天下之显名。”
(2).显扬名声;名声显扬。《管子·轻重丁》:“是民上则无功显名于百姓也,功立而名成。”《后汉书·宣秉传》:“少修高节,显名三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詔滨 河 郡国,置 河 堤员吏,如 西京 旧制。 景 由是显名。”
词语解释:显宦  拼音:xiǎn huàn
高官;达官。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宰相问生事》:“今 贾君 名在第一,则其学不问可知,其为显宦,则又不问可知。”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恭喜老爷,你为输餉助边的事,封了极大的官职,连盛价 闕忠 ,也做了显宦了。” 郭沫若 《断断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 王茂荫 是做到卿贰之职的显宦。”
词语解释:显祖  拼音:xiǎn zǔ
旧时对祖先的美称。《书·文侯之命》:“父 义和 ,汝克绍乃显祖。”《晋书·乐志上》:“皇皇显祖,翼世佐时。” 明 何景明 《述归赋》:“ 有申氏 之遗封兮,吾显祖乃肇家。”
词语解释:显用  拼音:xiǎn yòng
犹重用。《后汉书·张玄传》:“解天下之倒县,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 边章 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后汉书·杨震传》:“宰司辟召,承望旨意,招来海内贪污之人,受其货赂,至有臧錮弃世之徒復得显用。”
词语解释:显涂  拼音:xiǎn tú
显赫的仕途。涂,同“ 途 ”。 宋 苏舜钦 《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宅》诗:“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
词语解释:显地  拼音:xiǎn dì
显要的地位。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及公中第,即又孜孜指导进取,果岁继捷,皆籍于显地。”
词语解释:显没  拼音:xiǎn méi
犹进退。 汉 刘向 《列仙传·马丹》:“ 马丹 官 晋 ,与时污隆,事 文 去 献 ,显没不穷。”
词语解释:显化  拼音:xiǎn huà
指神灵显现化身。《水浒传》第四二回:“想是此间神圣最灵,显化如此,只是不知是何神明?”《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忽然水内有牛一头见,浑身金色。后水退,其牛随行至北山,不知去向。鬨动 杭州 市上之人,皆以为显化。所以建立一寺,名曰 金牛寺 。” 清 方文 《炭妇港》诗:“世传 许旌扬 ,显化在 江 楚 。” 郑振铎 《蝴蝶的文学》六:“蝶在我们东方,又常被视为人的鬼魂的显化。”
词语解释:显老  拼音:xiǎn lǎo
显示出年龄上、体力上或精神上的衰老特点
词语解释:显人  拼音:xiǎn rén
有名声的人。《墨子·所染》:“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 舜 、 禹 、 汤 、 武王 )者。” 唐 韩愈 《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 杜 氏大家,世有显人。承继绵绵,以及公身。” 明 宋濂 《无尽灯禅师行业碑铭》:“师勉以忠孝,迄能为国宣劳,为时显人。”
词语解释:显价  拼音:xiǎn jià
谓显出其身价。 三国 魏 应璩 《荐和虑则笺》:“令夜光之璧,显价于 和氏 之肆;千里之足,定功于 伯乐 之庭。”
词语解释:显姓  拼音:xiǎn xìng
显赫的姓氏;望族。 唐 韩愈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 裴 为显姓,入 唐 尤盛,支分族离,各为大家。”
词语解释:显教  拼音:xiǎn jiào
能以语言文字阐明佛教教义的教派。与密教相对而言。天台、华严、净土诸宗属显教。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三·唐京师满月》:“次一法轮者,即显教也,以 摩腾 为始祖焉。”
词语解释:显效  拼音:xiǎn xiào
(1).显著的功效。《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其显效未詶,名籍未立者,大鸿臚趣上,朕将差而録之。” 唐 罗隐 《自贻》诗:“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朝廷藉不吾以宜,且自赞以植显效,醻天下属己之意。”
(2).显示效果。如:这种农药显效快,毒性低。
词语解释:显昂  拼音:xiǎn áng
显扬崇高。《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后人有诗赞曰: 清河 崔琰 ,天性坚刚;虬髯虎目,铁石心肠;奸邪辟易,声节显昂;忠於 汉 主,千古名扬!”
词语解释:显擢  拼音:xiǎn zhuó
显耀地擢升。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 淮阴 显擢,而庸隶悒懊以疾其超。” 清 刘大櫆 《祭顺天府丞余公文》:“终焉显擢,天子动容。”
词语解释:显庆  拼音:xiǎn qìng
谓显著的吉庆征兆。《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
词语解释:显文  拼音:xiǎn wén
指浅显明白的文章。 汉 王充 《论衡·书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
词语解释:显志  拼音:xiǎn zhì
谓表明其志向。《文选·傅毅〈舞赋〉》:“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 吕延济 注:“脩整仪容,端理节操,以明其志。”
词语解释:显得  拼音:xiǎn de
表现出某种情形。 元 胡祗遹 《快活三过朝天子·赏春》曲:“梨花白雪飘,杏艷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水浒传》第四十回:“知府道:‘通判如不信时,就教观看家书,显得下官不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他﹞剃光了头,打了一条油鬆辫子,越显得光华夺目。”《〈艾青诗选〉自序》:“ 周恩来 同志从浓荫覆盖的高高的石阶上健步下来,穿一身浅灰色的洋布干部服,显得非常整洁。”
词语解释:显族  拼音:xiǎn zú
有声望的世家大族。《金史·耶律涂山传》:“ 耶律涂山 系出 遥輦氏 ,在 辽 世为显族。”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 武则天 的父亲是木材商人,伯父是大地主。家财虽多,但不是显族。”
词语解释:显报  拼音:xiǎn bào
佛教语。显明的因果报应。《晋书·孙楚传》:“北面称臣,伏听告策,则世祚 江 表,永为 魏 藩,丰功显报,隆於今日矣。” 唐 罗隐 《寄大理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两个亲随的掌家 刘锦衣 、 苏都督 同时刴成两段,依我论将起来,这也就是天理显报了。”
词语解释:显功  拼音:xiǎn gōng
(1).彰显功勋。《史记·三王世家》:“陛下奉承天统,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絶。”《汉书·平帝纪赞》:“ 孝平 之世,政自 莽 出,褒善显功,以自尊盛。”
(2).指有显著功勋的人。《后汉书·崔駰传》:“乃将鏤玄珪,册显功,铭 昆吾 之冶,勒 景 襄 之钟。”
词语解释:显剧  拼音:xiǎn jù
谓显赫盛大。《新唐书·李让夷传》:“ 让夷 廉介不妄交,位虽显剧,以俭约自将,为世咨美。”
词语解释:显任  拼音:xiǎn rèn
显要的职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同父论曹瞒之非》:“ 赵 、 张 、 马超 之属为爪牙, 刘巴 、 彭羕 之流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词语解释:显要  拼音:xiǎn yào
(1).显赫要位。《晋书·诸葛恢传》:“于时 王氏 为将军,而 恢 兄弟及 颜含 并居显要。”《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 侃 ( 李侃 )既死,虽 侃 之宗亲居显要者,絶不相闻。”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本是个显要龙图职,怎伴着烟月鬼狐缠。”
(2).指身居高位、权势显赫的人。
(3).显眼重要。 陈涌 《〈奇异的书简〉序》:“他们不是应该得到真实的反映,他们不是应该在文学上占有显要的地位么?”《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光荣榜就贴在宣传栏显要的位置上。”
共21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