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晻霭 拼音:ǎn ǎi
昏暗的云气。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靄中,疑有白玉臺。” 宋 范成大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靄望 蓬莱 。”
荫蔽貌;重迭貌。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山泽晻靄,松竹参差。” 宋 王安石 《我所思寄黄吉甫》诗:“像图 释迦 祠 老子 ,臺殿晻靄相重累。” 清 钱谦益 《聊且园记》:“老树攫拏,茂林晻靄。”词语解释:晻暧 拼音:ǎn ài
(1).昏暗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宵蔼蔼而晻曖。” 张铣 注:“晻曖,暝色。” 唐 温庭筠 《苦楝花》诗:“晻曖迷青琐,氤氲向画图。” 郁达夫 《杭州小历纪程》:“午后五时,赶到 三郎庙 江边,正夕阳晻暧,萧条垂暮的时候。”
(2).盛貌。 南朝 梁武帝 《朝云曲》:“张乐阳臺歌上謁,如寝如兴芳晻曖。” 宋 苏辙 《次韵和人咏酴醿》:“已怜正发香晻曖,犹爱未开光的皪。” 明 张煌言 《梅岑山居诗引》:“振锡名山,玄风晻曖。”
掩映。 唐 张怀瓘 《书断·王献之》:“ 子敬 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浄可爱。 子敬 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晻曖斐亹,极有妙势。”词语解释:晻蔼 拼音:ǎn ǎi
(1).阴暗。《楚辞·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鸞之啾啾。” 洪兴祖 补注:“晻蔼,暗也,冥也。晻,乌感切。”《宋书·谢灵运传》:“冒沉云之晻蔼,迎素雪之纷飞。”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三女冈》:“嬋娟夜月照,晻蔼朝雾平。”
(2).盛貌。《文选·曹植〈王仲宣诔〉》:“荣曜当世,芳风晻蔼。” 吕延济 注:“晻蔼,盛貌。” 宋 王安石 《寄曾子固》诗:“峯峦碧参差,木树青晻蔼。”词语解释:晻晻 拼音:ǎn ǎn
(1).黑暗貌;昏暗貌。 汉 蔡邕 《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其夕三更中,復闻一人扣户云:‘ 范帅 来!’未应已进……从者唯三人,衣色黑晻晻不可别。”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霏霏渠门色,晻晻制巖光。”
(2).暗中,无形之中。《世说新语·识鉴》“ 王夷甫 亦叹云:‘公闇与道合。’” 刘孝标 注引 晋 袁宏 《名士传》:“ 王夷甫 叹 涛 ‘晻晻为与道合,其深不可测。’”
(3).抑郁貌。《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而自頽。” 洪兴祖 补注:“晻,乌感切。”
(1).日无光。《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孰契契而委栋兮,日晻晻而下頽。” 洪兴祖 补注:“晻音奄,日无光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2).迅速貌。《楚辞·九辩》:“岁忽而遒尽兮。” 汉 王逸 注:“时去晻晻,若騖驰也。”词语解释:晻澹 拼音:ǎn dàn
亦作“ 晻淡 ”。 暗淡;不鲜明。 唐 岑参 《天山雪送萧沼归京》诗:“晻澹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一本作“ 晻靄 ”。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之一:“依稀旧妆服,晻淡昔容仪。”词语解释:晻淡 拼音:ǎn dàn
见“ 晻澹 ”。
词语解释:晻澹 拼音:ǎn dàn
亦作“ 晻淡 ”。 暗淡;不鲜明。 唐 岑参 《天山雪送萧沼归京》诗:“晻澹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一本作“ 晻靄 ”。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之一:“依稀旧妆服,晻淡昔容仪。”词语解释:晻冉 拼音:ǎn rǎn
迅速消逝。 清 黄景仁 《和容甫》之三:“盛时忽晻冉,逝矣摧肝肠。”词语解释:晻映 拼音:ǎn yìng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南朝 宋 鲍照 《与谢尚书庄三连句》:“晻映晨物綵,连绵夕羽兴。”一本作“ 掩映 ”。词语解释:晻昧 拼音:ǎn mèi
(1).昏暗不明。《汉书·元帝纪》:“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 颜师古 注:“晻与暗同,又音乌感反。” 唐 戴君孚 《广异记·朱敖》:“黑云腾踊,中掣火电,须臾晻昧,骤雨如泻。”
(2).指义理幽晦不明。 章炳麟 《訄书·订孔》:“《论语》者晻昧,《三朝记》与诸告飭通论,多自触击也。”
(3).不光明正大;不光明磊落。《汉书·杨恽传》:“ 惲 ,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太学白金》:“天知谅清贫,阴有大赐,然晻昧之物,终不敢当。”
(4).愚昧。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首恶鬱没,晻昧昭晣。”
(5).指愚昧之人。《汉书·谷永传》:“忽天地之明戒,听晻昧之瞽説。”
(6).埋没,湮没。《汉书·艺文志》:“ 汉 兴有 仓公 ,今其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词语解释:晻暮
日暮昏暗词语解释:晻曶 拼音:ǎn hū
见“ 晻忽 ”。
词语解释:晻忽 拼音:ǎn hū
亦作“ 晻曶 ”。 迅速,突然。《隶释·汉敦煌长史武班碑》:“昊天上帝,降兹鞠凶,晻忽徂逝。”《隶释·汉平舆令薛君碑》:“旻天不弔……晻曶薨徂。”词语解释:晻曀 拼音:ǎn yì
阴暗无光。《楚辞·远游》:“旹晻曀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一本作“ 曖曃 ”。 洪兴祖 补注:“晻,乌感切,日无光也。曀,於计切,阴而风为曀。” 明 姚希孟 《日昇月恒赋》:“自晻曀而晃耀,又靉靆而玲瓏。”词语解释:晻濭 拼音:ǎn ǎi
云气阴暗貌。《汉书·礼乐志》:“露夜零,昼晻濭。” 颜师古 注:“晻音乌感反,濭音蔼。晻濭,云气之貌。”词语解释:晻世 拼音:ǎn shì
昏暗无道之世。《荀子·不苟》:“是姦人将以盗名於晻世者也,险莫大焉。”词语解释:晻忽 拼音:ǎn hū
亦作“ 晻曶 ”。 迅速,突然。《隶释·汉敦煌长史武班碑》:“昊天上帝,降兹鞠凶,晻忽徂逝。”《隶释·汉平舆令薛君碑》:“旻天不弔……晻曶薨徂。”词语解释:晻翳 拼音:ǎn yì
掩翳,遮蔽貌。 汉 王逸 《九思·遭厄》:“云霓纷兮晻翳,参辰回兮颠倒。”词语解释:晻郁 拼音:ǎn yù
隆盛貌。 宋 叶适 《南安军三先生祠堂记》:“然则三君子亦何以过诸大儒哉?盖道之所以晻鬱於后者,天与人殊而人与己殊,道非其道而学非其学也。”词语解释:晻薆 拼音:ǎn ài
香气馥郁。薆,通“ 馤 ”。词语解释:晻黮 拼音:ǎn dǎn
昏暗貌。《楚辞·远游》“旹曖曃其曭莽兮” 汉 王逸 注:“日月晻黮而无光也。”词语解释:晻然 拼音:ǎn rán
昏暗不明貌。《汉书·杜邺传》:“当拜之日,晻然日食。”
相重、相合貌。《荀子·儒效》:“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词语解释:晻莫 拼音:ǎn mò
日暮昏暗貌。莫,“ 暮 ”的古字。《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列女传·班女倢伃》作“奄莫”。词语解释:晻霮 拼音:ǎn dàn
阴暗貌。 唐 谢偃 《高松赋》:“结晻霮之愁云,黯苍茫之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