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首字词组
暄妍暄寒暄浊暄气暄煦暄红暄腾 
暄风暄和暄燠暄新暄肿暄霁暄热 
暄凉暄暖暄明暄席暄美暄萋  

词语解释:暄妍  拼音:xuān yán
天气暖和,景色明媚。 南朝 宋 鲍照 《春羁》诗:“暄妍正在兹,摧抑多嗟思。” 元 许有孚 《摸鱼子》词:“黄鸝对语,正春色暄妍,物华明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林峦深处,风日暄妍。”
词语解释:暄风  拼音:xuān fēng
暖风;春风。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阳……风曰阳风、春风、暄风、柔风、惠风。” 宋 陆游 《数日暄妍颇有春意予闲居无日不出游戏作》诗:“小春花蕾索春饶,已有暄风入紫貂。”
词语解释:暄凉  拼音:xuān liáng
(1).暖和与寒冷。 唐 韦应物 《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宋 范仲淹 《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 明 刘基 《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
(2).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 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 宋 杨万里 《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 明 祝允明 《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词语解释:暄寒  拼音:xuān hán
(1).犹寒暄。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蔡撙传》:“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謁……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復餘言。” 唐 徐凝 《奉和鹦鹉》:“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2).犹寒暑。亦指年岁。《梁书·王僧孺传》:“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陈书·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唐 黄滔 《刑部郑郎中启》:“遂使一换暄寒,三更扬歷。”
词语解释:暄和  拼音:xuān hé
暖和。《隋书·孝义传·田德懋》:“春日暄和,气力何似?宜自抑割,以礼自存。” 宋 柳永 《黄莺儿》词:“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鸝翩翩,乍迁芳树。” 清 蒋士铨 《冬青树·画壁》:“风日暄和,江山清美。”
词语解释:暄暖  拼音:xuān nuǎn
温暖;暖和。《南齐书·东夷传》:“四时暄暖,无霜雪。”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强梁。” 清 汪懋麟 《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见示即答》诗:“所怪太暄暖,未见雪花大。”
词语解释:暄浊  拼音:xuān zhuó
闷热烦浊之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一:“秋夜起凉风,清气荡暄浊。”
词语解释:暄燠  拼音:xuān yù
温暖,暖和。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续记李文通事》:“当冬至时犹暄燠如夏至。”
词语解释:暄明  拼音:xuān míng
暖和而明亮。 唐 李商隐 《灯》诗:“冷暗 黄茅驛 ,暄明 紫桂楼 。”
词语解释:暄气  拼音:xuān qì
(1).暑气。 晋 张协 《七命》:“龙火西頽,暄气初收,飞霜迎节,高风送秋。” 晋 张协 《杂诗》之二:“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2).指和暖之气。 唐 牛肃 《纪闻·牛应贞》:“节变岁移,腊终春首,照晴光於郊甸,动暄气於梅柳,水解冻而绕轩,风扇和而入牖。”
词语解释:暄新  拼音:xuān xīn
指和暖的新春。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三:“暌阔逢暄新,悽怨值妍华。愁心不可盪,春思乱如麻。”
词语解释:暄席  拼音:xuān xí
暖席。 南朝 齐 谢朓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下车遽暄席,紆紱始黔灶。”
词语解释:暄煦  拼音:xuān xù
犹暄暖。《周书·刘璠传》:“违朝阳之暄煦,就陵阴之惨烈。” 唐 薛能 《桃花》诗:“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
词语解释:暄肿
松软胀肿
词语解释:暄美  拼音:xuān měi
谓天气暖和,景色明丽。 清 黄景仁 《重泊舟青山下》诗:“风日既暄美,云木交清疏。”
词语解释:暄红  拼音:xuān hóng
暖和红艳。 瞿秋白 《“子夜”和国货年》:“本来,这是‘子夜’,暄红的朝日没有照遍全 中国 的时候,那里会有什么真正的国货年。”
词语解释:暄霁  拼音:xuān jì
暖和晴朗。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是日,风日暄霽,仰瞻天颜悦豫,羣臣皆喜。”《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中忽闻迅雷一声,天仍暄霽。”
词语解释:暄萋  拼音:xuān qī
暖和而茂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巖下有大泉涌发,洪流巨输,渊深不测,苹藻茭芹,竟川含緑,虽严辰肃月,无变暄萋。”
词语解释:暄腾  拼音:xuān téng
暄而有弹性。例如:这屉馒头蒸得很暄腾。
词语解释:暄热  拼音:xuān rè
(1).暖和,温暖。 唐 裴铏 《传奇·张无颇》:“寒时但出此盒,则一室暄热,不假炉炭矣。” 宋 苏辙 《大雪》诗:“酒肴助暄热,笔砚尽霑涴。”《随园诗话》卷五引 清 杨次也 《西湖竹枝词》:“斟酌衣裳称体难,回时暄热去时寒。”
(2).炎热。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天气暄热,我来这里歇凉。”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这里是个三叉路,不知那条路往 黄州 去,天色暄热,就在柳阴直下歇一歇。”《水浒传》第三九回:“ 黄文炳 因见天气暄热,且去楼上闲玩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