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服药 拼音:fú yào
(1).服食药物。语本《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有六不治……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若必待疟发而后服药调理,则既晚矣。”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提起服药,站在旁边的女人就对 马希贤 先生扮着懊丧无助的脸色。”
(2).指服丹药以修炼。 唐 皇甫冉 《送韦山人归锺山所居》诗:“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3).宦官初阉。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宦者服药》:“凡宦官初阉名曰服药,则以名字申兵部,看命则看服药日时,全不用始生日时,故常择善良日时乃腐。”词语解释:服食 拼音:fú shí
(1).衣着食物。《书·旅獒》:“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
(2).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长安 风俗,自 贞元 侈于游宴……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 清 黄景仁 《池阳写望》诗:“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穷。”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诗:“昏人累尘想,服食不长生。”词语解释:服膺 拼音:fú yīng
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朱熹 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惻;肠千结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愿郎君捐有餘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两般秋雨盦随笔·袁赵蒋》引 清 程原湘 诗:“平生服膺止有两, 江 左 袁公江 右 蒋 。” 郁达夫 《沉沦》四:“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词语解释:服饵 拼音:fú ěr
服食丹药。道家养生延年术。《魏书·文苑传·裴伯茂》:“余摄养舛和,服饵寡术,自春徂夏,三婴凑疾。” 宋 徐铉 《稽神录·周延翰》:“ 周延翰 性好道,颇修服饵之事。” 罗惇曧 《文学源流》:“盖长生之説,实符神仙,统合之源,盖缘於此。厥后服饵、导引……自帜其学,皆曰道家。”词语解释:服箱 拼音:fú xiāng
负载车箱。犹驾车。《诗·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孔 传:“服,牝服也;箱,大车之箱也。” 陈奂 传疏:“牝即牛。服者,负之假借字,大车重载,牛负之,故谓之牝服。” 汉 张衡 《思玄赋》:“斥 西施 而弗御兮,覊要褭以服箱。” 宋 司马光 《谢胡文学九龄惠水牛图二卷》诗:“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载。” 清 何琇 《樵香小记·牛马》:“古者牛服箱而不耕。”词语解释:服气 拼音:fú qì
(1).吐纳。道家养生延年之术。《晋书·隐逸传·张忠》:“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 唐 白居易 《赠王山人》诗:“ 玉芝观 里 王居士 ,服气飡霞善养身。”《西游记》第十七回:“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甚么服气的小法儿,故有此寿。”
(2).甘心信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大 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五:“他不服气!人都是人,谁也不应当教谁矮了一截,在地上跪着!” 李準 《李双双小传》八:“这一回 喜旺 服气了,他想着:‘真没料到,这红薯里边也还有这么大学问。’”词语解释:服章 拼音:fú zhāng
(1).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 杜预 注:“尊卑别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观其贵贱,亦有服章。”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政和 间,议者谓朝廷製为服章,所以异高卑、别上下,则服之与章,其制相须。”
(2).泛指服饰,衣冠。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遯世则宜高尚其跡。” 唐 白行简 《李娃传》:“时也适遇生之父在京师,与同列者易服章,窃往观焉。”词语解释:服勤 拼音:fú qín
谓服持职事勤劳。《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 孔颖达 疏:“言服勤者,谓服持勤苦劳辱之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永 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唐 韦应物 《谢栎阳令归西郊》诗:“自乐 陶唐 人,服勤在微力。”《清史稿·食货志一》:“亦有本主念其服勤数世,准其另户,或放出为民者。”词语解释:服田 拼音:fú tián
种田,从事耕作。《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太平广记》卷四○二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卫庆》:“ 卫庆 者……家世游堕,至 庆 ,乃服田。”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 王昌大 者, 义兴 山中人也。身长七尺,膂力絶人,家故农,况服田为业。” 清 赵翼 《过青田访刘诚意故居》诗:“处者皆 刘氏 ,丁户累数百,犹守故侯风,服田读书策。”词语解释:服劳 拼音:fú láo
服事效劳。《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服劳王家。” 孔 传:“服事勤劳王家。” 宋 曾巩 《侍中制》:“比回翔於禁闥,遂更践於枢庭,閲岁已深,服劳惟旧。”《天雨花》第四回:“御史笑道:‘此女是我学生,理当服劳笔墨。’”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 长吉 诗曰:‘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词语解释:服玉 拼音:fú yù
佩玉;冠饰之玉。《周礼·天官·玉府》:“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服玉,冠饰十二玉。” 孙诒让 正义:“《弁师》又有玉笄、玉瑱,当亦在服玉之内。 先郑 不言者,文不具。又《月令》春服苍玉…… 后郑 注彼云:‘凡所服玉,谓冠饰及所佩之衡璜也。’”词语解释:服义 拼音:fú yì
(1).谓穿着得其所宜。《国语·周语上》:“施三服义,仁也。” 韦昭 注:“义,宜也。服得其宜,谓端委也。”
(2).服膺正义。《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汉 刘向 《说苑·权谋》:“服义之君不足於信,服战之君不足於诈。”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苏刘义〉序》:“其人刚躁不可近,然能服义,终始不失大节。”词语解释:服御 拼音:fú yù
亦作“ 服驭 ”。
(1).指服饰车马器用之类。《史记·孝文本纪》:“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衣装服驭,日益鲜盛。” 宋 曾巩 《殿中监制》:“总监六尚之官,以供服御之事。” 元 《日损斋笔记·辩史》:“公与语,大悦,即令授馆而礼遇焉,供张服御之盛,比他重客有加,人咸惊讶。”
(2).谓驾驭车马。《荀子·王霸》:“ 王良 、 造父 ,善服驭者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服御顺志,驰骤合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周弘正 为 宣城王 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
(3).使用;役使。《战国策·赵策四》:“ 叶阳君 、 涇阳君 之车马衣服,无非大王之服御者。”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从军》诗之十八:“泽雉虽飢,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词语解释:服日 拼音:fú rì
道教修养法之一。存日象于心中,光照心内,后渐上升,出喉咙至齿间,再回还胃中。习之者以为可除疾、消灾、延年。《云笈七籤》卷二三:“初服月华,如服日法。”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天公遣注长生籍,服日飡霞。”词语解释:服役 拼音:fú yì
(1).弟子;仆役。《庄子·渔父》:“今者 丘 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今以子年之少,而位之卑,所与游者,皆为服役,子之不益,亦以明矣。”
(2).执役;服劳役。《韩非子·五蠹》:“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汉书·食货志上》:“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卫青 少服役 平阳公主 家,后为大将军。” 王统照 《鬼影》:“船体播动的厉害,除掉船上服役的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立得稳的。”
(3).役使,支配。《文子·下德》:“伐乱禁暴,举贤良,废不肖,匡衺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於施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淮南子·本经训》:“明於禁舍开闭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力。”
(4).特指服兵役。 徐怀中 《西线轶事》:“我当时也没想到在我服役期间可以捞到打仗,只是觉得在知青户太闷人了,想换个环境,新鲜新鲜。”词语解释:服色 拼音:fú sè
(1).车马和祭牲的颜色。历代各有所尚。《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 郑玄 注:“服色,车马也。” 孔颖达 疏:“谓 夏 尚黑, 殷 尚白, 周 尚赤,车之与马,各用从所尚之正色也。” 孙希旦 集解:“服,如服牛乘马之服,谓戎事所乘;若 夏 乘驪, 殷 乘翰, 周 乘騵是也。色,谓祭牲所用之牲色;若 夏 玄牡, 殷 白牡, 周 騂犅是也。”
(2).官员品服和吏民衣着的颜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服色》:“《隋礼仪志》曰: 大业 元年, 煬帝 詔 牛弘 、 宇文愷 等创造章服差等: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緋緑,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黄……《笔谈》曰:中国衣冠,自 北齐 全用胡服,窄袖緋緑。此盖其始也。” 唐 元稹 《于季友授石羽林将军制》:“荣以服色,列於藩垣。”
(3).衣着的样式色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文合 ﹞具説女子姿质服色、言语相反覆本末。令入问女,所言皆同。”《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那僧人看见 郑夫人 丰姿服色,不像个以下之人,甚相敬重,请入浄室问讯。”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入 关 之初,即下薙髮之令,顶戴翎枝,端罩马褂,古无有也,则变服色矣。”词语解释:服冕 拼音:fú miǎn
穿着冕服。指做大官。《左传·哀公十五年》:“苟使我入获国,服冕乘轩,三死无与。” 杜预 注:“冕,大夫服。” 南朝 梁 沉约 《舍身愿疏》:“遂乃服冕荣国,裂土承家。”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金印示殊藩之宠,银簪增服冕之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男登服冕之位,女获乘龙之匹。”词语解释:服车 拼音:fú chē
(1).服王事者所用之车。指官车。《周礼·春官·巾车》:“服车五乘。” 郑玄 注:“服车,服事者之车。” 贾公彦 疏:“服车,服事者之车者,其孤卿以下皆是辅佐之臣,服事於上,故以服事之车解之也。”
(2).驾车。《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古者牛唯服车。《书》曰‘肇牵车牛’。《易》曰‘服牛乘马’。”词语解释:服马 拼音:fú mǎ
(1).古代一车四马,当中夹辕二马称“服马”。《释名·释车》:“游环在服马背上,驂马之外。”《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配服驂衡” 唐 李善 注:“服,服马也。”
(2).泛指驾车之马。《诗·郑风·叔于田》:“叔适野,巷无服马。” 郑玄 笺:“服马,犹乘马。” 隋炀帝 《隋秦孝王诔》:“旌旐飘颻而从风,笳管酸嘶而响谷。服马顾而不能行,挽夫悲而不成曲。”
(3).驯服马性。词语解释:服玩 拼音:fú wán
亦作“ 服翫 ”。 服饰器用玩好之物。《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车马服玩,拟於天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祖车骑 过 江 时,公私俭薄,无好服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张伦 ﹞最为豪侈,斋宇光丽,服翫精奇。”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至於披较琴书,品置服玩,窃有微长。”词语解释:服媚 拼音:fú mèi
(1).谓喜爱佩带。《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杜预 注:“媚,爱也。” 杨伯峻 注:“‘服媚之’者,佩而爱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一见輒呼余字曰:此服媚国香者也。”
(2).代指兰花。 清 张熙纯 《天香·淡巴菰》词:“曾采忘忧,更怜服媚,底事逊伊清韵。”词语解释:服从 拼音:fú cóng
《礼记·内则》:“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 孙希旦 集解:“服从,谓服其事而从君也。”后谓顺服、遵从为服从。《商君书·画策》:“是以兵出而无敌,令行而天下服从。”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是以七十二子自远方至,服从其德。”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近者使之亲附,远者使之服从。”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奸乱不作,海内服从。”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略论语言形式美》:“诗的语言形式美始终应该服从于诗的意境。”词语解释:服事 拼音:fú shì
(1).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左传·昭公十二年》:“今 周 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 。 周 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周本纪》:“昔我先王世 后稷 ,以服事 虞 夏 。”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非是喒服事君王不到头,则为一时同辈有寃讎。”参阅 清 程大中 《四书逸笺·服事》引《丛说》。
(2).承担公职。《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十有二曰服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服事谓为公家服事者。”《晋书·羊祜传》:“﹝ 李喜 等﹞皆服事华髮,以礼终始。” 唐 杜甫 《八哀诗·王思礼》:“服事 哥舒翰 ,意无流砂磧。”
(3).服力役。《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閔耄老之逢辜,怜縗絰之服事。”
(4).犹服侍。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四:“又有 王有 者, 汉州 卒也。州将每令 赵昌 画,则遣 有 服事供应之。”《红楼梦》第一○九回:“﹝ 寳玉 ﹞忽然想起那年 袭人 不在家时, 晴雯 、 麝月 两个人服事,夜间 麝月 出去, 晴雯 要唬他,因为没穿衣服,着了凉。”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父亲是不成材的酒汉,也不嫌怨他的不仁而服事他的女儿,在甚么地方呀?”词语解释:服众 拼音:fú zhòng
使众人心服。 沙汀 《淘金记》十八:“对!对!也要这样才能服众!”词语解释:服礼 拼音:fú lǐ
遵行礼法。《韩非子·问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服礼求毫髮,惟忠忘寝兴。”词语解释:服匿 拼音:fú nì
(1).盛酒器。《汉书·苏武传》:“三岁餘,王病,赐 武 马畜服匿穹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服匿如甖,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 晋灼 曰:‘ 河 东北界人呼小石甖受二斗所曰服匿。’”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服匿》:“《齐杂记》云: 竟陵王 子良 得古器,小口方腹底平,可著六七升,以示秘书丞 陆澄之 。 澄之 曰:‘此名服匿……盖东夷之谓服席,即北狄之谓服匿者也。’”
(2).指旃帐。《汉书·苏武传》:“服匿。” 颜师古 注引 刘德 曰:“服匿如小旃帐。”后因亦以“服匿”称旃帐。 宋 范成大 《卢沟》诗:“河边服匿多生口,长记軺车放鴈时。” 清 恽敬 《游翠微峰记二》:“洞之南,石山相倚如服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浙联军〈檄南京文〉》:“务使珍珠帐捲,服匿庐空。”词语解释:服猛 拼音:fú měng
谓降服凶猛之敌。《礼记·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唐 王损之 《汗血马赋》:“当其 武皇 燿兵,贰师服猛,破 大宛 之殊俗,获斯马於絶境。” 宋 刘宰 《次圣与小儿啖虎脯篇》:“服猛岂渠能,过奬谢吾党。”词语解释:服用 拼音:fú yòng
(1).使用。《礼记·内则》:“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政为常所讲习,讐校缮写,及偏加服用,有迹可思者耳。” 唐 王昌龄 《上李侍郎书》:“就使四贤生於明时,无所服用,则下士之不若也。”
(2).衣着器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至於屋室树木,人民服用,已尽变改。”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二:“ 咸平 、 景德 以后,粉饰太平,服用寖侈。” 冰心 《我的学生》:“他们家里简直是‘全盘西化’,家人仆妇都会听英语,饮食服用,更不必说。”
(3).吃。多指药物、补品等。 郁达夫 《病间日记》:“与 阿梁 去 西关 ,购燕窝等物,打算寄回给母亲服用的。”词语解释:服饰 拼音:fú shì
(1).佩玉之饰。指玉器的彩色衬垫。《周礼·春官·典瑞》:“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郑玄 注:“服饰之饰,谓繅藉。”
(2).衣服和装饰。《汉书·张放传》:“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许嘉 女,上为 放 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倅问妇人服饰状貌,乃其亡妻丛涂寺中也。”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 唐 代宗 朝,令宫人侍左右者,穿红锦靿鞾。是转效贱妓服饰也。”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休勒 年约四十岁……他的华丽的服饰和他萎缩的外形极不相衬。”
(3).穿衣佩饰。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乔 曰:‘天帝独欲召我!’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词语解释:服远 拼音:fú yuǎn
使远方顺服。《逸周书·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晋书·荀勗传》:“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名以刺客除贼,非所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词语解释:服郑 拼音:fú zhèng
东汉 末经学家 服虔 与 郑玄 的并称。 清 王韬 《何陋轩记》:“近世之所谓陋者,岂第居室而已哉?口诵 服 郑 ,貌託 程 朱 ,宗 汉 绍 宋 ,妄立门户,此学问之陋者也。”词语解释:服行 拼音:fú xíng
施行,实行。《书·说命中》“ 説 乃言惟服” 孔 传:“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宋 叶适 《母杜氏墓志》:“幸而免於死,而气力寡弱,不足以服行遗训,又恐以终无自见於世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妇言:‘一言当终身服行,何俟再三!’”词语解释:服制 拼音:fú zhì
(1).古代按身份等级规定的器服制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天子服有文章,夫人不得以燕饗,公以庙;将军大夫不得以燕饗,以庙,将军大夫以朝官吏;以命士止于带缘。散民不敢服杂采,百工商贾不敢服狐貉,刑餘戮民不敢服丝玄纁乘马,谓之服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汉书·元后传》:“且若自以金匱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璽传之万世。”
(2).丧服制度。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按亲疏服之。《隶续·汉都乡孝子严举碑》:“为父行丧,服制踰礼。” 晋 陶潜 《祭种氏文》:“五月甲辰, 程氏 妹服制再周。”《宋书·张永传》:“ 永 痛悼所失之子,有兼常哀,服制虽除,犹立灵座,饮食衣服,待之如生。”
(3).指服丧。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今大人服制已满。况天朝恩典,礼当从吉。”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禁忌》:“服制之家不登贺,不立门簿。”
(4).服装样式。 太平天囯 吴容宽 《贬妖穴为罪隶论》:“韃子混乱中国,佔中国之土地,害中国之人民,改中国之服制,变中国之形容。” 洪炳文 《后南柯·访旧》:“咱们均係内官装束,倘至人间游歷,言语服制多不相同。”词语解释:服教 拼音:fú jiào
遵从教化;接受教诲。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 蔡 皆服教殉义,忠诚自然。”《三国志·魏志·何夔传》:“今虽小安,然服教日浅。” 宋 龚鼎臣 《东原录》:“里巷细民,有以是非相较,患人之不及己知己善者,傍有儕类曰:‘……尔但为善,则人亦称你如称药矣。’其人默而服教。”词语解释:服务 拼音:fú wù
(1).为社会或他人利益办事。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三讲:“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 沙汀 《还乡记》九:“随时都想给人一种印象:他是为人民服务的!”
(2).犹任职。 朱自清 《回来杂记》:“回到 北平 来,回到原来服务的学校里,好些老工友见了面用道地的 北平 话道:‘您回来啦!’”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后来他在 上海 《商报》,我也在 上海 《时事新报》服务,算是报界同人。”词语解释:服丧 拼音:fú sāng
带孝守丧。《晏子春秋·外篇下二》:“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后汉书·桓典传》:“ 典 独弃官收敛归葬,为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 罗惇曧 《文学源流》:“而 墨子 服丧三月,则薄葬短丧,皆 夏 制也。”词语解释:服老 拼音:fú lǎo
承认年老力衰。 吴晗 《论老当益壮》:“ 中国 人民智慧、勇敢、勤劳刻苦,是从来也不肯服老的。” 碧野 《报晓峰》:“老教授不服老,为了显示自己的精力充沛,他领着学生们穿插在山林中,从倾斜的山径往高处爬。”词语解释:服鸟 拼音:fú niǎo
鸟名。鵩鸟。又名山鸮。夜鸣,声恶,古人以为不祥之鸟。服,通“ 鵩 ”。 汉 王充 《论衡·指瑞》:“ 贾谊 为 长沙 太傅,服鸟集舍。” 唐 李群玉 《读〈贾谊传〉》诗:“已齐生死理,服鸟莫为灾。”词语解释:服驯 拼音:fú xùn
(1).驾驭车马。 汉 王充 《论衡·率性》:“如徒能御良,其不良者不能驯服,此则駔工庸师服驯技能,何奇而世称之?”
(2).驯服,顺从。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又以久于其职,则上狃习而知其事,下服驯而安其教。”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驥之德实良兮,非行王路而后服驯。”词语解释:服善 拼音:fú shàn
(1).谓服用美好。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赵简子 乘敝车瘦马,衣羖羊裘,其宰进諫…… 简子 曰:‘吾非不知也。吾闻之:君子服善则益恭,细人服善则益倨。我以自备,恐有细人之心也。’”
(2).服膺善言、善行。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君读书通古今,以伦类治家,使之服善而成材。”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我説像他口气,这个人是极不服善的。”
(3).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 元 无名氏 《广客谈》:“ 赵松雪 偶得 米海岳 《壮怀赋》二卷,中闕数行,因取刻本摹写,以补其闕,凡易五七纸,终不能及,乃嘆曰:‘今不逮古多矣。’遂以刻本补完之。 松雪翁 名重天下,真欲追踪 晋 唐 ,犹且服善不矜如此。”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者过於服善,不思可否,欲求完美,反致气格不纯。”词语解释:服道 拼音:fú dào
谓潜心修道。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静行之僧,绳坐其内,飱风服道,结跏数息。” 唐 陆龟蒙 《游楞伽精舍》诗:“服道身可遗,乞閒心已诺。”《宋史·晁迥传》:“ 迥 善吐纳养生之术,通释 老 书……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词语解释:服暗 拼音:fú ān
谓在暗中行事。《礼记·曲礼上》:“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辱亲也。” 郑玄 注:“服,事也;闇,冥也。不於闇冥之中从事,为卒有非常,且嫌失礼也。”词语解释:服官 拼音:fú guān
(1).为官;做官。语本《礼记·内则》:“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纂书改官》:“时 戴 、 邵 、 周 、 余 、 杨 皆里居,奉詔赴闕。 程 、 任 、 姚 则服官在朝者也。”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若夫优倡、皂隶并斥流外,原其执业太贱而身近官人,恐其转瞬变化,即服官在上,以浊流杂清流,以贱人凌贵人耳。”
(2).官名。 汉 齐郡 临菑 产纨縠, 陈留郡 产锦锻,各设置服官,专掌宫廷衣着供应。在 临菑 也称三服官,因供应春夏冬三季衣服而得名。《汉书·元帝纪》:“罢角抵、 上林 宫馆希御幸者、 齐 三服官。”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地理志》曰 齐 冠带天下。 胡公 曰服官主作文绣,以给衮龙之服。”
(3).泛指主制御服官员。 宋 曾巩 《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银绢状》:“敢荐服官,用参庭实。”词语解释:服更 拼音:fú gēng
承受,接受。 汉 王充 《论衡·祸虚》:“ 白起 知己前罪,服更后罚也。”词语解释:服除 拼音:fú chú
守丧期满。《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四年》:“癸卯, 南康 文简公 褚渊 卒,世子侍中 賁 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丁内艰,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财用。”词语解释:服杀
折服;倾倒。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词语解释:服裹 拼音:fú guǒ
犹打迭、包裹。词语解释:服采 拼音:fú cǎi
(1).朝祭的近臣。一说指作事之臣。《书·酒诰》:“矧唯尔事,服休服采。”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服休为燕息之近臣,服采为朝祭之近臣。” 蔡沉 集传:“服采,起而作事之臣。”
(2).服饰。《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众人远远接着,见 探春 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词语解释:服小 拼音:fú xiǎo
谓甘居人下。《天雨花》第七回:“况兼自己为孤寡,只该着实奉承人。千恩万谢来服小,方可容留此一身。”词语解释:服毒 拼音:fú dú
吞服毒药。 冰心 《我的故乡》:“她悄悄地买了一盒鸦片烟膏,藏在身上,准备一旦得到父亲阵亡的消息,她就服毒自尽。”词语解释:服散 拼音:fú sàn
服食五石散。 晋 王羲之 《与人书》:“以大近不復服散,当将陡釐也。此药为益,如君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南郡 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 荻渚 。 王大 服散后已小醉,往看 桓 , 桓 为设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二:“谈玄麈尾抛云底,服散龙胎在酒中。”参见“ 五石散 ”。
词语解释:五石散 拼音:wǔ dàn sàn
即寒食散。又称五石更生散或单称散。配剂中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等五石,故名。相传其方始于 汉 代,盛行于 魏 晋 。 魏 晋 名士 何晏 裴秀 等都服散,竟成一时风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五:“ 后汉 以来,方书中有五石散,又谓之寒食散。”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五石散’是一种毒药……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亦省称“ 五石 ”。《隋书·循吏传·梁彦光》:“父遇篤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词语解释:服期 拼音:fú qī
亦作“ 服朞 ”。 服丧一年。《新唐书·韩愈传》:“嫂 郑 丧,为服期以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胡明仲本末》:“称谓既如此,则三年之丧,宜降其服朞,又昭昭然矣。” 清 方苞 《书〈孝妇魏氏诗〉后》:“古者,妇於舅姑服期。”词语解释:服休 拼音:fú xiū
侍宴的近臣。一说指论道的近臣。《书·酒诰》:“矧唯尔事,服休服采。”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服休为燕息之近臣。” 蔡沉 集传:“服休,坐而论道之臣。”词语解释:服习 拼音:fú xí
(1).谓习熟武艺。《管子·七法》:“为兵之数……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尹知章 注:“服,便也。谓便习武艺。” 汉 晁错 《言兵事疏》:“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兵虽示乎服习,战必分其曲直。”
(2).熟悉。《左传·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其马生在本土……服习道路,故遇战随人所使,无不如意。”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三荒服若 回 部、 西藏 犹有耕稼, 蒙古 犹有游牧。 满 人则於此亦未服习,斯所谓惰民者。”
(3).犹习惯;适应。《韩诗外传》卷五:“而民以侵渔遏夺相攘为服习。” 晋 张邈 《自然好学论》:“且昼坐夜寝,明作闇息,天道之常,人所服习。”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义王 ﹞因询在 欧洲 几何年矣。 英 法 两国事务繁简如何,此閒水土能否服习?”词语解释:服形 拼音:fú xíng
犹服气。《列子·黄帝》:“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 宋 秦观 《游仙》诗之一:“服形百神朝,刳心万缘尽。”参见“ 服气 ”。
词语解释:服气 拼音:fú qì
(1).吐纳。道家养生延年之术。《晋书·隐逸传·张忠》:“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 唐 白居易 《赠王山人》诗:“ 玉芝观 里 王居士 ,服气飡霞善养身。”《西游记》第十七回:“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甚么服气的小法儿,故有此寿。”
(2).甘心信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大 又不服气,红着眼,向那人乱叫。”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五:“他不服气!人都是人,谁也不应当教谁矮了一截,在地上跪着!” 李準 《李双双小传》八:“这一回 喜旺 服气了,他想着:‘真没料到,这红薯里边也还有这么大学问。’”词语解释:服具 拼音:fú jù
指办丧事的用具。《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平原君 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 陆生 令 平原君 发丧。”词语解释:服雾 拼音:fú wù
道家的一种修炼养生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二》:“服雾之法:常以平旦於寝静之中,坐卧任己,先闭目内视,彷彿使如见五藏毕,因口呼出气二十四过,临目为之,使目见五色之气相缠绕,在面上鬱然,因入口内此五色气五十过毕,咽液六十过毕……久行之,当乘云雾而游也。”词语解释:服属 拼音:fú shǔ
(1).顺从归属。《史记·朝鲜列传》:“ 真番 、 临屯 皆来服属,方数千里。”《汉书·黥布传》:“诸侯兵皆服属 楚 者,以 布 数以少败众也。”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天下轻武,所置守备者日趋蹌,服属於卿大夫之家,不復坐厅事。厅事虽设,为樵牧场。”
(2).五服内的亲族。 南朝 梁武帝 《赐宗戚侯爵诏》:“凡是宗戚有服属者,并可赐沐食乡亭侯。”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国初奏荐之制甚宽,不拘服属远近……其后又以服属之亲踈为奏官之高下。”词语解释:服满 拼音:fú mǎn
服丧期满。词语解释:服畴 拼音:fú chóu
犹服田。谓从事农活。 清 王士禛 《溪村早起》诗:“比屋尽耕稼,服畴皆弟昆。”词语解释:服罪 拼音:fú zuì
(1).承认罪责。《荀子·君子》:“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史记·三王世家》:“於是 燕王 旦 乃恐惧服罪,叩头谢过。” 唐 韩愈 《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人立而拱,非禽兽之事;革而从人,且服罪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看见众嘍囉中, 陈名 亦在其内,叫出问道:‘昨夜来盗马的就是你么?’ 陈名 叩头服罪。”
(2).谓认错。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注视着那个胖大的护士,我脸上定不是一种怡悦的表情,而她却服罪的看我一笑。”词语解释:服舆 拼音:fú yú
驾车。《燕丹子》卷下:“闻士无乡曲之誉,则未可与论行;马无服舆之伎,则未可与决良。”词语解释:服臆 拼音:fú yì
犹服膺。 汉 王充 《论衡·别通》:“父兄在千里之外,且死,遗教戒之书,子弟贤者求索观读,服臆不舍,重先敬长,谨慎之也。”
心气郁结,悲愤貌。服,通“ 腷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未卒,因嘘唏服臆……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词语解释:服卉 拼音:fú huì
穿着用絺葛制的衣裳。亦指棉衣。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蚕簿》:“愿丰天下衣,不叹贫服卉。” 元 方夔 《续感兴》诗之六:“ 扬州 旧服卉,木棉白茸茸。”参见“ 卉服 ”。
词语解释:卉服 拼音:huì fú
(1).用絺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孔 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 孔颖达 疏:“舍人曰:‘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汉书·地理志上》:“岛夷卉服。” 颜师古 注:“卉服,絺葛之属。” 唐 吴筠 《高士咏·孙公和》:“ 孙登 好淳古,卉服从穴居。” 明 宋濂 《白牛生传》:“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
(2).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岛居之人。《魏书·匈奴等传序》:“辫髮之渠,非逃则附;卉服之长,琛賮继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林舍人使琉球诗》:“ 徐福 当年採药餘,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闍问,欲求 嬴秦 未火书。”词语解释:服刑 拼音:fú xíng
(1).被处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忠愍 以乙卯冬服刑。 子与 方决囚 江 北,不与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梁尚书》:“ 梁 怪之,勒令出见。一见怒甚,即核其交通外彝,侵冒军实罪状,劾而杀之。将服刑,告人曰:‘吾死固矣。’”
(2).谓服徒刑。《解放日报》1987.6.25:“我对孩子们说,你爸爸可能会服刑去。”词语解释:服杜 拼音:fú dù
东汉 服虔 和 晋 杜预 的并称。两人均善治《春秋左氏传》。 晋 范宁 《〈穀梁传〉序》:“《左氏》则有 服 杜 之注,《公羊》则有 何 严 之训。”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盖谈经者恶闻 服 杜 之嗤,论史者憎言 班 马 之失。”词语解释:服职 拼音:fú zhí
犹就业,供职。 叶圣陶 《穷愁》:“先是 阿松 服职于丝厂,为境微裕于今。”词语解释:服珥 拼音:fú ěr
衣服和佩饰。 宋 刘克庄 《灯夕二首呈刘帅》诗之一:“士女如云服珥鲜,暂陪猎较亦欣然。”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粗婢得封》:“太后乃命召 郭氏 入,以其貌寝衣敝,特为妆饰,服珥甚华,因尽以赐之。”词语解释:服无矢
箭筒内无箭。形容实力不强大词语解释:服辂,服舆
驾车词语解释:服主
轻易服输的人词语解释:服低
屈服;低头词语解释:服剑 拼音:fú jiàn
(1).佩剑。腰间佩带的剑。《战国策·齐策四》:“遣太傅賫黄金千斤,文车二駟,服剑一。” 鲍彪 注:“服剑,王所自佩者。”
(2).谓随身佩带剑。《吕氏春秋·顺民》:“孤将弃国家,释羣臣,服剑臂刃……执箕帚而臣事之。” 高诱 注:“服,带。”《淮南子·修务训》:“服剑者期於銛利,而不期於墨阳、莫邪。”
(3). 周 时一种短剑。《西清古鉴·周服剑》:“右身,长一尺三寸四分,腊广一寸四分。”词语解释:服务贸易 拼音:fú wù mào yì
指一国(或地区)向另一国(或地区)提供服务,或在一国内(或地区内)向他国(或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金融服务、电讯服务、空中运输服务以及经济、技术咨询等。词语解释:服务业 拼音:fú wù yè
利用一定的场所、设备和工具,为社会提供服务性劳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在中国,传统的服务业主要指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旅馆业、理发业、浴池业、照相业、洗染业、修理业等。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服务业范围扩大到信息、咨询、广告、旅游等业。有的国家则把它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词语解释:服务员 拼音:fú wù yuán
服务行业中的招待人员;机关中的勤杂人员。 张天来 《人生的大树》:“妈妈只好给他吃点东西,把他托给旅店的服务员。”《光明日报》1988.12.30:“我们每个工作人员,既是秘书又搞护理,既是服务员又要学做其他许多事情。”词语解释:服命 拼音:fú mìng
章服与命数。指天子所赐之爵禄服饰。《书·微子之命》:“往敷乃训,慎乃服命。” 孔颖达 疏:“传言慎汝祖服命数,谓祭 汤 庙得用天子之礼服,其 殷 之本服,命则上公九命,当慎之,无使乖礼制。”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可追崇假黄鉞……具九锡服命之礼。”词语解释:服听 拼音:fú tīng
归顺听命。《大戴礼记·少间》:“君时同於民,布政也;民时同於君,服听也。”《吕氏春秋·孝行》:“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史记·淮阴侯列传》:“割大弱彊,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词语解释:服劲 拼音:fú jìn
服气;心服。 赵树理 《小经理》:“他觉着他自己要比 三喜 强一万倍,如今叫 三喜 当经理他当掌柜,实在有点不服劲,总想看 三喜 的笑话。” 赵树理 《登记》三:“不服劲你就去试试!区上又不是不知道你们的好声名!”词语解释:服毙 拼音:fú bì
犹自杀。服,通“ 伏 ”。《庄子·说剑》:“於是 文王 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忿不见礼,皆自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