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朵颐 拼音:duǒ yí
亦作“朶颐”。
(1).鼓腮嚼食。《易·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理由 《高山与平原》:“娇嫩盘中珍,聊供朵颐快。”
(2).指突鼓的腮颊。 唐 贾岛 《颂德上贾常侍》诗:“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朶颐开。” 宋 黄庭坚 《和曹子方杂言》:“朵颐论诗蝟毛张,龟藏六甲中有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恍惚见一人注视壶碊,状若朶颐,心知鬼物,亦不恐怖。”
(3).喻向往,羡馋。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於是观宝龟之象,心灭朵颐;探金虎之爻,志存幽履,遂去家遁於 嵩山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举吏部》:“辛丑年, 浙江 吏部缺出,朵颐者凡数人。”词语解释:朵云 拼音:duǒ yún
《新唐书·韦陟传》:“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以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朵云。时人慕之,号 郇公 五云体。”后遂以“朵云”为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宋 汪洋 《回谢王参议启》:“尚稽尺牘之驰,先拜朵云之赐。” 清 《复胡筠坡查信》:“朵云垂賁,而祥符一函,求之不得。遗我双鲤,仅获一鳞,不知沉浮何处,祈详查之。”词语解释:朵殿 拼音:duǒ diàn
大殿的东西侧堂。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仁宗 ﹞冬不御炉。每御殿,则於朵殿设炉以御寒气。”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米 ( 米元章 )乃顾朵殿云:‘皇帝叫内侍要唾盂。’” 清 冯桂芬 《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朵殿臚名叨上第,绣衣持节歷南天。”词语解释:朵子 拼音:duǒ zǐ
首饰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冠子朵子扇子》:“冠子者 秦始皇 之制也,令三妃九嬪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子,披浅黄藂罗衫把云母小扇子,靸蹲凤头履以侍从。”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朵子,首饰也。《古今注》言冠子起于 始皇 ,今妃嬪戴芙蓉冠,插五色通草苏朵子,即华錜鈿釵之类也。”词语解释:朵作千叶
花瓣极多词语解释:朵儿别 拼音:duǒ er bié
蒙古语。四。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数目,如朵儿别者,四也。”词语解释:朵哆 拼音:duǒ duō
谓咀嚼。 清 方薰 《山静居诗话》:“上古食气寿且神,滋味渐开争朵哆。”词语解释:朵廊 拼音:duǒ láng
亦作“朶廊”。 大殿的左右走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大殿朶廊,皆壁隐楼殿人物,莫非精妙。”词语解释:朵儿 拼音:duǒ er
①花朵:牡丹花开的~多大呀!②量词,同‘朵’。词语解释:朵楼 拼音:duǒ lóu
正楼两旁的楼。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两朵楼各掛灯毬一枚,约方圆丈餘,内燃椽烛。”词语解释:朵觋 拼音:duǒ xí
亦作“朶覡”。 古时 云南 一带对巫人的称呼。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 升菴 曰:‘ 滇 中巫人曰朶覡。’”词语解释:朵罗 拼音:duǒ luó
蒙古语。七。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数目……如朵罗者,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