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不朽 拼音:bù xiǔ
不磨灭,永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 伯成 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田间 《祖国颂》诗:“祖国呵,在你的大地上,有伟大的财富,它名叫勇敢勤劳,这是不朽的荣誉。”词语解释:衰朽 拼音:shuāi xiǔ
(1).老迈无能。 隋 江总 《宴乐修堂应令》诗:“庸疎滥 应 阮 ,衰朽恧连章。”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明 刘基 《〈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今幸存者,惟 基 与先生耳,然皆頽然日就衰朽。”
(2).犹衰落。《敦煌曲子词·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为言恩爱永团员,将谓荣华不衰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苏仙》:“后桃结实甘芳,居人谓之‘苏仙桃树’,年年华茂,更不衰朽。”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整个城市全笼罩在凝重的使人窒息的灰色中。看起来 北平 已经显得多么古老、衰朽了啊!”词语解释:骨朽 拼音:gǔ xiǔ
谓死亡已久。 宋 苏轼 《张庖民挽词》:“天高鬼神恶,骨朽姓名芳。” 宋 范成大 《病中聊书老怀》诗:“登临旧迹如梦断,觴咏故人多骨朽。”词语解释:枯朽 拼音:kū xiǔ
(1).指枯槁腐朽之物。《汉书·异姓诸侯王表》:“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夫圣人知凶丑之自然,下愚之难移,犹春阳之不能荣枯朽,炎景之不能鑠金石。” 宋 苏轼 《次韵吕梁仲屯田》:“空虚岂敢酬琼玉,枯朽犹能出菌芝。” 金师拓 《冬夜》诗之二:“盘木无先容,竟与枯朽并。”
(2).枯槁腐朽。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餘,岂宜令入宫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予曾见 唐 初 路 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 田间 《阿拉伯礼赞》诗:“ 黎巴嫩 长的杉树,五千年不曾枯朽。”词语解释:老朽 拼音:lǎo xiǔ
(1).衰老陈腐。常喻无用。 唐 郑愚 《潭州大圆禅师碑铭》:“以耽沉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是个老朽之人,寻他有什么勾当?”
(2).老人自谦之词。 宋 苏轼 《与冯祖仁书》之三:“辱牋教累幅,文义粲然,礼义兼重,非老朽所敢当。” 明 李贽 《答沉王书》:“老朽久处 龙湖 ,旷焉索居,无由长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我老朽走到这边,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只求有吃残的饭,赐点充飢,就很感激了。”
(3).陈旧;破烂。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我那一间房老朽的不行了,下雨老是个漏。”词语解释:垂不朽 拼音:chuí bù xiǔ
流传下去,永不磨灭。 宋 曾慥 《类说·摭言·滕王阁序》:“ 王勃 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 阎公 不之信,令人伺其下笔……至‘落霞孤鶩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公 矍然曰:‘此真天才,垂不朽矣。’”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词语解释:拉朽 拼音:lā xiǔ
摧折朽木。喻不费力气。《晋书·刘毅诸葛长民等传论》:“建大功若转圜,翦羣兇如拉朽。”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语勘定之战功,则前若拉朽而后等摧山。”词语解释:贯朽 拼音:guàn xiǔ
(1).穿钱的绳子朽断,形容积钱多而经久不用。《史记·平準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旧唐书·卢怀慎传》:“水衡无贯朽之蓄,京庾闕流衍之储。” 清 马曰琯 《布泉歌》:“歷代瞥眼如散泉,贯朽铅蚀谁能穿。”
(2).书编朽断。形容读书勤苦。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琐碎虫鱼,旁通医祝,牛篋诗瓢,件离贯朽。”词语解释:腐朽 拼音:fǔ xiǔ
(1).腐烂朽败。《管子·轻重丁》:“大夫多并其财而不出,腐朽五穀而不散。” 汉 王充 《论衡·论死》:“如死,其形腐朽,虽虎兕勇悍,不能復化。” 宋 苏轼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见饷》诗:“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神木》:“闻其木尚存一二,心已腐朽,人可于腹中行过。” 茅盾 《色盲》四:“他仿佛跌入一个深黑的土坑,感到了腐朽的窒息样的昏迷。”
(2).比喻思想陈腐或制度败坏。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 张天翼 《新生》:“那位老先生够得上说百分之百的腐朽。” 巴金 《〈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词语解释:雕朽 拼音:diāo xiǔ
比喻不堪造就。语本《论语·公冶长》:“ 宰予 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有志惭雕朽,无庸类散樗。”
彫朽:孔子 门人 宰予 昼寝, 孔子 说:“朽木不可彫也。”见《论语·公冶长》。因以“彫朽”喻教育愚昩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彫朽励薄。” 词语解释:速朽 拼音:sù xiǔ
(1).《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於 宋 ,见 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 桓司马 言之也。”本谓迅速腐朽,后用以指薄葬。《汉书·刘向传》:“ 宋 桓司马 为石槨, 仲尼 曰‘不如速朽’。”《后汉书·张覇传》:“今 蜀 道阻远,不宜归塋,可止此葬,足藏髮齿而已。务遵速朽,副我本心。”
(2).迅速腐朽;很快磨灭。 元 陈孚 《鄢陵》诗:“哀哉 公子侧 ,战骨当速朽。”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物幻词》:“北海已成速朽,南山几见高飞。” 鲁迅 《呐喊·阿Q正传》:“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词语解释:摧朽 拼音:cuī xiǔ
见“ 摧枯拉朽 ”。
词语解释:摧枯拉朽 拼音:cuī kū lā xiǔ
摧折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本《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晋书·甘卓传》:“遡流之众,势不可救,将军之举 武昌 ,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鋭,翦 太原 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何为而不可。”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而况假主公之雄威,更仗诸将之戮力,则摧枯拉朽,如夏日之溃春冰。” 邹韬奋 《不能两全》:“旧社会之崩溃有如摧枯拉朽。”亦作“ 摧朽拉枯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 豫通王 下 江 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亦省作“ 摧朽 ”、“ 摧枯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拒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唐 杜甫 《北风》诗:“涤除贪破浪,愁絶付摧枯。”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凶竖同摧朽,苍生尽解悬。”词语解释:凋朽 拼音:diāo xiǔ
衰竭。 宋 苏辙 《病后白发》诗:“筋力从凋朽,肝心罢激昂。”词语解释:销朽 拼音:xiāo xiǔ
谓形销骨朽,泯灭无存。 唐 胡曾 《望夫山》诗:“古来节妇皆销朽,独尔不为泉下尘。”词语解释:年朽 拼音:nián xiǔ
年纪衰老。《晋书·张忠传》:“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覲。”词语解释:颓朽
破败。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荒哉 隋 家帝,製此今頽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 唐 有。”词语解释:蠹朽 拼音:dù xiǔ
亦作“蠧朽”。 谓木材被蛀腐烂。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塼者,专也。谓山度之材,有蠧朽之日;火化之壤,无销鑠之期。” 清 唐甄 《潜书·匪更》:“盖礼之既坏,如美木积久而有蠧朽,不可以为宫室。”词语解释:驭朽 拼音:yù xiǔ
见“ 驭朽索 ”。
词语解释:驭朽索 拼音:yù xiǔ suǒ
《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孔颖达 疏:“我临兆民之上,常畏人怨,懍懍乎危惧,若腐索之驭六马。索絶则马逸,言危惧之甚。”后因以比喻帝王治国,艰险不易。 唐 白居易 《辨兴亡之由策》:“安人者,敬其下也,懍乎若驭朽索,犹惧其末也。”亦省作“ 驭朽 ”。《陈书·世祖纪论》:“及国祸奄臻,入承宝祚,兢兢业业,其若驭朽。”《旧唐书·代宗纪》:“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四》:“驭朽纳隍,夕惕之心罔怠。”词语解释:疲朽 拼音:pí xiǔ
犹老朽。 南朝 陈 徐陵 《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牵课疲朽,不无辞製,而应物随时,未曾编録。”《宋书·傅亮传》:“抚躬愧疲朽,三省惭爵浮。”词语解释:三不朽 拼音:sān bù xiǔ
谓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不朽。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宋 杨万里 《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清 管同 《〈方埴之文集〉序》:“古之所谓三不朽者,首立德,次立功,又其次乃立言。”词语解释:镂冰雕朽 拼音:lòu bīng diāo xiǔ
雕刻冰块和朽木。比喻徒劳无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夫苦心约己,以行无益之事,鏤冰雕朽,终无必成之功。”《北齐书·儒林传序》:“鏤冰雕朽,迄用无成,盖有由也。”词语解释:败朽 拼音:bài xiǔ
腐败朽坏。《参同契》卷上:“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词语解释:千古不朽 拼音:qiān gǔ bù xiǔ
谓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谁肯以千古不朽之名人,抑之使出时流下。”词语解释:同垂不朽 拼音:tóng chuí bù xiǔ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词语解释:顿朽 拼音:dùn xiǔ
疲沓陈腐。《楚辞·东方朔〈七谏〉》“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汉 王逸 注:“言君放远要褭英俊之士,而驾橐驼,任使罢駑顿朽之人,而弃明智之士也。”词语解释:露朽 拼音:lù xiǔ
财物堆积在露天日久而朽烂。语本《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隋书·蔡王智积传》:“人或劝 智积 治产业者, 智积 曰:‘昔 平原 露朽财帛,苦其多也。吾幸无可露,何更营乎?’”词语解释:驽朽 拼音:nú xiǔ
指低劣无用之材。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中宗》:“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駑朽,庶禆 河 岳。”词语解释:樗朽 拼音:chū xiǔ
腐朽的樗木。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词。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封》:“不意朝廷垂念老臣,復有封爵,樗朽何当,不免再整冠裳。”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本是山林鄙性,麋鹿间人,樗朽无能,何劳君子访柴扃!”《西游记》第十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词语解释:远垂不朽 拼音:yuǎn chuí bù xiǔ
永垂不朽。 明 李贽 《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絶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词语解释:摧枯拉朽 拼音:cuī kū lā xiǔ
摧折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本《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晋书·甘卓传》:“遡流之众,势不可救,将军之举 武昌 ,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鋭,翦 太原 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何为而不可。”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而况假主公之雄威,更仗诸将之戮力,则摧枯拉朽,如夏日之溃春冰。” 邹韬奋 《不能两全》:“旧社会之崩溃有如摧枯拉朽。”亦作“ 摧朽拉枯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 豫通王 下 江 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亦省作“ 摧朽 ”、“ 摧枯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拒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唐 杜甫 《北风》诗:“涤除贪破浪,愁絶付摧枯。”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凶竖同摧朽,苍生尽解悬。”词语解释:摧枯振朽 拼音:cuī kū zhèn xiǔ
犹摧枯拉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词语解释:拉枯折朽 拼音:lā kū shé xiǔ
同“ 摧枯拉朽 ”。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虏骑去我军将近,遂释鞅会食,食罢,将战, 伦 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词语解释:浮朽 拼音:fú xiǔ
腐朽无用。 南朝 宋 鲍照 《谢永安令解禁止启》:“岂臣浮朽所可恭从,实非愚瞢所宜循践。”词语解释:护朽 拼音:hù xiǔ
柱或塔之顶端。多刻虭蛥之像。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於护朽上。”参见“ 虭蛥 ”。
词语解释:虭蛥 拼音:diāo shé
古时传说中的龙属动物。常以其形象雕刻于古器物上。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於护朽上。”词语解释:炱朽 拼音:tái xiǔ
因长期被烟尘熏而腐烂。《新唐书·儒学传中·马怀素》:“是时文籍盈漫,皆炱朽蟫断,籤幐纷舛。”词语解释:愚朽 拼音:yú xiǔ
愚昧衰朽。《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妾 昭 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効万一。”词语解释:枵朽 拼音:xiāo xiǔ
空虚腐朽。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问其光岳之钟,则芻灵焉;问其山泽之藏,则枵朽焉。”词语解释:户枢不朽 拼音:hù shū bù xiǔ
见“ 户枢不蠹 ”。
词语解释:户枢不蠹 拼音:hù shū bù dù
亦作“户枢不螻”。亦作“户枢不朽”。 经常转动的门轴不易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可以不受外物侵蚀而历久不坏。《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螻,动也。” 唐 马总 《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三国志·魏志·吴普传》:“﹝ 华佗 ﹞语 普 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穀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宋 苏象先 《丞相魏公谭训》卷七:“人生在勤,勤则不匱。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此其理也。” 谢觉哉 《体育活动的好处》:“有句老话:‘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身亦然,如果你的五官百骸,像门的枢一样,常在转动,像溪水一样常在流,那你就会长久不蠹、不腐,长久能保持健康。”词语解释:庸朽 拼音:yōng xiǔ
庸下衰朽。《旧唐书·姚璹传》:“臣以庸朽,滥居辅弼。”词语解释:死且不朽 拼音:sǐ qiě bù xiǔ
犹言至死不忘。《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纍臣得归骨於 晋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孔颖达 疏:“怀荷君恩,身虽死而朽腐,此恩不朽腐也。死尚不朽,以示其至死不忘也。”《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若弗杀弗亡,君之惠也,死且不朽。”《国语·楚语上》:“若得归骨於 楚 ,死且不朽。”词语解释:死而不朽 拼音:sǐ ér bù xiǔ
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穆叔 如 晋 。 范宣子 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穆叔 曰﹞:‘ 豹 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国语·晋语八》:“ 鲁 先大夫 臧文仲 ,其身殁矣,其言立於后世,此之谓死而不朽。”词语解释:永垂不朽 拼音:yǒng chuí bù xiǔ
指姓名、事迹、制度、精神等长久流传,永不磨灭。《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釐整时务。”《三侠五义》第十九回:“将破窰改为庙宇,钦赐白银千两,香火地十顷,就叫 范宗华 为庙官,春秋两祭,永垂不朽。” 郭沫若 《潮集·刘胡兰赞》:“伟大的 刘胡兰 ,你永垂不朽。”词语解释:御朽 拼音:yù xiǔ
谓以朽索御马。喻指危险。《隋书·房彦谦传》:“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兢怀。”词语解释:糟朽 拼音:zāo xiǔ
朽烂。《红楼梦》第七七回:“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糟朽烂木,也无性力的了。” 梁斌 《红旗谱》八:“经过几百年风雨的淋洒,门窗糟朽了,砖石却还结实。”词语解释:粟陈贯朽 拼音:sù chén guàn xiǔ
见“ 粟红贯朽 ”。
词语解释:粟红贯朽 拼音:sù hóng guàn xiǔ
《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颜师古 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谓粮食霉烂,钱贯朽坏。形容钱谷丰饶。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反乞巧文》:“膏粱素封,粟红贯朽,问以十字,不识八九。”亦作“ 粟陈贯朽 ”。 明 王錂 《寻亲记·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词语解释:粟红贯朽 拼音:sù hóng guàn xiǔ
《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颜师古 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谓粮食霉烂,钱贯朽坏。形容钱谷丰饶。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反乞巧文》:“膏粱素封,粟红贯朽,问以十字,不识八九。”亦作“ 粟陈贯朽 ”。 明 王錂 《寻亲记·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词语解释:罢朽 拼音:bà xiǔ
犹衰老。《燕丹子》卷中:“臣闻騏驥之少,力轻千里;及其罢朽,不能取道。”词语解释:耄朽 拼音:mào xiǔ
老朽;衰老。《三国志·蜀志·孟光传》:“老夫耄朽,不达治体。”词语解释:窳朽 拼音:yǔ xiǔ
破敝;腐烂。《清史稿·兵志七》:“旧有兵船,日益窳朽,徒糜餉项,无裨实际。”词语解释:焦朽 拼音:jiāo xiǔ
(1).《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味苦,其臭焦。”又:“﹝孟冬之月﹞其味咸,其臭朽。”后指火焦木朽的气味。《列子·仲尼》:“鼻将窒者,先觉焦朽。” 张湛 注:“焦朽有节之气,亦微而难别也。”
(2).犹枯萎。 晋 傅玄 《答程晓》诗:“赫赫明明,天人合和;下罔遗滞,焦朽斯华。”词语解释:灰朽 拼音:huī xiǔ
灰烬和腐木。喻消亡。《晋书·应詹传》:“乱离既普,殆为灰朽。”词语解释:红朽 拼音:hóng xiǔ
谓米粟陈腐变红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千廩万仓,积积而红朽者,米粟之餘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清张瑄》:“及夫末际,岁运至四百万之多,使太仓陈陈相因,红朽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