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杯杓 拼音:bēi sháo
亦作“ 杯勺 ”。亦作“桮杓”。亦作“桮勺”。 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入谢,曰:‘ 沛公 不胜桮杓,不能辞。’”《汉书·息夫躬传》:“ 霍显 之谋,将行於杯杓; 荆軻 之变,必起於幃幄。”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清 曹寅 《月凉茗饮歌》:“天人之粮不多得,桮勺未可驱尘嚣。”词语解释:星杓 拼音:xīng sháo
指北斗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也称斗杓、斗柄。观察北斗斗柄的转移,可以知四时,定节气。 宋 邵雍 《旅中岁除》诗:“星杓建丑晦将尽,岁箭射人春又来。” 明 李东阳 《烧丹灶赋》:“龙集载戊,星杓指申。” 清 黄景仁 《赠程生人中》诗:“我昔三五日,壮气干星杓。”词语解释:翠杓 拼音:cuì sháo
嵌翡翠的酒器。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緑樽翠杓,为君斟酌。” 宋 陆游 《湖村月夕》诗之一:“金樽翠杓犹能醉,狐帽貂裘不怕寒。” 元 廼贤 《送刘将军姑苏之官》诗:“当筵翠杓春醅蚁,列饌银盘晓膾鱸。”词语解释:魁杓 拼音:kuí sháo
(1).北斗星七星中首尾两星的合称。《史记·天官书》:“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 华 以西南。” 张守节 正义:“魁,斗第一星也;杓,东北第七星也。”
(2).《淮南子·天文训》:“斗杓为小岁。” 高诱 注:“斗第一星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故魁杓亦指北斗七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宿为吉凶祸福。” 清 丘逢甲 《日蚀诗》:“岁星过处玉犬吠,魁杓方指苍龙苍。”词语解释:玉杓 拼音:yù sháo
(1).玉制的杓子。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至 周 王子晋 临井而窥,有青雀衔玉杓以授 子晋 。”
(2).指北斗柄部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 宋 秦观 《陈令举妙奴》诗:“俊词伟气森开张,玉杓贯斗生怒芒。”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永见赠建除体》:“建子玉杓直,黄昏月如霜。”词语解释:樽杓 拼音:zūn sháo
指饮酒之器。 唐 白居易 《观稼》诗:“田翁逢我喜,默起具樽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元和 中,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 高公 有斟酌之誉。数千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所遗。”词语解释:金杓 拼音:jīn sháo
羹匙的美称。 清 吴孟坚 《明洪武》诗:“调露金杓分 镐 宴,閲江宝翰奠 瀍 图。”词语解释:马杓 拼音:mǎ sháo
见“ 马勺 ”。
词语解释:马勺 拼音:mǎ sháo
亦作“ 马杓 ”。 形似马蹄的一种勺子。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沉见鬼》:“三道流归 天台 ……随身齎乾糒及马杓之属。” 元 杨维桢 《吴下竹枝歌》:“银马杓中劝郎酒,看郎色似赤瑛盘。” 梁斌 《翻身纪事》七:“ 小玉 说:‘过两天来和你们一个锅里搅马勺,接受贫雇农的教育。’” 刘绍棠 《蒲柳人家》十一:“花鞋 杜四 泼口大骂:‘什么他妈的铁嘴?你是红口白牙跑舌头,马勺上的苍蝇混饭吃。’”词语解释:瓢杓 拼音:piáo sháo
见“ 瓢勺 ”。
词语解释:瓢勺 拼音:piáo sháo
亦作“ 瓢杓 ”。 把老熟的葫芦剖为两半所做成的勺子。《南齐书·卞彬传》:“ 彬 性﹝好﹞饮酒,以瓠壶瓢勺杬皮为肴……以大瓠为火笼,什物多诸诡异。”《南史·陈暄传》:“ 何水曹 眼不识盃鐺,吾口不离瓢杓。” 元 王祯 《农书》卷八:“夫瓠之为物也……大之为瓮盎,小之为瓢杓。” 清 杜岕 《雪水茶》诗:“瓢勺生幽兴,簷楹恍瀑泉。”词语解释:脑杓 拼音:nǎo sháo
头的后部。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我想这姻缘匹配,少一时一刻难强为。如何可意?怎的相知?怕不脚搭着脑杓成事早,久以后手拍着胸脯悔后迟。”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 提弥明 ﹞举起金瓜,打倒神獒,用手揪住脑杓皮,则一劈劈为两半。”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您看人家女瓦匠,穿着长统胶皮靴子,小帽子在脑勺上一扣,多么神气!”词语解释:脚搭着脑杓 拼音:jiǎo dā zhe nǎo sháo
形容人快跑。引申指事情办得匆忙迅速。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怕不便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怎知他手拍着胸脯悔后迟。”词语解释:鲎杓 拼音:hòu sháo
鲎壳制成的杓。《中国谚语资料》:“做鱟杓还怕被汤淌。”词语解释:鸬杓 拼音:lú sháo
鸬鹚杓。 清 李调元 《闻王少林嵩高病足》诗之一:“一年断酒閒鸕杓,六月看花过马缨。”词语解释:椫杓 拼音:shàn sháo
用白理木制作的勺子。《礼记·礼器》:“樿杓,此以素为贵也。” 孔颖达 疏:“樿杓者,樿,白理木也;贵素,故用白理木为杓。”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序》:“此犹中衢之罇,后人但持瓦甌樿杓,随意取之,无有不满腹者矣。”词语解释:醉倒马杓 拼音:zuì dǎo mǎ sháo
形容喝醉了酒,糊糊涂涂的样子。 梁斌 《红旗谱》十一:“又从人群里蹦出一个人,醉倒马杓地走上来。”词语解释:桸杓 拼音:xī sháo
舀水的勺子。 南朝 梁 沉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作声,如用水法。”词语解释:不胜杯杓 拼音:bù shèng bēi sháo
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桮杓,酒具,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入谢曰:‘ 沛公 不胜桮杓,不能辞。’”词语解释:柘杓 拼音:zhè sháo
用柘木制的杓子。 唐 沉亚之 《淮南都梁山仓记》:“今待汝访山求材然后用,何异乎柘杓滂流之语耶?”词语解释:拂杓 拼音:fú sháo
犹拂击。 元 朱庭玉 《哨遍·风情》套曲:“拂杓牙牀珊枕,锦衾轻襜,玉山低偃。”词语解释:觞杓 拼音:shāng sháo
见“ 觴酌 ”。
词语解释:觞酌 拼音:shāng zhuó
(1).亦作“ 觴勺 ”、“ 觴杓 ”。饮酒器。《韩非子·十过》:“食器雕琢,觴酌刻鏤,白壁堊墀,茵席雕文。” 汉 刘向 《说苑·反质》:“繒帛为茵縟,觴勺有彩为饰,弥侈。”《宋书·礼志四》:“ 晋景帝 之於 世祖 , 肃祖 之於 孝武 ,皆傍尊也,亲执觴杓。”
(2).指饮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四:“父老杂乱言,觴酌失行次。”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驹父 以奉命行事,日惟觴酌。” 清 孙枝蔚 《送方圣羽还山》诗之一:“临行当有赠,一言劝觴酌。”词语解释:衡杓 拼音:héng sháo
借指北斗星。《淮南子·俶真训》:“欃枪衡杓之气,莫不弥靡。” 高诱 注:“杓,北斗柄第七星。”词语解释:瓯杓 拼音:ōu sháo
瓦盆和木瓢。《新唐书·卓行传·阳城》:“日炊米二斛,鱼一大鬵,置甌杓道上,人共食之。”词语解释:牺杓 拼音:xī sháo
瓢的别称。 唐 陆羽 《茶经·器》:“瓢,一曰牺杓,剖匏为之,或刊木为之…… 永嘉 中, 餘姚 人 虞洪 入 瀑布山 採茗,遇一道士云:‘吾 丹丘子 ,祈子他日甌牺之餘,乞相遗也。’牺,木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