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拼音:dù 麌韵

杜 dù
〈名〉
  •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 同本义
  • 杜,甘棠也。——《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 杜树大者插五枝。——《齐民要术》
〈动〉
  • 堵塞
  • 杜,塞也。——《小尔雅·广诂》
  •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
  • 又如: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杜隔(阻塞隔离);杜闭(堵塞,关闭);杜禁(堵塞)
  • 关门,封闭 。
  • 杜乃护王。——《书·费誓》。注:“闭也。”
  •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 强公室,杜私门。——《史记·李斯列传》
  • 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汉书·王陵传》。颜师古注:杜,塞也,闭塞其门也。
  • 塞隘杜津。——《汉书·叙传》
  • 又如:杜口(闭口不说);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杜门晦(屏)迹(关闭大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 杜绝,制止 。如:杜心(绝望);杜谏(谏止;制止);杜弊(杜绝作弊);杜弃(拒绝,屏弃);杜遏(禁绝,阻止)
  • 冲击
  •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则捣毁,杜曲激则跃。——《管子·度地》
  • 拒绝。如:杜黜(排斥,黜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