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shù 沃韵

束 shù
〈动〉
  •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 同本义
  • 束,缚也。——《说文》
  • 束帛戋戋。——《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
  • 束帛俪皮。——《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
  • 贿荀偃束锦。——《左传·襄公十九年》
  • 入束矢于朝。——《周礼·大司寇》
  • 自行束脩以上。——《论语》
  • 墙有茨,不可束也。——《诗·鄘风·墙有茨》
  •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袁枚《黄生借书说》
  • 又如:束刃(捆扎兵器);束刍(捆成一束的干草);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谓缴械投降);束手(捆绑双手);束火,束炬(扎火把);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束竹(捆成束的竹子);束杖(捆起来的刑具);束载(捆物装车)
  • 约束;限制
  •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 空名束壮士。——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 又如:检束(检点约束);束累(约束牵累);束躬(约束自己,检点);束约(管束;控制);束持(约束持重);束制(约束克制)
  • 收拾;整理
  • 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三国志》注
  • 又如:束甲(卷起盔甲,轻装急进。表示要决一死战);束箧(收拾行装);束兵秣马(整顿军队,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束囊(收拾行装);束担(收拾行李)
  • 搁置
  •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 [名]:姓
〈量〉
  • 把,小捆
  • 生刍(草)一束。——《诗·小雅·白驹》
  • 又如:一束花
康熙字典

  • 《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𠀤音㑛。 (沃韵)
  •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詩·周南》白茅純束。
  • 又五疋爲束。《禮·雜記》納幣一束。
  • 又五十矢爲束。《詩·周頌》束矢其搜。
  • 又脯十脡曰束。《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又姓。《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𠀤音戍。 (遇韵)
  • 約也。《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 又叶所律切,音率。 (质韵)
  • 《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 从木从口,與朿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