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五有上声 寿[同否][吐也。][【廣韻】音某。][yǒu][音柳。蚴蟉,行動貌。][pǒu][详注1][详注2][详注3][yǎo][ròu][音纽。人姓也。高丽有之。][音塿。通水沟也。][详注4][音塿。《廣韻》嗹嘍,煩貌。][详注5]


注1:忸 《集韵》《韵会》《正韵》女九切,音纽。习也。《荀子·议兵篇》忸之以庆赏。《注》忸与狃同。
注2:趣 《集韵》《韵会》此苟切。《书·立政》趣马。《传》趣,七口反。掌马之官。《诗·小雅》蹶维趣马。《笺》掌王马之政。《疏》七走反。《周礼·夏官·趣马注》趣马,趣养马者也。
注3:掫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侧九切,篘上声。持物相著也。
注4:培 音瓿。小阜也。《晋语》赵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必堕其垒培。
注5:欧 音殴。《说文》吐也。或作呕。《急就篇注》欧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汉·严助传》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山海经》薄鱼一目,其音如欧。《注》郭璞曰:如人呕吐声也。《又》海外欧丝之野,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注》郭璞曰:言啖叶而吐丝,盖蚕类也。《白氏六帖》跪树欧丝,生桑得茧。又与殴通,捶击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欧之。
末字词组
鞭杻枷杻镣杻木杻弞杻梃杻手杻 

词语解释:鞭杻  拼音:biān niǔ
鞭子和手铐。泛指刑具。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埽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词语解释:枷杻  拼音:jiā niǔ
(1).木枷与手械。带于囚犯颈项、手腕的刑具。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枷棒》:“六月盛暑,去囚火、枷杻,决断刑狱,放宥之也。” 宋 欧阳修 《论燕度勘滕宗谅事张皇大过札子》:“传闻 燕度 勘鞫 滕宗谅 事,枝蔓勾追,直得使尽 邠州 诸县枷杻,所行栲掠,皆是无罪之人。”《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仙女笑道:‘汝欲脱离苦厄么?’上前把手一指,那枷杻纷纷自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巧哉造化心,此罚胜枷杻。”
(2).谓带枷、上手械。《旧唐书·懿宗纪》:“贼初劫 乌江县 , 雍 (刺史 崔雍 )令步奏官二人探知, 雍 犹不信,二人并被枷杻。”
词语解释:镣杻  拼音:liào niǔ
见“ 镣钮 ”。
词语解释:镣钮  拼音:liào niǔ
亦作“ 镣杻 ”。 镣铐。脚镣和手铐。 明 张景 《飞丸记·埋轮没产》:“钉上镣钮,押送太监,请旨发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宗伏法》:“ 楚 宗刼槓一案,起于道臣 周应治 之报反,成于抚臣 赵可怀 之镣杻。”《熊龙峰小说四种·孔淑芳双鱼扇坠传》:“众神领命,即往彼处捉获,枷锁镣钮,押 孔淑芳 并一丫鬟到坛前跪下。”
词语解释:木杻  拼音:mù niǔ
刑具名。木制手铐。《水浒传》第三十回:“牢子狱卒,把 武松 押在大牢里,将他一双脚昼夜匣着,又把木杻钉住双手。”
词语解释:弞杻  拼音:shěn niǔ
木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七十里,曰 丙山 ,其木多梓檀,多弞杻。” 郝懿行 笺疏:“《方言》云:‘弞,长也;东 齐 曰弞。’ 郭 注云:‘弞,古矧字。’然则弞杻,长杻也。杻为木多曲少直,见 陆璣 《诗疏》。此杻独长,故著之俟考。”
词语解释:梃杻  拼音:tǐng niǔ
泛指刑具。梃,杖;杻,手铐。 清 姚燮 《双鸩篇》诗:“天上所无陌路有,陌路何能避梃杻。”
词语解释:手杻  拼音:shǒu niǔ
亦作“ 手扭 ”。 即手铐。械手的刑具。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将军柱上拴了头髮,上了脚镣手扭,抬上匣牀,使上滚肚索,拽拽拽。”《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次日,原差同一干犯人点了名, 珍哥 、 晁源 、 伍圣道 、 邵强仁 都钉了手杻,交付原差带去,往廵道解审。”参见“ 手銬 ”。
词语解释:手铐  拼音:shǒu kào
束缚犯人两手的刑具。 杨匡满 郭宝臣 《命运》:“他戴上手铐以后,没完没了的审讯和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