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榆枋  拼音:yú fāng
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 唐  赵中虚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宋  王曾 《矮松赋》:“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分明是鹏摶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参见“ 榆枋之见 ”。词语解释:八枋  拼音:bā fāng
八柄。《周礼·春官·内史》:“掌王之八枋之灋,以詔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词语解释:额枋  拼音:é fāng
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词语解释:函枋  拼音:hán fāng
横排的木桩。枋,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晋  元康 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为函枋,立作覆枋。”词语解释:櫯枋  拼音:sū fāng
木名。可作染料。词语解释:木枋  拼音:mù fāng
方柱形的木料。《清会典事例·户部·浙海关》:“ 乍浦 税例……木税,杉木按船不按根,木枋、沙板按块。”词语解释:门枋  拼音:mén fāng
门框的竖木。《景德传灯录·道溥禅师》:“问:‘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师敲门枋。” 沙汀 《堰沟边》:“她依靠在门枋上,直到她唠唠叨叨抱怨起来,这才被 陶青山 发觉。” 克非 《春潮急》二七:“那对联没贴在门枋上,而是贴在两扇门板上的。大约门枋太窄小了吧?”词语解释:槽枋  拼音:cáo fāng
见“ 槽坊 ”。
词语解释:槽坊  拼音:cáo fāng
亦作“ 槽房 ”。亦作“ 槽枋 ”。  酿酒的手工业作坊。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我则怕惊着 玉皇 ,谁着你直侵北斗建槽坊。”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楔子:“今日是 孙员外 的生日,俺两个无钱,去问槽房里赊得半瓶酒儿。”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喻情》套曲:“ 唐三藏 立墓铭空费了碑,閒槽枋里趓酒无巴避。”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她知道这位支书是贫农出身,年轻时候,当过槽房司务。”词语解释:模枋  拼音:mó fāng
巨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梓人抡材》:“ 太祖 时以寝殿梁损,须大木换易。三司奏闻,恐他木不堪,乞以模枋一条截用。”原注:“模枋者,以人立木之两傍,但可手模,不可得见,其大可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宋 时寝殿巨材谓之模枋。模枋者,人立其两旁不相见,但以手摸之而已。”词语解释:笑枋  拼音:xiào fāng
犹笑柄。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十一:“《经典释文》是何等古书,乃有此九‘兄’之称,竟同屠沽家酒肉簿,都人传为笑枋。”词语解释:苏枋  拼音:sū fāng
源自马来语supang。常绿小乔木。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黄色染料。中医学上用为行血祛淤药,主治经闭腹痛、产后血胀、痈肿及跌打损伤等症。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苏枋》:“苏枋:树类槐花,黑子。出 九真 。南人以染絳,渍以 大庾 之水,则色愈深。”词语解释:大枋  拼音:dà fāng
大柄。枋,通“ 柄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二:“利钝兵之常事,赏罚国之大枋。”词语解释:王枋  拼音:wáng fāng
见“ 王柄 ”。
词语解释:王柄  拼音:wáng bǐng
亦作“ 王枋 ”。  帝王的权柄。《后汉书·皇后纪论》:“ 建光 之后,王柄有归。” 李贤 注:“ 太后  建光 之中崩,归政 安帝 。” 宋  王珪 《金吾卫上将军除边镇节度使制》:“王柄之驭羣臣,实先乎詔爵。”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不使王枋弛,不使诸侯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