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锡入声 [详注1][详注2][详注3][汨罗江][xū][详注4][dí][详注5]


注1: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首字词组
析木析言析律舞文析骸易子析字析居析耕析烟
析理析解析律贰端析圭分组析圭担爵析句析肝沥悃析荡
析薪析律析义析辨诡词析毫剖厘析伐析离析氢腐蚀
析酲析支析微察异析谢析交离亲析窣析疑匡谬析爨
析木津析辞析愿析精剖微析出析产析圭胙土 
析析析辩析圭儋爵析肝刿胆析枝析肝吐胆析洒 
析微析辩诡辞析骸以爨析羽析别析裂析毫剖芒 
析疑析中析阶析类析分析箸析言破律 
析圭析惕析骨而炊析户析像管析翳析圭判野 

词语解释:析木  拼音:xī mù
(1).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寅,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国语·周语下》:“我 姬 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汉书·律历志下》:“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终於斗十一度。” 晋 傅玄 《大寒赋》:“日月会於析木兮,重阴凄而增肃。”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今天子整齐乾坤,出入神圣……坐收 冀 部,旋定 幽 都,析木、天街,星宿清润。”
(2).古代 幽 燕 地域的代称。古代以析木次为 燕 的分野,属 幽州 。《晋书·天文志上》:“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 燕 之分野,属 幽州 。”《文选·木华〈海赋〉》:“东演 析木 ,西薄 青 徐 。” 李善 注:“言流至 析木 之境。”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 扶桑 衔日边, 析木 带津遥。”
(3).劈开的木头。指樵柴。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 慈溪 之阴,双桂森森,望於东南。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词语解释:析理  拼音:xī lǐ
剖析事理。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序:“推案析理,次至数联,应若前定。” 明 吴承恩 《〈申鉴〉序》:“其辨疑而析理也精而确,信哉,其能名家也。”
词语解释:析薪  拼音:xī xīn
(1).劈柴。《诗·小雅·小弁》:“伐木掎矣,析薪扦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 宋 邵雍 《渔樵问对》:“乃析薪烹鱼而食之,飫而论《易》。” 叶圣陶 《穷愁》:“母遂復醒,闻其子析薪声,知子已起。”
(2).《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孔颖达 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好逑传》第十三回:“何竟不闻,而乃自遣尺书为析薪之用,不亦太褻乎!”
(3).《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施 ( 丰施 )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论》:“ 王朗 文博富赡…… 王肃 亮直多闻,能析薪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一:“ 陈省斋 先生继其父,署守 镇江 。余代作对联云:‘守郡继先人,问 江 水长流,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愿黄堂少住,留一枝此日甘棠。’”
词语解释:析酲  拼音:xī chéng
解酒,醒酒。《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吕延济 注:“言风之清凉可以差病而解酒酲。”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宾昏酒食,接连相因,析酲什半,弃事相随,虑无乏日。” 唐 杨衡 《经端溪峡中》诗:“搴茗庶蠲热,漱泉聊析酲。” 清 吴伟业 《〈八风诗〉序》:“余消夏小园,风塕然而四至。虽泠泠可以析酲已疾,而凄其怒号,不能无爰居之思。”
词语解释:析木津  拼音:xī mù jīn
指析木星次的银河。析木次自尾十度至斗十一度,其间为汉津(银河),故称。《左传·昭公八年》:“ 陈 , 顓頊 之族也,嵗在鶉火,是以卒灭。 陈 将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復由。” 唐 杨炯 《浑天赋》:“东宫则析木之津,寿星之野,箕为傲客,房为駟马。” 清 毛世楷 《秋日感怀》诗:“人间何处投金瀨,天上徒闻析木津。”
词语解释:析析  拼音:xī xī
象声词。《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刘良 注:“析析,风吹木声也。”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庭中隔墙挂过来的柳枝析析地一阵轻响, 泽如 就感到一阵新鲜的凉风。”
词语解释:析微  拼音:xī wēi
(1).切割细微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二:“蝉翼之割,剖纤析微。”
(2).分析精深细微的道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究精微者,谓之析微。” 林纾 《闽中新乐府》:“诈为‘鱼跃’孰‘鳶飞’,且请先生与析微。”
词语解释:析疑  拼音:xī yí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遂以“析疑”谓剖析疑难。 清 陈梦雷 《送官子之盖州序》:“余设塾, 官子 从余授一经……与语輒领悟,析疑问难,或发余所未及者。” 清 刘大櫆 《〈张宏勋诗集〉序》:“朋友者,所以析疑劝善,相切磋以进於道。”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相与激清扬浊,赏奇析疑,其事颇乐。”
词语解释:析圭  拼音:xī guī
亦作“ 析珪 ”。
(1).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圭,一本作“ 珪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诸侯。” 王先谦 补注:“《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析圭而爵,言分圭而爵之也。此盖古语。析,即分颁之义,非中分为二。疑 如 ( 如淳 )説误。”
(2).泛指封王、封官。 唐 李乂 《夏日送司马员外孙员外北征》诗:“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明 高启 《咏隐逸·武攸绪》:“孽后移寳鼎,同姓咸析珪。独去谢亲宠,龙门事宜栖。”
词语解释:析言  拼音:xī yán
(1).分言。指联句。 唐 韩愈 张籍 《会合联句》:“析言多新贯,攄抱无昔壅。”
(2).训诂学用语。谓分开说;区别地说。 清 黄宗羲 《淇仙毛君墓志铭》:“古之言《诗》者,不出赋、比、兴三者,《诗》传多析言之。其实如庖中五味烹飪得宜,欲举一味以名之,不可得也。”《说文·口部》“唯,诺也” 清 段玉裁 注:“此浑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诺’,析言之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狗有县蹏曰犬(《説文》);犬未成豪曰狗(《释畜》):通言则同,析言则异。”
词语解释:析解  拼音:xī jiě
辨白开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郑虔》:“ 禄山 反,伪授水部员外郎,託以疾不夺。贼平, 张通 、 王维 并囚繫。三人皆善画, 崔圆 使绘斋壁,因为析解,得贬 台州 司户卒。”
词语解释:析律  拼音:xī lǜ
(1).谓曲解破坏律令。《后汉书·和帝纪》:“巧法析律,饰文增辞,货行於言,罪成乎手。”参见“ 析言破律 ”。
(2).分析律令法理。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传》:“公析律详明,练於时政。”
词语解释:析言破律  拼音:xī yán pò lǜ
谓巧说诡辩,曲解律令。《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郑玄 注:“析言破律,巧卖法令者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尚书奏:‘……今 楷 ( 襄楷 )不陈损益,而务析言破律,违背经义,伪託神灵。’於是论 楷 司寇。”
词语解释:析支  拼音:xī zhī
亦作“ 析枝 ”。 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 鲜支 、 赐支 、 河曲羌 。分布在今 青海 积石山 至 贵德县 河曲 一带。《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 析支 在 河 关 西。”《史记·五帝本纪》:“南抚 交阯 、 北发 ,西 戎 、 析枝 。” 南朝 梁 王僧孺 《答江琰书》:“岂復能使一笥可轻,八厨斯引,且登清汉,乍弃黄污,望影 析支 ,争涂再楫!”
词语解释:析辞  拼音:xī cí
玩弄词句。《荀子·解蔽》:“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 杨倞 注:“所谓析言破律、乱名改作者也。”《荀子·正名》:“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姦,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
词语解释:析辩  拼音:xī biàn
分析论辩。《隋书·天文志上》:“先儒弗斯取验,虚繁翰墨,夷途顿轡,雄辞析辩,不亦迂哉!”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乾 嘉 之世,文网日密,而奇才异士,无以自见,争言汉学,析辩异同。”
词语解释:析辩诡辞  拼音:xī biàn guǐ cí
亦作“ 析辨诡词 ”。 谓巧言邪说。《汉书·扬雄传下》:“ 雄 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於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颜师古 注:“为巧辩异辞以搅乱时政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 仲尼 既没,析辨诡词,驪驾塞路。”
词语解释:析中  拼音:xī zhōng
谓判明是非。
词语解释:析惕  拼音:xī tì
犹徜徉。《淮南子·人间训》:“﹝鸿鵠﹞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蜺之间。”一本作“ 徜徉 ”。
词语解释:析律舞文  拼音:xī lǜ wǔ wén
谓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宋 苏舜钦 《论五事·景祐四年五月七日阁门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清白者必多方以误之,贪婪者则啗利以制之,然后析律舞文,鬻狱市令,上下其手,轻重厥刑。”
词语解释:析律贰端  拼音:xī lǜ èr duān
谓曲解法律条文,妄生不实端绪,以加重人罪。《汉书·宣帝纪》:“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增辞释非,以成其罪。” 颜师古 注:“谓分破律条,妄生端绪,以出入人罪。”
词语解释:析义  拼音:xī yì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遂以“析义”谓分析说明文章意义。如 清 林云铭 著有《古文析义》
词语解释:析微察异  拼音:xī wēi chá yì
谓仔细观察、辨别。 明 何景明 《结肠赋》:“有木连理,草交茎兮,烈魂洁魄,孚女贞兮;析微察异,实此之类兮;附物著灵,见胷臆兮。”
词语解释:析愿  拼音:xī yuàn
谓分出本分善良的人。《荀子·王制》:“析愿禁悍,而刑罚不过。” 杨倞 注:“析,分异也。分异其愿慤之民,使与凶悍者异也。”一说析愿当作“折愿(傆)”,谓制裁狡黠的人。参阅 王先谦 集解。
词语解释:析圭儋爵  拼音:xī guī dān jué
《文选·扬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 张铣 注:“言当分人君之珪,以为上列之诸侯,荷人君之重爵。”后因以“析圭儋爵”谓任官受爵。 明 宋濂 《叶秀发传赞》:“当 金 人陷 蘄 ,士大夫析圭儋爵者,或纳款卖降之不暇,有若 秀发 者仅一丞耳,则不顾妻子,婴城固守。”参见“ 析圭 ”。
词语解释:析圭  拼音:xī guī
亦作“ 析珪 ”。
(1).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圭,一本作“ 珪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诸侯。” 王先谦 补注:“《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析圭而爵,言分圭而爵之也。此盖古语。析,即分颁之义,非中分为二。疑 如 ( 如淳 )説误。”
(2).泛指封王、封官。 唐 李乂 《夏日送司马员外孙员外北征》诗:“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明 高启 《咏隐逸·武攸绪》:“孽后移寳鼎,同姓咸析珪。独去谢亲宠,龙门事宜栖。”
词语解释:析骸以爨  拼音:xī hái yǐ cuàn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 楚 围 宋 五月不解, 宋 城中急,无食。使 华元 夜入 楚 师,登 子反 之床,起之,曰:“寡君使 元 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后以“析骸以爨”极言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新唐书·李翰传》:“ 巡 握节而死,非亏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
词语解释:析阶  拼音:xī jiē
分官。授与官职。《北史·韩子熙传》:“﹝ 韩子熙 ﹞又上书求析阶与 伯华 ,於是除 伯华 东太原 太守。”
词语解释:析骨而炊  拼音:xī gǔ ér chuī
同“ 析骸以爨 ”。 《史记·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词语解释:析骸易子  拼音:xī hái yì zǐ
拆尸骨为炊,交换孩子而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极端困境。《后汉书·来歙传》:“昔 宋 执 楚 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胭脂血弹词》第八回:“援救无人,困守孤城血泪喷。析骸易子民无怨,一志同仁。”参见“ 析骸以爨 ”。
词语解释:析骸以爨  拼音:xī hái yǐ cuàn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 楚 围 宋 五月不解, 宋 城中急,无食。使 华元 夜入 楚 师,登 子反 之床,起之,曰:“寡君使 元 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后以“析骸以爨”极言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新唐书·李翰传》:“ 巡 握节而死,非亏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
词语解释:析圭分组  拼音:xī guī fēn zǔ
谓任官受印。组,组绶。 唐 王维 《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至於析圭分组,跨壤连州,怀四术而自疑,见九重而失望。”参见“ 析圭 ”。
词语解释:析圭  拼音:xī guī
亦作“ 析珪 ”。
(1).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圭,一本作“ 珪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诸侯。” 王先谦 补注:“《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析圭而爵,言分圭而爵之也。此盖古语。析,即分颁之义,非中分为二。疑 如 ( 如淳 )説误。”
(2).泛指封王、封官。 唐 李乂 《夏日送司马员外孙员外北征》诗:“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明 高启 《咏隐逸·武攸绪》:“孽后移寳鼎,同姓咸析珪。独去谢亲宠,龙门事宜栖。”
词语解释:析辨诡词  拼音:xī biàn guǐ cí
见“ 析辩诡辞 ”。
词语解释:析辩诡辞  拼音:xī biàn guǐ cí
亦作“ 析辨诡词 ”。 谓巧言邪说。《汉书·扬雄传下》:“ 雄 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於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颜师古 注:“为巧辩异辞以搅乱时政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 仲尼 既没,析辨诡词,驪驾塞路。”
词语解释:析谢  拼音:xī xiè
藏 族的曲艺。主要流行于 西藏自治区 ,历史悠久。其内容以歌喜迎祥,解说万物由来为主。解放后多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
词语解释:析精剖微  拼音:xī jīng pōu wēi
谓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清 恽敬 《读〈大学〉一》:“盖知者至广极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词语解释:析肝刿胆  拼音:xī gān guì dǎn
剖示肝胆。比喻赤诚。 明 袁宗道 《乞进〈大学衍义〉疏》:“其当上指与否,俱且和颜受之。有不析肝劌胆者,非夫也。”亦作“ 析肝吐胆 ”。 明 高以俭 《〈太师张文忠公集〉跋》:“受顾命,辅冲圣,秉国十年,乃举其生平,析肝吐胆献之天子。”
词语解释:析羽  拼音:xī yǔ
古代用来装饰旌旗、旄节等的繐状羽毛。后亦泛指旗帜。《周礼·春官·司常》:“全羽为旞,析羽为旌。” 郑玄 注:“全羽、析羽,皆五采,繫之於旞旌之上。”《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 唐 王勃 《春思赋》:“復闻天子幸 关 东,驰道烟尘万里红,析羽摇初日,繁笳思晓风。”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九:“ 顾愷之 画 苏武 所执之旌,上圆如幢,下復数层红羽驂驂然如夜合花,此析羽也。” 明 何景明 《送王有邻之赵州》诗:“双幡朱析羽,五马玉鸣珂。”
词语解释:析类  拼音:xī lèi
分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皇朝製作,稍以己意列其指归,析类分门,总为一集。”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姚 氏之书所以足重者,以其鉴别精,析类严,而品藻当也。”
词语解释:析户  拼音:xī hù
分立户籍。《新唐书·食货志二》:“又癘疫水旱,户口减耗,刺史析户,张虚数以宽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德宗 敕令天下每三年定一次户籍……地方官迫令民众析户,奏报虚数。”
词语解释:析字  拼音:xī zì
(1).辨析字义。《汉书·刘歆传》:“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2).修辞学上辞格的一种。即根据字的形、音、义,进行化形、谐音、衍义等的修辞手法。主要方式有离合、增损、借形、借音、切脚、双反、代换、牵附等。如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海动山倾古月摧”,就是运用离合式将“胡”字析为“古”“月”二字。参阅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积极修辞三·析字》
词语解释:析圭担爵  拼音:xī guī dān jué
同“ 析圭儋爵 ”。 《明史·倪岳传》:“命将徂征,四年三举,絶无寸功。或高卧而归,或安行以返。析圭担爵,优游朝行,輦帛舆金,充牣私室。”
词语解释:析毫剖厘  拼音:xī háo pōu lí
见“ 析毫剖芒 ”。
词语解释:析毫剖芒  拼音:xī háo pōu máng
亦作“ 析毫剖釐 ”。 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文子·道原》:“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閎广大,不可为外,析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总名也。”《云笈七籤》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釐,刀鋏锋鋭,不足言其细也。”
词语解释:析交离亲  拼音:xī jiāo lí qīn
谓离间亲友。《庄子·渔父》:“析交离亲谓之贼。” 成玄英 疏:“人有亲情交故,輒欲离而析之,斯贼害也。”
词语解释:析出  拼音:xī chū
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或固体物质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词语解释:析枝  拼音:xī zhī
见“ 析支 ”。
词语解释:析支  拼音:xī zhī
亦作“ 析枝 ”。 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 鲜支 、 赐支 、 河曲羌 。分布在今 青海 积石山 至 贵德县 河曲 一带。《书·禹贡》:“织皮 崐崘 、 析支 、 渠搜 、 西戎 即叙。”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 析支 在 河 关 西。”《史记·五帝本纪》:“南抚 交阯 、 北发 ,西 戎 、 析枝 。” 南朝 梁 王僧孺 《答江琰书》:“岂復能使一笥可轻,八厨斯引,且登清汉,乍弃黄污,望影 析支 ,争涂再楫!”
词语解释:析别  拼音:xī bié
(1).分别;离别。《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诸贵人当徙居 南宫 ,太后感析别之怀,各赐王赤綬,加安车駟马,白越三千端,杂帛二千匹,黄金十斤。”
(2).犹区分,辨别。《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曰:“析别水、木以箕、斗之间,是天汉之津也。”
词语解释:析分  拼音:xī fēn
区分,分开。《汉书·叙传下》:“獷獷亡 秦 ,灭我圣文, 汉 存其业,六学析分。”
词语解释:析像管  拼音:xī xiàng guǎn
一种电视摄像管。在这种管中,由光电发射表面产生的电子图像被聚焦在定义孔径的平面内,并且通过该孔径进行扫描
词语解释:析居  拼音:xī jū
分别居住。谓分家。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娶妇离间友爱》:“ 季 怒,遂逼其兄析居,而孝友衰焉。”《金史·纥石烈良弼传》:“父子兄弟往往析居。”《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闻兄弟有析居之义。今吾与汝,皆已娶妇,田产不薄,理宜各立门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其同爨弟姪辈欲析居时,除尔曾祖见产瓜分之外,各与城宅一区。”
词语解释:析句  拼音:xī jù
(1).谓琢磨字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至 魏 晋 羣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釐。”
(2).分析句子的结构、成分等。
词语解释:析伐  拼音:xī fá
砍伐。《诗·小雅·车舝》“陟彼高冈,析其柞薪” 唐 孔颖达 疏:“言有人登彼高冈之上,当必析伐其柞木以为薪。”
词语解释:析窣  拼音:xī sū
象声词。
词语解释:析产
分割财产。指分家。《宋史·食货志上》:“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明 唐顺之 《杨母唐孺人墓志铭》:“后 周孺人 既没,舅知县公亦物故, 东墅 与其兄析产。”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母氏念诸姪与余兄弟年相若,且指众或难处,乃命析产,半以畀四姪,而 敏树 与弟共其半焉。”《李宗仁回忆录》第一编第二章:“我家祖产本甚有限,祖父晚年析产时共有田地六十多亩。”
词语解释:析肝吐胆  拼音:xī gān tǔ dǎn
见“ 析肝劌胆 ”。
词语解释:析肝刿胆  拼音:xī gān guì dǎn
剖示肝胆。比喻赤诚。 明 袁宗道 《乞进〈大学衍义〉疏》:“其当上指与否,俱且和颜受之。有不析肝劌胆者,非夫也。”亦作“ 析肝吐胆 ”。 明 高以俭 《〈太师张文忠公集〉跋》:“受顾命,辅冲圣,秉国十年,乃举其生平,析肝吐胆献之天子。”
词语解释:析裂  拼音:xī liè
犹割裂。 宋 叶适 《兵部尚书徽猷阁学士赵公墓志铭》:“左右曹度支金仓,各掌邦赋,名类析裂,每有会计,徧走五司,文籍复重,吏出没为姦利,不便;请立总计司,併钱物一之,弊可絶。”
词语解释:析箸  拼音:xī zhù
谓分家。箸,筷子。 明 朱元弼 《犹及篇》:“ 沉益川 腾蛟 者,宪副 秦川公 伯子也。宪副晚而更置室,生子 腾龙 ,析箸别居。” 清 方文 《寄怀齐方壶》诗:“可怜半载丧二亲,弟兄析箸家酷贫。”
词语解释:析翳  拼音:xī yì
虹霓。《尸子》卷下:“虹霓为析翳。”
词语解释:析耕  拼音:xī gēng
分开田产,各自耕作。谓分家。 宋 叶适 《王太孺人唐氏墓志铭》:“又三年, 夷仲 、 贾夫人 相次卒,家益衰,兄弟析耕,不数斛。”
词语解释:析肝沥悃  拼音:xī gān lì kǔn
谓披露肝胆,倾吐至诚。 宋 苏舜钦 《投匦疏》:“盖以陛下开言路,塞讳门,采瞽説,纳愚虑,是以析肝沥悃而具述之。”
词语解释:析离  拼音:xī lí
分离;分开。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当交颜而面从,至析离而背毁者,伪人也。”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二:“但他不能不运用故事,把人生的一部和其他部分析离。”
词语解释:析疑匡谬  拼音:xī yí kuāng miù
解释疑义,纠正谬误。 清 王琦 《〈李太白全集〉序》:“惜 李 集无有斐然继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订之,芟柞繁芜,补增闕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
词语解释:析圭胙土  拼音:xī guī zuò tǔ
谓封爵分土。 清 钮琇 《觚賸·圆圆》:“今我王析珪胙土,威镇南天,正宜续鸞戚里,谐凤侯门。”参见“ 析圭 ”。
词语解释:析圭  拼音:xī guī
亦作“ 析珪 ”。
(1).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圭,一本作“ 珪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诸侯。” 王先谦 补注:“《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析圭而爵,言分圭而爵之也。此盖古语。析,即分颁之义,非中分为二。疑 如 ( 如淳 )説误。”
(2).泛指封王、封官。 唐 李乂 《夏日送司马员外孙员外北征》诗:“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明 高启 《咏隐逸·武攸绪》:“孽后移寳鼎,同姓咸析珪。独去谢亲宠,龙门事宜栖。”
词语解释:析洒  拼音:xī sǎ
披散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有 宿松 民孀 田氏 ,事姑孝。兄某利其产,逼嫁之……妇刎於途,诬以坠水。公坐堂上,见黑衣女子啾啾如有诉,召兄某质之,则毛髮析洒,口吐实情。”
词语解释:析毫剖芒  拼音:xī háo pōu máng
亦作“ 析毫剖釐 ”。 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文子·道原》:“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閎广大,不可为外,析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总名也。”《云笈七籤》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釐,刀鋏锋鋭,不足言其细也。”
词语解释:析言破律  拼音:xī yán pò lǜ
谓巧说诡辩,曲解律令。《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郑玄 注:“析言破律,巧卖法令者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尚书奏:‘……今 楷 ( 襄楷 )不陈损益,而务析言破律,违背经义,伪託神灵。’於是论 楷 司寇。”
词语解释:析圭判野  拼音:xī guī pàn yě
谓封爵分土。《陈书·虞寄传》:“今将军以藩戚之重,东南之众,尽忠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 竇融 ,宠过 吴芮 ,析珪判野,南面称孤?”参见“ 析圭 ”。
词语解释:析圭  拼音:xī guī
亦作“ 析珪 ”。
(1).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圭,一本作“ 珪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诸侯。” 王先谦 补注:“《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析圭而爵,言分圭而爵之也。此盖古语。析,即分颁之义,非中分为二。疑 如 ( 如淳 )説误。”
(2).泛指封王、封官。 唐 李乂 《夏日送司马员外孙员外北征》诗:“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明 高启 《咏隐逸·武攸绪》:“孽后移寳鼎,同姓咸析珪。独去谢亲宠,龙门事宜栖。”
词语解释:析烟  拼音:xī yān
分立炉灶。指分家。烟,炊烟。 宋 张今 《范子严墓志》:“逮归,季孟已有析烟之议。”
词语解释:析荡  拼音:xī dàng
离散动荡。 明 杨慎 《四川建昌兵备道题名记》:“其望京师万里而遥,望 成都 亦千里而遥。故有事则艰於达闻,有警则易为析荡。”
词语解释:析氢腐蚀  拼音:xī qīng fǔ shí
有氢气析出的一种电化腐蚀。如在潮湿空气中,钢铁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具有一定酸性的水膜。这层水膜跟钢铁中的铁和碳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中,铁是负极,碳是正极。正、负极上的反应:负极fe-2e→fe2+(氧化);正极2h++2e→h2↑(还原)。
词语解释:析爨  拼音:xī cuàn
分立炉灶。指分家。 明 宋濂 《故潜峰先生朱府君墓志铭》:“兄以先生不事生产作业,力求析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我不能为儿女任过,不如各立门户,即烦主析爨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