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zhī 支韵

枝 zhī
〈名〉
  •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 同本义
  • 枝,木别生条也。——《说文》
  • 草荄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
  • 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 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 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西江月》
  • 正用一枝鸣。——·洪迈《容斋续笔》
  •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 《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 又如:枝庶(嫡长子以外的支系);枝嗣(旁支的子孙);枝萼(枝上的花萼。喻宗族旁支)
  • 通“肢”。人的手足与鸟兽翼足的总称
  • 四枝坚固。——《管子·内业》
  • 若生四枝。——《荀子·儒效》
  • 人之有形体四枝。——《吕氏春秋·圜道》
〈量〉
  • 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 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
  • 春江晚景
  • 又如:一枝苹果花
  • 小的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如:一枝月桂;一枝欧芹
  • 用于指杆状的东西,与“支”通。现常用“支”。如:一枝步枪;一枝笔;一枝蜡烛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支。 (支韵)
  • 《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 又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又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 又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 又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 又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 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 又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 又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 (支韵)
  • 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 (支韵)
  • 《字林》橫首枝也。
  • 又《集韻》居僞切,音攱。 (寘韵)
  • 祭山名。
  • 又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
  • 與𣏽異。𣏽卽枚也。
  • 考證:〔本作支。故曰別生,會意。〕
  • 謹照原文改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左傳·隱八年》枝布葉分。〕
  • 謹按所引乃隱八年疏,非正文。謹照原書八年下增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