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样子 拼音:yàng zi
(1).供人效法、模仿的榜样和式样。《朱子语类》卷九十:“如今要知宗法祭祀之礼,须是在上之人,先就宗室及世族家行了,做箇样子,方可使以下士大夫行之。” 清 李渔 《清忠谱·囊首》:“你且牢牢记着,只把忠臣样子,日后説与子孙知道便了。”《红楼梦》第二一回:“ 凤姐 已走进来,叫 平儿 :‘快开匣子,替太太找样子。’”
(2).情形,形势。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二老爷也出来说,看样子不能再打了。” 周立波 《金戒指》:“他写得不快,看样子对于写字,他不在行。”
(3).人的模样或神情。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打扮得怕不赛夫人样子,脱不了市辈规模。” 丁玲 《梦珂》二:“ 梦珂 一看见姑母,却装成快乐的样子一路叫了进来。”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 李能 又站起来,走到大妈面前,显出一副万分委屈的样子。”
(4).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茅盾 《喜剧》:“连同乡会也是委员制了么?他这才更明晰地意识到世界确是换了一个样子了。”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周蘩漪 :不。(又停一下,看看四面)两礼拜没下来,这屋子改了样子了。”
(5).形状。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但我现在还不知道书的大小(像《奔流》一样?)和字的样子。”如:这件衣服样子很好看。
(6).表示约略情况。 老舍 《二马》第三段四:“她大概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如:他的身高只有一米六的样子。词语解释:样度 拼音:yàng dù
(1).风范,风度。 宋 毛滂 《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词:“且做 龚 黄 样度,留与人看。” 龚黄 ,指 汉 循吏 龚遂 、 黄霸 。 元 王恽 《浣溪沙·付高彦卿》词:“红翠丛中样度新,桃花扇影驻行云。”
(2).样式、法式。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鲁直 欲为 东坡 之迈往而不能,於是高谈句律,旁出样度,务以自立而相抗,然不免居其下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王秋涧论文》:“《前汉》列传,多少好样度,於后插一铭词,篇篇是箇碑表墓誌,作者观此足矣,不必他求也。”词语解释:样样 拼音:yàng yàng
(1).每一样。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那里像他的翰墨文章,样样都登峯造极。”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从前的老规矩,样样都改变了。”
(2).样数,名目。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五章:“果实账样样多,数目少嘛,算盘上我不行哇!”词语解释:样儿 拼音:yàng ér
(1).样子。谓可供人模仿的式样或效法的标准。《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明日你拿个样儿来,我替你做双好鞋儿穿。”《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就勉勉强强的抠搜些出来,这个局面,可就不像样儿了。”
(2).指人的神态、表情。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三:“ 马威 皱着眉,板着脸,眼睛里一点温和的样儿也没有。”
(3).犹规矩。《红楼梦》第十九回:“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了样儿了;别的嬷嬷越不敢説你们了。”词语解释:样色
花样词语解释:样模 拼音:yàng mó
模样。 唐 寒山 《诗》之一九六:“布裘拥质随缘过,岂羡人间巧样模。”词语解释:样色样
种种;各方面词语解释:样法
样范词语解释:样银
用于测定银子成色的样品词语解释:样势 拼音:yàng shì
模样;架势。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我观覰了衣服样势,审察了言语高低。”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一折:“马儿上扭捏着身子儿诈,做出那般般样势,种种村沙。”词语解释:样子间 拼音:yàng zi jiān
陈列样品的处所。 茅盾 《虹》十:“对街同昌车行样子间的大玻璃窗破了一块,碎玻璃片落在水泥的行人道上。”词语解释:样品 拼音:yàng pǐn
做标准用的物品。多用于商品推销或材料试验。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朱延年 成了西药掮客,拿了一张价目单和几种样品,到处兜客帮的生意。”词语解释:样式 拼音:yàng shì
(1).式样,形式。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生这般穷智识,做这般贼所为,粧这般乔样式。”《英烈传》第一回:“帝于内苑造龙舟,自製样式,首尾长二百二尺,阔二丈。” 巴金 《砂丁》:“这座庙宇的建筑样式很简单。庙里没有一尊神像。”
(2).指文艺作品的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词语解释:样书 拼音:yàng shū
作为样品的书。《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这书刻出来,封面上就刻先生的名号,还多寡有几两选金和几十本样书送与先生。”词语解释:样张 拼音:yàng zhāng
印剧出来作为样品的单页或散页。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笺纸样张尚未到,一到,当加紧选定,寄回。”词语解释:样制 拼音:yàng zhì
式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七:“村落中有牧儿入古墓中求羊,得一黄磁小褊缾,样制甚朴。” 宋 李纲 《乞令诸路郡县增修城壁器械札子》:“至於器械甲胄之属,州县类多缺乏,亦宜立名色、降样制,使及时製造。”
物品的样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都下墨工》:“ 崇寧 已来,都下墨工,如 张孜 、 陈昱 、 关珪 弟 瑱 、 郭遇明 ,皆有声称,而精於样製。”《元典章·户部七·行用圆斛》:“亡 宋 行用文思院斛,腹大口狭,难於作弊,今可比附式样,造成新斛,颁行天下……准此五月二十五日御前看过新斛样製。” 明 邵璨 《香囊记·强婚》:“想必是爱此香囊做得好样製,故此留意。”词语解释:样件 拼音:yàng jiàn
作为样品的物件词语解释:样板 拼音:yàng bǎn
(1).板状的样品。
(2).指工业或工程上供比照或检验尺寸、形状、光洁度等用的板状工具。
(3).比喻学习的榜样。《〈艾青诗选〉自序》:“‘不倒翁’只能当玩具,却不宜作为做人的样板。”词语解释:样物 拼音:yàng wù
作为样品之物。《新唐书·裴延龄传》:“於是以天下宿负八百万緡析为负库,抽贯三百万緡为賸库,样物三十万緡为季库。”词语解释:样数 拼音:yàng shù
品类数量。《红楼梦》第四十回:“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必按桌席。”词语解释:样当 拼音:yàng dāng
样子,模样。 明 冯梦龙 《山歌·歪缠》:“猪有猪圈,羊有羊棚,后生无些样当,弗见更箇面光。”词语解释:样稿 拼音:yàng gǎo
作为样品的文稿。如:样稿写得很好,希望全书都能写得像样稿那样好。词语解释:样本 拼音:yàng běn
(1).印来当作样品的书。 清 顾炎武 《与李良年书》:“顷者,《日知録》已刻成样本,特寄上一部。”
(2).出版物的摘印本子或商品图样的印本,用作广告或征求意见。词语解释:样板戏 拼音:yàng bǎn xì
现代戏剧《沙家浜》、《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智智威虎山》、《海港》、《龙江颂》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八个剧目的专称。其中《沙家浜》、《红灯记》系改编自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和《革命自有后来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八个剧目被奉为戏剧艺术的“样板”,故当时称之为“样板戏”。词语解释:样田 拼音:yàng tián
供比较的样板田。《明史·食货志一》:“ 永乐 初,定屯田官军赏罚例:岁食米十二石外餘六石为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又以田肥瘠不同,法宜有别,命官军各种样田,以其岁收之数相考较。”词语解释:样规 拼音:yàng guī
一种量规或样板,用以校核(如铸件)尺寸、位置或轮廓词语解释:样机 拼音:yàng jī
试制成功后尚未正式投产,被当作样品的飞机、机器、车辆等词语解释:样钱 拼音:yàng qián
钱币铸成后呈验的样品。《清会典·户部·钱法堂》:“每月卯钱铸出,钱法侍郎赴局督,同监督查验。样钱解送内务府,制钱解送户部银库。”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故户部宜设铁柜一具,凡各省呈缴样钱严加封锁,填明年月日时,以备核验。” 郭沫若 《断断集·再谈官票宝钞》:“但 江 浙 两省的这些逸品,似乎只是‘样钱’(当时由地方拟铸,具呈中央的钱样),并没有见诸实行。”词语解释:样范 拼音:yàng fàn
模样,式样。 元 乔吉 《斗鹌鹑·歌姬》套曲:“教坊驰名,梨园上班,院本詼谐,宫粧样范,肤若凝脂,颜如渥丹。”《西游记》第八九回:“捻着诀,念个咒,摇身一变……果然变得有样范。”《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当年 迟先生 买了多少的傢伙,都是古老样范的,收在这楼底下几张大柜里,而今连柜也不见了。”词语解释:样片 拼音:yàng piàn
拍摄出供有关部门审查的电影或电视片词语解释:样米 拼音:yàng mǐ
作为样品的米。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 建康 溧阳县 苗米岁六万石,样米例有千五百石。”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米色刁难》:“近虽有监兑厅尊,不过下仓点卯,样米呈验,安能代令襄劳,自取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