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觉入声 [jué jiǎo][jué,知觉][ké qiào][lè,音乐][shuò,频数][详注1]涿[bào bō][同确][详注2][详注3][zhuō bó][详注4]


注1:药 《广韵》於角切,音渥。《博雅》白芷,其叶谓之药。《山海经》崃山,其草多韭薤,多药。《楚辞·九歌》辛夷楣兮药房。
注2:瞀 《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目不明也。
注3:棹 音浊。树枝直上貌。《尔雅》梢棹,见梢字注。
注4:飑 音璞。《广韵》众多貌。《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注》言弓矢众发,获禽兽多也。又《集韵》音雹。飑飑,物自空堕貌。
末字词组
赌桌食桌书桌柴桌折桌果桌圆桌天地桌
几桌饭桌课桌八仙桌板桌月桌四仙桌 
压桌餐桌六仙桌案桌炕桌方桌办公桌 
供桌半桌讲桌钱桌灵桌签押桌狗肉不上桌 
账桌吃独桌条桌柜桌搭桌围桌看桌 

词语解释:赌桌  拼音:dǔ zhuō
专为赌博设计的桌子,常有放筹码的槽和划的图线
玩赌博游戏的桌子
词语解释:几桌  拼音:jǐ zhuō
即条几,条案。 许地山 《在费总理底客厅里》:“几桌之上杂陈些新旧真假的古董和东西洋大小自鸣钟。”
词语解释:压桌  拼音:yā zhuō
(1).宴席中预先摆定的菜,多为冷荤之类。
(2).谓人在酒宴上最后离席。用以讥笑人贪吃。
词语解释:供桌  拼音:gòng zhuō
陈设供品的桌子。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俺这一班同僚,或在都城衙舍,或在衝要街衢。最不济,也在人家供桌之下,受些香火。”《红楼梦》第五三回:“ 邢夫人 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 贾母 供放。” 郑振铎 《大佛寺》:“佛前有好些大理石的供桌,桌上写着某人献上,也显然是新的。”
词语解释:账桌  拼音:zhàng zhuō
指财会人员专用的桌子。 赵树理 《三里湾·奇遇》:“她看见民兵的表放在账桌上。” 汪曾祺 《八千岁》:“另外一边是柜台,里面有一张账桌,几把椅子。”
词语解释:食桌  拼音:shí zhuō
亦作“ 食卓 ”。 饭桌。 宋 邵伯温 《易学辨惑》:“ 伊川 同 朱公掞 访先君,先君留之饮酒,因以论道。 伊川 指向前食卓曰:‘此卓安在地上不还馆?’” 沙汀 《丁跛公》:“乡约十分气闷地离开了食桌,在一张圈椅上坐下。” 杨朔 《潼关之夜》:“他的脚步又轻又快,走向小饭馆里独一无二的食桌前,坐在我的对面。”
词语解释:饭桌  拼音:fàn zhuō
供吃饭用的桌子。
词语解释:餐桌  拼音:cān zhuō
专供吃饭用的桌子。 巴金 《灭亡》第七章:“房子底中央放着一张大餐桌,桌上正中放了一个大花瓶。”
词语解释:半桌  拼音:bàn zhuō
相当于半张方桌大小的长方形桌子。《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看那戏臺上,只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心里知道这就是所谓梨花简了。”
词语解释:吃独桌  拼音:chī dú zhuō
亦作“喫独桌”。 比喻犯人带枷。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饮食》:“喫独桌:《梦笔生花·杭州俗语》有喫独桌之语。前 清 时以带枷为喫独桌。”
词语解释:书桌  拼音:shū zhuō
读书写字用的桌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自己就靠着那张书桌。” 曹禺 《雷雨》第四幕:“信就在书房书桌上。”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那人既是我的亲戚,我年龄又那么小,过那边去念书,坐在书桌边读书的时节较少,坐在她膝上玩的时间或者较多。”
词语解释:课桌  拼音:kè zhuō
上课时学生用的桌子。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他就从讲坛上走下来,在我们课桌的行间,来回踱步。”
词语解释:六仙桌  拼音:liù xiān zhuō
一种较八仙桌小、较四仙桌大的方桌。
词语解释:讲桌  拼音:jiǎng zhuō
指大会发言用桌。也指教室讲课用桌。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第二天,当着几百人,她猛起胆子讲了一阵,站在讲桌前,她的两脚直打战。”
词语解释:条桌  拼音:tiáo zhuō
长方形的桌子。 鲁迅 《孤独者》五:“孝帏上没有别的,前面是一张条桌,一张方桌。” 巴金 《军长的心》一:“靠窗放一张白木条桌,桌上有一架电话机。”
词语解释:柴桌  拼音:chái zhuō
谓制作粗糙的桌子。《歧路灯》第九七回:“﹝ 王象藎 ﹞入冬又盖了一间草房,板扉砖牖,一张柴桌,四把柳椅,为邻叟扶杖来寻之所。”
词语解释:八仙桌  拼音:bā xiān zhuō
每边可坐二人的大方桌。 宋 时已有。 宋 晁补之 《八仙案铭》:“东皋松菊堂,饮中八僊桉。”《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十三妹 又走到八仙桌子跟前把那盏灯拿起来弹弹蜡花放在桌子正中。”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思懿 走到八仙桌前数钱。”
词语解释:案桌  拼音:àn zhuō
狭长形的桌子。《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入得庙来,只见庙中香烟繚绕……案桌上摆列着许多祭品。”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除勾摄人魂外,十殿 阎罗王 中第四殿 五官王 的案桌旁边,也什九站着一个高帽脚色。”
词语解释:钱桌  拼音:qián zhuō
即钱摊。《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城中开钱桌的,放钱债的,备了大礼,上门餽送……日费万钱,俱是发票向各钱桌支用。”参见“ 钱摊 ”。
词语解释:钱摊  拼音:qián tān
旧时经营小规模钱币兑换业务的摊子。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发薪”》:“明明有物品去抵押,当铺却用这样的势利脸和高柜台;明明用银元去换铜元,钱摊却帖着‘收买现洋’的纸条。”
词语解释:柜桌  拼音:guì zhuō
一种桌和柜结合在一起的家具,将桌面向后倾斜,可使它变成椅子或长靠椅
词语解释:折桌  拼音:shé zhuō
旧时北方风俗,亲友前往祭奠死者,须携带三牲或果品祭供于灵前。亦有不带供品而只付与大致与一桌供相当的现金的,谓之“折桌”。《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吴道官 庙里并 乔大户 家,俱备折桌三牲来祭奠。”
词语解释:板桌  拼音:bǎn zhuō
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我转脸向了板桌,排好器具,斟出酒来。” 茅盾 《子夜》十三:“老太婆愈说愈愤激,不哭了,摸到板桌边擦一根火柴,点着了煤油灯。”
词语解释:炕桌  拼音:kàng zhuō
置于炕上的矮桌。《红楼梦》第九七回:“﹝ 雪雁 ﹞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璉 进内见 凤姐 正要穿衣,一时动不得,暂且靠在炕桌儿上。”《老残游记》第九回:“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
词语解释:灵桌  拼音:líng zhuō
设有灵位的桌子。《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伏着灵桌又哭了一场。”
词语解释:搭桌  拼音:dā zhuō
旧社会戏剧演员为帮助同行而进行演出活动
词语解释:果桌  拼音:guǒ zhuō
宴饮时陈放酒食果品的桌子。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 陈太守 云:‘真人去了也。 张千 ,排着果桌,直至十里长亭,与真人送行,走一遭去来。’”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三折:“ 孙权 云:‘令人,抬上果桌来者。’”
词语解释:月桌  拼音:yuè zhuō
圆桌。《花月痕》第十四回:“一会席已摆好,係用月桌, 謖如 要送酒安席。”
词语解释:方桌  拼音:fāng zhuō
正方形的桌子。 老舍 《二马》第三段五:“雅座里三面围着墙全是椅子……地毯上一张镶着玻璃的方桌。”
词语解释:签押桌  拼音:qiān yā zhuō
办公桌。 巴金 《春》十一:“难为先生费心,请到那边签押桌去开单子罢。” 巴金 《砂丁》四:“他坐在一张签押桌前面,一边说话,一边在翻一迭文件。”
词语解释:围桌  拼音:wéi zhuō
旧时办婚丧事或祭祀时垂挂在桌前的遮蔽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现在有些戏曲演出时仍使用。
词语解释:圆桌  拼音:yuán zhuō
桌面是圆形的桌子。
词语解释:四仙桌  拼音:sì xiān zhuō
小的方桌每边只坐一个人。
词语解释:办公桌  拼音:bàn gōng zhuō
人(如编辑,警官,秘书)履行职务用的桌子
词语解释:狗肉不上桌  拼音:gǒu ròu bù shàng zhuō
喻不争气。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放着排场不排场,放着光荣不光荣!我就见不得‘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狗肉不上桌’这号人!”《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真是狗肉不上桌。他怎么现在搞这个名堂?不争气!”亦作“ 狗肉上不得臺盘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八:“落后分子都是狗肉上不得台盘,稀泥巴糊不上壁。”
词语解释:看桌  拼音:kàn zhuō
见“ 看卓 ”。
词语解释:看卓  拼音:kàn zhuó
亦作“ 看桌 ”。 指有果盘的上等酒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 轩輗 ﹞后陞都御史总理粮储,清声愈励。僚友设宴,或有看卓,即拒不受。第以廉自矜。”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今讌神用看席,亦曰‘看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看桌》:“ 越 人呼 满 汉 酒席为喫桌、看桌。”
词语解释:天地桌  拼音:tiān dì zhuō
拜祭天地时陈设香烛、供品的桌子。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天地桌》:“每届除夕,列长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乾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供上籤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寳等,谓之供佛花。及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递烧香,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小喇叭又吹起来,拜天地了。咱到天地桌边,偷眼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