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桩配 拼音:zhuāng pèi
(1).附加摊派,额外摊派。《元典章·兵部三·禁止骚扰站赤》:“ 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止是桩配见户包当。”《元典章·新集·户部·职田》:“各处官司往往不似旧例,却将公田桩配百姓。”
(2).指额外增收赋税。《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桩配。”词语解释:桩家 拼音:zhuāng jiā
即庄家。指某些牌戏或赌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 鲁迅 《呐喊·阿Q正传》:“桩家揭开盒子盖,也是汗流满面的唱。”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做戏的锣鼓,在 阿Q 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他只听得桩家的歌唱了。”词语解释:桩歌 拼音:zhuāng gē
夯歌。 曹禺 《日出》第二幕:“窗外有节奏地传来小工们打地基的桩歌,由近渐远,搀杂着多少人的步伐和石硪落地的沉重的声音。”词语解释:桩橛 拼音:zhuāng jué
木桩。大者谓桩,小者谓橛。 元 汤式 《一枝花·春思》套曲:“ 昇仙桥 闪却车軏, 武陵溪 下了桩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舟人把船撑入藏风避浪的小港内,钉了桩橛,下了铁锚,缆好了。”《广陵潮》第七八回:“ 冯大 哪里敢怠慢,立时在岸上钉了桩橛,繫好缆索。”词语解释:桩手 拼音:zhuāng shǒu
清 代河营兵的一种。从事修筑堤岸工事。《清会典事例·工部四二·河兵》:“﹝ 乾隆 ﹞二年諭,河营内有桩手一项,下埽籤桩,履危蹈险,较之力作兵丁,更为辛苦。”词语解释:桩子 拼音:zhuāng zǐ
(1).树木等砍伐或折断后残留在地上的部分。 洪深 《赵阎王》第三幕:“尽撞在树上,摔在桩子上,衣服扯破,也伤了几处。” 杨朔 《蚁山》:“ 非洲 的蚂蚁模样儿也寻常,只是略微大点,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2).泛指可埋入地下的柱状物。 曹禺 《日出》第三幕:“ 小东西 :(忽然)为什么我爸爸就会叫铁桩子砸死呢?”词语解释:桩积 拼音:zhuāng jī
积存。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今日官冗》:“海内全盛,仓库多有桩积。”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合肥 桩积钱七万待非常,朝廷意帅以侵用,徙置漕司,公以自节郡费者别储之,更过其旧。”词语解释:桩科 拼音:zhuāng kē
正项赋税外增加的税捐。《元典章·户部十一·纳绵府杂泛》:“近年以来,有各州官司桩科,一切杂泛逼临,多有逃移人户。”词语解释:桩管 拼音:zhuāng guǎn
储存保管。 宋 司马光 《乞罢免彼钱依旧差役札子》:“所有助役钱,令逐州桩管。”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於 江 淮 近便丰熟,州军、差官置场和糴白米五十万石,严赐指挥,须管数足,仍搬运至 真 、 扬州 桩管。” 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近闻有金字牌拨钱二十万緡、银二十万两、金三百两,赴 江州 桩管,听候朝廷指挥。取此犹可,若再取,即不堪命矣。”词语解释:桩埽夫 拼音:zhuāng sào fū
清 代河工的一种。掌理堤岸的桩埽。《清会典事例·工部四二·河夫》:“ 河南省 堡夫一千三百九十六名,柳船长夫二十六名,埽工长夫三十名,桩埽夫四十名。”词语解释:桩办 拼音:zhuāng bàn
(1).备办。 宋 李纲 《与李尚书措置画一札子》:“军衣之类,亦前期桩办不闕。” 宋 岳飞 《奏措置杨么水寇事宜》:“其合用钱粮,窃详 湖北路 委是闕乏,无从桩办。”
(2).指所备之物。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所备金帛钱物,充满府藏,宣抚不住关拨,岂是无桩办也?”词语解释:桩主 拼音:zhuāng zhǔ
(1).总管。《水浒传》第六一回:“因此留你在家看守。自有别人管账,只教你做个桩主。”
(2).根基。《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田产莫管好歹,把来放租与人,讨几担穀子,做了桩主,三娘同姑儿们,也做些活计,将就度日,不要动那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