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妆梳 拼音:zhuāng shū
(1).梳妆打扮。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眉分八字真,口吐樱桃,眼转秋波,鬢挽乌云。” 元 卢挚 《朱履曲·雪中黎正卿招饮赋此五章》曲:“虽不至撏绵扯絮,是谁教剪玉跳珠?是谁把溪山粉粧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鼠狼》:“禁之不令粧梳,即欲自縊投井。”
(2).梳妆打扮的款式。 唐 白居易 《时世粧》诗:“ 元和 粧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他则待人前卖弄些好粧梳,扮一个峩冠士大夫。”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更几箇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粧梳。”
梳妆打扮。 唐 王昌龄 《殿前曲》诗之一:“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容华本南国,妆梳学 西京 。”词语解释:犀梳 拼音:xī shū
犀角制的梳子。 唐 唐彦谦 《无题》诗之二:“醉倚阑干花下月,犀梳斜嚲鬢云边。” 宋 司马槱 《黄金缕》词:“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词语解释:爬梳 拼音:pá shū
(1).抓搔梳理。 宋 陆游 《行东山下至南岩》诗:“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2).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代 北诸生渐狂简,牀头杂説为爬梳。” 清 恽敬 《答吴白厂书》:“ 敬 回县后,诸事如蝟毛,不可爬梳。”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尚书易解〉序》:“先儒所称詰詘聱牙号为不易读者,得君爬梳而整比之,庶几乎人人可读矣。”词语解释:琼梳 拼音:qióng shū
饰以美玉的发梳。 宋 苏辙 《程之元表弟奉使江西次前年送赴楚州韵赠别》:“纷纷出歌舞,緑髮照琼梳。” 宋 周邦彦 《过秦楼·夜景》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原来是云鬢半露琼梳。”词语解释:玉梳 拼音:yù shū
梳之美称。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四:“玉梳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瑇瑁筝。”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又有这玉梳儿一枚,是妾平日所爱之珍。”《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金凤斜簪,云鬟半偏,插玉梳,贴翠鈿。”词语解释:钗梳 拼音:chāi shū
簪钗与梳篦。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四:“私缝黄帔捨釵梳,欲得金仙观里居。”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粧臺不临生暗尘,那更釵梳首饰典无存也。”词语解释:胡梳 拼音:hú shū
梳理胡须的小梳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 邓九公 ﹞胸前还掛着一盘金綫菩提的念珠儿,又一个汉玉圈儿拴着个三寸来长的玳瑁鬍梳儿。” 老舍 《茶馆》第一幕:“老人进来,拿着些牙签、胡梳、耳挖勺之类的小东西,低着头慢慢地挨着茶座儿走,没人买他的东西。”词语解释:耙梳 拼音:pá shū
整理,使有条理。 郭沫若 《天地玄黄·民主运动中的二三事》:“一个大脑表皮贴满了重重迭迭的招贴,实在是不大容易耙梳了。”词语解释:栉梳 拼音:zhì shū
梳理。《后汉书·延笃传》:“吾尝昧爽櫛梳,坐於客堂。” 三国 魏 阮籍 《猕猴赋》:“涤荡川谷兮,櫛梳山林。”词语解释:木梳 拼音:mù shū
梳理头发用的木制梳子词语解释:八字牙梳 拼音:bā zì yá shū
用象牙或玳瑁制作的八字形梳子。《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緺凤髻緑於云,八字牙梳白似银。”词语解释:鹤顶梳 拼音:hè dǐng shū
梳名。用鹤鱼的脑骨作装饰所制的梳子。 明 王佐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珍宝·鹤顶红》:“鹤顶,出南蕃大海中,有鱼顶中魫红如血,名曰鹤鱼……今用龟筒夹鹤鱼魫为梳,名曰鹤顶梳。”词语解释:杷梳 拼音:pá shū
梳理,整理。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抑闻君年未及壮,精力过絶於人,涉览之暇,将取 史公 全书杷梳而剔抉之,盖欲令后之治 迁 书者,不能不以君书为始事。”词语解释:牙梳 拼音:yá shū
象牙梳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画船纪艳》:“水晶帘外晓凉时,嬾把牙梳理鬢丝。”词语解释:油木梳 拼音:yóu mù shū
妇女头上插戴的一种梳子。古代歌妓常用作头饰,故又为歌妓的代称。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吾兄,常言道:‘坐中无有油木梳,烹龙炰凤总成虚’,那里有善歌的妓女,请一个来唱一曲。”词语解释:篦梳 拼音:bì shū
(1).栉发用具。用以除发垢。古称“洛成”。 宋 无名氏 《奚囊橘柚》“ 丽居 , 孙亮 爱姬也,鬒髮香浄,一生不用洛成”原注:“洛成,即今‘篦梳’。”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篦梳一名‘落尘’,又名‘洛成’。”
(2).引申指细密地搜索。 张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他们采取‘拉网’、‘篦梳’的战术,一棵树一棵树往前搜。”词语解释:装梳 拼音:zhuāng shū
梳妆,修饰打扮。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木工蔡荣》:“方暮,有武吏走来,谓其母曰:‘ 蔡荣 衣服器物速藏之,勿使人见,仍速作妇人装梳,覆以妇人之服,有人来问,必紿之曰出矣。求其处,则亦意对,勿令知所在也。’”词语解释:百齿梳 拼音:bǎi chǐ shū
一种多齿的梳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百齿梳》:“ 孙思邈 以交加木造百齿梳用之,养生要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