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木棉 拼音:mù mián
亦作“ 木绵 ”。
(1).落叶乔木。先叶开花,大而红,结卵圆形蒴果。种子的表皮有白色纤维,质柔软,可用来装枕头、垫褥等。又名攀枝花、英雄树。《太平御览》卷九六○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木緜树赤华,为房甚繁,偪则相比,为緜甚软,出 交州 永昌 。” 唐 章碣 《送谢进士还闽》诗:“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 清 黄遵宪 《春夜怀萧兰谷》诗:“隔墙红遍千株树,何日能来看木棉。”
(2).即草棉。草本或灌木。花一般淡黄色,果实如桃,内有白色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子可榨油。通称棉花。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家家植木緜,是为壠种羊。” 清 赵翼 《华峝》诗:“染衣刈蓝草,织布种木棉。” 陈世宜 《秋柳和渔洋》:“何当池上生芳草,记取庵前种木绵。”
(3).杜仲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杜仲》:“昔有 杜仲 服此得道,因以名之……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故曰木绵。”词语解释:柳棉 拼音:liǔ mián
见“ 柳绵 ”。
词语解释:柳绵 拼音:liǔ mián
亦作“ 柳棉 ”。柳絮。 唐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诗:“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 章臺 。” 宋 苏轼 《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元 钱霖 《清江引》曲:“蛛丝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声春去远。” 清 朱彝尊 《临江仙》词:“菜甲齐开更敛,柳緜欲起还沉。”词语解释:红棉 拼音:hóng mián
(1).木棉的别称。以开花红色得名。 康有为 《伍氏万松园观斗蟋蟀》诗:“千古雌雄竟谁是,红棉笑杀 贾平章 。”按, 贾似道 曾任同平章事,后被贬行至 漳州 木棉庵 ,被杀。
(2).亦作“ 红緜 ”。红丝棉的粉扑。妇女化妆用品。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之四:“澹花瘦玉轻妆来,粉融轻汗红緜扑。”《传统相声集·开粥厂》:“二两胰子,二两刨花,十张红棉,两盒儿官粉,一罐儿桂花油。”词语解释:药棉 拼音:yào mián
医疗上用的脱脂棉。词语解释:草棉 拼音:cǎo mián
也叫非洲棉或小棉。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株型矮小,叶掌状。蒴果(棉铃)较小,其纤维短而细,可用来纺纱、絮衣服被褥等。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布衣》:“﹝棉花﹞种有木棉、草棉两者,花有白、紫二色,种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 锺广言 注:“草棉:又名小棉、非洲棉,属锦葵科。六世纪经 中亚细亚 传入我国 新疆 、 甘肃 一带,所以又称阿拉伯棉。”《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采炼钢铁纺纱织布议》:“考 中国 古仅有木棉,名古贝。 宋 末时 南番 入贡, 中国 始有草棉,名古终,即今之华棉也。”词语解释:原棉 拼音:yuán mián
纺织工业上指用作原料的皮棉。词语解释:脱脂棉 拼音:tuō zhī mián
除去脂肪质的棉花。比普通棉花容易吸收液体,可用以制造硝化纤维,消毒后用于医疗。通称药棉。词语解释:人造棉 拼音:rén zào mián
“棉型人造短纤维”的俗称。用纤维素做原料,长度和纤度与棉纤维相仿。参见“ 人造纤维 ”。
词语解释:人造纤维 拼音:rén zào xiān wéi
用人工方法以纤维素等为原料制成的纤维。多从竹、木、蔗渣、棉子绒等提取原料。根据人造纤维的形状和用途,分为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羊毛三种。词语解释:轧棉 拼音:yà mián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词语解释:软棉 拼音:ruǎn mián
亦作“輭棉”。 柔软的棉絮。 清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虽明詔频下,鼓舞而作新之,如击輭棉,闃其舞声,如震羣聋,充耳不闻。”词语解释:高棉 拼音:gāo mián
即“柬埔寨”。因柬埔寨的主要民族为高棉人,故称。词语解释:丝光棉 拼音:sī guāng mián
经过丝光处理后呈绢丝光泽的棉纱或棉布。其法以棉纱或布匹浸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之溶液中,则其纤维紧缩而坚韧,且能多吸收颜料,再压之使展平,即呈绢丝光泽。词语解释:铢棉 拼音:zhū mián
形容极少的棉絮。 叶圣陶 《穷愁》:“儿无状,弗能令阿母温饱。銖棉未办,无计御寒。”词语解释:涤棉 拼音:dí mián
涤纶与棉的混纺织物。词语解释:火棉 拼音:huǒ mián
各种硝酸纤维素的任一种;尤指硝化度较高(含氮量至少13.2%)的炸药,主要用于无烟火药中词语解释:粗绒棉 拼音:cū róng mián
纤维粗短的原棉。色泽暗淡。只能用于纺粗特(粗支)纱或与细绒棉搭配纺中特(中支)纱,织造粗厚的棉织物。纤维弹性较强,适于制造起绒织物和用作棉絮。中国几百年来栽培的土棉属这一品种,故又称“中棉”,现已很少种植。词语解释:籽棉 拼音:zǐ mián
采摘后还未去籽的棉花。 赵树理 《“锻炼锻炼”》:“救急的办法,还是根据去年的经验,把定额减一减--把摘八斤籽棉顶一个工,改成六斤一个工。”词语解释:絮棉 拼音:xù mián
做棉被、棉衣等用的棉花,商业上叫做絮棉。词语解释:吴棉 拼音:wú mián
见“ 吴绵 ”。
词语解释:吴绵 拼音:wú mián
吴 地所产之丝绵。亦作“ 吴棉 ”、“ 吴緜 ”。 唐 白居易 《新制布裘》诗:“ 桂 布白似雪, 吴 绵软於云。”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 吴 緜细软 桂 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宋 宋祁 《代谢衣袄表》:“并颁 齐 笥之良,均挟 吴 绵之煖。” 清 赵翼 《出郭》诗:“才脱 吴 棉尚浅凉,恢臺夏景倍舒长。”词语解释:子棉 拼音:zǐ mián
摘下后尚未去掉棉籽的棉花。也称籽棉。词语解释:白棉 拼音:bái mián
见“ 白绵 ”。
词语解释:白绵 拼音:bái mián
亦作“ 白棉 ”。 指棉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绵》:“ 江 南 淮 北所种木绵……结实大如桃,中有白绵,绵中有子,大如梧子。”《文汇报》1983.12.18:“他信步走进一个车间,看到库房工人将白棉和油棉堆在一起,心里很不是滋味。”词语解释:石棉 拼音:shí mián
可分成柔长纤维的硅酸盐纤维状矿物。具丝绢光泽,常见颜色为白色和各种色调的蓝色。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和绝缘等性能,有的还有良好的过滤性。广泛用于制造防火纺织物、隔音材料、保温材料、绝缘材料和过滤材料等。词语解释:皮棉 拼音:pí mián
棉花轧去种子后所得的棉纤维部分,未经进一步加工的叫“皮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