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椒浆 拼音:jiāo jiāng
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 唐 王维 《椒园》诗:“椒浆奠瑶席,欲下 云中君 。”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诗:“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词语解释:椒花 拼音:jiāo huā
(1).亦作“ 椒华 ”。椒的花。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越 又有美女二人……贡於 吴 , 吴 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 唐 李贺 《巫山高》诗:“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王琦 汇解:“椒花坠红,即无人花自落之意…… 长吉 生长中原,身未入 蜀 , 蜀 地之椒,目所未睹,出於想像之间,故云耳。”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闻道 云南 有 瀘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
(2). 晋 刘臻 妻 陈氏 曾于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常用为春节之典。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 仇兆鳌 注:“春将至,故椒花欲颂。”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情知思棣萼,愁与对椒花。酒罢看参远,鐙寒望斗斜。”参见“ 椒花颂 ”。
词语解释:椒花颂 拼音:jiāo huā sòng
《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 刘臻 妻 陈氏 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採爰献,圣容映之,永寿於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唐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禪。”亦省作“ 椒颂 ”。 清 王龙文 《白下僧寮同缓耳守岁兼东杜于皇》诗:“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阳春》迎 楚 客,《椒颂》祝良朋。”词语解释:椒兰 拼音:jiāo lán
(1).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故以并称。《荀子·礼论》:“芻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唐 杜牧 《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明 徐元 《八义记·宣子见主》:“珠围翠绕,椒兰喷衣。”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芳烈椒兰气,苍寒栝栢姿。”
(2).比喻美好。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
(3).喻美好贤德者。《旧唐书·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貽闺壼,彤管之职,幸无忽焉。”
(4).后妃居住处。亦代指后妃。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宋 宫人 王昭仪 ,名 惠清 ,字 冲华 ,丙子北行,题驛中有《满江红》词云‘……名播椒兰妃后里,欢承笑语君王侧。’”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土工》:“至拱事椒兰,籍名粉黛,不可胜纪矣。”
(5).指 楚 大夫 子椒 和 楚怀王 少弟 司马 子兰 。二人均为佞人。《楚辞·离骚》:“览 椒 兰 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蘺。” 王逸 注:“言观 子椒 、 子兰 变节若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谋折 仪 尚 ,贞蔑 椒 兰 。”后因以指佞人。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因献杨常侍》诗:“ 椒兰 争妬忌, 絳 灌 共谗諂。”按,后世学者或以 王逸 注为非。参阅 游国恩 《离骚纂义》。词语解释:椒房 拼音:jiāo fáng
(1).即 椒房殿 。《汉书·车千秋传》:“ 江充 先治 甘泉宫 人,转至 未央 椒房 。” 颜师古 注:“ 椒房 ,殿名,皇后所居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 掖庭 椒房 ,后妃之室。”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长乐宫 有 椒房殿 。”参见“ 椒房殿 ”。
(2).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椒房丹地,有众如云,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定知你龙幃赐寝,定知你椒房得宠。”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怕庸姿下体,不堪陪从椒房。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
(3).后妃的代称。《后汉书·延笃传》:“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晋书·胡奋传》:“ 奋 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 明 张居正 《论外戚封爵疏》:“今使椒房之属与有大勋劳之人并享茅土,非所以昭有功、劝有德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自古道,君王爱馆娃。繫背纱,先须采选来家,替椒房作伐。”
词语解释:椒房殿 拼音:jiāo fáng diàn
汉 皇后所居的宫殿。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三辅黄图·未央宫》:“ 椒房殿 在 未央宫 ,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词语解释:椒盘 拼音:jiāo pán
盛有椒的盘子。古时正月初一日用盘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尔雅翼·释木三》:“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真酒中,号椒盘焉。” 元 贯云石 《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盘杯里香风度。”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昧爽闔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飫蒸糕,呷粉羹。”词语解释:椒觞 拼音:jiāo shāng
盛有椒浆酒的杯子。亦指椒浆酒。《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宝历万年。” 宋 陆游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诗之三:“想得城中盛冠盖,家家来往荐椒觴。” 明 高启 《圣姑庙》诗:“椒觴奠罢沉玄壁,鸟没遥天湛空碧。” 清 赵翼 《悼亡》诗之三:“椒觴随例拜新年,病不能兴黯独眠。”词语解释:椒酒 拼音:jiāo jiǔ
(1).用椒浸制的酒。古俗,农历元旦向家长献此酒,以示祝寿、拜贺之意。《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兰肴山竦,椒酒渊疏。” 李贤 注:“椒酒,置椒酒中也。” 宋 陈造 《闻师文过钱塘》诗:“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 清 周亮工 《丁亥除夕独宿邵武城楼永夜不寐》诗:“拂楯含毫万绪纷,军中椒酒意难忻。”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2).指椒柏酒。见“ 椒柏酒 ”。
词语解释:椒柏酒 拼音:jiāo bǎi jiǔ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 《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词语解释:椒桂 拼音:jiāo guì
(1).椒与桂。皆香木。常用以比喻贤人。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养豺狼而歼驎虞,殖枳棘而翦椒桂。”
(2).指椒实与桂皮。皆调味的香料。 宋 王禹偁 《双鹦志》:“饭之餘者,虽椒桂之味必覆于地;饌之善者,虽膏梁之美或投于秽。”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缅怀 嘉祐 初,文格变已甚……调和椒桂釅,咀嚼沙砾碜。”
(3).指椒浆桂酒。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莫不列苹蘩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罇,敬神明於如在。”词语解释:椒柏 拼音:jiāo bǎi
见“ 椒柏酒 ”。
词语解释:椒柏酒 拼音:jiāo bǎi jiǔ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 《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词语解释:椒涂 拼音:jiāo tú
(1).用椒泥涂饰的道路。取芳香之意。《文选·曹植〈洛神赋〉》:“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吕向 注:“椒涂,以椒泥饰道也。” 晋 张协 《七命》:“遡蕙风於衡薄,眷椒涂於瑶坛。”
(2).皇后居住的宫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名。《文选·颜延之〈宋之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兰殿长阴,椒涂弛卫,呜呼哀哉!” 吕向 注:“兰殿、椒涂,后妃所居也……椒涂,以椒涂室也。”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痛椒涂之先廓,哀 长信 之莫临。” 宋 陆游 《贺皇帝表》:“寳运绍开,椒涂首建。”
(3).指后妃。《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论》:“ 武后 夺嫡之谋也,振喉絶襁褓之儿,葅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深谷高陵何代无,徽声终自冠椒涂。”
(4).古地名。《文选·扬雄〈解嘲〉》:“今大 汉 左 东海 ,右 渠搜 ,前 番禺 ,后 椒涂 。”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渔阳 之北界。”一本作“陶涂”。词语解释:椒糈 拼音:jiāo xǔ
亦作“ 椒稰 ”。 以椒香拌精米制成的祭神的食物。《楚辞·离骚》:“ 巫咸 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汉书·扬雄传上》:“费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椒稰,以椒香米饊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扬玉桴,握椒糈。”词语解释:椒壁 拼音:jiāo bì
(1).以椒和泥所涂的墙壁。多指后妃的居室。 南朝 梁元帝 《县名诗》:“ 蒲洲 涵水色,椒壁杂风吹。” 唐 杜牧 《杜秋娘诗》:“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奩蟠蛟螭。” 元 方回 《长安》诗:“《兰亭》古瘞藏狐貉,椒壁遗基牧马牛。”
(2).指后妃。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子衿〉非淫诗》:“岂有椒壁之宠,而写诸彤管者乎。”
(3).泛指宫庭。 南朝 梁 江淹 《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伏惟明公殿下,列誉椒壁,蜚声冲汉。”词语解释:椒香 拼音:jiāo xiāng
椒的香味。 唐 马戴 《寄金州姚使君员外》诗:“迸泉疏石竇,残雨发椒香。”词语解释:椒醑 拼音:jiāo xǔ
以椒浸制的芳烈之酒。 晋 张协 《洛禊赋》:“布椒醑,荐柔嘉,祈休吉,蠲百痾。” 唐 陆龟蒙 《和伤开元观顾道士》:“药奠肯同椒醑味,云謡空替薤歌声。” 清 王焜 《虎丘二姜先生祠》诗:“下马行人奠椒醑,千秋 孤竹 并光辉。”词语解释:椒殿 拼音:jiāo diàn
(1).后妃居住的宫殿。 南朝 梁 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地德褰帷,天鷄掩色,搆倾椒殿,沴结 尧 门。” 唐 杜牧 《八六子》词:“辞恩久归 长信 ,凤帐萧疏,椒殿閒扃。”《旧唐书·昭宗纪》:“壬寅夜, 朱全忠 令左龙武统军 朱友恭 、右龙武统军 氏叔琮 、枢密使 蒋玄暉 弑 昭宗 於椒殿。”
(2).泛指宫殿。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素毫月举,腾光於梵室;妙趾神行,布武於椒殿。”
(3).或指后妃。 明 徐树丕 《识小录·合纪诸不肖始末》:“念彼锦衣,方凭椒殿宠灵,为要人之所趋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吴皇后临〈兰亭〉》:“ 刘后村 《跋高宗宸翰》云:‘大将 韩蘄王 高价得硬黄本,以为 逸少 真蹟,驰献,不知其为椒殿所书也。’”按,《后村大全集》作“椒房”。词语解释:椒颂 拼音:jiāo sòng
见“ 椒花颂 ”。
词语解释:椒花颂 拼音:jiāo huā sòng
《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 刘臻 妻 陈氏 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採爰献,圣容映之,永寿於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唐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禪。”亦省作“ 椒颂 ”。 清 王龙文 《白下僧寮同缓耳守岁兼东杜于皇》诗:“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阳春》迎 楚 客,《椒颂》祝良朋。”词语解释:椒聊 拼音:jiāo liáo
即椒。聊,语助词。《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毛 传:“椒聊,椒也。” 朱熹 集传:“聊,语助也。” 汉 刘向 《九叹·愍命》:“怀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纷以罹詬也。” 唐 温庭筠 《上首座相公启》:“庶令葛藟之阴,均其煦育;椒聊之实,遂彼扶疏。”因椒子实蕃衍,故亦用以喻子孙众多。《周书·李贤传论》:“位高望重,光国荣家,跗萼连暉,椒聊繁衍,冠冕之盛,当时莫比焉。” 清 赵翼 《过青田访刘诚意故居》诗:“是以占地灵,椒聊衍蕃硕。”词语解释:椒庭 拼音:jiāo tíng
指宫内。《宋书·后妃传论》:“自 元嘉 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綺观,千门万户,而淫粧怪饰,变炫无穷。”《周书·皇后传序》:“恩之所加,莫限廝皂;荣之所及,无隔险詖。於是升兰殿而正位,践椒庭而齐体者,非一人焉。” 隋 薛道衡 《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参见“ 椒房 ”。
词语解释:椒房 拼音:jiāo fáng
(1).即 椒房殿 。《汉书·车千秋传》:“ 江充 先治 甘泉宫 人,转至 未央 椒房 。” 颜师古 注:“ 椒房 ,殿名,皇后所居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 掖庭 椒房 ,后妃之室。”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长乐宫 有 椒房殿 。”参见“ 椒房殿 ”。
(2).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椒房丹地,有众如云,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定知你龙幃赐寝,定知你椒房得宠。”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怕庸姿下体,不堪陪从椒房。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
(3).后妃的代称。《后汉书·延笃传》:“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晋书·胡奋传》:“ 奋 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 明 张居正 《论外戚封爵疏》:“今使椒房之属与有大勋劳之人并享茅土,非所以昭有功、劝有德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自古道,君王爱馆娃。繫背纱,先须采选来家,替椒房作伐。”词语解释:椒丘 拼音:jiāo qiū
尖削的高丘。一说生有椒木的丘陵。《楚辞·离骚》:“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王逸 注:“土高四堕曰椒丘。” 洪兴祖 补注引 如淳 曰:“丘多椒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粲雕霞之繁悦,顾椒丘而非偶。” 宋 叶适 《灵岩》诗:“宜乎登椒丘,摆落思奋迅。”词语解释:椒叶 拼音:jiāo yè
椒树的叶子。古人用来盖酒以取香气。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九:“泻酒木兰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词语解释:椒红 拼音:jiāo hóng
椒实的外皮。因呈赤色,故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蜀椒》:“椒红,辛,温,有毒。”词语解释:椒花颂 拼音:jiāo huā sòng
《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 刘臻 妻 陈氏 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採爰献,圣容映之,永寿於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唐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禪。”亦省作“ 椒颂 ”。 清 王龙文 《白下僧寮同缓耳守岁兼东杜于皇》诗:“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阳春》迎 楚 客,《椒颂》祝良朋。”词语解释:椒宫 拼音:jiāo gōng
皇后居住的宫殿。《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唐享太庙乐章》:“顾惟菲质,忝位椒宫,虔奉苹藻,肃事神宗。”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之二:“兰殿新恩切,椒宫夕临幽。”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椒宫为血泪之 湘君 ,鹤驾有呼魂之 子晋 。”词语解释:椒房亲 拼音:jiāo fáng qīn
指皇帝的姻亲。《后汉书·第五伦传》:“伏见虎賁中郎将 竇宪 ,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诚其好士交结之方。” 唐 杜甫 《丽人行》:“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 虢 与 秦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闻得旧妃 童氏 ,跋涉寻来, 马 阮 不令收认;另藏私人,预备採选,要图椒房之亲,岂不可杀。”词语解释:椒掖 拼音:jiāo yè
指后妃所居的宫室。椒,椒房;掖,掖庭。《晋书·庾亮等传论》:“外戚之家,连辉椒掖;舅氏之族,同气兰闺。靡不凭藉宠私,阶缘险謁。”《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椒掖之内,进御以序。”《旧唐书·后妃传下·穆宗贞献皇后萧氏》:“恭以皇太后族望,承 齐 梁 之后,侨寓流滞,久在 闽 中。庆灵鐘集,早归椒掖。” 宋 陆游 《贺皇太后笺》:“圣子问安,方报兰陔之养;神孙正内,肇新椒掖之华。”词语解释:椒风 拼音:jiāo fēng
(1). 汉 宫阁名。为昭仪所居。《汉书·佞幸传·董贤》:“又召 贤 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 椒风 ,以配 椒房 云。” 颜师古 注:“皇后殿称 椒房 。欲配其名,故云 椒风 。” 唐 崔国辅 《白纻辞》之二:“ 董贤 女弟在 椒风 ,窈窕繁华贵后宫。”
(2).泛指妃嫔住处。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巡步檐而临蕙路,集重阳而望椒风。”《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椒风暖兮犹昔,兰殿幽而不阳。”参见“ 椒房 ”。
词语解释:椒房 拼音:jiāo fáng
(1).即 椒房殿 。《汉书·车千秋传》:“ 江充 先治 甘泉宫 人,转至 未央 椒房 。” 颜师古 注:“ 椒房 ,殿名,皇后所居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 掖庭 椒房 ,后妃之室。” 李善 注引《三辅黄图·》:“ 长乐宫 有 椒房殿 。”参见“ 椒房殿 ”。
(2).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椒房丹地,有众如云,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定知你龙幃赐寝,定知你椒房得宠。”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怕庸姿下体,不堪陪从椒房。受宠承恩,一霎里身判人间天上。”
(3).后妃的代称。《后汉书·延笃传》:“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晋书·胡奋传》:“ 奋 既旧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见宠待。” 明 张居正 《论外戚封爵疏》:“今使椒房之属与有大勋劳之人并享茅土,非所以昭有功、劝有德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自古道,君王爱馆娃。繫背纱,先须采选来家,替椒房作伐。”
词语解释:椒房殿 拼音:jiāo fáng diàn
汉 皇后所居的宫殿。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三辅黄图·未央宫》:“ 椒房殿 在 未央宫 ,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词语解释:椒闱 拼音:jiāo wéi
宫内后妃居处。《周书·独孤信传》:“今景运初开,椒闈肃建。” 唐 卢照邻 《中和乐·歌中宫》:“仪刑赤县,演教椒闈。”《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德光兰掖。”词语解释:椒子 拼音:jiāo zǐ
即椒目。 清 万寿祺 《读曲歌》:“椒子熊胆羹,炊豆作中酺。愿落欢口中,粒粒知辛苦。”参见“ 椒目 ”。
词语解释:椒目 拼音:jiāo mù
花椒内的黑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椒》“熟时收取黑子”原注:“俗名‘椒目’。” 宋 寇宗奭 《本草衍义·蜀椒》:“其中子谓之椒目,治盗汗尤工。” 清 陈淏子 《花镜·椒》:“内有小黑子突出,如人之瞳子,故有椒目之称。”词语解释:椒奠 拼音:jiāo diàn
洒椒酒于地以祭。 南朝 梁简文帝 《祠伍员庙》诗:“行潦承椒奠,按歌杂凤笙。”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泰伯庙》:“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溼中堂。”《宋史·乐志七》:“光流桂俎,祥衍椒奠。”词语解释:椒瘴 拼音:jiāo zhàng
瘴气。因 蜀 中椒花落时瘴烟起,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邛竹笋长椒瘴起,荔枝花发杜鹃鸣。” 唐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诗:“晚程椒瘴热,野饭荔枝阴。”词语解释:椒萼 拼音:jiāo è
见“ 椒萼梅 ”。
词语解释:椒萼梅 拼音:jiāo è méi
梅的一种。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顷年,近畿江梅甚盛,而 许 洛 尤多,有江梅、椒萼梅、緑萼梅、千叶黄香梅凡四种。”亦省作“ 椒萼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许 下 韩璠 景文 知予酷好梅也,为致椒萼、緑萼两种各四根,予植之后圃。”词语解释:椒屋 拼音:jiāo wū
后妃居住的宫室。《后汉书·皇后纪赞》:“班政兰闺,宣礼椒屋。” 李贤 注:“椒屋,即椒房也。” 南朝 梁元帝 《车名诗》:“佳人坐椒屋,接膝对兰薰。” 明 张居正 《涂山翼夏》诗:“实有 涂山 ,内襄椒屋,遂登夏道,永承天禄。”词语解释:椒榝 拼音:jiāo shā
《楚辞·离骚》:“ 椒 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王逸 注:“榝,茱萸也,似椒而非,以喻 子椒 似贤而非贤也。”后遂以“椒榝”指谄佞之徒。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帝子无闻,悵艾萧之当户;党人不亮,悲椒榝之当帷。”词语解释:椒杯 拼音:jiāo bēi
盛有椒酒的杯子。代指椒酒。 宋 范成大 《占星者谓命宫月孛独行无害戏书》诗之一:“久住灵游今日过,历翁欢喜劝椒杯。”词语解释:椒实 拼音:jiāo shí
椒的子实。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竹皮寒旧翠,椒实雨新红。”词语解释:椒馨 拼音:jiāo xīn
椒的芳香。语出《诗·周颂·载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庙碑》:“毛牷既疈,椒馨爰糈。”《宋史·乐志十》:“肆予醴齐,椒馨飶香。”词语解释:椒阁 拼音:jiāo gé
亦作“ 椒閤 ”。 后妃、贵夫人的居处。常用来称美闺房。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綺幕。” 南朝 梁元帝 《乌栖曲》之四:“兰房椒閤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 唐 王琚 《美女篇》:“东邻美女实名倡,絶代容华无比方……桂楼椒閤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词语解释:椒盐 拼音:jiāo yán
把焙过的花椒和盐轧碎制成的调味品。 唐 寒山 《诗》之二○六:“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烦你买一百钱熬肉,多讨椒盐,买五十钱蒸饼,剩五十钱,与你买碗酒吃。”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词语解释:椒坡 拼音:jiāo pō
陡坡。或谓长有椒木的坡地。 唐 项斯 《赠金州姚合使君》诗:“城池连草堑,篱落带椒坡。”词语解释:椒户 拼音:jiāo hù
犹椒房。亦泛指富贵人家的闺房。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蝤蠐领上訶梨子,绣带双垂。椒户闲时。竞学樗蒲赌荔枝。”参见“ 椒房殿 ”。
词语解释:椒房殿 拼音:jiāo fáng diàn
汉 皇后所居的宫殿。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三辅黄图·未央宫》:“ 椒房殿 在 未央宫 ,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词语解释:椒花雨 拼音:jiāo huā yǔ
(1). 宋 杨万里 称烈酒为椒花雨。 宋 张镃 《以洞庭橘寄杨秘监》诗:“遥知老监开奩处,为釂椒花雨一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杨诚斋 退休,名酒之和者曰‘金盘露’,劲者曰‘椒花雨’。”
(2).泛指酒。 清 曹寅 《南辕杂诗·宿任丘》:“三桮野具椒花雨,一领新缝白兔裘。”词语解释:椒台 拼音:jiāo tái
后妃宫廷中的亭台。椒,取芳香之义。 南朝 梁 沉约 《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诗》:“光迟蕙亩,气婉椒臺。皇心爱矣,帝曰游哉。”词语解释:椒园 拼音:jiāo yuán
园名。在 北京 中海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桥之东岸再南曰 五雷殿 ,即 椒园 也,凡修《实録》成,於此焚草。”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二七:“新设 椒园 内道场,云堂斋供自焚香。” 吴翌凤 笺注引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禁中呼 瀛臺 为 南海 , 椒园 为 中海 , 五龙亭 为 北海 。”词语解释:椒椒 拼音:jiāo jiāo
安徽 桐城 人呼“叔叔”为“椒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桐城 土俗呼‘叔叔’为‘椒椒’。其时族弟 曾敞 编修,乡试分房,有叔某为 大兴 县丞,遵例迎送。榜后,门生有献狐裘二袭者。 映沙 赋诗嘲之云:‘恩旨分房第一遭,马前迎送有椒椒。《鹿鸣》宴罢怀银器,虎榜人来揑纸包。’”词语解释:椒岸 拼音:jiāo àn
谓陡峭的江岸。或谓长有椒木的江岸。 唐 方干 《路入金州江中作》诗:“棹寻椒岸縈迴去,数里时逢一两家。”词语解释:椒柏酒 拼音:jiāo bǎi jiǔ
亦作“ 椒栢酒 ”。 椒酒和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汉 崔寔 《四民月令·正月》“各上椒酒於其家长”原注:“正日进椒柏酒。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能老。柏亦是仙药。进酒次弟,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清 孙枝蔚 《除夕》诗:“祭仍椒栢酒,哭为《蓼莪》诗。”亦省称“ 椒柏 ”。 宋 苏轼 《贺正启》:“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餘寒;椒柏称觴,燔烈以兴嗣岁。”词语解释:椒兰室 拼音:jiāo lán shì
喻贤士所居之处。《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李善 注:“《大戴礼》曰:‘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词语解释:椒目 拼音:jiāo mù
花椒内的黑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椒》“熟时收取黑子”原注:“俗名‘椒目’。” 宋 寇宗奭 《本草衍义·蜀椒》:“其中子谓之椒目,治盗汗尤工。” 清 陈淏子 《花镜·椒》:“内有小黑子突出,如人之瞳子,故有椒目之称。”词语解释:椒阿 拼音:jiāo ā
即椒丘。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迺唱桂櫂,凌衝波;背橘浦,向椒阿。”参见“ 椒丘 ”。
词语解释:椒丘 拼音:jiāo qiū
尖削的高丘。一说生有椒木的丘陵。《楚辞·离骚》:“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王逸 注:“土高四堕曰椒丘。” 洪兴祖 补注引 如淳 曰:“丘多椒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粲雕霞之繁悦,顾椒丘而非偶。” 宋 叶适 《灵岩》诗:“宜乎登椒丘,摆落思奋迅。”词语解释:椒壶 拼音:jiāo hú
盛有椒浆的壶。亦代指椒浆。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椒壶略备,兰俎聊具。申永诀於斯言,庶冥感其诚素,呜呼哀哉!”词语解释:椒口 拼音:jiāo kǒu
椒实外壳的裂缝。 宋 周弼 《建宁浦城李频行祠》诗:“抽兰心,拆椒口,簸南箕,挹北斗,不假《竹枝》歌,何须《折杨柳》。”词语解释:椒潭 拼音:jiāo tán
长满椒木的水边。对水边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一:“騖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词语解释:椒举 拼音:jiāo jǔ
即 春秋 楚 大夫 伍举 ,为 伍子胥 祖父。因邑于 椒 ,以邑为姓,故又称 椒举 。《国语·楚语上》:“ 椒举 娶於 申公子牟 , 子牟 有罪而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所谓 景薄 为 北亳 矣, 椒举 云‘ 商汤 有 景亳 之命’者也。” 唐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闕悲 子牟 ,班荆感 椒举 。”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词语解释:椒闼 拼音:jiāo tà
指后妃所居之处。 元 王逢 《无题》诗之四:“椒闥珮琚遗白草,木天图籍冷青藜。”词语解释:椒科
泛指各种调味佐料词语解释:椒鹤文石 拼音:jiāo hè wén shí
泛指后宫。椒,椒房;鹤, 鸣鹤堂 ;文石, 文石室 。《文选·左思〈魏都赋〉》:“於后则 椒 、 鹤 、 文石 ,永巷壼术, 楸梓 木兰 ,次舍甲乙。” 张载 注:“近世王者后宫,以椒房为通称。 听政殿 后有 鸣鹤堂 、 楸梓坊 、 木兰坊 、 文石室 ,后宫所止也。”词语解释:椒鸡
亦作“ 椒鸡 ”。 野禽名。出于 江苏省 启东县 吕四 。 清 陈维崧 《望江南·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词:“几缕椒鷄閒説饼,半甖花露静焚香。絃索夜棖棖。”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动物》:“椒鸡, 姜长卿 《崇川竹枝词》注:椒鸡出 吕四 ,八九月閒北风起,自南山来,集树閒,土人刺之以市。味极香脆。”词语解释:椒花丽句 拼音:jiāo huā lì jù
指新年祝词所用的美好词句。 唐 元稹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椒花丽句閒重检,艾髮衰容惜寸辉。”参见“ 椒花颂 ”。
词语解释:椒花颂 拼音:jiāo huā sòng
《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 刘臻 妻 陈氏 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採爰献,圣容映之,永寿於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唐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禪。”亦省作“ 椒颂 ”。 清 王龙文 《白下僧寮同缓耳守岁兼东杜于皇》诗:“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阳春》迎 楚 客,《椒颂》祝良朋。”词语解释:椒除 拼音:jiāo chú
宫殿的陛道。《汉书·王莽传下》:“三日庚戌,晨旦明,羣臣扶掖 莽 ,自前殿南下椒除,西出 白虎门 , 和新公 王揖 奉车待门外。” 颜师古 注:“除,殿陛之道也。椒,取芬香之名也。” 元 陈樵 《放萤赋》:“皇欢洽,清夜徂,命合宫,待燕胥,出紫房,背椒除。”词语解释:椒花筵 拼音:jiāo huā yán
古俗农历正月初一进椒酒于家长;又 晋 刘臻 妻 陈氏 曾于其日献《椒花颂》,故后以“椒花筵”称农历正月初一合家聚餐的筵席。 清 黄景仁 《春风怨》诗:“《云翘》舞彻椒花筵,东风昨夜来无边。吹成大地可怜色,都道看春宜少年。”参见“ 椒酒 ”、“ 椒花颂 ”。词语解释:椒稰 拼音:jiāo xū
见“ 椒糈 ”。
词语解释:椒糈 拼音:jiāo xǔ
亦作“ 椒稰 ”。 以椒香拌精米制成的祭神的食物。《楚辞·离骚》:“ 巫咸 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 王逸 注:“椒,香物,所以降神;糈,精米,所以享神。”《汉书·扬雄传上》:“费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椒稰,以椒香米饊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扬玉桴,握椒糈。”词语解释:椒花舫 拼音:jiāo huā fǎng
清 朱筠 室名“椒花吟舫”的省称。 清 黄景仁 《访吴竹桥》诗:“朝吟 椒花舫 ,暮觴紫藤架。”自注:“ 朱笥河 先生斋名。”词语解释:椒閤
见“ 椒阁 ”。
词语解释:椒阁 拼音:jiāo gé
亦作“ 椒閤 ”。 后妃、贵夫人的居处。常用来称美闺房。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綺幕。” 南朝 梁元帝 《乌栖曲》之四:“兰房椒閤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 唐 王琚 《美女篇》:“东邻美女实名倡,絶代容华无比方……桂楼椒閤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词语解释:椒第 拼音:jiāo dì
指后妃所居的宫室。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躬谨兰闺,身撝椒第。”词语解释:椒茶 拼音:jiāo chá
加了香料的茶。《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俞良 分付:点两个椒茶来。”词语解释:椒锳 拼音:jiāo yīng
犹言美玉。比喻贤德之人。 汉 王逸 《九思·哀岁》:“椒瑛兮湼污,葈耳兮充房。”词语解释:椒繁 拼音:jiāo fán
椒子繁盛。因椒结子多,比喻子孙盛多。 宋 王安石 《英宗殿上梁文》:“松茂献两宫之寿,椒繁占六寝之祥。”词语解释:椒芳 拼音:jiāo fāng
指香味浓郁的酒。 南朝 梁 刘潜 《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瓶泻椒芳,壶开玉液。”词语解释:椒眼 拼音:jiāo yǎn
如椒实大小的洞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合肥 才女 许燕珍 《元夜竹枝》云:‘……椒眼竹篮呼卖藕,金钱抛出绣帘来。’”词语解释:椒萼梅 拼音:jiāo è méi
梅的一种。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顷年,近畿江梅甚盛,而 许 洛 尤多,有江梅、椒萼梅、緑萼梅、千叶黄香梅凡四种。”亦省作“ 椒萼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许 下 韩璠 景文 知予酷好梅也,为致椒萼、緑萼两种各四根,予植之后圃。”词语解释:椒房殿 拼音:jiāo fáng diàn
汉 皇后所居的宫殿。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三辅黄图·未央宫》:“ 椒房殿 在 未央宫 ,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词语解释:椒料 拼音:jiāo liào
芳香刺激的调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友人 王百穀 有言:‘庖之拙者则椒料多,匠之拙者则箍钉多,官之拙者则文告多。’”词语解释:椒举班荆 拼音:jiāo jǔ bān jīng
春秋 时, 楚国 椒举 与 声子 友善。 椒举 逃亡到 郑国 ,打算去 晋国 ,在 郑 郊遇到也打算去 晋国 的 声子 ,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復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 楚 。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 清 钱谦益 《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 绕朝 之赠策、 荆 高 燕市 之饮泣、 孙 刘 狼石 之坐语、 越石 扶风 之歌、 步兵 广武 之叹,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词语解释:椒疮 拼音:jiāo chuāng
中医眼病名。即沙眼。多因眼部受风热毒邪侵染,加之脾胃素有积热,致眼睑脉胳壅滞,气血失和而发。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状如花椒,故称。《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椒疮粟疮》:“椒疮粟疮生胞里,脾胃血热是根苗。粟疮黄软湿易散,椒疮赤硬热难消。”词语解释:椒房兰室 拼音:jiāo fáng lán shì
指后妃所居住的宫室。词语解释:椒华 拼音:jiāo huá
见“ 椒花 ”。
词语解释:椒花 拼音:jiāo huā
(1).亦作“ 椒华 ”。椒的花。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越 又有美女二人……贡於 吴 , 吴 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 唐 李贺 《巫山高》诗:“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王琦 汇解:“椒花坠红,即无人花自落之意…… 长吉 生长中原,身未入 蜀 , 蜀 地之椒,目所未睹,出於想像之间,故云耳。”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闻道 云南 有 瀘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
(2). 晋 刘臻 妻 陈氏 曾于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后常用为春节之典。 北周 庾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 仇兆鳌 注:“春将至,故椒花欲颂。”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情知思棣萼,愁与对椒花。酒罢看参远,鐙寒望斗斜。”参见“ 椒花颂 ”。
词语解释:椒花颂 拼音:jiāo huā sòng
《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 刘臻 妻 陈氏 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迴,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採爰献,圣容映之,永寿於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唐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诗:“无人更献《椒花颂》,有客同参柏子禪。”亦省作“ 椒颂 ”。 清 王龙文 《白下僧寮同缓耳守岁兼东杜于皇》诗:“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乘。《阳春》迎 楚 客,《椒颂》祝良朋。”词语解释:椒兰院 拼音:jiāo lán yuàn
后妃居住的宫院。《新唐书·奸臣传下·蒋玄晖》:“ 玄暉 与龙武统军 朱友忠 、 氏叔琮 夜选勇士百人叩行在,言有急奏,请见帝。宫门开,门留十士以守。至椒兰院中,夫人 裴贞一 启关,杀之,乃趋殿下。”按,《旧唐书·昭宗纪》作“椒殿院”。词语解释:椒焚桂折 拼音:jiāo fén guì shé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鲁迅 《集外集·〈送O.E.君携兰归国〉诗》:“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巖展素心。”参见“ 椒桂 ”。
词语解释:椒桂 拼音:jiāo guì
(1).椒与桂。皆香木。常用以比喻贤人。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养豺狼而歼驎虞,殖枳棘而翦椒桂。”
(2).指椒实与桂皮。皆调味的香料。 宋 王禹偁 《双鹦志》:“饭之餘者,虽椒桂之味必覆于地;饌之善者,虽膏梁之美或投于秽。”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缅怀 嘉祐 初,文格变已甚……调和椒桂釅,咀嚼沙砾碜。”
(3).指椒浆桂酒。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椒桂奠芳樽,风云下虚室。”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莫不列苹蘩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罇,敬神明於如在。”词语解释:椒德 拼音:jiāo dé
后妃的美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将作监 谢堂 ,外戚之贪黠者也……椒德令芳,天下备颂。不去一 堂 ,必为宫闈之累。”词语解释:椒烟 拼音:jiāo yān
香料熏烧后冒出的烟。 明 王一翥 《读书灯檠赋》:“嗟彼酣嬉,旧业罔攻。椒烟登进,草篝蒙戎。折耳败足,委弃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