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铅椠御椠镌椠左铅右椠怀铅握椠竹椠宋椠 
抱椠觚椠蒲椠握铅抱椠怀铅提椠简椠  
书椠脱椠元椠握椠怀觚握椠绨椠  

词语解释:铅椠  拼音:qiān qiàn
(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 掦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一出:“因此远抛铅槧,专习韜鈐。” 清 王韬 《〈法越交兵纪〉序》:“ 啸云 遂日操铅槧,记事陈词。”
(2).指写作,校勘。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鬭心,久不事铅槧。” 宋 陆游 《即事》诗:“所惭贪坐睡,铅槧少新功。”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路叙》:“ 汉 将日徵兵,有谁人问及铅槧经生。” 郁达夫 《寄曼陀长兄》诗:“三年铅槧貂裘敝,一服参苓痼疾深。”
(3).指文章,典籍。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子,屋满铅槧,家虚儋石。” 宋 叶适 《次韵韩仲止》:“常日锥刀希 楚 富,千年铅槧讳 丘 穷。” 清 曹寅 《送程吉士》诗:“自我离羣久废学,嬾从铅槧搜糟粕。”
词语解释:抱椠  拼音:bào qiàn
见“ 抱槧怀铅 ”。
词语解释:抱椠怀铅  拼音:bào qiàn huái qiān
同“ 握铅抱槧 ”。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然且抱槧怀铅,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槖,上下乎太微之廷。”亦省作“ 抱槧 ”。 宋 梅尧臣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平生好《书》《诗》,一意在抱槧。” 明 文徵明 《送卢师陈奉使紫荆关》诗:“岂若抱槧人,终年守金闺。”参见“ 握铅抱槧 ”。
词语解释:书椠  拼音:shū qiàn
指印刷术。 严复 《救亡决论》:“远之蚕桑司南,近之若书槧火药,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词语解释:御椠  拼音:yù qiàn
宋理宗 时御批及近臣密奏所用的黄封简板。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简椠古无有也》:“往者御批至政府从官则皆用蠲纸。自 理宗 朝,亦用黄封简版,或以象牙为之,而近臣密奏亦或用之,谓之御槧,盖亦古所无也。”
词语解释:觚椠  拼音:gū qiàn
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简牍。 明 徐渭 《赠沉母序》:“苟有逸贤野史为之书数字於觚槧间,亦足以信后。” 章炳麟 《信史上》:“假令纬书授之口耳,不在竹帛觚槧之间,故 秦 火弗能烧。”
词语解释:脱椠  拼音:tuō qiàn
翻刻,翻印。 宋 苏轼 《送人序》:“ 王氏 之学,正如脱槧,案其形模而出之。”
词语解释:镌椠  拼音:juān qiàn
雕刻印刷的底板。《唐人小说·沉亚之〈湘中怨解〉》 汪辟疆 按语:“后人改定,未必出於传写鐫槧之误。”
词语解释:蒲椠  拼音:pú qiàn
犹蒲牒。亦借指书信。《梁书·文学传下·伏挺》:“近以蒲槧勿用,笺素多闕,聊効 东方 ,献书丞相。”
词语解释:元椠  拼音:yuán qiàn
元 代的刻木。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眼别真贋,心知古今。 闽 本 蜀 本,一不得欺; 宋 槧 元 槧,见而即识。”
词语解释:左铅右椠  拼音:zuǒ qiān yòu qiàn
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谓不停地写作。《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做书人左铅右槧,舌敝唇焦。”参见“ 铅槧 ”。
词语解释:铅椠  拼音:qiān qiàn
(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 掦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槧,雕以緗素,此文教之修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一出:“因此远抛铅槧,专习韜鈐。” 清 王韬 《〈法越交兵纪〉序》:“ 啸云 遂日操铅槧,记事陈词。”
(2).指写作,校勘。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老懒无鬭心,久不事铅槧。” 宋 陆游 《即事》诗:“所惭贪坐睡,铅槧少新功。” 明 徐复祚 《红梨记·路叙》:“ 汉 将日徵兵,有谁人问及铅槧经生。” 郁达夫 《寄曼陀长兄》诗:“三年铅槧貂裘敝,一服参苓痼疾深。”
(3).指文章,典籍。 唐 卢照邻 《秋霖赋》:“别有东国儒生,西都才子,屋满铅槧,家虚儋石。” 宋 叶适 《次韵韩仲止》:“常日锥刀希 楚 富,千年铅槧讳 丘 穷。” 清 曹寅 《送程吉士》诗:“自我离羣久废学,嬾从铅槧搜糟粕。”
词语解释:握铅抱椠  拼音:wò qiān bào qiàn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词语解释:握椠  拼音:wò qiàn
见“ 握铅抱槧 ”。
词语解释:握铅抱椠  拼音:wò qiān bào qiàn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词语解释:怀铅握椠  拼音:huái qiān wò qiàn
见“ 怀铅提槧 ”。
词语解释:怀铅提椠  拼音:huái qiān tí qiàn
谓携带笔简,以备随时记录、著述。铅,铅粉;椠,木板。皆古代书写用具。《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亦作“ 怀铅握槧 ”、“ 怀觚握槧 ”。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槧之容,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 清 钱谦益 《黄子羽六十寿序》:“风晨月夕,怀铅握槧,周旋於渔湾蟹舍之间为最久。”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槧之伦,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词语解释:怀铅提椠  拼音:huái qiān tí qiàn
谓携带笔简,以备随时记录、著述。铅,铅粉;椠,木板。皆古代书写用具。《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亦作“ 怀铅握槧 ”、“ 怀觚握槧 ”。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槧之容,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 清 钱谦益 《黄子羽六十寿序》:“风晨月夕,怀铅握槧,周旋於渔湾蟹舍之间为最久。”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槧之伦,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词语解释:怀觚握椠  拼音:huái gū wò qiàn
见“ 怀铅提槧 ”。
词语解释:怀铅提椠  拼音:huái qiān tí qiàn
谓携带笔简,以备随时记录、著述。铅,铅粉;椠,木板。皆古代书写用具。《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亦作“ 怀铅握槧 ”、“ 怀觚握槧 ”。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槧之容,何尝不徵求异説,採摭羣言。” 清 钱谦益 《黄子羽六十寿序》:“风晨月夕,怀铅握槧,周旋於渔湾蟹舍之间为最久。”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槧之伦,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词语解释:竹椠  拼音:zhú qiàn
供书写用的竹片。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 金门 献纳,纵麟笔於苔牋; 石馆 论思,覈龟章於竹槧。”
词语解释:简椠  拼音:jiǎn qiàn
简帖。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简椠》:“简槧古无有也, 陆务观 谓始於 王荆公 ,其后盛行。 淳熙 末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餘者,简板几废。”参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词语解释:绨椠  拼音:tí qiàn
供书写用的丝织物和木版片。指书册。《晋书·文苑传序》:“ 西都 贾 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
词语解释:宋椠  拼音:sòng qiàn
宋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王延喆》:“一日,有持 宋 槧《史记》求粥者,索价三百金。”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卷二:“予刻《渔洋续集》,将访 宋 槧,苦无解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