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楩楠 拼音:pián nán
亦作“ 楩枏 ”。亦作“ 楩柟 ”。
(1).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 宋 陈翥 《桐谱·器用》:“古今匠民,为小大之器,度而用之,其可贵者,则必云乌椑、白杨……楩楠、松柏、椅棐之类。”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楩楠挺且直,松柏参成行。”
(2).大材,栋梁之材。 唐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宗溟虽甽澮,成厦必楩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明 徐渭 《吴宣府新膺总督》诗:“邸报初翻数叶藤,栋梁今喜楩柟胜。”词语解释:楩梓 拼音:pián zǐ
(1).黄楩树与梓树。两种大木。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处地楩梓,贱於枯杨。”《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 孔 传:“木,楩梓豫章。”
(2).比喻栋梁之材。 王闿运 《哀江南赋》:“ 楚 中楩梓, 江 左 葛 王,莫不雍容,文翰希风。”词语解释:楩枫 拼音:pián fēng
黄楩树与枫香树。《史记·滑稽列传》:“臣请以彫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 汉 张衡 《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木则樅栝椶柟,梓棫楩枫。”词语解释:楩椁 拼音:pián guǒ
用楩木制的外棺。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贫者画荒衣袍、繒囊緹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