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末字词组
鸣榔槟榔鱼榔榔榔枸榔   
桄榔渔榔马槟榔林榔沤榔   

词语解释:鸣榔  拼音:míng láng
见“ 鸣桹 ”。
词语解释:鸣桹  拼音:míng láng
亦作“ 鸣榔 ”。 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文选·潘岳〈西征赋〉》:“纤经连白,鸣桹厉响。” 李善 注:“《説文》曰:桹,高木也。以长木叩舷为声,言曳纤经於前,鸣长桹於后,所以惊鱼,令入网也。” 唐 李白 《送殷淑》诗之一:“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謡。” 王琦 注:“所谓鸣榔者,常是击船以为歌声之节,犹叩舷而歌之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先是数载前,一渔者持蓑笠纶竿,击短版,唱《渔家傲》,其舌为鸣桹之声以参之,自号‘回同客’。” 明 张煌言 《舟次听雨分得长字》:“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郁达夫 《星洲旅次有梦而作》诗:“ 钱塘江 上听鸣榔,夜梦依稀返故乡。”
词语解释:桄榔  拼音:guāng láng
亦作“ 桄桹 ”。 木名。俗称砂糖椰子、糖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狭而长,肉穗花序的汁可制糖,茎中的髓可制淀粉,叶柄基部的棕毛可编绳或制刷子。《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 句町县 有桄桹木,可以为麪,百姓资之。”《文选·左思〈蜀都赋〉》:“布有橦华,麪有桄榔。” 刘逵 注引 张揖 曰:“桄榔,树名也。木中有屑如麪,可食,出 兴古 。” 宋 梅尧臣 《送番禺杜杆主簿》诗:“行识桄桹树,初窥翡翠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欖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 李云夔 《赠阮鼎南》诗:“故国桄榔三户泪,征途鶗鴂几人愁。”
词语解释:槟榔  拼音:bīng láng
(1).木名。棕榈科常绿乔木,产于热带。羽状复叶。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檳榔树,高十餘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实大如桃李。” 清 吴伟业 《滇池饶吹》诗之一:“谁唱太平 滇海 曲,檳榔花发去年红。”
(2).指槟榔树的果实。可供药用,有消食、驱虫等功效。《南史·刘穆之传》:“﹝ 穆之 ﹞食毕求檳榔。 江 氏兄弟戏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须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觉胸间嘈杂不可耐,乃以檳榔末取石榴根东引者,煎汤调服之。暴下如倾,得虫数斗。”《红楼梦》第六四回:“妹妹有檳榔赏我一口吃。”
词语解释:渔榔  拼音:yú láng
(1).渔人捕鱼时用以敲船舷、惊鱼入网的长木。 清 赵翼 《冯泾道中》诗:“村火有时闪,渔榔何处敲。”
(2).指渔船。 清 鲁超 《卖花声》词:“咿轧弄渔榔,摇漾云光,隔溪蓉柳学新妆。” 清 吴泰来 《题王德甫〈三泖渔庄图〉》诗:“吾家亦住香水曲,门前欸乃渔榔停。”
词语解释:鱼榔  拼音:yú láng
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弦以惊鱼入网的长木。亦指敲击声。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渔根》:“惊潜鱼而出听,是谓鱼榔。” 元 郝经 《仪真馆中暑一百韵》:“堑门深虎圈,击柝闹鱼榔。”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摇落树梢新月,时度鱼榔。”
词语解释:马槟榔  拼音:mǎ bīng láng
果实名。色紫味甘,可食用,亦供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马槟榔》:“马檳榔生 滇 南 金齿 、 沅江 诸夷地,蔓生。结实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内有核,颇似大枫子而壳稍薄,团长斜扁不等。核内有仁,亦甜。” 明 吴宽 《记园中草木·马槟榔》诗:“有树吾不识,人云马檳榔。”《广群芳谱·药谱七·马槟榔》:“马檳榔虽乾,嚼之软美,嚼完以新汲水送下,其清甜香美,凡果无与为此……治产难,伤寒热病,恶疮肿毒,俱以冷水嚼服数枚。”一说,即何首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粤 西有马檳榔,不知为何物,至是见州人俱切为片,和蔞叶以敬客,代檳榔焉,呼为马檳榔,不知为何首乌也。”
词语解释:榔榔  拼音:láng láng
亦作“桹桹”。
(1).挺拔貌。 唐 元结 《演兴·讼木魅》诗:“槢橈橈兮未坚,椲桹桹兮可屈。”
(2).象声词。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欹斜掛山半。”
词语解释:林榔  拼音:lín láng
林子,树林。 元 施惠 《幽闺记·招商谐偶》:“林榔中曾与秀才説兄妹同行。” 元 施惠 《幽闺记·皇华悲遇》:“那日里风寒雨又紧,正行里喊声如雷震,无处藏隐,急向林榔中躲,道途上奔。”参见“ 林浪 ”。
词语解释:林浪  拼音:lín làng
树林;深林。 唐 陆龟蒙 《樵人十咏·樵径》:“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三折:“听説林浪中一个尸骸,准是我那女孩儿的,俺是看去咱。”
词语解释:枸榔  拼音:gǒu láng
见“ 枸桹 ”。
词语解释:枸桹  拼音:gǒu láng
木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木则枫柙櫲樟,栟櫚枸桹。” 刘逵 注引《异物志》:“枸桹,树也。直而高,其用与栟櫚同。栟櫚,出 武陵山 ;枸桹,出 广州 。”一本作“ 枸榔 ”。
词语解释:沤榔  拼音:ōu láng
用牛榔木沤制成的饼。 宋 朱辅 《溪蛮丛笑》:“牛榔木多浆, 猫 猺 餐飢缺食,则先以火窖地,掘根置窖中,压以石,又用火沤熟,捣作饼饵,名沤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