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榻床
亦作“ 榻床 ”。 供坐卧的矮床。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出则连轡驰,寝则对榻牀。”《海上花列传》第三三回:“ 秀英 、 二寳 还和衣对卧在一张榻床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家人已取了行李来, 继之 就叫在书房里设一张榻床,开了被褥。”词语解释:榻直 拼音:tà zhí
挺直。 宋 梅尧臣 《观何君宝画》诗:“二头相触角竞掎,前脚如跪后脚舒。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词语解释:榻然 拼音:tà rán
(1).低矮貌。《释名·释床帐》:“长狭而卑曰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
(2).微弱貌。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六:“雄鸣一声雌鼓翼,夜不得栖朝不食。气息榻然双翅垂,犹入笼中就颜色。”词语解释:榻子 拼音:tà zǐ
(1).几案。 唐 张鷟 《游仙窟》:“八尺象牙床,緋綾帖荐褥……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兰草灯心,并烧鱼脑。”
(2).套子。榻,通“ 錔 ”。 宋 淮海野人 《澹山杂识·狱囚自脱枷杻》:“可速往取笔榻子,榻其两中指。”词语解释:榻登
厚毯。置于大床前,上榻上,用以登床词语解释:榻位 拼音:tà wèi
床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我便在帐房里设了榻位,从此和 述农 联床夜话。”词语解释:榻车 拼音:tà chē
板车。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我们﹞雇了一辆榻车,把全校迁到了 小西门 黄家阙 的一所旧房子内,就开学了。”词语解释:榻榻眯 拼音:tà tà mī
日本 房屋铺在室内地板上的草垫或草席。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曾在 克家 的榻榻眯上睡过许多夜。”词语解释:榻橘 拼音:tà jú
橘的一种。 宋 韩彦直 《橘录》卷中:“榻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緑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一本作“ 塌橘 ”。词语解释:榻凳 拼音:tà dèng
床前踏脚的矮凳。 沉从文 《阿金》:“为什么巡防军的游击大人,被官太太罚跪到榻凳上,笑话会遐迩尽知?”词语解释:榻板 拼音:tà bǎn
(1).固定在回廊栏杆下部供人小憩的榻形长板。《红楼梦》第四十回:“丫鬟们抱了个大锦褥子来,舖在栏杆榻板上, 贾母 倚栏坐下。”
(2).床前贴近地面的踏脚板。 丁玲 《母亲》一:“ 小菡 每天当她妈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要到榻板上玩一会儿。”
(3).橱柜下层的搁板。《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原来这顶柜子里面,中腰不安抽屉,下面也没榻板。”词语解释:榻本 拼音:tà běn
用纸墨从铸刻物上拓印出其文字或图画的墨本。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 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 ,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羣籍,徵取全省碑刻榻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呼延碑》:“ 乾隆 中,大臣收復西域 乌鲁木齐 ,筑城郭时,掘得 汉 裴岑 《破呼延碑》,字体完善,远胜《曹全》、《夏侯》诸榻本。”一本作一本作“搨本”。词语解释:榻布 拼音:tà bù
粗厚的布。《史记·货殖列传》:“榻布皮革千石。”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麤厚之布也。”《汉书·货殖传》作“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