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首字词组
槃槃槃乐槃基槃固侯槃节槃郁槃停槃操
槃礴槃盂槃布槃互槃薄槃鼓槃桉槃木朽株
槃涧槃珊槃委槃回槃舞槃马槃根错节槃木
槃瓠槃水槃洿槃匜槃还槃错槃槊槃曲
槃跚槃岐槃歧槃护槃虞槃辟槃槃国槃璞
槃根槃头氐槃游槃夷槃结槃衍槃旋槃琴
槃桓槃多槃深槃蓝槃纡槃都丞槃散槃积固畜

词语解释:槃槃
大貌。多指才能出众。《世说新语·赏誉下》“后来出人 郗嘉宾 ”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大才槃槃 谢 家 安 , 江 东独步 王文度 ,盛德日新 郗嘉宾 。” 宋 陈履常 《东山谒外大父墓》诗:“土山宛转屈苍龙,下有槃槃盖世翁。” 清 龚自珍 《题王子梅盗诗图》诗:“君才何槃槃,体制偏臚列。”《官场现形记》第五二回:“再加以令岳大人的声望罩在那里,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词语解释:槃礴
1.箕踞而坐。《庄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将画图……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无惧惮。” 宋 王安石 《虎图》诗:“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2.引申为傲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项斯》:“槃礴宇宙,戴蓟花冠,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吟细酌,凡如此三十餘年。”
3.亦作“ 槃薄 ”。盘踞地上。《晋书·五行志中》:“ 洛阳宫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往 鸡足山 ,山阴而上,屈盘取路,至西南冈,山峯险阻,崖径槃薄,乃以锡扣,剖之如割,山径既开,逐路而进。”
4.犹磅礴。高大貌。 晋 郭璞 《江赋》:“ 虎牙 嵥竖以屹崒, 荆门 闕竦而槃礴。”《文选·郭璞〈江赋〉》作“磐礴”。 李善 注:“广大貌。” 金 元好问 《梁父吟扇头》:“槃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
词语解释:槃涧
《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毛 传:“考,成;槃,乐也。山夹水曰涧。” 朱熹 集传:“诗人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而硕大宽广,无戚戚之意。”后因以“槃涧”指山林隐居之地。 元 周权 《次韵徐景端席上》:“且安粗糲槃涧濵,未厌紫豉羹 吴 蓴。”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 雪木 既移家 杜曲 ,以书復 宋 ( 宋澄溪 )曰:…… 雪木 孤介絶俗,非 澄溪 诚於礼贤,未易即致。存此书,以见《緇衣》之好,‘槃涧’之安,两得之也。”
词语解释:槃瓠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 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记》作“ 槃护 ”。后 槃瓠 助 帝喾 取 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 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北 貊 起自 淳维 ,南 蛮 出於 槃瓠 。”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 荆南 辰州 ,与 黔 邻界毗所,崇冈万叠,绵亙二百餘里,中悉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唐 陈陶 《钟陵道中作》诗:“烟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乡。”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平蛮奏凯》:“挥戈瘴雨晴,仗剑蛮烟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潜形。”
词语解释:槃跚
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 犹蹒跚。行走摇晃不稳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 司马贞 索隐:“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 明 王錂 《春芜记·巧诋》:“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
词语解释:槃根
盘曲的木根。喻难办之事。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宪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当世之务……风力愈修,槃根尽解。”
词语解释:槃桓
1.徘徊,滞留。《后汉书·种岱传》:“﹝ 岱 ﹞禀命不永,奄然殂殞。若不槃桓难进,等辈皆已公卿矣。” 三国 魏 嵇康 《述志诗》之一:“庆云未垂降,槃桓朝阳陂。”
2.游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幙……时 凌云山 、 安乐园 皆盛处,纠曹 何预 元立 、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与同槃桓。”
3.广大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观 史迁 之《报任安》、 东方朔 之《难公孙》……志气槃桓,各含殊采。”
词语解释:槃乐
耽于游乐。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燕无留饮,畋不槃乐。”
词语解释:槃盂
盘与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将铭言或功绩刻于盘盂,以为法鉴。《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吕氏春秋·慎势》:“功名著乎盘盂,铭篆著乎壶鑑。”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楚 叶公 好龙,墻壁槃盂皆画龙。”
词语解释:槃珊
见“ 槃跚 ”。
词语解释:槃跚
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 犹蹒跚。行走摇晃不稳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 司马贞 索隐:“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 明 王錂 《春芜记·巧诋》:“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
词语解释:槃水
1.盘中之水。指静止的水。《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鬚眉而察理矣。” 宋 陈普 《无逸图赋》:“六马可调,而气难御,槃水可捧,而志难持。”
2.《汉书·贾谊传》:“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剑,当以自刎也。或曰,杀牲者以盘水取颈血,故示若此也。”后因以“槃水”指处死。 清 赵翼 《赠李莪洲孝廉》诗:“或传槃水将加诛,或揣圜扉但讼繫。”
词语解释:槃岐
指瓜蔓上蟠曲岐出的岔头
词语解释:槃头氐
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氐族的一支。《周书·苏椿传》:“其年,破 槃头氐 有功,除散骑常侍,加大都督。”
词语解释:槃多
植物名。桑科无花果属。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裴渊 《广州记》曰:‘槃多树,不花而结实。实从皮中出。自根著子至杪,如橘大。’” 石声汉 注:“槃多……就是无花果属的菩提树。”
词语解释:槃基
盘曲的山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涢水》:“ 溳水 出县东南 大洪山 。山在 随郡 之西南, 竟陵 之东北,槃基所跨,广圆百餘里。”
词语解释:槃布
盘踞布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左右有数十洲,槃布 江 中,其 百里洲 最为大也。”
词语解释:槃委
盘绕屈曲貌。《后汉书·马融传》:“瀇瀁沆漭,错紾槃委,天地虹洞,固无端涯。”
词语解释:槃洿
形容低洼如盘。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危隘不遐;其土田则污除渐淤,泥湼槃洿。”
词语解释:槃歧
指瓜蔓上蟠曲歧出的岔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瓜引蔓,皆沿茇上,茇多则瓜多,茇少则瓜少……若无茇而种瓜者,地虽美好,正得长苗直引,无多槃歧,故瓜少子。”
词语解释:槃游
亦作“ 槃游 ”。 游乐。《后汉书·杨秉传》:“诸侯如臣之家,《春秋》尚列其诫,况以先王法服而私出槃游!”《后汉书·李固传》:“乃復与光禄勋 刘宣 上言:‘……又宜止槃游,专心庶政。’帝纳其言。” 清 金农 《访韦隐君山居》诗:“从此槃游申古训,往来人拟 洛 中贤。”
词语解释:槃深
盘曲深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根柢槃深,枝叶峻茂。”
词语解释:槃固侯
对太湖石的戏称。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三:“ 平江府 朱勔 造巨舰,载太湖石一块至京,以千人舁进…… 勔 遂为威远军节度使,而封石为磐固侯。”
词语解释:槃互
1.相互勾结。《三国志·魏志·曹爽传》:“今大将军 爽 背弃顾命……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
2.各自盘踞,相互为敌。《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务自休养,以待邻敌之闕。” 卢弼 集解:“《通鑑》作‘盘互’, 胡三省 曰:‘盘互,谓各盘据而互为敌也。’”
词语解释:槃回
蜿蜒盘曲。 汉 马融 《广成颂》:“ 金山 、 石林 ,殷起乎其中……隆穹槃回,嵎峗错崔。”
词语解释:槃匜
古代盥洗用具。注水用匜,承水用槃。《仪礼·公食大夫礼》:“小臣具槃匜,在东堂下。” 郑玄 注:“为公盥也,公尊不就洗。”《后汉书·礼仪志下》:“东园武士执事下明器……槃匜一具,杖、几各一。”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 晋 氏献容三废后,拂庐犹自捧槃匜。”
词语解释:槃护
见“ 槃瓠 ”。
词语解释:槃瓠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 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记》作“ 槃护 ”。后 槃瓠 助 帝喾 取 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 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北 貊 起自 淳维 ,南 蛮 出於 槃瓠 。”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 荆南 辰州 ,与 黔 邻界毗所,崇冈万叠,绵亙二百餘里,中悉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唐 陈陶 《钟陵道中作》诗:“烟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乡。”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平蛮奏凯》:“挥戈瘴雨晴,仗剑蛮烟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潜形。”
词语解释:槃夷
犹创伤。槃,通“ 瘢 ”。《庄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晋 郭象 注:“或以槃夷之事,易垂拱之性,而况悠悠者哉。” 成玄英 疏:“槃夷,犹创伤也。” 陆德明 释文:“槃夷,并如字,谓创伤也。依字应作‘瘢痍’。”
词语解释:槃蓝
南方一种少数民族,以 槃蓝 为姓。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一:“郊坰半是 槃蓝 侣,十载 汀 南未罢征。”自注:“ 盘瓠 之餘,错处於 虔 、 漳 、 潮 之间,以 槃蓝 为姓。”参见“ 槃瓠 ”。
词语解释:槃瓠
1.古神话中人名。据《后汉书·南蛮传》、 晋 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 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 槃瓠 。按,《玄中记》作“ 槃护 ”。后 槃瓠 助 帝喾 取 犬戎 吴将军 头, 帝喾 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后子孙繁衍。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北 貊 起自 淳维 ,南 蛮 出於 槃瓠 。”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 荆南 辰州 ,与 黔 邻界毗所,崇冈万叠,绵亙二百餘里,中悉为 苗 窟, 苗 系出 槃瓠 。”
2.泛指南方少数民族。 唐 陈陶 《钟陵道中作》诗:“烟火近通 槃瓠 俗,水云深入 武陵 乡。”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平蛮奏凯》:“挥戈瘴雨晴,仗剑蛮烟浄。看 槃瓠 匿跡,魍魎潜形。”
词语解释:槃节
盘曲的树根、树节。 晋 葛洪 《抱朴子·重言》:“徒口枯气乏,椎杭抵掌,斤斧缺坏,而槃节不破。”
词语解释:槃薄
见“ 槃礴 ”。
词语解释:槃礴
1.箕踞而坐。《庄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将画图……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臝。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成玄英 疏:“解衣箕坐,倮露赤身,曾无惧惮。” 宋 王安石 《虎图》诗:“想当槃礴欲画时,睥睨众史如庸奴。”
2.引申为傲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项斯》:“槃礴宇宙,戴蓟花冠,披鹤氅,就松阴,枕白石,饮清泉,长吟细酌,凡如此三十餘年。”
3.亦作“ 槃薄 ”。盘踞地上。《晋书·五行志中》:“ 洛阳宫 西 宜秋里 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鑪形,后如傴人,槃薄不可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往 鸡足山 ,山阴而上,屈盘取路,至西南冈,山峯险阻,崖径槃薄,乃以锡扣,剖之如割,山径既开,逐路而进。”
4.犹磅礴。高大貌。 晋 郭璞 《江赋》:“ 虎牙 嵥竖以屹崒, 荆门 闕竦而槃礴。”《文选·郭璞〈江赋〉》作“磐礴”。 李善 注:“广大貌。” 金 元好问 《梁父吟扇头》:“槃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
词语解释:槃舞
古代的一种舞蹈。因舞时用盘,故名。《宋书·乐志一》:“ 汉 世唯有槃舞,而 晋 加之以杯,反覆之也。”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晋杯槃舞歌》题解。
词语解释:槃还
古代行礼时回旋揖让的动作。《淮南子·齐俗训》:“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
词语解释:槃虞
娱乐。《后汉书·马融传》:“方今 大汉 收功於道德之林,致获於仁义之渊,忽蒐狩之礼,闕槃虞之佃。” 李贤 注:“槃,乐也。虞与娱同。”
词语解释:槃结
相互勾结。《后汉书·南蛮传》:“今二州盗贼槃结不散, 武陵 、 南郡 蛮夷未辑……如復扰动,必更生患。”《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如使 西陵 槃结,则南山羣夷皆当扰动。”《新唐书·李芃传》:“ 永泰 初, 宣 饶 剧贼 方清 、 陈庄 西絶 江 ,劫商旅为乱,支党槃结。”
词语解释:槃纡
盘结回旋。 汉 应瑒 《慜骥赋》:“思奋行而驤首兮,叩繮緤之纷拏;牵繁轡而增制兮,心慉结而槃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鸡足山》:“山径既开,逐路而进,槃紆曲折,回互斜通,至于山顶。”
词语解释:槃郁
高大繁盛貌。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品艳》:“轮囷槃鬱,有高十餘丈者,望之如玉山。”
词语解释:槃鼓
杂技节目的一种。《事物异名录·玩戏·杂戏》引 明 黄一正 《事物绀珠》:“槃鼓,或石臼或大缸,各以手掌足底跳弄之。”
词语解释:槃马
指跨马盘旋驰骋。《太平御览》卷四八九引 晋 裴启 《语林》:“ 殷公 北征,朝士出送之,军容甚盛,仪止可观;陈説经略攻取之宜,众皆谓必能平中原。将别,忽逞才,自槃马,遂坠地。士以是知其必败。”
词语解释:槃错
见“ 槃根错节 ”。
词语解释:槃根错节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树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繁难复杂不易解决的事情。《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亦省作“ 槃错 ”。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 黄俞邰 目 周櫟园 :吏事精能,抚戢残暴,则如 张乖崖 ;其屡更槃错,乃别利器,则如 虞升卿 。”
词语解释:槃辟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姿势。《汉书·何武传》:“坐举方正所举者召见槃辟雅拜。” 颜师古 注:“槃辟犹言槃旋也。”《庄子·田子方》“从容一若龙,一若虎” 晋 郭象 注:“槃辟其步,逶蛇其迹。” 清 龚自珍 《汉朝儒生行》:“路逢 絳灌 拜马首,拜则槃辟人不喜。”
2.谓灵活、圆滑。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 裔介 ﹞性槃辟,善应事,先 魏象枢 得志,其骨骾弗如。”
词语解释:槃衍
盘曲延展貌。 汉 刘向 《说苑·辨物》:“灵龟文五色,似玉似金,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槃衍象山,四趾转运应四时,文著象二十八宿。”
词语解释:槃都丞
对文具盒的戏称。 宋 林洪 《文房图赞》:“ 槃都丞 ,名 藏 ,字 利用 ,号 通悟先生 。”按,旧时放置文具的器皿称都盛盘,或都珍盘,故戏封之为“盘都丞”。
词语解释:槃停
盘桓滞留。《宋书·吴喜传》:“西难既殄,便应还朝,而解故槃停,託云扞 蜀 。实由货易交关,事未回展。”
词语解释:槃桉
盛祭物的木盘及放置祭品盘的几案。亦指代祭品。《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涣 丧西归,道经 弘农 ,民庶皆设槃桉於路。”《资治通鉴·汉和帝元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槃以盛祭物,案以陈槃,今野人之祭犹然。”
词语解释:槃根错节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树根盘曲,枝节交错。比喻繁难复杂不易解决的事情。《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亦省作“ 槃错 ”。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 黄俞邰 目 周櫟园 :吏事精能,抚戢残暴,则如 张乖崖 ;其屡更槃错,乃别利器,则如 虞升卿 。”
词语解释:槃槊
挥舞长矛。 宋 曾巩 《晓出》诗:“夺摽一一飞步疾,槃槊两两飜身劲。”
词语解释:槃槃国
古代南海古国名。故地一般以为在今 泰国 南 万伦湾 沿岸一带。《南史·宋纪中·孝武帝》:“﹝ 孝建 二年七月﹞己酉, 槃槃国 遣使朝贡。”《南史·夷貊传上·闍婆达国》:“ 槃槃国 …… 梁 中大通 元年、四年、其王使使奉表累送佛牙及画塔,并献沉檀等香数十种。”
词语解释:槃旋
1.旋转。《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 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慧睇之,顋上泪痕,化作珍珠,槃旋堕地。”
2.来回往复。《后汉书·蔡邕传》:“方将驰骋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藪,槃旋乎 周 孔 之庭宇,揖儒 墨 而与为友。”
词语解释:槃散
见“ 槃跚 ”。
词语解释:槃跚
亦作“ 槃散 ”。亦作“ 槃珊 ”。 犹蹒跚。行走摇晃不稳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 司马贞 索隐:“散音先寒反,亦作‘跚’,同音。”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老僕﹞管押行李在后,泥泞不能进, 少游 留道旁人家以俟,久之,方槃珊策杖而至。” 明 王錂 《春芜记·巧诋》:“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
词语解释:槃操
琴曲名。《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 自 卫 将入 晋 ,至 河 ,闻 赵简子 杀 竇犫 鸣犊 及 舜华 ……遂还,息於 邹 ,作《槃操》以哀之。” 王肃 注:“槃操,琴曲名也。”一本作“ 槃琴 ”。
词语解释:槃木朽株  拼音:pán mù xiǔ zhū
不成材的曲木朽木。喻劣材。《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槃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词语解释:槃木
1.谓枝干盘曲的树。《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衡天 ,有 先民之山 ,有槃木千里。”
2.古国名。《后汉书·种暠传》:“ 岷山 杂落皆怀服 汉 德。其 白狼 、 槃木 、 唐菆 、 卭 、 僰 诸国,自前刺史 朱辅 卒后遂絶; 暠 至,乃復举种向化。”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匪徒 封离 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槃木 归仁,六百万之宾夷向化。”
词语解释:槃曲
盘旋曲折。 汉 杜笃 《首阳山赋》:“嗟 首阳 之孤岭,形势窟其槃曲。”一本作“般曲”。
词语解释:槃璞
未雕琢的大块玉石。比喻大才未展。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夫珪璋居肆而不售,矧乃翳於槃璞乎?”
词语解释:槃琴
见“ 槃操 ”。
词语解释:槃操
琴曲名。《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 自 卫 将入 晋 ,至 河 ,闻 赵简子 杀 竇犫 鸣犊 及 舜华 ……遂还,息於 邹 ,作《槃操》以哀之。” 王肃 注:“槃操,琴曲名也。”一本作“ 槃琴 ”。
词语解释:槃积固畜
广积厚蓄。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天下有始篇》:“復归其内,神明不耗,槃积固畜,不敢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