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槛车 拼音:jiàn chē
用栅栏封闭的车。用于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史记·陈丞相世家》:“ 噲 受詔,即反接载槛车,传诣 长安 。” 汉 扬雄 《长杨赋序》:“张罗罔罝罘,捕熊羆豪猪,虎豹狖玃,狐兔麋鹿,载以槛车,输 长杨 射熊馆。” 唐 刘禹锡 《三阁词》诗之四:“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 清 钱谦益 《通奉大夫湖广布政司左布政使王公墓碑》:“ 蜀 之争功者,至於飞章抵谰,槛车逮繫。”词语解释:槛阱 拼音:kǎn jǐng
亦作“ 槛阱 ”。
(1).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 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 ,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 清 心青 《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
(2).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 宋 欧阳修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自兹遭槛穽,一落谁引汲?” 宋 曾巩 《书阁》诗:“世路因仍忧槛穽,他乡衰暮傍风尘。”《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今 延寿 方坠槛穽,吾何忍更害 匡赞 乎?”词语解释:槛槛 拼音:kǎn kǎn
车行声。《诗·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郑玄 笺:“槛槛,车行声也。” 晋 左思 《吴都赋》:“出车槛槛,被练鏘鏘。” 明 何景明 《官仓行》:“富家得粟堆如邱,大车槛槛服两牛。”词语解释:槛泉 拼音:kǎn quán
滥泉。喷涌四流之泉。槛,通“ 滥 ”。《诗·大雅·瞻卬》:“觱沸槛泉,维其深矣。” 朱熹 集传:“槛泉,泉上出者。” 高亨 注:“槛,借为滥,泛滥也。泉水泛滥四流为滥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槛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词语解释:槛棂 拼音:kǎn líng
槛阑上的雕花格子。 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 汉 座雕屏, 周 人槛櫺。”词语解释:槛外人
槛:门坎词语解释:槛窗 拼音:kǎn chuāng
有横直图案的格子窗。《水浒传》第三九回:“ 戴宗 捻指间走到跟前看时,乾乾净净,有二十副座头,尽是红油桌凳,一带都是槛窗。”词语解释:槛緤 拼音:kǎn xiè
关兽的栅栏,拴兽的绳索。《新唐书·崔植传赞》:“ 植 辅政,当有为之时,无经国才,履危防浅,机不知其溃而发也,手弛槛緤,纵虎狼焉。”词语解释:槛塞 拼音:kǎn sāi
犹闭塞,搪塞。《汉书·谷永传》:“此欲以政事过差丞相父子、中尚书宦官,槛塞大异,皆瞽説欺天者也。” 颜师古 注:“槛,义取槛柙之槛。槛,犹闭也。” 王先谦 补注:“槛塞犹遮塞,若今云搪塞矣。”词语解释:槛羊 拼音:jiàn yáng
槛中的羊。喻受制于人者。《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当为秋霜,无为槛羊。虽欲为槛羊,又可得乎!” 李贤 注:“槛羊,受制於人。” 清 恽敬 《浙江分巡杭嘉湖道陕西候补道李公墓表》:“世之俯首终身,如槛羊紲犬者,亦奚为哉。”词语解释:槛屋 拼音:kǎn wū
围有栏杆的房子。《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大风自西摇祖宗寝庙,扬裂帷席,折拔树木,顿僵车輦,毁坏槛屋,灾及宗庙,足为寒心!”词语解释:槛兽 拼音:kǎn shòu
笼中之兽。喻失去自由者。 汉 徐干 《中论·亡国》:“苟得其躯而不论其心也,斯与笼鸟槛兽无以异也。”词语解释:槛花笼鹤 拼音:jiàn huā lóng hè
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约束者。 清 龚自珍 《好事近·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词:“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词语解释:槛舍 拼音:kǎn shè
木栅板房。《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其西有 裸蛮 ,亦曰 野蛮 ,漫散山中,无君长,作槛舍以居。”词语解释:槛送 拼音:jiàn sòng
以囚车押送。《新唐书·高崇文传》:“ 闢 走,追禽之,槛送京师。”《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保 乃斫取之,缚著楼柱。明日视之,形如人长,三尺餘,槛送诣丞相。”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务将首从各犯,通夷汉奸,槛送京师,尽法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