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月入声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末字词组
屎橛铁橛株橛矢橛乾矢橛橛橛桩橛直橛橛
乾屎橛衔橛梡橛冒橛桃橛干矢橛木橛 

词语解释:屎橛  拼音:shǐ jué
亦作“ 屎橛子 ”。 比喻令人厌恶的事物或固执的人。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余》:“﹝ 陈西滢 ﹞所以遇有不合自意的,便一气呵成屎橛,而世界上蛆虫也委实太多。”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九段:“ 老包头 是出名的屎橛子戆,碰上 大乱 ,官司便打不清了。”
词语解释:乾屎橛
即厕筹。拭粪的小竹木片。佛家比喻至秽至贱之物。《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便打,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撅!’”《朱子语类》卷七:“今之禪家多是‘麻三斤’‘乾屎橛’之説,谓不落窠臼,不堕理路。”
词语解释:铁橛  拼音:tiě jué
铁桩。《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龑》:“ 龑 以兵驻 海门 , 权 已杀 公羡 ,逆战海口,植铁橛海中, 权 兵乘潮而进, 洪操 逐之,潮退舟还,轢橛者皆覆。”《宋史·赵逢传》:“ 逢 扬歷清近,所至有声,然伤惨酷,又言多詆訐,故縉绅目之为‘铁橛’。”
词语解释:衔橛  拼音:xián jué
亦作“ 衔橜 ”。
(1).马嚼子。《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 造父 不能以服马。” 明 文徵明 《失解无聊》诗:“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一说,衔,指马嚼子;橛,指车之钩心。
(2).指驰骋游猎。《汉书·王吉传》:“訢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
(3).见“ 衔橜之变 ”。
词语解释:衔橛之变  拼音:xián jué zhī biàn
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汉书·司马相如传》:“且夫道清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橜之变。” 颜师古 注:“ 张揖 曰:‘衔,马勒衔也,橜,騑马口长衔也。’橜谓车之鉤心也。衔橜之变,言马衔或断,鉤心或出,则致倾败以伤人也。” 晋 潘岳 《西征赋》:“惧衔橜之或变,峻徒御以诛赏。”《明史·赵佑传》:“万一有衔橜之变,岂不为两宫忧。”亦省称“ 衔橛 ”。 唐 元稹 《献事表》:“十曰,省出入畋游以防衔橛。”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畋猎》:“清道而行,犹戒衔橛。”
词语解释:株橛  拼音:zhū jué
树桩,木根。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下开迷惑胷,窙豁斸株橜。”
词语解释:梡橛  拼音:kuǎn jué
见“ 梡嶡 ”。
词语解释:梡嶡  拼音:kuǎn jué
亦作“ 梡橛 ”。 礼器。上古祭祀用以陈放牲体。《礼记·明堂位》:“俎用梡嶡。” 陆德明 释文:“梡,苦管反, 虞 俎名。嶡,居卫反,又作‘橛’,音同, 夏 俎名。” 唐 于邵 《释奠武成王乐章·迎俎酌献》:“五齐絜,九牢硕。梡橛循,罍斝涤。”
词语解释:矢橛  拼音:shǐ jué
犹屎块。 郭沫若 《集外·暗无天日的世界》引 王从周 致 成仿吾 信:“不料你回到了 中国 来,把最臭而不可闻的矢橛也带回来。” 老舍 《赵子曰》第七:“谁也不敢抱怨警区不作公益事,只要你能有运气不往矢橛上走。”
词语解释:冒橛  拼音:mào jué
古人在初春时置橛地里,当橛芽出土时,表明已到耕作时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草木萌动” 汉 郑玄 注:“《农书》曰:‘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王廙 《春可乐赋》:“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诗:“冒橛乃三吹,齐衡均百辟。”
词语解释:乾矢橛
同“ 乾屎橛 ”。 清 钱谦益 《休休歌示禅人汉月》:“休休休,咄咄咄,君宗禪宗我不会,夜来烧却乾矢橛。”
词语解释:桃橛  拼音:táo jué
桃木桩,旧时用以辟邪。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桃橛》:“橛,音厥,即杙也。人多削桃木钉于地上,以镇家宅,三载者尤良。”
词语解释:橛橛  拼音:jué jué
有所恃而不可动摇貌。旧题 汉 黄石公 《素书·求人之志》:“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张商英 注:“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
词语解释:干矢橛  拼音:gàn shǐ jué
同“ 乾屎橛 ”。 清 钱谦益 《休休歌示禅人汉月》:“休休休,咄咄咄,君宗禪宗我不会,夜来烧却乾矢橛。”
词语解释:桩橛  拼音:zhuāng jué
木桩。大者谓桩,小者谓橛。 元 汤式 《一枝花·春思》套曲:“ 昇仙桥 闪却车軏, 武陵溪 下了桩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舟人把船撑入藏风避浪的小港内,钉了桩橛,下了铁锚,缆好了。”《广陵潮》第七八回:“ 冯大 哪里敢怠慢,立时在岸上钉了桩橛,繫好缆索。”
词语解释:木橛  拼音:mù jué
短木桩。《隋书·酷吏传·王文同》:“令左右剡木为大橛,埋之於庭,出尺餘,四角各埋小橛。令其人踣心於木橛上,缚四支於小橛,以棒殴其背,应时溃澜。” 柳青 《创业史》题叙:“他拄着棍子,在到处插了写着字的木橛子的稻地里,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词语解释:直橛橛  拼音:zhí jué jué
见“ 直蹶蹶 ”。
词语解释:直蹶蹶  拼音:zhí jué jué
亦作“ 直橛橛 ”。 挺直貌。《红楼梦》第六七回:“ 兴儿 直蹶蹶的跪起来回道:‘这事头里奴才也不知道。’”《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个样儿的冷天,直橛橛的跪在风地里。” 赵树理 《地板》:“我去地里看了一下,辣子茄子杆都还在地里直橛橛长着。” 陈登科 《活人塘》十八:“这个人,直蹶蹶往地下一跪:‘大妈,你定定神,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