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末字词组
寻橦缘橦顶橦都卢橦橦橦楼橦  

词语解释:寻橦  拼音:xún tóng
古代百戏之一。橦,竿。据现存 汉 画,系一人手持或头顶长竿,另有数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 汉 张衡 《西京赋》:“ 乌获 扛鼎, 都卢 寻橦。” 唐 王建 《寻橦歌》:“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餘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亦有记载。现代杂技仍保留此一节目。
词语解释:缘橦  拼音:yuán tóng
即缘竿。《魏书·乐志》:“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缘橦、跳丸、五案以备百戏。”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兽跃缘橦地,旗开踏鞠场。” 明 唐顺之 《韈架》诗之一:“却讶缘橦诸侲子,倒投絶足试轻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缘橦技击之术,颇以关怀。”参见“ 缘竿 ”。
词语解释:缘竿  拼音:yuán gān
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曹西士上竿诗》:“赴镇之日,朝绅置酒以饯,适有呈缘竿伎者。”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文选·西京赋》:‘ 都卢 寻橦。’注引《汉书音义》:‘ 都卢 体轻善缘。’此即今缘竿戏也。”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
词语解释:顶橦  拼音:dǐng tóng
顶竿。杂技的一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顶橦踏索。”
词语解释:都卢橦  拼音:dōu lú tóng
同“都卢寻橦”。 清 朱彝尊 《送田少参雯之楚分韵得江字》:“坐中 曹 谢 鬪奇句,掉险类舞都卢橦。”
词语解释:橦橦  拼音:tóng tóng
象声词。鼓声。 三国 魏 缪袭 《尤射·志服》:“榜人击鼓,其声橦橦。”
词语解释:楼橦  拼音:lóu tóng
上设望楼的战车。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於是诸军各于所部营分角,脩攻战之具,云梯竞耸,楼橦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