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详注1][音黕。亦虎视。又音禫。徐视也。][dàn,憺然,名词]欿[《集韵》乌感切,庵上声。覆取也。与掩同。]


注1:歜 蚕上声。《左传·僖三十年》王使周公阅来聘享有昌歜。《杜注》昌歜,昌蒲菹。正义曰:《周礼·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有昌本。郑康成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知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齐有邴歜,鲁有公甫歜,其音为触,此昌歜之音,相传为在感反。遍检书传,昌蒲之草无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韩愈·赠无本诗》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又叔歜,海外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郭注》歜,乍感反。又音触。
[càn shǎn][音豏。怒声。][lián][详注1][详注2]


注1:阚 虎槛切。虎声。《诗·大雅》阚如虓虎。《传》阚然如虎之怒。《释文》火斩反。《前汉·叙传》於是七雄虓阚。
注2:滥 《广韵》胡黯切《集韵》《韵会》户黤切,音槛。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通作槛。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
[hān][dàn][详注1][dàn,憺畏,动词][音憺。《广韵》狂也。][《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详注2][zǎn][音糁。杂也。《韵会》与糁同。][详注3]


注1:澹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滥切,音啖。水摇动貌。《宋玉·高唐赋》水澹澹而盘纡。
注2:赣 《集韵》古暗切,音绀。《前汉·地理志》琅邪郡赣榆。《注》师古曰:赣,音绀。
注3:篸 《廣韻》《集韻》作紺切。《篇海》簪去聲,以針篸物也。
[zhàn,占据][详注1][详注2][《集韵》力验切,音潋。爁焱火延。][详注3]


注1:沾 音店。亦水名。又县名,在乐平。《汉志》属上党郡。《广舆记》太原府乐平县,本汉沾县。
注2:盐 音艳。《广韵》以盐腌物也。《礼·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注3:胁 《广韵》许欠切《集韵》虚欠切,音搚。妨也。
[仕忏切。镵土具。][张帆行驶,动词][qiàn qian][同陷][详注1][xiàn]


注1:阚 《广韵》《集韵》许鉴切《韵会》胡忏切《正韵》胡监切。《广韵》犬声。《集韵》兽怒声。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去声 qiàn qian

拼音:qiàn qian 陷韵,艳韵同

欠 qiàn
〈动〉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张着口打呵欠。小篆字形下面是人(儿),上面象人呼出的气。本义:打呵欠)
  • 同本义
  • 欠,张口气悟也。——《说文》
  • 肾为欠。——《素问·宣明五藏论》
  • 君子欠伸。——《仪礼·士相见礼》。注:“志倦则欠。体倦则伸。”
  • 惊觉欠伸。——《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又如:呵欠(哈欠)
  • 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稍微向上移动
  • 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红楼梦》
  • 又如:欠体(欠身)
  • 亏欠;欠债
  • 须欠大官人典身钱。——《水浒传》
  • 又如:拖欠(欠款不还);欠折(短少;亏损);欠负(谓亏欠租税等);欠票(即欠据)
  • 缺少
  • 欠为人师。——·柳宗元《柳河东集》
  • 甚妙,但似欠四字耳。——陆游《老学庵笔记》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
  • 又如:欠缺悬隔(粮食不足而距运粮地又很远);缺欠(缺乏);欠通(对事理不够通达。亦指文字不够通顺)
  • 不如
  • 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阳全欠旧来时。——施肩吾《大堤新咏》
  • 想念
  • 爹爹,大娘欠你,送辣面与你吃。——《警世通言》
  • 又如:欠挂(牵挂)
  • 损人的 。如:嘴欠(指喜欢说别人闲话);手欠(指趋向于打破或翻弄别人东西)
〈形〉
  • 痴呆
  • 君瑞真个欠,我道你,佯小心,妆大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欠 qian
  • ——如:“打哈欠”({dǎ hāqian})
康熙字典古文:𣣓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去劒切,謙去聲。
  • 《說文》作欠,張口气悟也。象氣从儿上出形。《徐》曰人欠去也,悟解也。氣壅滯,欠去而解也。《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噫欠爲飄風。
  • 又欠伸,疲乏之貌。人氣乏則欠,體疲則伸。《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侍坐者請出。亦作欠申。《前漢·翼奉傳》體病則欠申動於貌。
  • 又不足也。《韓愈·贈張籍詩》今者誠自幸,所懷無一欠。
  • 又水名,在汝南。《水經注》沙水東分爲二水,一水東注,卽注水也。俗謂之欠水。欠字作彡下儿。
  • 考證:〔《前漢·翼奉傳》體病則欠伸動於貌。〕
  • 謹照原文伸改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