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铣上声 [juǎn,舒卷][xiǎn,少也][biǎn][juǎn][善恶,形词][chuǎn][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详注1][zhàn][shàn][xiǎn][踐也][niǎn zhǎn][miǎn,黾池][xiān][详注2]弿[chuǎn][同撰]


注1:蜓 音殄。《玉篇》蝘蜓。详蝘字注。蝘蜓,《集韵》或作𧍿。
注2:刬 《集韵》侧展切,音展。刈也。《苏轼·牛戬画诗》王师本不战,贼垒何足刬。笑指尘壁閒,此是老牛戬。
首字词组
殄瘁殄戮殄夷殄平殄坠殄没殄熄 
殄灭殄绝殄废殄殪殄除殄沌殄靡 
殄悴殄世殄伤殄歼殄败殄毙殄息 

词语解释:殄瘁  拼音:tiǎn cuì
亦作“ 殄悴 ”。
(1).困穷,困苦。《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书·王莽传上》引作“殄顇”。《晋书·殷浩传》:“华夏鼎沸,黎元殄悴。”《宋书·谢晦传》:“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凡百有殄瘁之哀,苍生深横流之惧。” 明 唐顺之 《与王北涯苏州书》之三:“感慨平生,可胜悲怛!至於殄瘁之嘑,则海内志士之所同也。”
(2).凋谢;枯萎。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以朝菌之耀秀,不移晷而殄瘁;类春华之暂荣,未改旬而凋坠。” 唐 白居易 《养竹记》:“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宋 苏辙 《汝州谢雨文》:“自春徂夏,旱飢为苦。麰麦殄悴,禾未出亩。”
词语解释:殄灭  拼音:tiǎn miè
消灭;灭绝。《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汉书·王莽传中》:“今 即墨 士大夫復同心殄灭反虏,予甚嘉其忠者,怜其无辜。” 唐 刘禹锡 《贺枭斩郑注表》:“氛妖殄灭,华夏乂安。” 明 沉鲸 《双珠记·赴婚遇兄》:“秉心赴敌,合力宣劳。殄灭兇残,事同拾芥。”
词语解释:殄悴  拼音:tiǎn cuì
见“ 殄瘁 ”。
词语解释:殄瘁  拼音:tiǎn cuì
亦作“ 殄悴 ”。
(1).困穷,困苦。《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书·王莽传上》引作“殄顇”。《晋书·殷浩传》:“华夏鼎沸,黎元殄悴。”《宋书·谢晦传》:“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凡百有殄瘁之哀,苍生深横流之惧。” 明 唐顺之 《与王北涯苏州书》之三:“感慨平生,可胜悲怛!至於殄瘁之嘑,则海内志士之所同也。”
(2).凋谢;枯萎。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以朝菌之耀秀,不移晷而殄瘁;类春华之暂荣,未改旬而凋坠。” 唐 白居易 《养竹记》:“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宋 苏辙 《汝州谢雨文》:“自春徂夏,旱飢为苦。麰麦殄悴,禾未出亩。”
词语解释:殄戮  拼音:tiǎn lù
杀戮。《书·召诰》:“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 曾运乾 正读:“殄戮用乂民者,犹言用刑杀治民也。” 唐 柳宗元 《贞符》:“大盗豪据,阻命遏德,义威殄戮,咸坠厥绪。”
词语解释:殄绝  拼音:tiǎn jué
灭绝。《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臣若不尽诚竭节,敢负陛下,则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不知如何罪业,遂至殄絶祖宗之祀?”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夫 中国 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絶,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词语解释:殄世  拼音:tiǎn shì
绝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果报·得子失子》:“上撤大内 大善殿 ,建 慈寧寺 ,焚佛牙骨数千觔,皆 文愍 导之,宜受殄世之报,岂其然乎。”
词语解释:殄夷  拼音:tiǎn yí
杀尽。《文选·班固〈西都赋〉》:“草木无餘,禽兽殄夷。” 李周翰 注:“谓尽杀禽兽。”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羣邪殄夷,大道显明。”
词语解释:殄废  拼音:tiǎn fèi
废弃。《史记·周本纪》:“ 殷 之末孙 季紂 ,殄废先王明德。”
词语解释:殄伤  拼音:tiǎn shāng
犹伤害。 清 龚自珍 《捕狗蝇蚂蚁蚤蜰蚊虻第三》:“吾悲汝无肺肠,速去!吾终不汝殄伤。”
词语解释:殄平  拼音:tiǎn píng
消灭、平定,荡平。《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二年》:“上復遣 延王 戒丕 、 丹王 允 諭 克用 ,令且赦 茂贞 ,併力讨 行諭 ,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金史·习室传》:“于是殄平寇盗,招集流亡,四境以安。”
词语解释:殄殪  拼音:tiǎn yì
杀害。《宋书·明帝纪》:“ 子鸞 同生,以昔憾殄殪。 敬猷 兄弟,以睚眦歼夷。”
词语解释:殄歼  拼音:tiǎn jiān
歼灭。《书·泰誓下》:“诞以尔众士,殄歼乃讎。” 唐 柳宗元 《剑门铭》:“破裂层垒,殄歼羣顽。”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之二:“虽师武臣力,卒就殄歼,而豕突鲸奔,已深荼毒。”
词语解释:殄坠  拼音:tiǎn zhuì
覆亡。 南朝 陈 徐陵 《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宗 姬 殄坠,霸道昏凶。”
词语解释:殄除  拼音:tiǎn chú
剿灭。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自去冬及今春以来,上赖朝廷威德,蚁聚餘寇,悉又殄除。” 子虚子 《湘事记》:“殄除匪盗,柎循良善。”
词语解释:殄败  拼音:tiǎn bài
败亡。《后汉书·宦者传论》:“ 竇武 、 何进 ,位崇戚近……而以疑留不断,至於殄败。”
词语解释:殄没  拼音:tiǎn méi
(1).隐没。 三国 魏 曹植 《籍田论》:“日殄没而归馆,晨未昕而即野。”
(2).绝灭。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身殞西朝,胤嗣殄没。”
词语解释:殄沌  拼音:tiǎn dùn
杂乱不分貌。《文选·王褒〈洞箫赋〉》:“哮呷呟唤,躋躓连絶,淈殄沌兮。” 李善 注:“淈然相乱,殄沌不分也。” 张铣 注:“殄沌,声杂不分貌。”
词语解释:殄毙  拼音:tiǎn bì
灭亡。《资治通鉴·晋惠帝光熙元年》:“﹝ 李毅 ﹞乃上疏言:‘不能式遏寇虐,坐待殄毙。’”
词语解释:殄熄  拼音:tiǎn xī
亦作“ 殄息 ”。 消灭;息灭。《史记·秦始皇本纪》:“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下元黄箓斋词》:“赐臣罪咎消平,灾凶殄息。”《明史·外国传七·柯枝》:“暴风不兴,疾雨不作,札沴殄息,靡有害菑。”
词语解释:殄靡  拼音:tiǎn mí
靡费。 明 杨慎 《亡妻王安人墓志铭》:“数衣则敝,敝必製新,恐其殄靡,非所以称君子之清范也。”
词语解释:殄息  拼音:tiǎn xī
见“ 殄熄 ”。
词语解释:殄熄  拼音:tiǎn xī
亦作“ 殄息 ”。 消灭;息灭。《史记·秦始皇本纪》:“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下元黄箓斋词》:“赐臣罪咎消平,灾凶殄息。”《明史·外国传七·柯枝》:“暴风不兴,疾雨不作,札沴殄息,靡有害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