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文殊 拼音:wén shū
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征 大日如来 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征智慧锐利威猛。为 释迦牟尼佛 的左胁侍,与司“理”的 普贤菩萨 相对。 中国 传其说法道场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晋 殷晋安 《文殊象赞》:“ 文殊 渊睿,式昭厥声。”《四游记·唐三藏被难得救》:“愿佛慈悲,早见 文殊 金身,赐我真经,留传东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相传山上徧地皆黄金, 观音 、 文殊 犹生。”词语解释:何殊 拼音:hé shū
犹何异。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词语解释:不殊 拼音:bù shū
(1).没有区别;一样。 汉 扬雄 《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 唐 杜甫 《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汉书·淮南王传》:“太子自刑,不殊。” 颜师古 注:“殊,絶也,虽自刑杀,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杨贞妇》:“ 静安 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刘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灯默坐,驱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转於牀榻间,七日乃死。”
(3).未绝。《新唐书·吴兢传》:“皇运不殊如带。”词语解释:无殊 拼音:wú shū
没有差别。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其(相思子)花与皁筴花无殊。” 郭沫若 《豕蹄·楚霸王自杀》:“太阳还未晌午,除刚才的战地有尸骸狼籍之外,岸上的景色和战前无殊。”词语解释:万殊 拼音:wàn shū
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淮南子·本经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宋 王安石 《寄吴冲卿》诗:“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篇五》:“仁、义、忠、孝,固无非性者,而现前万殊,根原一本,亦自不容笼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此盖谓行虽万殊,而归致是一。”词语解释:差殊 拼音:chà shū
差错。《旧唐书·崔仁师传》:“ 仁师 后为度支郎中,尝奏支度财物数千言,手不执本, 太宗 怪之,令黄门侍郎 杜正伦 齎本, 仁师 对唱,一无差殊。”
差异;不同。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下》:“ 三代 损益不同,制度名物,容有差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并入解装,则与岛中居无稍差殊,洞房内几榻宛然。”词语解释:悬殊 拼音:xuán shū
差别很大。《隋书·诚节传·杨善会》:“前后七百餘阵,未尝负败,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召平》:“智愚之悬殊乃若此。” 峻青 《海啸》第三章:“双方的力量是十分悬殊的, 小于 的处境是十分险恶的。”词语解释:未殊 拼音:wèi shū
(1).未断气,没死。《后汉书·来歙传》:“ 蜀 人大惧,使刺客刺 歙 ,未殊,驰召 盖延 。”
(2).无差异,相同。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词语解释:曼殊 拼音:màn shū
(1).佛教菩萨名。即 曼殊室利 。
(2). 满洲 别称。也写作“满珠”、“曼珠”。 清 黄遵宪 《八用前韵》:“三月麛裘思德化,诸天龙节护 曼殊 。” 钱仲联 笺注引《清朝通志》:“ 满洲 ,係 满珠 之转音,亦称 曼珠 。”参阅《清通志·氏族一》。词语解释:分殊 拼音:fēn shū
区分;区别。 宋 陈亮 《序说引·西铭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 墨氏 则二本而无分。分殊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词语解释:特殊 拼音:tè shū
特别,不同一般。 晋 夏侯湛 《芙蓉赋》:“固陂池之丽观,尊终世之特殊。” 宋 苏辙 《谢改著作佐郎启》:“固天地付予之特殊,宜朝廷进退之亦异。” 清 吴敏树 《记抄本震川文后》:“言古文者,固宜性情嗜好特殊,不敢以俗学自敝者与。”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三五:“究竟她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值得朋友们这样关怀呢?”词语解释:散殊 拼音:sàn shū
各不相类;各有区别。《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 孔颖达 疏:“以天高地下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其间万物各散殊涂,礼者别尊卑,定万物,是礼之法制行矣。” 宋 司马光 《进士策问》之一:“夫材性散殊,不可致之於一涂;爱尚不同,不可纳之於一趣。”词语解释:绝殊 拼音:jué shū
1.特殊;突出。《史记·孝武本纪》:“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毋絶殊者,而天子独喜。” 清 戴名世 《与刘大山书》:“其文皆无絶殊,而波澜意度所以然者,僕亦未能以告人也。” 古直 《惜哉行》:“探囊出物物絶殊,非椎非剑何区区。”
2.独到的意趣。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故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一经对垒,自然献俘授首,殊有絶致,未易告语。”词语解释:倍殊 拼音:bèi shū
更加不同于一般。 宋 范成大 《次韵正夫游王园会者六人》:“丘园窈窕復崎嶇,草木生香景倍殊。”词语解释:清殊 拼音:qīng shū
清新别致。 元 高栻 《殿前欢·题小山苏堤渔唱》曲:“才华压尽香奩句,字字清殊。”词语解释:蜜殊 拼音:mì shū
宋 苏轼 对僧 仲殊 的戏称。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诗:“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 琴聪 与 蜜殊 。”自注:“ 安州 僧 仲殊 ,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絶人远甚。 殊 辟穀,常啖蜜。”词语解释:迥殊 拼音:jiǒng shū
亦作“逈殊”。 犹迥别。 明 瞿式耜 《请优贤王之封疏》:“臣伏察藩封体统,一字与二字迥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漳州 产水晶……所贵惟紫。别有所谓金晶者,与黄晶逈殊,最不易得。”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下》:“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平日之所用已与当日之所学逈殊矣。”词语解释:行殊 拼音:xíng shū
行为特殊。《文选·扬雄〈解嘲赋〉》:“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 吕延济 注:“殊谓与常理殊也。”词语解释:超殊 拼音:chāo shū
(1).犹迵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麟凤与麏雉悬絶,珠玉与砾石超殊。”
(2).卓越特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八:“天地又踌躇,须生个奇才异质,风雅超殊。”词语解释:舛殊 拼音:chuǎn shū
不同;差异。《后汉书·张衡传》:“世易俗异,事埶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劒,守株而伺兔也。”《宋书·顾愿传》:“是以心貌诡贸,性运舛殊,故有邪正昏明之差,修夭荣枯之序。”词语解释:诡殊 拼音:guǐ shū
(1).大不相同。《宋书·顾觊之传》:“对曰:夫性运乖舛,心貌诡殊,请布末怀,略言其要。”
(2).奇异,奇特。《新唐书·吐蕃传上》:“明年,上宝器数百具,制冶诡殊,詔置 提象门 示羣臣。”词语解释:众寡悬殊 拼音:zhòng guǎ xuán shū
见“ 众寡悬絶 ”。
词语解释:众寡悬绝
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梁启超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节:“ 布打城 既克復, 奥 俄 军奋战益力,众寡悬絶……此 匈加利 千钧一髮之时也。”亦作“ 众寡悬殊 ”。 茅盾 《一个女性》二:“ 琼华 不能再笑了;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她有些可怜这位被呼为‘遗产’的少年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章:“ 龙驹寨 官兵偷袭得手之后,必然倾巢而出,云集 智亭山 下。我们只有这三百骑兵前去,众寡悬殊,又失地利,万难取胜。”词语解释:贫富悬殊 拼音:pín fù xuán shū
贫的和富的相差极大。例如:现在的贫富悬殊是史无前例的。——朱自清《论且顾眼前》词语解释:优殊 拼音:yōu shū
优异,特别好。 宋 欧阳修 《谢致仕表》:“宠命优殊,特加于常品。”《宋史·选举志六》:“凡改秩迁资,必视举任有无,以为应否;至其职任优殊,则又随事立目,往往特詔公卿、部刺史……扬其才识而任其能否。”词语解释:风景不殊 拼音:fēng jǐng bù shū
西晋 灭亡后, 晋元帝 在 江 南重建 晋 王朝。过 江 人士至暇日相邀饮宴。大将军 周顗 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 江 河 之异。”见《晋书·王导传》。后即以“风景不殊”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卷四:“风景不殊,幽明顿隔,乌邑陈言,所感深焉。” 叶叶 《九秋》诗:“风景不殊休举目,夕阳衰草事堪哀。” 词语解释:乖殊 拼音:guāi shū
(1).怪异;不同。 三国 魏 阮籍 《狝猴赋》:“体多似而匪类,形乖殊而不纯。”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晋书·江统传》:“言语不通,贄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
(2).改变;变化。《旧唐书·褚遂良传》:“陛下虑生意表,信在言前,今者临事,忽然乖殊,所惜尤少,所失滋多。” 明 宋濂 《味梅斋稿序》:“及后未数年,人事稍稍乖殊:或得州县官散之南北;或以老癃疾疢引归田里;或抵法遇患转徙远方。”词语解释:卓殊 拼音:zhuó shū
卓越,特异。 汉 王充 《论衡·超奇》:“何言之卓殊,文之美丽也!”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既办 万年 ,命屏 容 服,功绪卓殊,氓獠循业。”词语解释:邈殊 拼音:miǎo shū
久远。 唐 贾至 《虙子贱碑颂》:“寻风聆韵,想见其人。年代邈殊,精诚闇亲。”词语解释:魁殊 拼音:kuí shū
奇特;与众迥异。《文选·左思〈魏都赋〉》:“至於山川之倬诡,物产之魁殊,或名奇而见称,或实异而可书。” 吕向 注:“山川倬絶,物产大殊。” 元 王逢 《前六峰行贻叶舜可》诗:“ 武夷 九曲 仙所都, 江郎 参倚尤魁殊。”词语解释:日异月殊 拼音:rì yì yuè shū
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农工商贾,廝养皂隶,所作之事,日化月迁,所説之语,亦日异月殊,以其新也。”词语解释:时异势殊 拼音:shí yì shì shū
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 明 张居正 《答朱谨吾辞建亭》:“时异势殊,陵谷迁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诏亭》:“但异日时异势殊,高臺倾,曲沼平,吾居且不能有,此不过 五里舖 上一接官亭耳。”词语解释:等殊 拼音:děng shū
犹异同。 宋 储泳 《祛疑说》:“惟人稟阳于天,受阴于地,生神于阳,成形于阴,鬼神造化皆备于我,特其体有小大,故鬼神之功用与天地有等殊耳。”词语解释:私殊 拼音:sī shū
指个人的特殊好恶。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昔之通乎此数者,不为剖判之行,必广其风度,无挟私殊,博其交通,靡怀曲异。”词语解释:言人人殊 拼音:yán rén rén shū
各人说的都不一样。形容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不相同。《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 齐 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 参 未知所定。”《明史·历志一》:“言人人殊,纷若聚讼焉。”《郁达夫游记·龙门山路》:“而圣帝的名姓,和在世时的籍贯时代,却言人人殊,终于没有一个定论。”词语解释:瑰殊 拼音:guī shū
亦作“瓌殊”。
(1).奇异。 明 黄佐 《乾清宫赋》:“瓌殊俶儻,不可殫形。”
(2).指奇异之物。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太上﹞好奇喜异,故天下瑰殊,举入尚方,皆萃於 宣和殿 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