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殍殣 拼音:piǎo jìn
(1).饿死。 唐 张廷珪 《请河北遭旱涝州准式折免表》:“天灾所降,年穀莫登,在於贫弱,或至殍殣。”
(2).指饿死的人。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皇佑 二年, 吴 中大饥,殍殣枕路。”《明史·五行志三》:“赤地千里,殍殣载道。”词语解释:道殣 拼音:dào jìn
饿死于道路者。 清 钱谦益 《河南归德府知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顷者夷烽日闻,道殣未息。”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又其敝也,丐夫手珠玉,道殣抱黄金。” 章炳麟 《訄书·商鞅》:“苟曰吾寧国政之不理,民生之不遂,而必不欲使法家者整齐而撙絀之,是则救飢之必待于侊饭,而诫食壶飧者以寧为道殣也。”词语解释:遗殣 拼音:yí jìn
犹饿殍。 明 吴世济 《请赈难民》:“迄今路有遗殣,其如仓无颗粒。”词语解释:掩殣 拼音:yǎn jìn
埋葬。《陈书·世祖纪》:“唯戚藩旧垄,士子故塋,掩殣未周,樵牧犹众。”词语解释:行殣 拼音:xíng jìn
路旁饿死的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行殣赋》:“嗟我来之云远,覩行殣於水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