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夸毗 拼音:kuā pí
以谄谀、卑屈取媚于人。《诗·大雅·板》:“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毛 传:“夸毗,体柔人也。” 朱熹 集传:“夸,大;毗,附也。小人之於人,不以大言夸之,则以諛言毗之也。”《后汉书·崔駰传》:“夫君子非不欲仕也,耻夸毗以求举。” 李贤 注:“夸毗,谓佞人足恭,善为进退。”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三:“如何夸毗子,作色怀骄肠。” 宋 梅尧臣 《张斯立遂州司理》诗:“去勿藉芳草,世俗多夸毗。” 梁启超 《变法通议》:“夸毗成风,惮于兴作,但求免过,不求有功。”
谄媚阿谀。 唐 顾况 《拟古》诗之二:“任彼声势徒,得志方夸毗。”参见“ 夸毗 ”。词语解释:倚毗 拼音:yǐ pí
倚重亲近。 宋 王禹偁 《为兵部张相公谢官表》:“当陛下宵衣旰食之时,责微臣富国安人之术,将何智略,以副倚毗。” 明 张居正 《考满辞免恩命疏》:“伏念臣本以謭陋,谬秉台衡,受先帝顾托之隆,荷皇上倚毗之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盖 文宗皇帝 之倚毗 文正 ,付以股肱心膂之任,其识拔实始此。”词语解释:茶毗 拼音:chá pí
佛教语。梵语音译。意为焚烧。指僧人死后将尸体火化。《翻译名义集·名句文法》:“闍维:或耶旬,正名茶毗,此云焚烧。” 唐 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唯造《佛顶尊胜陁罗尼经》一幢,寘吾茶毗之所,吾形虽化,吾愿常在。” 宋 王禹偁 《黄州齐安兴禅院记》:“即以其月十二日用茶毗之法葬 智雨 ,起塔于 长圻村 。” 清 钱谦益 《教读谢君坟表》:“未生前无有我,身死后我仍无,用释氏茶毗法,归洁於无,勿葬薶以累我。”词语解释:荼毗 拼音:tú pí
同“ 茶毗 ”。 明 宋濂 《住持净慈禅寺孤峰德公塔铭》:“吾殁后,当遵佛制,付之荼毗,勿令四众衣麻而哭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人回来説:‘三日之前,寺中师徒已把他荼毗了。’--説话的,怎么叫做‘荼毗’?看官,这就是僧家西方的説话,又有叫得‘闍维’的,总是我们华言‘火化’也。”词语解释:偏毗 拼音:piān pí
见“ 偏比 ”。
词语解释:偏比 拼音:piān bǐ
偏袒亲近。《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元年》:“至於 李祥 ,老成篤实,非有偏比,盖众听所共孚者。”亦作“ 偏毗 ”。 梁启超 《新民说·论进步》:“彼其所谓利者,乃偏毗於最少数人之私利,而实则陷溺大多数人之公敌也。”词语解释:犀毗 拼音:xī pí
(1).带钩。《汉书·匈奴传上》:“黄金飭具带一,黄金犀毗一。” 颜师古 注:“犀毗, 胡 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之四:“上楼更衣玉山倒,腰间带脱金犀毗。”
(2).亦作“ 犀皮 ”。漆器的别称。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漆器有所谓犀皮者,出 西毘国 ,讹而为犀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盖毗者,脐也。犀牛皮坚有文,其脐旁四面文如饕餮相对,中一圜眼,坐卧起伏,磨礪光滑。西域人 剸西 ,剜取之以为腰带之饰……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有以细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黑剔为是,红剔则失本义矣。”词语解释:依毗 拼音:yī pí
倚仗。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今则依毗载重,名教荐登。”一本作“ 倚 ”。词语解释:仙灵毗 拼音:xiān líng pí
见“ 仙灵脾 ”。
词语解释:仙灵脾 拼音:xiān líng pí
亦作“ 仙灵毗 ”。 药草淫羊藿的别名。 唐 柳宗元 有《种仙灵毗》诗。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淫羊藿,一名仙灵脾。”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如仙灵脾,《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如此,未知性果同否?”词语解释:阇毗 拼音:dū pí
同“ 闍维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即於 南林 戒坛前,依外国法闍毗之。” 明 朱权 《冲漠子》第二折:“把一箇为糟堤送上南巢去,把一箇因酒海又闍毗。”词语解释:连毗 拼音:lián pí
犹毗连。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六月十七》:“ 弶 港明晰可见,屋宇连毗,凡数百间。”词语解释:屏毗 拼音:píng pí
屏扞辅佐。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流连六官,出入屏毗,无党无讎,举世莫疵。” 宋 曾巩 《使相制》:“仕昔《大雅》所歌 成周 之盛, 吕侯 、 申伯 并为国藩, 休父 太师实将王旅,出入践更之虽异,中外屏毗而则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