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肿上声 [zhòng,轻重][zhǒng,种子][详注1][详注2][冲着][详注3][迅速]


注1:茸 音冗。草生貌。《前汉·司马相如传》丛以茏茸。《师古注》聚貌。
注2:蛩 音拱。虫名,百足也。《尔雅·注疏》蚰𧍢,江东人呼蛩。音巩。
注3:筩 音勇。箭室。《左传·昭十三年》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注》冰,箭筩盖,可以取饮。
首字词组
氄毛氄衣氄毨氄毳    

词语解释:氄毛  拼音:rǒng máo
(1).鸟兽贴近皮肤的柔软细毛。《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孔 传:“鸟兽皆生耎毳细毛以自温焉。” 孔颖达 疏:“氄毛,谓附肉细毛。”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牛衣》:“百兽冬自暖,独牛非氄毛。”
(2).泛指细软绒毛。《红楼梦》第五二回:“一时只听自鸣鐘已敲了四下,刚刚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氄毛来。”
词语解释:氄衣  拼音:rǒng yī
细软的毛皮衣服。 宋 叶适 《温州开元寺千佛阁记》:“隆栋深宇,角胜於家;氄衣卉服,交货於市,四民之用日侈矣。”
词语解释:氄毨  拼音:rǒng xiǎn
鸟兽脱去旧毛,换生新毛。喻人因季节而更换服装。 宋 晁补之 《谢赐春衣表》:“恭惟皇帝陛下宜人布政,育物为功,卉皮自适于阴阳,氄毨同和于天地。”
词语解释:氄毳  拼音:rǒng cuì
(1).鸟兽身上的细毛。借指精致细软的毛皮。 清 赵翼 《僧了凡衣狐裘》诗:“七条衣上带餘氊,氄毳煌煌气色鲜。”
(2).指呢绒等毛织物品。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之四:“昨日 林尚书 ,衔命下海滨。方当杜海物,氄毳拒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