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汲汲汲直汲长汲道汲汲皇皇汲深绠短汲古阁本 
汲水汲冢汲坟汲短汲汲孜孜汲汲顾影汲古阁 
汲引汲取汲善汲汲波波汲汲营营汲扬汲援 
汲深汲路汲县冢汲集汲汲忙忙汲玄汲冢古文 
汲古汲绠汲冢书汲汲摇摇汲郡古文汲汲遑遑汲冢周书 

词语解释:汲汲  拼音:jí jí
(1).心情急切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孔颖达 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 宋 欧阳修 《试笔·繫辞说》:“予之言,久当见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较是非於一世哉。” 李大钊 《青春》:“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齦齦辩证白首 中国 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 中国 之再生。”
(2).引申为急切追求。《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 林纾 《上郭春媮侍郎辞特科不赴书》:“ 紓 七上春官,汲汲一第,岂恶争之人哉?”
(3).忧惶不安貌。《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 植 以前过,事事復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病薨。” 苏曼殊 《非梦记》:“天明,将还釵本末陈露於媪,深自引咎,乃归寺汲汲无欢。”
(4).同“ 岌岌 ”。形容十分危险。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今 北京 、东 粤 岁遘其灾,以为天行之常也,大地固有之矣,吾久居其地而亦汲汲危之矣,奈何!”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所以我的经验是:毁或无妨,誉倒可怕,有时候是极其‘汲汲乎殆哉’的。”
词语解释:汲水
引水;取水
词语解释:汲引  拼音:jí yǐn
(1).从下往上打水。 唐 元稹 《分水岭》诗:“坚冰一时合,井深冻不成。终成汲引絶,不耗復不盈。” 唐 黄滔 《景阳井赋》:“渔樵汲引,荆棘荣衰。” 艾芜 《〈丰饶的原野〉前言》:“到夏天大河的水干了,要靠挖深泉塘,让地下水冒了出来,再用牛和骡子拉的水车,汲引上来,进行灌溉。”
(2).汲取水流。 晋 郭璞 《江赋》:“并吞 沅 灃 ,汲引 沮 漳 。”
(3).犹吸取。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韵略之宏促,属辞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絶也,虽天外毫内,不足以喻其辽邈,其相倾也,虽三光熠耀,不足以方其巨细。”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李东阳》:“ 西涯 宏才硕学,汲引风流,播之声诗,洵足领袖一时。”
(4).引荐;提拔。《汉书·刘向传》:“ 禹 稷 与 皋陶 传相汲引,不为比周。”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八:“ 翟公巽 虽为 蔡京 所汲引,然抗直不为屈。” 茅盾 《路》一:“入党政界罢?不但要人汲引,并且也得会拍会钻。”
(5).引导;开导。 南朝 梁 沉约 《为竟陵王发讲疏并颂》:“无相非色空不可极,而立言垂训,以汲引为方。”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愿生千佛,无非贤圣,汲引之义虽同,随机之感非一。”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无生有汲引,兹理儻吹嘘。”
词语解释:汲深  拼音:jí shēn
谓从深井里汲水。比喻从事费力的工作。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将研旨远之机,已尽汲深之力。”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效奇乏良策,汲深惭短綆。”参见“ 汲深綆短 ”。
词语解释:汲深绠短  拼音:jí shēn gěng duǎn
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胜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馀闻》:“ 东省 幅员广阔,政务殷繁,臣才识庸闇,实有汲深綆短之虞。”亦省作“ 汲短 ”。 林景行 《斋中读书》诗之一:“钩沉时未能,汲短每见絀。”
词语解释:汲古  拼音:jí gǔ
谓钻研或收藏古籍、古物,如汲水于井。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归愚识夷涂,汲古得脩綆。” 明 何景明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汲古缀遗言,欣焉秉柔翰。”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司马达甫》:“汲古不倦,常收藏 汉 铜印谱最多。”
词语解释:汲直  拼音:jí zhí
指 汉 汲黯 。 武帝 时官至主爵都尉。性刚直,敢于面折廷诤,故世称 汲直 。后代借指诤臣。《汉书·贾捐之传》:“置之争臣,则 汲直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汲黯 方直,故世谓之 汲直 。” 唐 张说 《岐州刺史平泉男陆君墓志铭》:“ 汲直 谢病, 秦和 不医。” 宋 黄庭坚 《题王黄州墨迹后》诗:“诸君发蒙耳, 汲直 与臣同。”
词语解释:汲冢  拼音:jí zhǒng
(1).指 晋 不準 所盗发之古冢。墓在 汲郡 ,故称。参见“ 汲冢书 ”。
(2).借指汲冢书。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 汲 冢寧详蠹, 秦 牢詎辨冤。”
词语解释:汲冢书  拼音:jí zhǒng shū
晋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 先秦 科斗字。 晋武帝 命 荀勗 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词语解释:汲取  拼音:jí qǔ
(1).指取水。 清 陈维崧 《解语花·咏美人捧茶和王元美》词:“粧楼小倚,阑干外,汲取春流浅试。” 郭沫若 《瓶·献诗》:“我便踱往 西子湖 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
(2).引申为吸取,吸收。 竺可桢 《十年的综合考察》:“群众中有丰富的生产上的各种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和汲取,加以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刘白羽 《对诗的希望》:“文学从人民中间汲取了自己的生命。”
词语解释:汲路  拼音:jí lù
即汲道。 唐 刘禹锡 《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诗:“樵音遶故垒,汲路明寒沙。”《元史·李恒传》:“ 张世杰 集海舰千餘艘,贯以巨索,为栅以自固。 恒 遣断其汲路。”参见“ 汲道 ”。
词语解释:汲道  拼音:jí dào
取水的通道。《三国志·魏志·张郃传》:“ 郃 絶其汲道,击,大破之。”《明史·项忠传》:“日遣兵薄城下,焚芻草,絶汲道。”
词语解释:汲绠  拼音:jí gěng
(1).汲水用的绳子。《隋书·食货志》:“ 东都 城内粮尽,布帛山积,乃以绢为汲綆,然布以爨。” 宋 陆游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之六:“百尺持汲綆,道长畏天暑。” 明 杨慎 《燕歌行柬程以道》:“ 甘泉宫 里兜零举, 疎勒城 边汲綆摧。”
(2).制端溪砚的一种石头名。 宋 祝穆 《方舆胜览·广东州·肇庆府》:“土产端砚:《郡志》曰……其旧坑有龙巖、汲綆、黄图三石。汲綆全无眼。”
词语解释:汲长  拼音:jí cháng
犹汲深。 郭沫若 《蜩螗集·祭昆明四烈士》:“努力建设,犹嫌汲长;忽尔暴慢,兄弟鬩墙。”参见“ 汲深 ”。
词语解释:汲深  拼音:jí shēn
谓从深井里汲水。比喻从事费力的工作。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将研旨远之机,已尽汲深之力。”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效奇乏良策,汲深惭短綆。”参见“ 汲深綆短 ”。
词语解释:汲深绠短  拼音:jí shēn gěng duǎn
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胜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馀闻》:“ 东省 幅员广阔,政务殷繁,臣才识庸闇,实有汲深綆短之虞。”亦省作“ 汲短 ”。 林景行 《斋中读书》诗之一:“钩沉时未能,汲短每见絀。”
词语解释:汲坟  拼音:jí fén
即 汲 冢。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沦。”参见“ 汲冢 ”。
词语解释:汲冢  拼音:jí zhǒng
(1).指 晋 不準 所盗发之古冢。墓在 汲郡 ,故称。参见“ 汲冢书 ”。
(2).借指汲冢书。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 汲 冢寧详蠹, 秦 牢詎辨冤。”
词语解释:汲冢书  拼音:jí zhǒng shū
晋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 先秦 科斗字。 晋武帝 命 荀勗 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词语解释:汲善  拼音:jí shàn
《穀梁传·襄公十年》“汲 郑伯 ” 晋 范宁 注:“汲,犹引也。 郑伯 髠原 为臣所弑,而不书弑,此引而致於善事。”后以“汲善”为导人向善。《后汉书·张晧王龚等传论》:“ 张晧 、 王龚 ,称为﹝推﹞士,若其好通汲善,明发升荐,仁人之情也。” 唐 罗隐 《重送朗州张员外》诗:“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跡转穷。”
词语解释:汲县冢  拼音:jí xiàn zhǒng
即 汲 冢。 宋 黄庭坚 《和刘景文》:“颇类 鄴侯 家,连墙架书册。残编 汲县 冢,半隶 鸿都 壁。” 史容 注:“ 杜预 《〈经传集解〉后序》云:‘ 太康 元年 汲县 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参见“ 汲冢 ”。
词语解释:汲冢  拼音:jí zhǒng
(1).指 晋 不準 所盗发之古冢。墓在 汲郡 ,故称。参见“ 汲冢书 ”。
(2).借指汲冢书。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 汲 冢寧详蠹, 秦 牢詎辨冤。”
词语解释:汲冢书  拼音:jí zhǒng shū
晋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 先秦 科斗字。 晋武帝 命 荀勗 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词语解释:汲冢书  拼音:jí zhǒng shū
晋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 先秦 科斗字。 晋武帝 命 荀勗 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词语解释:汲道  拼音:jí dào
取水的通道。《三国志·魏志·张郃传》:“ 郃 絶其汲道,击,大破之。”《明史·项忠传》:“日遣兵薄城下,焚芻草,絶汲道。”
词语解释:汲短  拼音:jí duǎn
见“ 汲深綆短 ”。
词语解释:汲深绠短  拼音:jí shēn gěng duǎn
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胜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馀闻》:“ 东省 幅员广阔,政务殷繁,臣才识庸闇,实有汲深綆短之虞。”亦省作“ 汲短 ”。 林景行 《斋中读书》诗之一:“钩沉时未能,汲短每见絀。”
词语解释:汲汲波波  拼音:jí jí bō bō
忙碌奔波。 明 王衡 《真傀儡》:“想我为官时,汲汲波波,怎能勾有今日也啊。”
词语解释:汲集  拼音:jí jí
吸收聚集。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以其公司之大,能备各种之资料,能汲集多数之高才,故惊天动地之新製,往往而见也。”
词语解释:汲汲摇摇  拼音:jí jí yáo yáo
形容心情急切不安。 唐 欧阳詹 《与王式书》:“予必不惜伎能而有所絶堕,以深上下之念,汲汲摇摇,如旌如翘。”
词语解释:汲汲皇皇  拼音:jí jí huáng huáng
匆遽貌。 汉 扬雄 《法言·学行》:“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汲汲, 仲尼 皇皇,其已久矣。”《文献通考·经籍》:“然其汲汲皇皇,求以用世之意,则类也。”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府君﹞穷天地之所载覆,际日月之所照临,汲汲皇皇,唯此一事,视天下无有可以易吾兄者。”亦作“ 汲汲遑遑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今者请开 满洲 为贸易场矣,又请开 北京 为通商地矣,汲汲遑遑,不可终日。”
词语解释:汲汲孜孜  拼音:jí jí zī zī
谓勤奋不懈。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昔 舒 人 文翁 为 蜀 郡守,招下县年少者为学官弟子……执事亦 舒 产,是宜汲汲孜孜欲追躅於 文翁 也。”
词语解释:汲汲营营  拼音:jí jí yíng yíng
匆匆往来貌。 唐 薛能 《长安道》诗:“汲汲復营营,东西连两京。” 宋 欧阳修 《送徐无党南归序》:“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词语解释:汲汲忙忙  拼音:jí jí máng máng
急迫繁忙。 汉 王充 《论衡·书解》:“使著作之人,总众事之凡,典国境之职,汲汲忙忙,何暇著作?”
词语解释:汲郡古文  拼音:jí jùn gǔ wén
即 汲 冢书。参见“ 汲冢书 ”。
词语解释:汲冢书  拼音:jí zhǒng shū
晋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 先秦 科斗字。 晋武帝 命 荀勗 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词语解释:汲深绠短  拼音:jí shēn gěng duǎn
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胜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馀闻》:“ 东省 幅员广阔,政务殷繁,臣才识庸闇,实有汲深綆短之虞。”亦省作“ 汲短 ”。 林景行 《斋中读书》诗之一:“钩沉时未能,汲短每见絀。”
词语解释:汲汲顾影  拼音:jí jí gù yǐng
(1).惶惶然自顾其影。形容孤苦失望的样子。 梁启超 《中国外债史》:“自兹以往,我民岁增二千餘万之负担,汲汲顾影,蹙蹙靡骋矣。”
(2).指频频地自顾其影。形容洋洋得意的样子。《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同日报〉缘起》:“﹝有财者﹞一为官则骨化神移,多置娇妻美妾,多买良田美宅,多役僮僕奴婢,汲汲顾影,只愿快活以了此生,以偿前此辛苦,不復有大志。”
词语解释:汲扬  拼音:jí yáng
谓引荐而显扬之。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张于湖》:“参问前儒,汲扬后学,词翰愈工。”
词语解释:汲玄  拼音:jí xuán
犹钩玄。探索玄妙的道理。 明 何景明 《石矶赋》:“吾之钓,异於先生之闻也。干之以义,不挠不挛,其直维坚,是为吾竿。悬之以知,维深汲玄,不纠不缠,是为吾緡。”
词语解释:汲汲遑遑  拼音:jí jí huáng huáng
见“ 汲汲皇皇 ”。
词语解释:汲汲皇皇  拼音:jí jí huáng huáng
匆遽貌。 汉 扬雄 《法言·学行》:“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汲汲, 仲尼 皇皇,其已久矣。”《文献通考·经籍》:“然其汲汲皇皇,求以用世之意,则类也。”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府君﹞穷天地之所载覆,际日月之所照临,汲汲皇皇,唯此一事,视天下无有可以易吾兄者。”亦作“ 汲汲遑遑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今者请开 满洲 为贸易场矣,又请开 北京 为通商地矣,汲汲遑遑,不可终日。”
词语解释:汲古阁本  拼音:jí gǔ gé běn
版本名。指 明 毛晋 汲古阁 的刻本。也称 毛 本。参见“ 汲古阁 ”。
词语解释:汲古阁  拼音:jí gǔ gé
明 末 常熟 毛晋 藏书阁名。 晋 喜藏书,积八万四千余册,多 宋 元 善本。又喜刻书,所刻诸书通称 汲古阁 本。其第五子 扆 辑有《汲古阁秘本书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汲古阁》:“ 子晋 有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去,即以为买书刻书之用,创 汲古阁 于 隐湖 。”
词语解释:汲古阁  拼音:jí gǔ gé
明 末 常熟 毛晋 藏书阁名。 晋 喜藏书,积八万四千余册,多 宋 元 善本。又喜刻书,所刻诸书通称 汲古阁 本。其第五子 扆 辑有《汲古阁秘本书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汲古阁》:“ 子晋 有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去,即以为买书刻书之用,创 汲古阁 于 隐湖 。”
词语解释:汲援  拼音:jí yuán
引荐提拔。 明 张居正 《祭秦白崔先生文》:“假令先生上无汲援,下无推轂, 谢安 之治不下於 东山 , 蒙叟 之舟得藏於巨壑,则先生必且终老林泉。”
词语解释:汲冢古文  拼音:jí zhǒng gǔ wén
即 汲 冢书。参见“ 汲冢书 ”。
词语解释:汲冢书  拼音:jí zhǒng shū
晋 太康 二年, 汲郡 人 不準 盗发 魏襄王 墓(或言 安釐王 冢)所得的数十车竹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春》《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田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七十五篇。竹书皆 先秦 科斗字。 晋武帝 命 荀勗 撰次,以为《中经》。原简早已不传。参阅《晋书·束晳传》《荀勗传》
词语解释:汲冢周书  拼音:jí zhǒng zhōu shū
汲郡 古冢出土的古文竹书中的一种。已不传。旧时以为即《逸周书》(原名《周书》)。后代学者考定,二者非一。